臺北市中山國民中學 109學年度第一學期第3次段考八年級社會歷史科卷___班__號姓名:_______
一、 選擇題(每題2分)
( )1 清朝末年,許多受西方教育的知識分子回國,他們將
西方的科學與思想傳入中國,推動中國在制度上改革
,請問:下列何者是中國第一場制度改革?
(A)自強運動 (B)戊戌變法 (C)庚子後新政(D)立憲
運動。
( )2、鄭非是光緒年間讀書人,他發覺孔孟儒教無法救國
,希望學習西方語言以幫助國家與外國溝通,請問
他可以去哪個官辦學校學習?
(A)同文館(B)機器學堂(C)電報學堂(D)京師大學堂
( )3、故宮南院在嘉義開館時,香港藝人贈圓明園的十二
生肖獸首的復製品,擺設於南院入口,引發藝術界
不少爭議。請問圓明園是毀於那個戰爭?
(A)鴉片戰爭(B)英法聯軍(C)中法戰爭(D)甲午戰爭
( )4、「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自古中國以「戶」為最基本
的社會單位,家族扮演維持社會規範的角色,請問
甚麼時候,家族全能地位開始受到了挑戰?
(A)元朝 (B)明朝 (C)清末 (D)國民政府遷台
( )5、詹天佑有「中國鐵路之父」之稱,其鐵路工程技術
皆從美國學習。而從其父親所書《出洋志願書》,可
知詹天佑得以出國是因哪一場改革?
(A)自強運動 (B)戊戌變法 (C)立憲運動 (D)庚子
後新政
( )6、甲午戰爭失敗對清朝是最恥辱的一戰,它的影響與
歷史意義何者說明最符合?
(A)戰敗後給予外國進入中國內地貿易的權利
(B)證明自強運動的改革不夠
(C)山東半島割讓
(D)給予外國協定關稅權利,影響中國工商發展。
( )7、阿如穿越到清末看到了下列的海報,請問這場運動
的起因為何?
(A) 甲午戰爭失敗 (B) 知識份子要求改革
(C) 抗議戊戌政變 (D) 西方國家侵略中國
( )8、十八世紀,英國派遣使者來與中國討論通商限制放
寬的議題,請問當時歐洲人對中國通商限制為何﹖
(A) 只能透過當時的郊商貿易 (B) 須對中國朝貢
(C) 使用中國發行的紙幣貿易 (D) 限定廣州貿易
( )9、俄羅斯一向以熊做為國家的代表動物,請問下圖中
熊與日本對峙的地點應該在中國何處?
(A)東北地區(B)蒙古地區(C)山東地區(D)新疆地區
( )10.承上題,經歷此場戰爭後,中國知識份子認為中國
必須要更積極的革新,促使中國推行哪一場改革?
(A)戊戌變法 (B)戊戌政變 (C)庚子後新政(D)立憲運動
( )11、孫中山先生以中國自古的科舉取士傳統,成立考試
院,將公務人員的任用權,從行政權分立出來。中
國科舉制度從隋代開始實施,哪一場改革後取消?
(A)自強運動 (B)戊戌變法 (C)庚子後新政(D)立憲運動
( )12.筱筑穿越回清末,發現路上有許多西方外國人在街
上走動,也許多漂亮的西方建築建立,首都甚至有
許多外國的軍人在使館活動,請問筱筑穿越回清朝
,應該在哪個戰爭後?
(A)英法聯軍(B)清法戰爭(C)八國聯軍(D)日俄戰爭
二、 題組(每題2分)
(一) 賽金花(1872~1936年),閨名趙靈飛,清末民初著名交
際花。年輕時曾嫁於清朝大使洪鈞為妾,並隨他出使德
、俄、荷、奧歐洲四國,在柏林期間,與德國將軍瓦德
西相識。傳聞德軍入侵北京之際,賽金花勸商人把食物
賣給外國士兵,救了許多中國老百姓,使他們免於外國
軍人的殺害。老百姓對她感激萬分,以「賽二爺」稱她
。丈夫病逝後被逐出家門,回上海經營「賽金花書寓」
,晚年落寞而亡。
( )13.文中賽金花歷經德軍入侵北京之戰役,應該是
下列哪一場戰爭?
(A)英法聯軍 (B)甲午戰爭 (C)八國聯軍 (D)日俄戰爭
( )14.請問當時賽金花所生活的上海,應該呈現何種
面貌?
(A)水鄉澤國,靠運河貫穿南北貨物
(B) 經濟開發興盛,也成為中國政治中心
(C)義和團佔據此處,保留中國最傳統的生活方式
(D) 外商眾多,汽車成為時尚的交通工具
( )15.賽金花丈夫曾為清朝大使,也使得她能在國外
增長見聞,請問中國與外國互派大使往來,開始正常外
交關係,應該在哪一場戰爭後?
(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
(二)香港近年來的民主運動引發國際關注,曾是英國殖民地
,扮演東亞貿易轉運港,經濟文化水準高於亞洲其他城市
,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但自從中國接管,一國兩制後,香
港環境也開始變調。請問:
( )16、香港深受英國文化影響,請問:香港島在哪一
個條約割讓給英國?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合約
( )17、香港回歸中國後,人民發起佔中、反送中等爭
取人權的運動,遭到中國鎮壓與國際聲援,請問:中國在
何時收回香港治權?
(A)1996年(B)1997年(C)1998年(D)1999年。
※背面尚有試題,請繼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