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學年度第一學期社會科八年級第一次定期考查
歷史範圍:Ch1-Ch2 八年級___班座號:___姓名:_______ 代號:05
一、 單選題,每題2分
1. ( )孔子主張的學說,成為了哪一個時期的治國思想?
(A)戰國 (B)秦代
(C)漢初 (D)漢代中期。
2. ( )關於各政權與匈奴之間的關係,請問:下列敘述何
者正確?
(A)漢代末年採取和親政策
(B)嬴政派遣使者前往西域
(C)東晉首都慘遭匈奴攻陷
(D)漢武帝出兵討伐匈奴。
3. ( )中國絲織品經「絲路」遠銷歐洲。請問:當時從長
安出發到達大秦,不會經過下列何地?
(A)敦煌 (B)天竺
(C)中亞 (D)西域。
4. ( )承上題,請問:上述的「大秦」實際上指的是哪一
個國家?
(A)秦國 (B)伊朗
(C)羅馬 (D)印度。
5. ( )研究張騫出使西域的歷史。請問:張騫通西域的最
大貢獻為何?
(A)分裂匈奴為兩部成功驅逐匈奴
(B)溝通中西交通與促進文化交流
(C)認識西域地理環並與匈奴作戰
(D)使西域當地各國都歸順漢朝。
6. ( )西元前 221 年,秦王赢政併滅六國,建立了中
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並且建立了皇帝體
制。請問:下列何者敘述何者錯誤?
(A)統一文字、貨幣、車軌與度量衡
(B)廢除封建,改行郡縣,中央集權
(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統一思想
(D)將各國北方城牆連成萬里長城。
7. ( )懷古電視頻道為了製作「華夏民族」主題節目而遠
赴中國,請問:他們拍攝場景主要位於下列哪一流
域?
(A)黃河 (B)淮河
(C)長江 (D)珠江。
8. ( )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快速成
長,下列何者為最主要的原因?
(A)漢人南遷,帶來農耕技術和充沛的人力
(B)草原民族入主中原,帶來新的生產方式
(C)西域文化交流頻繁,改變日常生活起居
(D)受周邊地區的影響,形成東亞文化圈。
9. ( )承翰是一位生長在北方的鮮卑族青年,響應政府實
施漢化運動的號召,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請
問:他的人生最可能出現什麼樣的際遇?
(A)不得娶漢族女孩為妻
(B)必須維持祖先的籍貫
(C)禁止在朝廷上說漢語
(D)不得穿著傳統服飾。
10. ( )清代小說《鏡花緣》是以唐代為故事背景,第十
回:「不多幾日,到了『君子國』,將船泊岸。林
之洋上去賣貨。唐敖因素聞『君子國』好讓不爭,
想來必是禮樂之邦。」請問:「君子國」最有可能
是下列何者?
(A)吐蕃 (B)天竺
(C)新羅 (D)高句麗。
11. ( )中國歷史發展中通常以何處作為畫分草原文化與農
耕文化的分界線?
(A)長城 (B)黃河
(C)長江 (D)秦嶺。
二、題組題,每題 2分
12. ( )曹魏時期改採九品任官的做法,由中央直接掌握人
才選拔與任用,藉此鞏固新政權。上列哪一個社會
現象與此政策最有關聯?
(A)甲 (B)乙 (C)丙 (D)丁。
13. ( )其中使平民入仕機會機會增加,提升了社會階層的
流動性,也是較為公正客觀的選才方式,這樣的制
度是從哪一個朝代開始實施的?
(A)漢代 (B)曹魏
(C)隋代 (D)唐代。
14. ( )如果按照各項選才任官制度出現時代的先後順序排
列,何者正確?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乙丙丁甲 (D)丁丙甲乙。
三、中國史補充閱讀教材,每題 2分
15. ( )在中國史補充閱讀教材(一)《烽火戲諸侯》中:周
幽王廢掉申后,改立褒姒,也因此改變了王位的繼
承順序。請問:這與周朝的何種制度有關?
(A)禮樂制度
(B)宗法制度
(C)封建制度
(D)井田制度。
16. ( )在中國史補充閱讀教材(四)《孟姜女哭倒長城》
中:秦朝為了徵召勞役必須先有下列何者基礎?
(A)土地劃分
(B)戶籍建立
(C)法律管理
(D)繼承制度。
17. ( )在中國史補充閱讀教材(十)《唐太宗容納直諫》
中:西域各族歸順唐朝,並稱太宗為「天可汗」,
主要原因為何?
(A)魏徵通西域 (B)擊滅東突厥
(C)玄武門之變 (D)太宗親征塞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