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109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社會科(地理) 試卷 八年 ___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34. ( )中國以農立國,人口眾多,因此糧食作物的種植相
當重要,但近年發現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比例
有明顯變化,如下圖所示。請問:造成此變化的原因為下
列何者?
(A)氣候異常 (B)品種改良 (C)市場需求 (D)蝗蟲
影響。
35. ( )現代農業科技發達,各地逐漸引進農業機械,以提
高生產效率。請問:下列哪一個地區因為地廣人稀,使得
機械化程度較高?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 (C)長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36. ( )由於中國各地年降水量分布不均,部分地區容易面
臨缺水問題。請問:根據各地氣候條件及產業發展程度,
判斷出【圖一】中哪一個地區缺水問題較嚴重?
(A)甲 (B)乙 (C)丙 (D)丁。
【圖一】 【圖二】
37. ( )中國土地面積廣大,為世界面積第四大,但人均可
耕地面積卻比世界平均還小,如【圖二】所示。請問:中
國的人均可耕地面積較小,是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
(A)計畫經濟 (B)人口眾多 (C)工業汙染 (D)降水
不足。
38. ( )中國某地礦產資源豐富,是傳統重工業重心,但近
年來礦產枯竭、工廠設備老舊,因此提出振興政策。請問
:這是關於【圖三】何處的敘述?
(A)甲 (B)乙 (C)丙 (D)丁。
【圖三】 【圖四】
39. ( )中國自1978
年起,實施經濟改革開放,設立經濟特
區,使得工商業快速成長。請問:在所有經濟特區中,分
布在【圖四】的哪一個地區較多?
(A)ㄅ (B)ㄆ (C)ㄇ (D)ㄈ。
40. ( )承上題,經濟特區是帶動中國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使中國經濟脫胎換骨,擠身為世界經濟強國。請問:下列
關於經濟特區的敘述,何者正確?
(A)深圳因鄰近澳門,發展最好 (B)離臺灣最近的為廈
門 (C)汕頭位在珠江口 (D)從喀什可與東南亞貿易。
41. ( )在中國四大經濟區中,早期先發展的是沿海地區,
但近年來因沿海工資上漲,於是外資發展重心轉變為下列
哪一個地區?
(A)東北 (B)東部 (C)中部 (D)西部。
42. ( )由於中國人口數量多,且各地貧富差距大,因此大
量鄉村人口為了就業機會往都市移動。請問:為了尋找就
業機會,人口主要會往哪一個方向移動?
(A)平原→山地 (B)西部→東部 (C)南部→北部
(D)季風氣候→高地氣候。
43. ( )承上題,由於都市有許多流動人口,無法享有與在
戶籍地一樣的社會福利,因此部分都市透過發行哪一種證
明,讓流動人口申請之後也可享有都市的社會福利?
(A)工作證 (B)居留證 (C)居住證 (D)通行證。
44. ( )在全球各地,有許多商品都是中國製造,因此中國
有「世界工廠」之稱。請問:中國之所以吸引外資前往設
廠的原因,下列何者為非?
(A)市場廣大 (B)技術先進 (C)資源充足 (D)工資
低廉。
45. ( )在中國實施改革開放之後,兩岸經貿往來持續密切
,臺商投資中國逐年增加,但自
2010
年開始,卻逐漸開
始下降,如【圖五】所示。請問:此現象主要是受到中國
哪一因素的影響?
(A)礦產資源減少 (B)基本工資上漲 (C)人口素質不
佳 (D)國家財政困難。
【圖五】 【圖六】
46. ( )【圖六】為中國部分行政區的最低月薪變化圖,請
由圖中資料判斷,這樣的變化對下列哪一種企業影響較大
?
(A)紡織工業 (B)石化工業 (C)高科技工業 (D)汽
車工業。
47. ( )中國與世界各國貿易愈來愈密切,對世界局勢的影
響力也愈來愈大,因此自2018
年起,哪一個國家對中國
部分商品提高關稅,使得外國企業出現轉型或遷移潮?
(A)日本 (B)法國 (C)美國 (D)德國。
48. ( )自西元2000年以來,中國資金逐漸雄厚,為了可以
取得外國的產業技術及海外市場,採取何種措施較為快速
?
(A)引進外籍勞工 (B)併購外國企業 (C)建立高鐵路
網 (D)廣設海外據點。
49. ( )中國為了擴大區域間的經濟合作,於2013年提出「
一帶一路」政策,期待能與沿線國家有密切經貿往來。請
問:「一帶一路」沿線會經過的區域中,不包括下列何者
?
(A)北美洲 (B)歐洲 (C)東南亞 (D)非洲。
50. ( )「一帶一路」計畫使得中國可以和參與國貿易更加
密切,但許多參與國因為經濟發展程度不高,面臨到許多
變數。請問:參與國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不包括以下哪一
項?
(A)政治經濟發展受制於中國 (B)面臨龐大債務負擔
(C)國內出現抗爭行為 (D)能源生產過剩。
【試題結束,請謹慎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