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中山國中 八年級 110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35.09 KB
頁數
2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3-24,离现在 3 21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10學年度第一學期社會科八年級第二次定期考查
歷史範圍:Ch3-Ch4 八年級___班座號:___姓名:_______ 代號:05
一、 單選題,每題2
1. )元朝統一中國,結束了五代以來多民族政權並立
的局面。請問:從五代以來下列這些政權亡國的先
後順序為何?()北宋()南宋()()西夏()
() 甲戊丁丙乙 () 戊甲丁乙丙
() 甲戊丁乙丙 () 戊甲丁丙乙。
2. )「神風特攻隊」是日本在二次大戰末組成的軍
隊,目的是敵軍展開自殺式攻擊。中國某政權想
東征日本,但兩次都被颱風阻撓,日本從此將颱
風稱為「神風」,特攻隊取名神風乃祈求致勝之
意。請問文中想東征日本政權是下列何者?
() () () ()清。
3. )泉清淨,是中國最早穆斯風格寺廟門上
刻著的文請問分析淨寺
何者?
()清朝區域擴大,利教控林,
許穆泉州清真
()期阿國家國朝,在設立
貿易並建真寺
()業貿達,是當重要,穆
斯林住貿並建真寺
()各民施嚴種族策,
限制沿貿易此只港口立清
4. 右圖是十六世紀航行
圖,請問此航行路線對
中國產生了哪一個影
響?
() 教士
中國西科技
() 在海外建立殖民地,控制東亞政治。
() 阿拉伯人前來貿易,宋元經濟空前繁榮。
() 各國前來朝貢,國家聲望遠播。
5. )近年史學家對宋國有不同的評價,認為其在對外
軍事上雖積弱不振,但文化、經濟、科技上卻是
中國最高峰的狀態,請問如果想知道宋國科技發
明,可查詢哪一本書?
() 筆談 ()原本
() 集注 ()開物
6. )圖片中圖到的演與下者有
() ()蒙古西征
() ()靖康之禍
7. 1616 年努在赫拉稱汗,
金,誓師,請爾哈與上哪個
政權民族?
() () () ()
8. )阿里是一位印度商人,在明朝時期他要用甚麼方
法才能與中國取得正式貿易往來?
()進貢物資
()司申貿易許
()集團貿易
()加入中國商幫組織。
二、閱讀理解題,每題 2
()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舉世聞名的風俗畫卷,畫軸大
致分成左、右兩部份,右半部分描述農村景象,從一條鄉
間小徑逐漸拓寬、並連接到市鎮中的馬路;左半部分描繪
都市日常,具體刻畫當代繁榮的市場經濟,例如碼頭、商
家、官府,以及各行各業的生活百態。左右畫面由河流貫
穿,在陸路交通不發達的年代,城中的物資供給全靠河流
供應,畫中隨處可見穿梭船舶,搬運貨物的苦力,彰顯當
時河運的榮景,此圖繪畫細膩且講究,是後世研究宋代生
活的重要史料。
( )9.清明上河圖所畫的市鎮是下列何者?
()汴京 ()臨安 ()健康 ()大都。
( )10.宋代對外貿易主要以水運為主,陸路貿易不發
達,主要原因為何?
()宋代首都靠海,因此水運交通較方便
()西域地區受外族掌控,陸路受阻礙
()燕雲十六州受遼掌控,阻礙陸上貿易
()指南針發明,遠航技術發達。
( )11.在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不會出現哪一商品?
()羊皮 ()地瓜 ()棉布 ()瓷器
()古代為了遊牧族入大軍
程,時期修築有兩多年史,
秦、三個時期的修築規模大,的長蹟主
為明長城1987 城被國教世界產。
的山天下關之明末海關三桂
入關事,史上了正兩面評價
( )12.宋朝時期北方外族強盛,卻不曾有修築長城的紀
錄,下列何者說明較為合理?
()以歲幣作為和平手段,不須長城保護
()財政混亂,無足夠經費修築長城
()未統治燕雲十六州,修築長城沒有意義
()僅需維持海上交通順暢,無須修築長城。
( )13.明初修築長城主要是為了防範哪一民族入侵?
()匈奴 ()女真 ()契丹 ()蒙古。
( )14.吳三桂引清朝軍隊平亂,是指下列哪個亂事?
()倭寇 ()流寇 ()鄭成功 ()三藩。
()宋元明清四代是古代中國近代化的開始,紡織、製瓷
等手工業的興盛,西方國家對中國製品趨之若鶩,也刺激
了中國商業市場的興起。宋代為應付更多海上貿易需求,
增加了管理單位的設立,元代掌控了歐亞的陸上交通,商
隊絡繹不絕進入中國,明末清初歐洲人東來,增加了更多
東西文化交流,同時將中國帶入全球貿易體系的一環,直
到雍正後東西方熱烈的互動才停止。
( )15.宋元時期下列何者往來東西貿易最頻繁?
()阿拉伯 ()葡萄牙()西班牙 ()義大利。
( )16.何者是歐洲人來中國貿易所造成的影響?
()廣設驛站 () 白銀成為交易媒介
()清真寺出現 () 指南針技術傳入歐洲。
( )17.雍正後中國停止與西方互動的原因為何?
()實施鎖國,外國商人不得來中國貿易
()海禁政策,中國人不得出海
()禁教,傳教士不得進入中國傳教
()戰爭爆發,中國禁止與歐洲貿易。
背面還有,請作答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