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中山國中 七年級 110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787.08 KB
頁數
2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3-24,离现在 3 21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北市立中山國中 110 學年度第 1學期第二次期中考試卷
歷史範圍:CH3~CH4 班級 姓名 座號 代號:05
,單選題,每題 2
1. 潘南在清朝統治臺灣期間,擔任今臺南一帶西
拉雅族佳里社的頭目,他有時候必須擔任族人
間土地買賣的公證人。由於西拉雅族自己沒有
文字因此潘南在簽約時會使用荷蘭人以羅馬
字母拼音寫成的文字,此種文字成為目前臺灣
原住民最早的文字紀請問此種文字所留下
來的文書後來被稱為
()新港文書》 ()《艋舺文書》 ()《竹
塹文書》 ()《岸里文書》
2. 1617 世紀,臺灣成為西方列強在東亞地區
的重要貿易據點,主要是因具備下列哪一項優
越條件?
(A)地形 (B)位置 (C)氣候
(D)族群
3.小雲到圖書館查閱臺灣歷史的資看到了一張
古地圖(如附圖)由圖上的資料判斷這應是
臺灣發展史上的哪一個時期?
() () ()
()日本殖民統治。
4. 臺灣在 17 世紀時有一個原住民部落聯盟,其勢
力範圍主要在今日的臺中市、彰化縣和南投縣
的一部分當荷蘭人統治臺灣時雙方爆發衝突
最後該組織妥協接受荷蘭人統治,因而失去獨
立地位鄭氏時期遭到鄭軍強力鎮壓該組
織逐漸式微,至 18 世紀已消失瓦解。請問:上
文中提到的聯盟,其共主應該是下列何者?
(A)大肚王 (B)大甲 (C)新港王
(D)麻豆王
5.西班牙人計畫以臺灣為跳板到日本貿易但是並
不順利,是因為日本當時進行何種措施所致?
(A)閉關自守 (B)明治維新 (C)
(D)同化政策
6.「口口是 1624-1661 年治理臺灣的最高官員
該國逐漸征服各地原住民後即分設北部南部
東部及淡水四個地方集會區,並於每年定期在
大員召開會議此官員於會中除宣達施政措施
要求與會長老效忠外,還授予長老權杖及維持
村落秩序的權力請問上文中的官員指的
應是下列何者?
(A)西班牙國王 (B)日治時期臺灣總督 (C)
蘭東印度公司駐臺長 (D)臺灣巡撫
7.十七世紀時歐洲人在東亞地區進行商貿競
有兩國僅有經貿衝突也有政治宗教上差
強化兩國間衝突(如附表)問甲乙國
分別是哪個國家?
名稱
甲國
乙國
宗教信仰
天主教
基督新政
政治立場
宗主國
殖民地
(A)葡萄牙西班牙 (B)葡萄牙法國 (C)西班
牙、荷蘭 (D)法國、荷蘭
8. 清領前期清廷畫定漢番界線禁止漢人侵入原
住民地界的原因為何?()
()防止漢人侵占原住民土地()防止原住民被
漢化()保護生態環境
()甲乙 ()乙丙 ()丙丁 ()甲丁
9.)歷史課時,師生共同討論清初實行的「海禁政
策」的目的,學生發表如下。請問其中哪一位學
生的看法正確?
() ()
() ()
10.清康熙 22 鄭克塽降清後清廷官員對臺
「棄」「留」題發生爭議最後施琅是
以何種理由說服康熙皇帝保留臺灣? ()
以民族情感為由主張臺灣本來就是中國領土
()就戰略國防考量放棄臺灣將影響東南沿
海安全 ()就經濟觀點可擴充清朝的經濟
海域 ()就外交考量,保留臺灣可籠絡荷蘭、
日本。
11.初對治理臺灣的政策()禁止中國漢人
攜眷渡臺()准許搬移眷口()單身入臺者,
須取得渡臺許可證()積極治臺
()甲丙 ()甲丁 ()乙丙 ()乙丁。
12.清領時期臺灣的「羅漢腳」是對下列何者的
稱呼?
() ()
()沒有妻兒,也沒有固定職業的遊民 ()
與平埔族通婚的漢人
13.「一個某卡贏三個天公祖」有唐山公
無唐山媽」這些俗諺反映出清領前期臺灣社
會的何種現象?
()省籍情結嚴重 ()黨派意見對立 ()
男女比例懸殊 ()女主外男主內。
14.臺灣行政區自古以來經過數次的變革請問
由圖()到圖()的演變,可知當時清政府基
於管理需求增置許多行政區域,其中以何者
最晚設置?
▲圖() ▲圖()
()淡水廳 ()彰化縣 ()臺灣府 ()噶瑪
蘭廳。
15由沈葆楨劉銘傳等人來臺建設的重點項目
反映出當時清朝治臺最主要的目的為何?
()墾殖移民增多,加強行政管理 ()提倡
新式工業,增加賦稅收入 ()增強海防建設,
鞏固東南海疆 ()推動儒學教育實文化
建設。
16.清同治末年中日簽訂的專約中記載「茲以
臺灣生番曾將日本國屬民等妄為加害日本國
本意唯番是問遂遣兵往彼向該生番等詰責
請問:此事對臺灣有何影響? ()朝開
積極建設臺灣 ()臺灣因此成為日本屬地
()發生 ()
省。
17.被引道陸橋包圍了 34 年的臺北北門此城門
為臺北開府時所建立的五大城門之一。請問:
此城門的設立是因為何人奏請清廷設置臺
府?
() ()施琅 () ()劉銘
傳。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