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頁,共 4頁
33. 日治時期臺灣的知識分子展開政治社會運動,亦推動文化啟蒙活動;請問,關於此時期知識分子所展
開各項活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日本政府並未採納,也未引起臺灣人民
對追求自治的想法(B)臺灣文化協會的宗旨為提高臺灣人的政治地位(C)臺灣民眾黨是臺灣人成立的第
一個政黨,除了宣傳民權、自治等概念,也積極扶助農、工運動(D)在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的努力之下,
臺灣民眾終於第一次行使投票權,選出地方首長及地方議員。
※ 陳澄波是臺灣在日治時期培養出來的第一代西洋畫家,是第十位以油畫
作品(嘉義街外,右圖)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的臺灣人,故鄉
嘉義也經常成為他畫作的主題。二二八事件爆發時,陳澄波正擔任嘉義
市參議員,他和嘉義地方士紳成立組織,並與成員出面調停,嘗試和軍
隊溝通,不料卻被拘押,在嘉義火車站前公開槍決。請問:
34.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設立哪一個機構,準備接收臺
灣?(A)臺灣省政府(B)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C)臺灣府(D)臺灣總督府。
35. 承上題,此機構負責人是誰?(A)蔣中正(B)蔣經國(C)陳誠 (D)陳儀。
36. 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是下列哪一件事的爆發?(A)國共內戰失利(B)查緝私菸不當(C)日本戰敗投降
(D)美麗島事件。
37. 二二八事件發生時,陳澄波和地方人士成立的調停組織為何?(A)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B)二二八事
件專案小組(C)臺灣地方自治聯盟(D)臺灣民眾黨。
38. 二二八事件對臺灣社會帶來重大的影響,身為臺灣人必須徹底了解這段歷史,除了還原歷史真相,並
透過政府相關作為來撫平歷史傷痕之外,也應該從這段歷史記取教訓,並且思考如何修補、化解這段
歷史所帶來的恩怨。請問,二二八事件發生之時代背景及後續發展,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政府實
施自由經濟政策,造成貧富差距加大(B)文化差異加深了中國大陸與臺灣民眾彼此間的鴻溝(C)部分軍
警、官員貪汙腐化,濫用特權(D)中央政府派軍隊來臺鎮壓、清鄉,造成許多民眾和知識分子的傷亡。
※ 在一份交呈臺灣總督府的報告書裡提到:「大正 14 年(西元 1925 年)可以說是臺灣文化協會舉辦演
講會的狂熱時代,地方會員凡有機會便邀請幹部去開演講會。……幹部徒以挑撥民族的反抗心為能事,
釀成普遍的反母國風氣。尤其是每次介入地方問題或農民爭議,……則展開執拗的講演與示威運動,
以示反抗。這運動實開本島農民運動與勞工運動的先河。」請問:
39. 上述資料中所提及的臺灣文化協會,是由何人成立?(A)蔣渭水(B)黃玉階(C)羅福星(D)林烈堂。
40. 下列何人應是推動此一社會運動的代表人物?(A)余清芳(B)林獻堂(C)丘逢甲(D)莫那魯道。
41. 上述資料所謂「釀成普遍的反母國風氣」,是指反抗哪一國的不合理統治?(A)中國(B)日本(C)法國
(D)英國。
※ 自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臺灣由初期的實施戒嚴到近年來的總統民選,民主政治的發展,令世界刮
目相看。請問:
42. 下列有關《戒嚴令》發布的敘述何者正確?(A)中華民國政府自中國大陸退守臺灣之後發布(B)政府為
進一步穩固政權,之後又制定了《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C)臺灣人民對《戒嚴令》的發布感到不滿,
因而爆發了二二八事件(D)目的是為了防止共產思想與活動。
43. 發布《戒嚴令》的是下列何人﹖(A)蔣中正(B)陳儀(C)陳誠(D)蔣經國。
44. 戒嚴期間,臺灣人民的哪些權利備受限制?(甲)結社;(乙)信仰宗教;(丙)言論;(丁)出版;(戊)集
會。(A)甲乙丙丁(B)甲乙丙戊(C)甲丙丁戊(D)乙丙丁戊。
45. 臺灣的民主化過程中,解嚴是個重要關鍵,有關解嚴的敘述何者有誤?(A)李登輝總統宣布解嚴(B)解
嚴後,開放黨禁、報禁(C)民主進步黨於解嚴之前成立(D)解嚴後人民的集會、遊行自由受到保障。
46. 下列哪些事件是發生在戒嚴期間?(甲)二二八事件;(乙)雷震事件;(丙)美麗島事件;(丁)三月學運。
(A)甲乙丙丁(B)甲乙丙(C)乙丙(D)甲乙丁。
※中華民國正式行憲後所選出的總統至今已有 15 任,請問:
47. 臺灣宣布解除戒嚴的是下列哪一位總統?(A)陳水扁(B)李登輝(C)蔣中正(D)蔣經國。
48. 首位由人民直選產生的總統,是下列何者?(A)馬英九(B)陳水扁(C)李登輝(D)蔣經國。
49. 政黨輪替是一個國家成為民主國家的重要過程。請問,下列何人當選總統,使臺灣出現首次政黨輪替?
(A)李登輝(B)馬英九(C)陳水扁(D)蔡英文。
50. 下列何人當選總統,使臺灣出現第二次政黨輪替?(A)蔡英文(B)馬英九(C)陳水扁(D)李登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