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 )某日小恩閱讀一篇有關日治時期的報導:「此學校成立於西元 1928 年,是為了配合殖民政策,而成
為南洋研究的中心,此學校即是今日臺灣大學的前身。」請問:此篇報導指的是日治時期的哪所學校?
(A)臺中中學校 (B)臺北師範大學 (C)臺北帝國大學 (D)艋舺公學校。
25. ( )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臺灣的情況,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有些臺灣婦女被迫成為慰安婦 (B)
臺灣社會瀰漫著「民族自決」的思潮,人民紛紛追求自治 (C)部分臺人家庭改說日語,以爭取國語家
庭的資格 (D)有些臺灣青年被徵召入伍從軍。
26. ( )西元 1929 年,一位任職於臺灣總督府營繕課的課長,他在一篇講稿中提到:「這個都市(指臺北)……
近年來在都市計畫的發展下已有顯著進步,現在的臺北市街,承此都市計畫的庇蔭,建有道路、下水
道等,樹木豐茂,市內既清潔又明亮。之後又循序漸進地設立政府、學校、公共設施,雖然規模不大,
卻已成為具備都市形態、令人愉快的市街。」請問:當時引進的「現代都市計畫」,到了一九四○年
代,已形成的大都市有臺北、高雄、臺中、臺南和下列哪一城市? (A)新竹 (B)新北 (C)桃園 (D)
基隆。
27. ( )臺灣歷史上,某一時期有位學者因為翻譯了意涵如附圖的漫畫,被視為是諷刺蔣家父子,因此以叛
亂罪判刑。請問:此事最可能發生在下列哪一時期? (A)臺灣光復時期 (B)白色恐怖時期 (C) 二
二八事件時期 (D)宣布解嚴後。
28. ( )從史前到戰後,臺灣的原住民長期以來幾乎都被動的接受統治,假如是身處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
臺灣原住民,他們可能會遭遇到下列何種處境呢? (A)受到政府尊重,因而特別設置山地鄉保存其
文化 (B)為了生存,大舉攻打來開墾的漢人移民 (C)被新政府要求說國語,導致年輕人與自己族裡
的長輩溝通困難 (D) 外國來的傳教士以羅馬拼音替他們創造文字。
29. ( )日治時期,民間成立許多組織,各有其不同的立場主張與抗爭方式。下列關於幾個重要組織的說明,
何者為是? (A)臺灣文化協會成立宗旨即是爭取臺灣的獨立 (B)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雖未成
功,但直接促成臺灣首次選舉活動 (C)臺灣地方自治聯盟促成地方首長直接民選 (D)臺灣民眾黨成
為臺灣第一個合法政黨 。
30. ( )關於「二二八事件」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 此偶發事件演變成全島性反政府行動和省籍衝
突 (B)查緝走私茶葉而引起 (C)造成許多社會菁英被捕殺或遭冤枉下獄的慘劇 (D)對臺灣社會造
成不良影響。
31. ( )由於全國進入備戰狀態,政府在民國 37 年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請問:這是為了因應哪
一場戰爭? (A) 國共內戰 (B) 第一次世界大戰 (C) 第二次世界大戰 (D)甲午戰爭。
32. ( )民國七十年代後期,政府有哪些開明的改革? (甲)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 (乙)直轄市長選舉 (丙)
開放黨禁、報禁 (丁)人民集會遊行 (A)甲丙 (B)乙丙 (C)丙丁 (D)乙丁。
33. ( )西元 1990 年李登輝總統成立「二二八事件專案小組」調查歷史真相,1995 年建立二二八紀念碑。下
列關於「二二八事件」的描述,何者正確? (A)因臺人抗拒陳儀接收臺灣而引起的 (B)因陳儀處置
失當而讓亂事擴及全島 (C)軍隊的鎮壓行動僅限於北部 (D)此事件發生當時,政府公開道歉。
34. ( )日治時期,總督府引進都市計畫制度,積極建立的公共設施包括以下哪些? (甲)引自來水 (乙)修
築城市地下排水工程 (丙)興築水圳工程 (丁)興建公共浴場 (A)甲乙丙 (B)甲乙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丁。
35. ( )台灣在西元 1931 年,大稻埕開始有了臺灣人開設的「維特咖啡」屋,當時是文人相邀聚集的場所。
請問:這個現象和下列何者最相關? (A)都會文化引進相關的時髦活動 (B)因美軍大量進駐台灣帶
來美式文化 (C)新舊社會的衝突始終不易解除 (D)臺灣改制為行省的現代化轉變。
36. ( )臺灣在民國 85 年舉辦哪次選舉後,雖然歷經中共的飛彈恐嚇,但是卻使得世界各國紛紛讚揚臺灣的
民主成就,當時的總統甚至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A)省長直接民選 (B)總統直接民選 (C) 全面
改選中央民意代表 (D)縣、市長直接民選。
37. ( )小丞是日治時期的台灣青年,下列哪一段描述有可能會出現在他的生活? (甲)平常可用自來水洗衣
洗碗 (乙)從小學校畢業後直接升上台北帝國大學就讀 (丙)看時鐘以確定火車是否搭得上 (丁)假日
去逛百貨公司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丙丁。
38. ( )二二八事件發生後,當時中央政府派兵來臺處理,在各地展開哪些措施? (甲)公開道歉 (乙)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