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嘉義市北興國中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歷史科一年級座號: 姓名:
一、選擇題 每題 2分 共60 分
1、台灣被荷蘭殖民未滿半世紀,又歷經
多次不同文化的政權更替,荷蘭人留下的
痕跡看似不多。請問:下列何者與荷蘭人
並無關聯? (A)新港文字 (B)安平古
堡 (C)淡水紅毛城 (D)左營地名的由
來。
2、臺灣最早出現「一府三縣」的規模是
在何時? (A)荷蘭人在臺時期 (B)鄭
氏政權時期 (C)清帝國時期 (D)日治
時期。
3、十七世紀時,「馬賽人」居住在臺灣
北部地區,在當時西方人的影響下,他們
最可能改變原有信仰,改信下列哪個宗
教? (A)基督教 (B)天主教 (C)伊斯
蘭教 (D)佛教。
4、馬賽人善於往來各地貿易,主要提供
漢人□、□,並且從漢人手中交換鹽、
布、、鐵器。請問□、□,是指?(A)鹿
皮、番薯 (B)鹿皮、棉布 (C)鹿皮、稻
米 (D)鹿皮、硫磺。
5、附圖是康熙末年有關臺灣人口的紀
錄,此種現象最有可能是哪一政策所造
成? (A)海禁政策 (B)渡臺禁令 (C)
劃界封山 (D)鎖國政策。
統計臺灣一府,惟中路臺邑所屬,
有夫妻子女之人民,自北路諸羅、
彰化以上,淡水、雞籠山後,十有
餘里,通共婦女不及數百人;南路
鳳山、新園、琅嶠以下四五百里,
婦女亦不及數人。
6、鄭氏在台期間,在原住民部落設立學
校,逐漸以什麼文化取代基督教文明?(A)
儒家 (B)道家 (C)天主教 (D)原住民。
7、十八世紀中葉,如果今天的新竹縣發
生災變,應該要由下列哪個單位的官員負
責救災及善後? (A)臺灣縣 (B)鳳山
縣 (C)淡水廳 (D)噶瑪蘭廳。
8、荷蘭治台時期,對於不願歸順的原住
民部落則採取武力征伐,其中台南西拉雅
族中以哪一社對荷蘭反抗最為激烈?
(A)蕭壠社 (B)目加溜灣社 (C)新港社
(D)麻荳社。
9、清帝國時期,沈葆楨對臺灣有諸多建
設,其中哪一項對臺灣東部的開發影響最
大? (A)開發北、中、南三條聯絡東部
道路 (B)在東部設立炮臺,防禦外敵入
侵 (C)設立恆春縣,方便管理原住民
(D)實施劃界封山,禁止漢人侵入番界開
墾。
10、以下哪一俗話,形容來台的艱險? (A)
天公疼憨人 (B)人在做天在看 (C)過
番剩一半,過台灣沒得看 (D)一個某,
卡贏三個天公祖。
11、在臺灣的棄留問題爭議上,康熙皇帝
是採取□的主張留下台灣。 (A)沈葆楨
(B)施琅 (C)劉銘傳 (D)朱一貴。
12、下圖為臺灣某一時期的行政區劃,此
區劃的形成與下列哪一事件最有關連?
(A)朱一貴事件 (B)海商來臺 (C)牡丹
社事件 (D)清法戰爭。
13、《安平追想曲》是描寫大航海時代
一位臺灣混血少女的故事,她在思念情郎

3
民文化消失 (C)避免漢人勾結原住民叛
變 (D)鼓勵漢人與原住民通婚。
23、荷蘭在台時期,他們不肯接受西方宗
教,仍維持半獨立生活;也與鄭氏政權發
生數次武裝衝突。請問最有可能是下列哪
一個勢力? (A)西拉雅族 (B) 大肚王
(C) 麻荳社 (D)馬賽人
24、荷蘭人統治原住民時,推廣其宗教信
仰,其目的為何?(A)加強文化交流 (B)
促使宗教統一 (C)使人民忠順臣服 (D)
提升人民識字率。
25、阿明和阿花到屏東車城海生館附近遊
玩,看到一處石碑寫著『大日本琉球番民
五十四名墓』,阿明根據所學向阿花同學
解說著這段歷史:「同治 10 年,有一外
國船隻在臺灣遭遇海難,漂至今日恆春附
近,船員與當地原住民發生衝突,而造成
船員的傷亡。」但阿明忘了是哪一外國船
隻,請同學幫忙解答? (A)英國 (B)
荷蘭 (C)琉球 (D)西班牙。
26、西元哪一年,清廷將台灣納入版圖?
(A)1654 (B)1864 (C)1468 (D)1684。
27、十八世紀末,臺灣西部平原已大致開
發,官方也陸續設置地方行政單位。根據
當時臺灣開發的順序,下列哪個行政區是
最晚設立的? (A)彰化縣 (B)淡水廳
(C)臺灣縣 (D)噶瑪蘭廳。
28、清帝國統治台灣兩百餘年,清初治理
態度消極,直到哪一事件後才開始調整統
治方式,展開各項建設?(A)朱一貴事件
(B)開港通商 (C)清法戰爭 (D)吳沙開
墾宜蘭。
29、《渡台悲歌》中提到勸君切莫過台
灣……,客頭說道台灣好,……,心中想賺
帶客錢,……請問文中的「客頭」是指
(A)貿易商人 (B)從事偷渡的船家 (C)
港口海關人員 (D)客家族群領袖。
30、牡丹社事件後,清廷意識到海防的重
要性,在哪幾個地方興建新式砲台,以加
強海防?(A)安平、基隆(B)安平、打狗
(C)基隆、旗津(D)安平、旗津。
二、題組 每題 2 分 共 40 分
(一)十七世紀時,有一個西方國家曾經占
領臺灣北部,帶來了宗教信仰,並且傳授
西方的醫學知識。雖然不久後就被另一個
國家所打敗而退出臺灣,但是已經在北臺
灣留下深遠的影響。請回答下列問題:
31 文中的西方國家,是指下列何者?(A)
日本 (B)荷蘭(C)葡萄牙(D)西班牙。
32 承上題,此國曾得到原住民的協助,
前往臺灣東部採金。這是指下列哪族的原
住民? (A)馬賽人 (B)西拉雅族 (C)
噶瑪蘭族 (D)泰雅族。
33 承上題,此國家會敗給另一個國家,
並且退出臺灣的背景為何? (A)貿易獲
利豐碩,軍隊無心打仗 (B)對外貿易受
挫,減少駐臺兵力 (C)水土不服,軍隊
戰力銳減 (D)軍紀敗壞,不得當地居民
支持。
34 這一個西方國家帶來哪一宗教信仰?
(A)佛教 (B)基督教 (C)天主教 (D)回
教。
(二)17 世紀末,臺灣出現一府三縣的地
方行政區,此後受到 18 世紀民變的影
響,政府重新調整幅員過大的甲縣。19
世紀初,在移民人數日增等背景下,政府
在宜蘭設置新行政區,至此臺灣共有八個
地方行政單位。請回答下列問題:
35 上文提及「一府三縣」,「一府」如
何稱呼? (A)臺北府 (B)承天府 (C)
臺灣府 (D)臺南府。
36 文中出現的民變,是由何者領導發起
的? (A)鄭芝龍 (B)吳三桂 (C)朱一
貴 (D)郭懷一。
37「甲」縣應該是下列何者? (A)諸羅
縣 (B)臺灣縣 (C)鳳山縣 (D)雲林
縣。
38 哪一個皇帝在位期間,同意在宜蘭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