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嘉義市北興國中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 地理科1年級 第二次段考考試卷
一、題組:(每個答案 2分,共 100 分)
1. 附圖是臺灣某地的地形剖面圖。請問:
( )(1)甲地的海拔高度約多少公尺? (A)850 (B)156
(C)1,050 (D)1,526。
( )(2)圖中哪兩地的相對高度較小?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2. 附圖為宜蘭一條單車騎乘路線,單車選手自宜蘭運動公園
出發,沿著溪流畔上坡至牛鬥休閒農莊,再到蘇澳漁港,
最後回到原地。路線全程約 100 公里。請問:
( )(1)沿著此路線往牛鬥休閒農莊時,選手右側的山脈為
下列何者? (A)海岸山脈 (B)中央山脈 (C)玉山山脈
(D)雪山山脈。
( )(2)選手抵達蘇澳漁港時,看到蘇花公路一路爬坡進入
山脈,此山脈的成因主要為下列何者? (A)風力堆積
(B)海水侵蝕 (C)板塊運動 (D)河水侵蝕。
( )(3)此單車的行車路線主要環繞著何種地形? (A)台
地 (B)盆地 (C)平原 (D)丘陵。
3. 地形為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態,一般可分為:(甲)平原 (乙)
丘陵 (丙)台地 (丁)盆地 (戊)山地 (己)高原等六種地形。
請問:
( )(1)「海拔低於 1,000 公尺,地勢起伏,主要分布在山
地邊緣。」該描述屬於哪種地形? (A)甲 (B)乙 (C)
丙 (D)丁。
( )(2)臺灣因位於板塊擠壓的交界帶,故島上多哪類地
形? (A)甲 (B)丁 (C)戊 (D)己。
4. 附圖為某地的等高線地形圖。請問:
( )(1)甲地的高度最有可能為多少公尺? (A)600
(B)800 (C)1,000 (D)1,100。
( )(2)丁地最有可能是下列何種地形? (A)山地 (B)丘
陵 (C)盆地 (D)台地。
5. 附圖為臺灣某一地區的等高線地形圖。請問:
( )(1)由圖判斷,哪點所在的地方可能有河流經過? (A)
乙 (B)丙 (C)丁 (D)戊。
( )(2)由圖判斷,圖中何處的坡度最陡? (A)甲 (B)乙
(C)丙 (D)丁。
( )(3)圖中乙地所在的地方高度應該為何? (A)100 公
尺 (B)200 公尺 (C)300 公尺 (D)400 公尺。
( )(4)圖中最高的地點「甲」,其高度可能為何? (A)850
公尺 (B)900 公尺 (C)950 公尺 (D)1,000 公尺。
( )(5)由圖判斷,何處可能為山脊所在? (A)甲 (B)乙
(C)丙 (D)丁。
6. 郁永河,曾經於清康熙年間前來臺灣開採硫磺,在臺共計
停留九個月,之後將其在臺紀事寫成「裨海紀遊」。該書
是首部詳細記載臺灣人文地理的專書。下列文章節錄自該
書部分內容,請依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一)農曆二月 23 日自中國福建省出發,途經澎湖前往臺
灣:「澎湖凡六十四島澳,曰:吉貝嶼、西嶼坪、貓嶼、
花嶼……悉斷續不相聯屬,彼此相望。……居民有眾寡,
然皆以海為田,以魚為糧;若需米榖,雖升斗必仰給臺郡
(榖類糧食均需仰賴臺灣府),以沙磧不堪種植也(因沙灘、
沙洲不利耕種)」。
(二)農曆二月 25 日於臺南安平登陸:「買小舟登岸,近岸
水益淺,小舟復不進,易牛車(更換牛車),從淺水中牽挽
達岸(牽引到達岸邊)。」
(三)農曆四月自臺南出發,一路沿著西岸北行:「十三日,
渡大溪,過沙轆社,至牛罵社,社屋隘甚,值雨過,殊
溼。……十四日,陰霾,大雨,不得行。……十五日、十
六日皆雨,前溪新水方怒,不敢進。……十八日,又大
雨……。……二十七日,自南嵌越小嶺……,至八里分社,
有江水為阻,即淡水也。」
(四)農曆十月自淡水河口搭船經海路回到中國福建省:「至
五虎門(今日中國福建省),兩山夾峙,勢甚雄險;又有巨
石綿亙入海,如五虎蹲踞中流,實閩省(今日中國福建省)
門戶也。門外風力鼓蕩,舟勢顛越;既入門,靜淥淵渟(水
像深淵一樣平靜),與門外迥別矣(與門外截然不同)。」
( )(1)依文章所述,下列何者應為當時澎湖居民賴以為生
的主要產業活動? (A)於低平水淺的潟湖養殖魚類 (B)
於平地種植高梁之類的旱田 (C)於臺地排水良好處種植
茶樹 (D)利用岩岸設立小港出海捕魚
( )(2)郁永河在登陸臺灣時,為何需要更換交通工具才能
順利上岸? (A)泥沙淤積行船不易 (B)礁岩遍布船底受
損 (C)風浪太大容易翻船 (D)海崖陡直難以靠岸
( )(3)郁永河初登臺灣時,即開始觀察並記錄登臺地點附
近的風土民情,請問下列何種敘述最有可能出現在他的遊
記中? (A)開山闢土以植檳榔 (B)鑿溝引海水以養魚
(C)鋸板抽藤以採木料 (D)鑿山挖土以採硫磺
( )(4)依文章內容推論,郁永河搭船回到中國福建省時,
他所見到的海岸地形景觀最有可能屬於下列何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