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保有臺灣的環境。
28、阿淇到臺灣北部旅遊,在某處看到一個歷史性
的紀念碑,碑上寫著:「近衛師團,潛師此處登
陸,守軍寡不敵眾,小戰即退,○軍於澳底登陸,
○軍趁我部署未定,兼程疾馳,陷臺北府城。時義
軍蜂起,殊死抵抗……。」請問:阿淇看見的紀念
碑應是因應哪一史事所建?
(A)荷蘭人大戰西班牙人勝利,荷蘭占領臺灣北部
(B)開港通商後英國在臺設立洋行 (C)清法戰爭波
及北臺灣 (D)日本於《馬關條約》後接收臺灣。
29、阿淇的阿公─阿發伯感嘆歲月流逝,勾起他年
輕時當「保正」的回憶。在阿發伯的回憶裡,哪一
項不可能出現?
(A)要正確調查戶口 (B)監督居民打掃環境 (C)
表揚民眾善行 (D)協助修改法律條文。
30、日治時期,日本人櫻木被派到臺灣,進行興建
港口的工程。請問:櫻木的工作地點最有可能是下
列何地? (A)基隆 (B)淡水 (C)安平 (D)鹿港
31、日治時期,在臺灣建立「殖民體制」基礎的民
政長官為下列何人? (A)莫那魯道 (B)八田與
一 (C)磯永吉 (D)後藤新平。
32、老師在課堂上講述某一基礎建設時提到:「它
成立於西元 1934 年,其功用有防洪、排水,更重
要的是能夠發電。它所產生的電力,更是日治時期
經濟擴張的主要動力。」請問:老師講述的建設位
於附圖中的何地? (A)甲 (B)乙 (C)丙 (D)
丁。
33、每年的 8月14 日 – 全球「慰安婦」紀念
日,這是一個令人感到沉重的日子。多年來亞洲各
國時常聲援慰安婦議題,希望日本能積極解決問
題。期待有一日能得到日本政府正式道歉。而這個
事件的歷史背景,應與下列何者有關?
(A)甲午戰爭 (B)霧社事件 (C)第一次世界大戰
(D)第二次世界大戰。
34、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推動了哪些與
殖民經濟有關的措施? (甲)戶口調查,建立完整
戶籍制度 (乙)調查臺灣土地與山林 (丙)放棄專賣
制度 (丁)成立銀行,統一幣制
(A)甲乙丙 (B)甲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丙
丁。
35、下列何者不是皇民化運動的措施?
(A)說日語 (B)穿和服 (C)拜神社 (D)禁止拜祖
先
36、日治時期,總督府在臺灣推行農業改革,使臺
灣稻米產量激增。這時期大量的稻米多輸往何地?
(A)美國 (B)中國 (C)東南亞 (D)日本
37、阿淇在《臺灣建築史》中看到某張照片的介
紹:「日治初期,為了整頓金融、統一發行貨幣所
成立的機構。」請問:此機構的名稱為何? (A)
總督府 (B)臺灣銀行 (C)臺灣博物館 (D)臺
灣大學。
38、臺灣有許多地名與甘蔗製糖的舊式製糖廠「糖
廍」有關,如「廍子」、「廍後仔」……等。由臺
灣甘蔗分布的地理環境來推論,下列哪一地區會出
現最多這類的地名?(A)臺東縱谷 (B)台中盆地
(C)嘉南平原 (D)宜蘭平原。
二、整合題 每題 2分 共24 分
(一) 日治時期,總督府在臺積極展開各項經濟改
革和建設工作,除了想獲取臺灣的各項資源,也可
吸引日本企業家來臺投資。請問:
39、(甲)基隆港;(乙)臺中港;(丙)蘇澳港;(丁)
高雄港。以上哪些港口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經整建
後,為具現代化設備的大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40、日本總督為了增加在台灣的財政收入,進行下
列哪些項目的專賣?
(A)鴉片、蔗糖 (B)樟腦、蔗糖 (C)菸、蔗糖
(D)鴉片、樟腦。
(二) 自荷治時期到日本治臺時期,臺灣人曾受到
各個外來政權的控制,社會上曾有或大或小的抗爭
活動。請問:
41、荷蘭治臺時期,臺人由於不滿荷人高壓統治,
爆發了哪一事件? (A)郭懷一事件 (B)朱一貴
事件 (C)戴潮春事件 (D)林爽文事件。
42、清帝國時期,由於吏治不良,三年一小反五年
一大亂,下列哪一事變發生於康熙末年?
(A)郭懷一事件 (B)朱一貴事件 (C)戴潮春事
件 (D)林爽文事件。
43、日治台灣後期,原住民抗日行動中,最為慘烈
的一次行動,由馬赫坡社的頭目領導下爆發,請問
在當時是屬於哪一族?
(A)排灣族 (B)泰雅族 (C)西拉雅族 (D)凱
達格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