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頁 共4頁
班 號 姓名: 北興國中111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段考 歷史科二年級
一、單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82分
( ) 1、某書評論道:「美國低估了自己,高估了日本,錯估了蘇聯,中國權益嚴重被犧牲。」這段
話最有可能描述下列何者?
(A)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B)門羅宣言 (C)雅爾達密約 (D)開羅宣言。
( ) 2、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不斷對中國採取侵略行動,下列哪一件史事發生在盧溝橋事變以後 ?
(A)日本殖民台灣 (B)滿洲國成立 (C)九一八事變 (D)日軍進佔上海。
( ) 3、民國成立以來,國民黨與共產黨的關係分分合合,左右國家局勢發展。回顧歷史,國共兩黨
兩次合作的推手是何人?
(A)袁世凱、段祺瑞 (B)蔣中正、毛澤東 (C)陳獨秀、蔣中正 (D)孫中山、張學良 。
( ) 4、從日俄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希望制憲的聲音未曾停過。中華民國第一部憲法,在民國36年正
式施行。次年,國民大會選出下列何人為行憲後第一任總統?
(A)蔣中正 (B)李登輝 (C)孫中山 (D)袁世凱。
( ) 5、「某年,美國空軍飛臨敵區台灣進行偵察空照,並於年底開始對台灣各地的市街、車站、糖
廠進行轟炸,台灣西部縱貫鐵路與公路受創嚴重。」請問:上述情況的發生,與下列何者最
密切相關?
(A)九一八事變 (B)七七事變 (C)珍珠港事件 (D)韓戰爆發。
( ) 6、北伐完成後,中國國事紛亂,國民政府所面臨的「內憂」「外患」主要是指下列何者?
(A)軍閥、日本 (B)中共、日本 (C)滿清、蘇聯 (D)中共、蘇聯。
( ) 7、在《開羅宣言》這個文告中,日本必須還中華民國失地,但不包括下列何者?
(A)琉球 (B)東北 (C)澎湖 (D)台灣。
( ) 8、建國的爺爺曾於民國20年以飛機維修技工身分前往今日的中國東北大連市工作,請問他當時
最可能目睹哪一畫面?
(A)張學良宣布東北歸順國民政府 (B)滿洲國皇帝宣布退位 (C)九一八事變日軍進攻東北
(D)中共人民解放軍攻城掠地。
( ) 9、我國陸軍軍官學校沿用黃埔軍校創校時的校歌,歌詞前三句為:「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
是革命的黃埔…」。 請問:上述「黨旗」的「黨」指的是哪一政黨?
(A)中華革命黨 (B)中國共產黨 (C)台灣民眾黨 (D)中國國民黨。
( )10、日軍731部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事生物戰、細菌戰和人體相關研究的秘密軍事醫療部
隊,該部隊設於何處?
(A)滿洲國哈爾濱 (B)中國南京 (C)台灣台北 (D)日本東京。
( )11、中國抗日勝利後不久國共軍事衝突,進而掀起全面內戰,國民政府因而實施哪項政策,企
圖扭轉國共內戰情勢?
(A)宣布戒嚴 (B)制定《臨時約法》 (C)動員戡亂 (D)推動安內攘外政策。
( )12、八年抗戰期間政府採取「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戰略,準備長期抗戰,其做法為何?
(A)廢除不平等條約 (B)遷都重慶 (C)收回關稅自主權 (D)制定憲法。
( )13、民國13年黃埔軍校成立,該校由「甲」指示籌辦,並由「乙」擔任首任校長。請問:上述
的甲、乙依序是下列哪兩位人物?
(A)孫中山、蔡元培 (B)蔣中正、張學良 (C)孫中山、毛澤東 (D)孫中山、蔣中正。
( )14、民國25年,張學良曾說:「都是中國人,打來打去,雙方死的都是很不錯的人,卻因為中國
人打中國人死掉了。中國人都是可以坐下來談的,跟共產黨也是可以坐下來談的,何必打仗
?」。 請問:張學良當時是在質疑政府的哪一政策?
(A)聯俄容共 (B)剿共行動 (C)十年建設 (D)對日抗戰 。
( )15、以下內容出自於一位台灣人的受訪紀錄:「在那個時代,我先是接受政府徵調當了日本兵,
到廣東打中國兵;隨著戰爭的結束,我又當了中國兵,到東北打共產黨,但這都不是自己的
選擇,是時代的悲哀。」請問:這位台灣人所描述的應是他在下列何時的遭遇?
(A)1900年代 (B)1920年代 (C)1940年代 (D)196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