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北興國中 八年級 111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40.03 KB
頁數
5
作者
my book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4-07,离现在 2 20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頁,共5
北興國中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 歷史科二年級 座號: 姓名:
一、題組:(每小題2分)
「顛覆滿清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於國,為衆
服務。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於世界,為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謹
以此誓於國民。」
以上為清末
革命領袖
在擔任臨時大總統所宣誓的誓詞。請問:
1. 有關上文中所提革命領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原本和康有為、梁啟超等人都主張實施君主立
憲,後因清廷立憲運動令人失望才轉而革命(B)成立的第一個革命組織為興中會(C)是中華民國的第一
位正式大總統(D)曾發動護法運動討伐袁世凱。
2. 革命黨人能「傾覆滿清專制政府」,和下列哪一事件的影響最直接的關係(A)立憲運動(B)八國聯
(C)武昌起事(D)甲午戰爭。
3. 承上題,此事的發生與下列何事最有關係?(A)義和團事(B)朝鮮問題(C)日俄戰爭(D)保路運動。
4. 革命領袖在哪一城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A)北京(B)廣州(C)武昌(D)南京。
《文學改良芻議》:「須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須講求文法,不作無病之呻吟,務去爛調套語,不用
典,不講對仗,不避俗字俗語。」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要有話說,方才說話;有什麼話,說什麼話;話怎麼說,就怎麼說;要說我
自己的話,別說別人的話;是什麼時代的人,說什麼時代的話。
5. 以上兩段資料最有可能是下列何人的主張?(A)胡適(B)梁啟超(C)孫中山(D)宋教仁。
6. 以上兩段資料應是在何時出現的?(A)立憲運動(B)古文運動(C)戊戌變法(D)新文化運動。
7. 承上題,在此期間,新知識分子大力倡導的觀念為何?(A)民主、倫理(B)富國、強兵(C)倫理、科學
(D)民主、科學。
現代網路科技發達,不少人喜歡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的看法,但因為對言論自由的過度解讀,以及忽
略了真正的民主應該是要尊重與自己立場不同的觀點,因此網路上「論戰」的事時有所聞;這樣的情況
並非現代獨有的現象,在民國初年,也曾有類似的事情發生過。
民初軍閥割據時期,在每次戰爭開戰之前,各方軍人都要發動相當長一段時間的「電報戰」,以電
報為戰場,以文字為砲彈,因此往往是先通電(發電報)罵對方是非,對方亦以牙還牙,通電駁斥。例
如:民國 11 年第一次直奉戰爭於 4月底炮火相見之前1月起,雙方人馬就已發起電報戰,在言詞上
互不相讓,長篇大論,刊登於當時報紙,一般人讀後,也難辨真偽,只能搖頭觀戰而已。請問:
8. 民初軍閥割據局面的形成與下列何事最有關係(A)辛亥革命爆發後,各地革命勢力因利益糾葛而分裂
對立(B)清末君主立憲派與革命派政爭的延續擴(C)袁世凱逝世後,其部屬與各地將領紛紛趁機擴張
勢力(D)廣州軍政府成立與南京政府敵對,造成國內軍隊派系的對立。
9. 下列何者民初軍閥政治的特色? (A)私募軍隊,並企圖奪取南京政府(B)依附列強(C)擴張勢力,割
據一方(D)經常以武力解決政治糾紛
10. 軍閥政治對近代中國歷史發展最大的影響為何?(A)我國主權喪失較清末更(B)國家政局不穩,各地
戰禍不斷(C)軍閥為獲得民眾支持因而在地方上進行更多建設(D)外國趁機侵占中國領土。
是前清編練新軍的統帥。1908 年,光緒皇帝、慈禧太后相繼駕崩,滿族監國攝政認為
足疾不
癒,難以克盡職責為由,剝奪其職務。後來
利用時代變遷之勢,並運用其政治手腕,成為新政府的
時大總統。請問:
11. 上文中的「」是哪一位歷史人物?(A)張作霖(B)段祺瑞(C)袁世凱(D)孫中山
12. 承上題,「」當上臨時大總統的原因為何(A)領導辛亥革命成功,獲得推選(B)因居中協調,說服
清帝退位,而獲推(C)鎮壓二次革命後,逼迫國會推選(D)買票賄賂國會議員,因而當選。
13. 」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時,位於哪一城市?(A)北京(B)南京(C)廣州(D)上海。
2頁,共5
民國 6年,孫中山以大元帥名義發布《段祺瑞偽政府亂國盜權罪之通令》,請閱讀以下資料,並根
據史實回答問題:
「大元帥令
洪惟我中華民國之成立,實成立於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之日,而
則為臨時政府成立之根據。循是以
進,由臨時政府而成為正式政府,其重要關鍵則在由參議院而進於正式國會。……
孰意往者袁世凱包藏禍心,既經本大元帥辭臨時大總統之職,而被選為繼任之人,乃敢蔑視立法機
關,嗾使北京兵變,強參議院遷地以就之……雖號稱共和,而心實不承認人民為主權者無非自恃兵力,
以為主權不難盜竊而得,卒敢叛國稱帝,而身竟不旋踵而滅。…
自袁世凱死,黎大總統依法繼任後
、國會為段祺瑞所棄絕而不得恢復者。……段祺瑞自為國務
總理以迄於免職之日,無往而非倒行逆施,終欲借
外交問題
以壓倒國民,而行其武力專制之計畫。
我國民迫於救亡,因國會議員之被妨阻,不得已踵(跟隨)他國之成規,開國會非常會議於
,組
織軍政府。文不佞被舉為大元帥,自顧首建共和,忝從厥後,不忍視民國之夭亡,曾於就職之日宣布誓
詞,此志諒已大白於全國,惟有以討滅姦兇自矢,無事多言。」
(節錄自《宣布段祺瑞偽政府亂國盜權罪之通令》)
14. 關於上文中所提到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是由清廷、袁世凱與革命黨人三方共同協議制
定,以確保清帝同意退位(B)是在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頒布(C)採取內閣制,由國會議員組成
的內閣掌握行政權力,以限制總統職權(D)袁世凱在被選舉為正式大總統後,仍沿用,僅修改了部分
內容,以便於獨攬大權。
15. 「袁世凱包藏禍心……卒敢叛國稱帝」,關於此段內容所提及的史事,下列敘述何有誤(A)在鎮
壓國民黨發動的二次革命後,袁世凱作風更為獨裁(B)二次革命後,袁世凱安插親信擔任國會議員,因
此順利被選舉為正式大總統(C)袁世凱積極營造恢復帝制的輿論,順勢接受擁戴為帝(D)宣布改為帝制
後,由於未能獲得列強與親信將領的支持,袁世凱只好撤銷帝制
16. 上文中「段祺瑞……欲借外交問題以壓倒國民,而行其武力專制之計畫」,其中有關外交問題,最有
可能指的是下列何者?(A)延續袁世凱之前接受日本所提出的「二十一條要求」政策(B)接受巴黎和會
上各國的決議,以爭取列強對其支(C)與列強立場一致反對袁世凱推動帝(D)對德宣戰,加入第一
次世界大戰。
17. 「國會議員之被妨阻,不得已踵他國之成規,開國會非常會議於,組織軍政府。」,請問乙地位於
何處?(A)南京(B)武昌(C)上海(D)廣州。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
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
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以上資料節錄自《狂人日記》,此短篇小說於民國 7發表於
某刊物
,是周樹人以「魯迅」為名的
第一部作品。呈現封建社會中禮教的束縛、傳統社會的陋習。請問:
18. 《狂人日記》被視為中國第一篇白話文小說,此種文體的出現與民國初年的「新文化運動」有關,請
問:關於「新文化運動」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新文化運動的出現是因為新知識分子認為中國必須
進行思想文化的改造,才能成為現代化的國家(B)除了提倡白話文,也開始推廣新式標點符號(C)當時
引進的西方學說中,也包括了共產主義(D)新文化運動期間,中國的知識分子一致推崇西方文化,完全
否定中國傳統文化
19. 上文中提及《狂人日記》刊載於某刊物請問:此刊物是何人所創辦?(A)蔡元培(B)胡適(C)陳獨秀
(D)孫中山。
今年的農曆春節年假長達 10 天,為台灣「史上最長」連假,有人覺得連假要安排出遊計畫比較方
便,但也有人因為連假需要補班補課而甚感困擾;不管是哪一種假期形式,只要有放假,還是能夠在工
作、上課之餘得到了放鬆休息的機會。
除了週休二日之外,台灣還有許多的國家節日,有些有放假,例:開國紀念日(11日)、二
二八和平紀念日(228 日)、端午節(農曆 55日)、中秋節(農曆 815 日)、國慶日(10
10 日)……;有些節日只紀念不放假,例如:青年節(329 日)、教師節(928 日)、行憲紀念
日(12 25 日)……
節日的由來原因各有不同,例如:傳統民俗文化、重大歷史事件、宗教……,請回答下列問題:
20. 與國慶日由來的歷史事件,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國慶日為紀念武昌起事的成功(B)武昌起事的
成功與湖北省的保路運動抗爭最為激烈有關(C)武昌起事後,各地立憲派人士紛紛轉而響應(D)武昌起
事後,仍有省分效忠清廷。
3頁,共5
21. 青年節的由來與下列何事有關(A)保路運動(B)辛亥革命(C)黃花岡之役(D)惠州起義
「五四」是十六年前的一個可紀念的日子。……當日下午,某地的十幾個學校的幾千學生集會在天
安門,人人手裡拿着一面白旗,寫着『還我○○』,『誅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等等字
樣。他們整隊出中華門,前面兩面很大的國旗,中間夾着一副輓聯,上款是『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
遺臭千古』。……他們沿路散了許多傳單。」(節錄 胡適《紀念「五四」》)
五四運動是民國初年由青年學生發起的愛國運動,請參閱右圖回答問題:
22. 五四運動是因圖中哪一地區的問題而發生的?(A)(B)(C)(D)甲。
23. 承上題,有關此區的問題與五四運動發生之時代背景,下列敘述何者
(A)此區於清末甲午戰爭後,成為德國的勢力範(B)第一次世界大
戰期間,日本藉口對中國宣戰,派兵奪取此區權益(C)日本向袁世凱提出
「二十一條要求」,意圖得到此區特權,北京政府後被迫接受部分條款,
是為五九國恥(D)中華民國以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身分參加巴黎和會,
提出收回此區權益,和會卻將此區權益轉交日本繼承
24. 五四運動的愛國風潮後來遍及全中國,請問,五四運動最初爆發的地點在圖中哪一區?(A)(B)
(C)(D)甲。
二、單一選擇題:(每題 2分)
25. 20 世紀初,中國某家報紙發表了一組專電,其部分內容為:「……傳聞當軍變時,統制張彪措手不
及,已被各軍槍殺,協標統以下各官死者甚眾。」、「……聞起事時,新軍在內作應,革命黨由城外
攻入,故能得手……。」分析電文內容,應指哪下列一件史事?(註:協、標、統為清末新軍的單位
名稱)(A)廣州新軍之役(B)廣州黃花岡之役(C)武昌起事(D)二次革命。
26. 蔡元培曾於清末考取進士,於民國成立後,成為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後來被任命為某大學校長,
在擔任校長期間,對各種學說均秉持思想自由的原則,聘任教員一律以學術造詣為標準,並破除學生
只求做官發財的謬見和專己守殘的陋風,使這所大學成為日後的新文化運動及學術重鎮。請問:上文
中的這所大學是下列何者?(A)清華大學(B)交通大學(C)復旦大學(D)北京大學。
27. 梁啟超曾寫文章譏諷民初的某政治人物:「自辛亥八月迄今未盈四年,忽而滿洲立憲,忽而五族共
和,忽而臨時總統,忽而正式總統,忽而制定約法,忽而修改約法,忽而召集國會,忽而解散國會,
忽而內閣制,忽而總統制,忽而任期總統,忽而終身總統,忽而以約法暫代憲法,忽而催促制定憲
法……。」請問:此人物指的是誰?(A)溥儀(B)袁世凱(C)段祺瑞(D)孫中山。
28. 文化變遷可分為器物層次、制度層次、思想文化層次,若將清代至民國的改革:()戊戌變法()
文化運動()自強運動,按照「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的順序加以排列,請問,正確順序為何?
(A)甲丙乙(B)乙甲丙(C)丙甲乙(D)丙乙甲。
29. 阿建最近看了一部時代劇「民國風雲」,對清末的革命運動產生興趣,搜尋並分析相關歷史資料後發
現,「廣州黃花岡之以及武昌起」兩者有其共同之處。請問:下列何者正確?(A)皆發生於
20 世紀初(B)前者的導火線為鐵路國有政策(C)後者導火線為立憲運動(D)前者成功,後者失敗
30. 某人認為「中國文字,既難傳載新事新理,且為腐毒思想之巢窟,廢之誠不足惜。……當此過渡時
期,唯有先廢漢字,且存漢語,而改用羅馬字母書之。」請問:這段言論,最有可能出現於下列哪一
時代的中國呢?(A)1840 年代(B)1880 年代(C)1910 年代(D)1960 年代。
31. 凡事從不同角度看,就會有不同的解釋,例如:在甲午戰爭中,日本打敗中國,證明了「明治維新」
的成功,但若從戰敗的中國來看,卻帶了不同的影響。請問:甲午戰爭的戰敗帶給中國的影響為下列
何者?(A)證明戊戌變法失敗(B)臺灣被迫開港通商(C)立憲運動的興起(D)孫中山投身革命。
32. 民國初年發表的《共和與君主論》稱:「……大多數之人民智識不甚高尚……由專制一變而為共和,
此誠太驟之舉動,難望有良好結果……中國將來必因總統繼承問題『釀成禍亂』……如一時不即撲
滅,或馴至敗壞中國之獨立……中國如用君主制,較共和制為宜,此殆無可疑者也。」請問:策畫此
篇言論的幕後推手最可能是下列何人?(A)袁世凱(B)宋教仁(C)陳獨秀(D)溥儀。
33. 關於民國成立之初的史實,下列何者正確?(A)中華民國元年是西元 1912(B)民國元年,中華民國
正式在北京成立(C)後來臨時政府遷往南京(D)孫中山當選為第一任正式大總統
4頁,共5
34. 在五四運動以前,鼓吹西方文化的雜誌只有新青年等數種,到民國 86月以後,新出現的刊物竟高
達百餘樣,全力宣揚各種新潮思想;由此可以看出五四運動帶來什麼樣的影響?(A)因巴黎和會而仇視
洋人,透過刊物的宣傳而形成仇洋反教的社會氛圍(B)中國政府欲以輿論改變巴黎和會的決(C)新文
化運動的影響擴大(D)崇洋媚外的社會風氣形成,一切以外國為學習指標。
35. 1911 9月《申報》報導:「今政府未與協定……富者無端失此大利,心已不甘,路股七百餘萬金,
政府又鑲為己有,貧民減衣縮食之所積遂歸烏有之鄉,痛在切膚,情何能忍,於是倡議爭路。而官吏
阻之,遂不得已罷市罷課……。」以上的報導內容與下列何事有關?(A)戊戌變法(B)立憲運動(C)鐵路
收歸國有(D)五四運動。
36. 袁世凱曾說:「我不怕孫文,我最怕的是宋教仁。」宋教仁在參與革命團體期間,籌畫地下組織,累
積人脈。民國 2年,如果沒有發生宋教仁遭刺殺事件,依照當時的某法規定,教仁將會是首任中華
民國總理。有關上述資料的解釋,下列何者合乎史實(A)某法指的是中華民國憲法(B)當時宋教仁是
國民黨的正式理事長(C)「依照當時的某法規定,宋教仁將會是首任中華民國總理」是因為當時國民黨
贏得國會大選(D)在宋教仁遭刺殺後,國民黨發動了護法運動
37. 某學者提及中國近代某個運動的幾個影響如下。由此學者所說的話,可推測這個運動最有可能是下列
何者?(A)新文化運動(B)五四運動(C)護法運動(D)保路運動。
()全國學生勢力大結合
()各地以罷課、罷工、罷市響應
()加深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
38. 小蓉是一個生活在民國 7年的新時代女性,下列何者最不可能是她的生活經驗?(A)參加五四運動的
遊行(B)成為警察(C)和哥哥就讀同一所學校(D)擔任大學教授。
39. 兒童在 20 世紀初開始被視為完整個體,為此社會上開始出現一連串的改變。請問:下列何者不是
變之一?(A)嘗試透過科學方法研究兒童心理(B)尊重兒童的意志和自由(C)出現兒童讀本專刊(D)要求
學習大人的規矩。
40. 某書提及:「清廷想收回民間集資興建鐵路的權利,所以針對民間已投資者提出補償:在湖南、湖
北,投資金額全數償還;在廣東,僅償還 60%,其餘 40%由政府股票支付;在四川,政府僅發給股
票。這種處置引起四川士紳激憤,朝廷為控制騷亂,將部分湖北軍隊調往四川。」上述情況最可能為
下列何者的發生提供了機會?(A)黃花岡之役(B)武昌起事(C)戊戌政變(D)護法運動。
41.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與哪一國的策動指導有關?(A)日本(B)德國(C)蘇聯(D)法國。
42. 小顧為了準備課堂報告在網站上搜尋到一張銀幣相片,如右圖。請你協助小顧判
斷,這個銀幣最有可能與下列哪位人物有關呢?
(A)溥儀(B)袁世凱(C)孫中山(D)光緒皇帝。
43. 新文化運動時期,有些知識分子主張將□□視為一個完整個體,尊重其自由意志
和自由,將他們視為一個完整的人,保障應有的各種權利。這個時期,專門為了□□創辦的刊物、文
章也開始出現,也出現各種針對□□新興研究。請問:上文中缺空處應填入下列何者?(A)勞工(B)
(C)農民(D)兒童。
44. 陸小曼是民初才子徐志摩的第二任妻子,是為當時有名的交際花。請問:下列何者最不可能是陸小曼
的生活?(A)自由戀愛(B)參與遊行、示威活動(C)纏足(D)進入新式學校讀書
45. 清末,朝野人士面對外力的衝擊,提出不少意見。一日,小程在路上看到一張標語寫著:「驅逐韃
虜,恢復中華,創建民國,平均地權。」請問:張貼此標語的應為下列何派人士?(A)守舊派(B)立憲
(C)革命派(D)投降派
46. 許多大型活動都會設計獨特的圖案和口號,一方面宣示主張,一方面加強印象,政治活動也是如此。
下列何者是五四運動時的代表性口號?(A)推翻滿清,建立民國(B)革命無罪,造反有理(C)停止剿共,
一致抗日(D)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47. 民國初年,新知識分子認為清末以來進行器物、制度上的變革不足以成為強健的國家,因此推動新文
化運動。請問:下列何者不是該運動的影響?(A)白話文開始流行(B)強調尊師重道、人倫五常(C)影響
中國共產黨的創立(D)西方學說大量引進。
5頁,共5
48. 下列有關袁世凱專權獨裁的史實,按先後加以排列,其正確順序為何?()脅迫國會選他為正式大總
()接受推戴為皇帝()解散國會,廢止《臨時約法》(A)甲乙丙(B)乙丙甲(C)甲丙乙(D)丙甲乙。
49. 下圖是武昌起事前後的形勢圖。請問:圖中何地發生的保路風潮,形成武昌起事的有利條件(A)
(B)(C)(D)甲。
50. 以下為 20 世紀初期,改變中國歷史的一份文獻資料:「奉旨 朕欽奉 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軍起
事,各省響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
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嚮,天命可
知。……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請根據史實,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朕欽奉 隆裕皇太后懿旨」文中的「朕」是光緒皇帝(B)「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文中的「民軍
起事」指的是辛亥革命(C)「特……遣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文中所提到的
「員」是梁啟超(D)因革命黨不能接受清廷所提條件,故雙方議和最後破局。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