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興國中11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 歷史科二 年級 班 號 姓名:
一、單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78分
( ) 1、戰國時期,各國國君致力改革,部分國家推行中央集權,當時的「治國之道」應該是?
(A)富國強兵 (B)禮樂教化 (C)胡漢融合 (D)重文輕武 。
( ) 2、「它的功能眾多,可作為祭祀、婚喪等場合的禮器或樂器。在商周時代,不但是精美的工藝
製品,也可以彰顯貴族的崇高地位」。關於上述內容,最有可能是在形容下列何者?
(A)石器 (B)陶器 (C)鐵器 (D)青銅器。
( ) 3、連續劇《善德女王》中,提到善德女王在唐太宗的幫助下建立國家,致力學習唐代文化,博
得「君子國」的美譽。請問:善德女王應為哪一個國家的君主?
(A)大食 (B)吐蕃 (C)新羅 (D)日本。
( ) 4、□制度,以血緣為基礎,強化對諸侯的統治。周天子是永遠的大宗,其餘諸侯在封國內為大
宗,對周天子則是小宗。上述缺空處應填入下列何者?
(A)科舉 (B)宗法 (C)九品官人 (D)郡縣。
( ) 5、「摺紙之父」吉澤章是日本以摺紙進行藝術創作的第一人,開創了許多摺紙技術。摺紙藝術
在日本發揚光大,但造紙術卻是源自中國。請問:造紙術的發明,與下列何者最密切相關?
(A)秦代、李斯 (B)漢代、蔡京 (C)漢代、蔡倫 (D)唐代、蔡文姬。
( ) 6、《史記》中以「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鬥者,各以輕重被刑大小……。行之十年,
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來介紹
某場改革施行的景況。請問:下列何者是當時改革的政策?
(A)厲行以法治國 (B)進行經學傳家 (C)廢除郡縣制度 (D)推崇儒家思想。
( ) 7、北魏時期的居民討論如何配合政府的漢化運動,關於他們生活上的改變,下列何者不正確?
(A)拓跋規:我將會改姓為元,不再用胡人姓氏 (B)賴賀毅:我會努力戒掉胡語,改說漢語
(C)獨孤球:我會努力研讀儒家經典,通過科考 (D)拔拔萊:我會與漢人女子結婚,穿著漢
人服裝。
( ) 8、「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請問:關於魏
晉南北朝以後,王、謝等世家大族日漸沒落與哪一制度的廢除有關?
(A)封建制度 (B)郡縣制度 (C)九品官人之法 (D)科舉制度。
( ) 9、北興旅行社舉辦中國長城五日遊,導遊認真地向團員解說長城特色,但是其中哪一項解說有
誤? (A)長城是在東周就已經興修的工程 (B)秦帝國長城主要是為了抵禦北方的突厥
(C)長城具有防禦邊塞的軍事功能 (D)長城逐漸成為草原民族與農業民族的分界。
( )10、孝順是中國的美德,歷代政府對於孝順的人常有獎勵的措施;廉潔的官吏受到人民的歡迎
,因為他們能夠替人們帶來美好的生活,所以統治者經常會到地方徵求孝子廉吏到中央任官
。請問:這是何人首先採取的措施?
(A)商鞅 (B)秦始皇 (C)漢武帝 (D)唐太宗。
( )11、仁修以「佛教在中國」為主題撰寫報告,下列他所蒐集的資料中,何者不適合引用?
(A)佛教起源於印度,漢代經由西域傳入中國 (B)魏晉南北朝時期,政局動盪,人民以佛
教為心靈寄託廣為流傳 (C)隋朝時,玄奘前往印度取經,促進文化交流 (D)佛教傳入日
本、新羅等地,形成東亞文化圈。
( )12、)魏晉南北朝時期被歷史學家形容為「華麗的黑暗時代」,政局上雖然紛擾對峙,但社會文化
方面卻在民族交流下百花齊放,呈現出不同於過往的新風貌。下列哪一情景,可以見證此一
說法?
(A)佛教與伊斯蘭教的傳入,展現宗教多元風貌 (B)漢人政權為防禦大食而連接北方各國
的長城 (C)南方漢人政權滅犬戎後,被尊稱為天可汗 (D)北方胡族君主為穩固統治,致
力於胡漢融合。
( )13、史前時代與歷史時代的劃分依據中,中國文明自下列哪一朝代起,被視為正式進入「歷史
時代」?
(A)商 (B)周 (C)秦 (D)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