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北興國中 七年級 111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687.97 KB
頁數
4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1-03,离现在 2 29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嘉義市立北興國民中學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年級歷史科第三次段考 姓名: 座號:
一、 選擇題 每題 2 70
1、清帝國時期,臺灣興建很多的水利設施,其
在當時是規模最大的水圳,為下列何者? (A)
公圳 (B)曹公圳 (C)八堡圳 (D)霧捒圳。
2、承上題,清帝國時期,官民積極興建水圳的
因為何? (A)提高稻米產量 (B)新增貿易往來
(C)增加飲用水源 (D)隔離漢人與原住民。
3、阿淇是真理大學的學生,在閱讀校史資料時發
現,原來母校的前身是理學堂大書院,成立於西元
1882 年。依此判斷,真理大學應該是位於現今何
處? (A)高雄左營 (B)臺南安 (C)新北市淡
(D)臺北大稻埕。
4、看西街醫館是臺灣第一間西式醫院,西元 1865
年由英國的傳教士所創設。西元 1900 年以後稱為
「新樓醫院」。請問:這位傳教士是下列何者?
(A)馬偕 (B)施琅 (C)韋麻郎 (D)馬雅各。
5、承上題,請問:傳教士可以到台灣傳教是因為
哪一事件?(A)開山撫番 (B)英法聯軍 (C)清法
戰爭 (D)牡丹社事件。
6、阿明仔昨天批了一批貨,準備在過年期間大
一筆,阿明仔的阿嬤怕阿明仔被騙,提醒著阿
仔,貨物是否是「正港」的,年關將近,凡事要小
心。清代臺灣與中國大陸之間往來的指定港口就是
稱為正港。因此阿嬤說的「正港」是延伸為何意?
(A)真正的台灣貨 (B)合法港口進出口的貨物
(C)真正的香港貨 (D)貨物來自北港。
7、唐山祖與開臺祖,都是清帝國時期臺灣移民社
會的宗族組織,使漢人彼此間有共同祭祀的對象,
成為互助合作的一股凝聚力。有關唐山祖與開臺祖
的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選項
唐山祖
開臺祖
(A)
盛行時間
較晚
盛行時間
較早
(B)
根源於
血緣關係
根源於
地緣關係
(C)
供奉原鄉
神明
供奉共同
信仰的神明
(D)
祭祀原鄉
同姓祖先
祭祀來臺
第一代祖先
8、早期來臺移民常透過原鄉信仰來凝聚向心力
並增進彼此的情感;來自各地的移民各有不同的主
要信仰。請問:清水祖師主要是哪個族群的祭祀對
象? (A)泉州人 (B)漳州人 (C)州人 (D)
埔族。
9、清帝國時期,臺灣有三大貿易港口:「一府、
二鹿、三艋舺」,如附圖所示,這三大貿易港口往
來的貿易活動繁盛,帶動起周遭經濟的繁榮。請
問:這三大港口主要進行貿易的對象為何? (A)
日本 (B)東南亞 (C)中國大陸 (D)歐美各國。
10、十八世紀前半葉,隨著商業的興盛,當時臺灣
的進出口商或批發商為了滿足商業的需求,於是聯
合組成「行郊」組織。請問:清帝國時期的「郊」
應屬於下列哪一性質的團體 (A)政治團體 (B)
職業團體 (C)社會團體 (D)公益團體。
11、承上題,阿淇家中的貿易主要來往於台灣與廈
門,經營著糖業的生意,請問:阿淇家會是哪一行
郊組織?(A)廈郊 (B)泉郊 (C)藥郊 (D)米郊。
12、十八世紀,臺灣漢人張達京與平埔族人合作興
建一座水圳,這是指下列何者? (A)八堡圳 (B)
曹公圳 (C)貓霧捒圳 (D)瑠公圳。
13、清領時期灌溉水源的取得是土地拓墾成敗的關
鍵,隨著拓墾的擴展,漢人開始合資興建大規模的
水利設施。請問:從下圖中,由南到北的排列是?
(A)甲丁丙乙 (B)甲丙丁乙 (C)乙丙丁甲 (D)
丁丙甲。
14、承上圖,哪一水圳是最晚興建的(A) (B)
(C) (D)丁。
15 清領時期有一對父子來到台灣開墾,因為缺水灌
溉,而想方設法建水圳,又是開隧道、挖水圳,期
間更是與原住民發生衝突,最後成功引新店溪的支
流到 20 公里外的田地。請問:這是哪一水圳的建
造過程。(根據 13 題的選項)
(A) (B) (C) (D)丁。
16、阿葉仔在清朝光緒年間從中國大陸渡海來臺經
商,並定居在臺北地區,下列哪一件事是他在臺灣
期間可能會遭遇的情形? (A)在大稻埕經營糖
的生意 (B)到馬雅各所開設的醫館拔牙齒 (C)
為日本入侵,戰火波及淡水、基隆,影響外銷的生
(D)從大稻埕坐火車到基隆探訪朋友。
17、以下是兩位網友的交談內容:
臺南阿智:「自十七世紀以來,我住的地方即是全
曹公圳
瑠公圳
貓霧捒圳
八堡圳
2
臺經濟重心,但到了十九世紀卻發生了變化。」
臺北小蔣:「是的,這是因為幫臺灣人賺取外匯的
商品都是北部生產的。」
請問:小蔣所說的商品帶動以下哪些市鎮的興起?
(A)深坑、大稻埕 (B)新營、左營 (C)花蓮、知
(D)臺中、鹿港。
18、清帝國領臺初期,臺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貿易
相當頻繁,一府二鹿三艋舺,因此當時鹿港店鋪林
立,有「不見天街」之稱,請問:商家為何如此設
計?(A)人多擁擠比較熱鬧 (B)這樣設計比較省
(C)因為天候關係 (D)因為店鋪都是一人所
有,不想與人分攤空間。
19、以下資料為清帝國統治時期,來臺傳教士所寫
的日記。關於日記內容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日記二:52
——那是人群
有劈
電報的英國。
穌基督,果然順利多了。
(A)傳教士的主要傳教對象是原住民族而非漢人
(B)比起原住民族,漢人更容易接受基督的福音
(C)在臺傳教有許多困難,傳教士必須有足夠的
力與聰明的頭腦 (D)到漢人聚落傳教往往要跋
涉水;到原住民族部落傳教則必須用新奇的東西吸
引人群。
20、十九世紀中葉後,台灣的貿易逐漸北移,主要
是因為茶葉的出口日漸增加。不過,南部糖業的出
口,也居當時的第二名。請問:蔗糖的產區是
川以南。是指哪一條河川。(A)高屏溪 (B)大甲
(C)新店溪 (D)濁水溪。
21、七年 18 班在校慶時要表演一齣「清代風雲」
的歷史劇,但其中有一段情節安排錯誤,可能是下
列何者? (A)施琅向康熙皇帝報告與鄭氏軍隊
爭的結果 (B)康熙皇帝接納大臣的建議,決定設
置噶瑪蘭廳 (C)街上出現一批男性遊民無所事事
(D)施世榜利用八堡圳灌溉今彰化一帶的農地。
22、臺灣俗諺「蔡堵蔡,神主牌仔摃摃破;陳堵
陳,舉刀子相殘。」意思說即使是同姓同宗,遇到
利益衝突時,仍會暴力相向,顧不得血緣情誼。請
問:上述衝突的性質是什麼 (A)政治意識 (B)
信仰衝突 (C)民變抗官 (D)分類械鬥。
23、甘為霖是英國蘇格蘭長老教會的傳教士,他於
十九世紀後期在臺南府城傳教,西元 1891 10
創立全臺第一所盲人學校,因此被稱為臺灣盲人教
育的開創者。請問:按照甘為霖宣教的地點,當初
他可能是在臺灣的哪一個港口登陸? (A)雞籠
(B)滬尾 (C)鹿港 (D)打狗。
24、從十七世紀初到 19 世紀,台灣的出口貿易
況,請問:是指哪一項商品?
大航海時代至清代的出口貿易
時代
主要出口物資
荷蘭時代
AB
鄭氏政權
B
清代:開港前
A
清代:開港後
茶、、樟腦
(A) (B)稻米 (C)鹿皮 (D)紡織品。
25、漢人合資開墾土地,墾戶按股份分配土地,
留下不少地名,以下哪一地名與此有關?(A)左營
(B)頭份 (C)林鳳營 (D)嘉義。
26、陳盛韶《問俗錄》中有一段內容如下:「臺灣
一種無田宅、無妻子、不士、不農、不工、不賈、
不負載道路……臺灣之難治在此。」上述所描寫的
對象就是「羅漢腳」。臺灣羅漢腳眾多,對當時社
會的影響為何? (A)戰爭頻繁 (B)瘟疫頻繁
(C)械鬥頻繁 (D)行郊眾多
27、潘軒豪來自埔里愛蘭,他是巴宰(台灣中部
區的平埔族)潘軒豪從高中開始覺得自己與別人不
一樣最早發現是從語言小小年紀的軒豪知道自己
的族群文化漸漸在消失,於是跟著父親從事文化工
想要把自己的族群從黑暗中拉到光明來請問
面對漢人移墾的衝擊,19 世紀時,部分西部的平埔
族進行大遷徙,潘軒豪就是當時中部平埔族遷到
里其中一支,請問 當時中部平埔族除遷至埔里還
哪個 (A)花蓮 (B)宜蘭 (C)高雄 (D)
台北。
28、航運是臺灣對外聯絡的重要交通方式,清初臺
灣與中國大陸間的唯一「合法」口岸為下列何處?
(A)鹿港 (B)鹿耳門 (C)艋舺 (D)八里坌
3
29、清朝將臺灣納入版圖後,漢人陸續移民來臺,
當時移居臺灣的漢人大部分來自中國大陸的哪兩
省? (A)閩、粵 (B)粵、桂 (C)、閩 (D)
蘇、浙。
30、劉銘傳擔任臺灣巡撫期間,為執行「開山撫
番」政策,曾派兵入侵泰雅族人的大嵙崁部落。這
次衝突的主因,除了原住民有「出草(獵人頭)
習俗之外,漢人亦因開採山林資源進入到原住民部
落的勢力範圍,雙方因此產生治安上的摩擦。請
問:當時漢人積極入山開採的商品,應該是下列何
者? (A)蔗糖 (B)小米 (C)鹿皮 (D)樟腦。
3118 世紀中期,清廷曾下令禁止漢人承租、買賣
平埔族群的土地。請問:該項禁令的成效為何?
(A)成功,平埔族到清末依然保有大部分的土地
(B)失敗,但平埔族透過以物易物等方式後來買
大量土地 (C)失敗,漢人繼續透過巧取豪奪的
式獲得原住民土 (D)成功,漢人轉向從事商貿
發展
32、清雍正年間,平埔族因不堪官府指派沉重勞
役,憤而聯合中部地區平埔族各社反抗,爆發清代
臺灣規模最大的原住民抗官事件。該事件為下列何
者?(A)麻豆社之役 (B)朱一貴事件 (C)大甲西社
事件 (D)林爽文事
33、曹公圳生態公園位於鳳山火車站附近,這是清
朝鳳山縣令曹謹進行的水圳建設,引高屏溪水進行
灌溉。請問:根據下圖是哪一區?
(A) (B) (C) (D)丁。
34、阿淇到圖書館借了《安平五大洋行》、《遠道
而來的傳教士們》、《牡丹社的悲歌》、《西式學
堂在臺灣》、《大稻埕的崛起》……等書。這些書
所敘述的內容皆是下列臺灣哪一個階段的歷史?
(A) (B) (C) (D)丁。
35、清帝國時期,早期來臺的漢人在宗族祭祀上,
最先是以祭拜何種對象為主 (A)唐山祖 (B)
臺祖 (C)媽祖 (D)三山國王。
二、題組 每題 2 30
()附圖是清代道光年間流傳的一首「勸人莫過臺
灣歌」,請閱讀後回答問題
原文
在厝無路,計較東都
直至海墘,從省偷渡
不怕船小,生死天數
自帶乾糧,番薯菜脯
十人上船,九人嘔吐
乞水漱口,舵公發怒
托天庇佑,緊到東都
乘夜上山,搜尋無路
與賊相逢,剝去衣褲
譯文
在家沒活幹計較去臺灣
一路到海邊與客頭討價
不到船兒小生死天知道
自己帶乾糧地瓜蘿蔔乾
十人上了船九人在嘔吐
要水為漱口掌舵的發火
上天保平安快快到臺灣
趁黑爬上岸摸不清方向
又碰到土匪衣褲給剝光
36、歌曲中透露渡臺過程困難重重,但仍有大批移
民不畏艱難偷渡來臺,主要是因為當時臺灣環境具
有何種優勢? (A)民風純樸治安良 (B)國際貿
易發達 (C)官方鼓勵開發臺 (D)多處土地尚未
開發
37、「一路到海邊,與客頭吵架」,這裡的客頭
指?(A)開船者 (B)偷渡者 (C)政府收稅者 (D)
仲介者
38、渡台困難重重,請問以下哪一台灣俗諺說出渡
台的艱辛?(A)唐山過台灣、心肝結歸丸 (B)仙拚
拚死猴齊天 (C)紅柿若出頭 羅漢腳目屎流
(D)輸人不輸陣 陣的歹看面
()人難免會有無助的時候,有些人因而求助
明,希望得到神明的指引,但臺灣俗語說:「有著
神,也著人」,人固然在某些時候需要宗教慰藉,
但也不能過度依賴神明。清代臺灣是移民社會,
宗教在漢人生活中具有穩定人心的力量。請問:
39、芝山岩的同歸所是祭祀無主孤魂的地方,祭祀
這樣的無主孤魂是哪一種信仰?(A)土地公 (B)
(C)媽祖 (D)有應公
40、清代來台拓墾的人民多會隨身攜帶信仰的神明
保佑平安來台開墾,大甲鎮瀾宮的主神也是移民來
台後奉祀的神明,每年都會遶境進香成為一大宗教
盛事,主祀的神祇是臺灣各地普遍信奉的神明,兩
旁站有兩位守護神─千里眼、順風耳。是下列何
者?
(A)王爺信仰 (B)媽祖 (C)觀世音菩 (D)清水
祖師。
41漢人移民來臺時為祈求一路平常帶著家
信奉的神明移民在經濟稍微寬裕後念神明庇
建廟奉祀它們不僅是人們重要的心靈寄託也是地
村落的聚會中請問以下哪一廟宇是移民的
原鄉信仰?
(A)大甲鎮瀾宮 (B)臺北碧山巖 (C)屏東車城福
安土地公 (D)東港溫府王爺廟。
()附圖是臺灣開港通商後主要商品出口值比
圖。請問:
4
42、甲是開港通商後,臺灣最大宗輸出品,該項商
品是下列何者? (A)茶葉 (B)蔗糖 (C)樟腦
(D)稻米。
43、乙、丙商品,主要由哪一出口港出口? (A)
基隆 (B)淡水 (C)鹿港 (D)安平。
44、產量曾居世界第一的是哪一個商品? (A)
(B)樟腦 (C)茶葉 (D)蔗糖。
()與臺灣距離遙遠的中國黑龍江省寧安市,舊名
寧古塔,在西元 2017 3月竟有人不遠千里來
東枋寮尋根,聲稱其先祖因「朱一貴事件」而遭流
放,從此便在當地生活,如今來臺慎終追遠,探訪
先人足跡。請問
45、朱一貴事件是屬於下列哪一種性質的變亂?
(A)外患 (B)械鬥 (C)民變 (D)爭。
46、關於朱一貴事件發生時期的背景敘述,下列何
者不正確? (A)來臺官員素質良莠不齊 (B)渡臺
禁令限制移民來 (C)沈葆楨以大炮鎮壓變亂
(D)清廷採取「為防臺而治臺」的策略。
47、朱一貴事件是發生在下列哪一個時期的變亂?
(A)康熙年間 (B)乾隆年間 (C)嘉慶年間 (D)
治年間。
48、以下哪一事件與朱一貴事件發生在同一皇
期?
(A)八堡圳的建立 (B)噶瑪蘭廳設置 (C)台灣開
港通商 (D)諸羅改為嘉義。
() 請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49、文中提及霞海城隍廟創建過程中「咸豐 3
(西元 1853 )的頂下郊拚械鬥事件」,由「頂
郊」、「下郊」的名稱可知,此事件發生的主要原
因為何? (A)祖籍不同 (B)姓氏不同 (C)信仰
不同 (D)商業利益。
50、同安人雖然敗退遷至大稻埕,但是後來因禍得
福,大稻埕成為商品的集散地。
請問:是指?
(A)樟腦 (B)稻米 (C) (D)糖。
老葉與阿淇趁春節前到臺北市迪化街採買年
貨,順便參觀香火鼎盛的霞海城隍廟,廟內展示許
多珍貴的歷史圖片和當年大稻埕市街圖,以及霞海
城隍廟的創建過程:「……霞海城隍信仰在道光
間,隨著福建泉州府同安人渡臺,原奉祀於艋舺八
甲庄同安人聚落。……後因咸豐 3(西元 1853
)的頂郊(晉江、惠安、南安三縣移民)和下郊(
安人移民組成)因為糾紛發生械鬥事件,同安人大
敗,艋舺同安人遂奉城隍遷移至荒蕪的大稻埕地區
發展,初時安奉於陳浩然所經營的糕餅鋪中;
至咸豐 6年由陳姓族人和地方善信共同發起建
廟,並於三年後落成。近一百五十年來,霞海城隍
廟成為大稻埕地區的信仰中心,也見證了大稻埕地
區的發展。……」其實,該廟不但是迪化街的觀光
重點之一,也於西元 2005 年成為臺北市的直轄市
定古蹟。請問: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