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北興國中 九年級 111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709.06 KB
頁數
5
作者
yushang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2-14,离现在 2 25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共 5
111 年級 姓名:
2,共 100 分)
1. )西元 15~17 世紀歐洲人之所以展開海外探險,除了對商品的需求外,驅使歐洲人進行海外探險的原
因還有下列何者? (A)尋找新作物 (B)解決勞力不足的問題 (C)找尋美洲新大陸 (D)傳播基
福音。
2. )著名的思想家馬克思曾經如此形容印度:「他們被一個又一個入侵者侵略,他們就在這樣一無抵
抗、二無變化下的消極基礎上生活著」。請問,下列關於十六世紀後印度的發展,何者敘錯誤
(A)蒙古人的後裔建立蒙兀兒帝國,長期統治著印度 (B)十九世紀時,英人協助印度脫離蒙兀兒帝
國並助其獨立 (C)英屬東印度公司趁蒙兀兒帝國衰微時,介入印度政治 (D)十八世紀中期,英國
擴張在印度的勢力。
3. )偉辰在做自然研究時,覺得人類從感官經驗獲得的結論不一定是正確的,反而從基礎概念出發,並
透過論證推理,才有可能得到一個可靠的結論。有關偉辰做研究時使用的科學方法,下列敘述何者
錯誤 (A)這個科學方法出現的時代背景最有可能是在科學革命時期 (B) 這個科學方法認為做研
究時應由通則出發,並透過嚴密的分析,對個別事實進行研判 (C)這項知識的普及及應用,使科學
研究獲得重大進 (D)這是英國人培根提出的歸納法
4. )西方的歷史由「地中海時代」變為「大西洋時代」,此轉變是由於哪一事件的發生? ()日耳曼
民族入侵西羅馬帝國 ()伊斯蘭教勢力退出伊比利半 ()大航海時 ()宗教教爭。
5. )哥倫布發現美洲已經逾五百周年。請問:當年他抵達新大陸時,首先登陸附圖(一)中哪一區?
() () () ()庚。
(圖一) (圖二)
6. 16
世紀末,原本的海上霸權因為內政問題逐漸沒落,荷蘭、英國崛起,取代其地位。請問:原本的
海上霸權位於附圖(二)中何地? () () () ()丁。
7. )蕾心在疫情解封後參加北星旅行社帶領的中南美旅遊團,此次參觀的景點包含位於南美祕魯安地斯
山脈的馬丘比丘及墨西哥境內的奇琴伊察金字塔。請問:這兩處景點各出現過何種古文明 (A)
茲提克文明、馬雅文明 (B) 印加文明、阿茲提克文明 (C)馬雅文明、兩河文明 (D)印加文明、
馬雅文明。
8. )有一位英國科學家在 1687 年出版的書籍中指出『物體和物體間會有一股相互吸引的引力,而這種
引力可以解釋宇宙所有自然的運轉』。請問:此科學家是何人?他所提出的學說為何? (A)哥白
尼、天體運行論 (B)托勒密、地心 (C)阿基米德、浮體力學 (D)牛頓、萬有引力定律。
9. )十五世紀初,歐洲人在很多因素促成之下開始進行海外的探險活動,這樣的活動對於東西文化的交
流、相互認識有著深刻的影響。然而,下列關於歐洲人於十五世紀開始進行海外探險的敘述中,何
錯誤 (A)西班牙人為當時歐洲國家中第一個向外進行海外擴張的國 (B)十五世紀以來歐洲
經濟持續升溫,對於東方奢侈品需求增加,進而推動海外探險 (C)除了經濟因素促使歐洲人進行海
外探險活動,十五世紀歐洲航海技術進步,亦成為歐洲進行海外探險的動力 (D)十五世紀開始的海
外探險,最終讓歐洲找到通往亞洲的航道。
10. )不管是體壇或音樂界,黑人總是占有一席之地,他們與生俱來的運動與音樂天賦,令人嘆為觀止。
然而,在世界歷史中,他們的祖先曾有悲慘的遭遇。請問:這一段不幸的歷史是指下列何事 (A)
阿拉伯人掠奪非洲,造成當地黑人大量死亡 (B)馬雅與印加帝國古文明的隕歿 (C)進入大航海時
期後,荷、西阻止非洲黑人移民 (D)十五世紀,西班牙人為開發美洲殖民地,將非洲人販賣至美洲
2 ,共 5
為黑奴。
11.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於西 1602 年,在得到政府的許可後,憑藉軍隊在海外建立起多個殖
地。請問,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據點不包含下列何者? (A)香料群島 (B)菲律賓 (C)巴達維亞
(D) 臺灣。
12. )阿珍閱讀《笛卡兒傳》後得知笛卡兒一生的貢獻與主張,下列何者與笛卡兒無關 ()主張知識
可藉由推理而得 ()我思故我在 () 提倡歸納法 () 對一切事物要存著懷疑的態度。
13. )附圖(三)為永慧在暑假時所探訪位於印度河畔的世界文化遺產—「泰姬瑪哈陵」,在導遊的簡介
下得知,此建築物建於 17 世紀,是蒙兀兒帝國第五代皇帝沙迦罕為紀念他的第二任妻子—姬蔓.芭
奴而興建的陵墓,根據附圖(三)中陵墓的建築風格應不包含下列何種文化? (A)波斯 (B)印度
(C)希臘 (D)伊斯蘭。
(圖三) (圖四)
14. )附圖(四)是十六世紀時甲、乙兩地原住民人口數量估計值的變化。下列關於此兩地原住民的敘
述,何者正確? (A)甲、乙兩地的原住民被統稱為「印第安人」 (B)人數下降原因是遭歐洲人販
賣至美洲為奴 (C)葡萄牙人成功擊敗甲、乙地原住民並開始殖民 (D)甲、乙地原住民在十六世紀
尚未建立國家組織。
15. 2020
10
11
日墨西哥的社運組織發起「我們要將它拉倒」的抗議行動,他們的目標是城市中
立的哥倫布雕像。造成墨西哥社運組織如此憤怒的原因
16
世紀時,哥倫布等歐洲殖民者為美洲帶
來許多影響,其不包括下列何者? ()帶來傳染 ()屠殺原住民 ()消滅馬雅文
()造成人口銳減。
16. 發現當時社會認同的「地球為宇宙中心」的系統太過複雜,遠不如「太陽中心說」簡單和諧,合
乎上帝的旨意。上文所述的「」是何人? ()哥白尼 ()笛卡兒 ()培根 ()牛頓。
17. )歐亞兩洲陸路相通,長期有著商業與文化交流,中國的絲綢和東南亞的香料等物品受到歐洲貴族的
喜愛。然而,歐亞間的交易在十五世紀時中斷,其原因為何? (A)受到塞爾柱土耳其人刁難 (B)
商業大多被義大利商人壟斷 (C)大清帝國拒絕與外國貿 (D)蒙古西征使商業中斷
18. )有人說十七世紀是「天才的世紀」,優秀科學家輩出,理論科學上的豐碩成果更是前所未及,下列
哪一個敘述不符合當時的情況? (A)天文學上的觀察與探究,挑戰傳統基督教會的宇宙觀 (B)
者對於古典科學理論完全的模仿與學習 (C)顯微鏡、望遠鏡等觀測儀器的發明 (D)科學家運用新
方法與新工具來提出新的觀點。
19. )現今許多民主國家都設有總統、國會和各級法院,三者的權力相互制衡。請問:這種體制源自何人
的思想? (A)伏爾泰 (B)盧梭 (C)洛克 (D)孟德斯鳩。
20. )十六世紀某天文學家製作望遠鏡,觀察到月球表面、太陽黑子等,並證明哥白尼提出的地球繞太陽
而轉的理論,被尊為「現代科學之父」。此位天文學家是誰? (A)亞里斯多德 (B)牛頓 (C)托勒
(D)伽利略。
21. )展容打算利用暑假籌拍一個有關
16
世紀美洲古文明生活下原住民的微電影。請問:下列哪一個細
節設定錯誤 ()發生的地點在中南美洲 ()此時為馬雅文明最強盛的時代 ()原住民人口
劇減與歐洲白人有關 ()已出現黑人奴隸。
22. )西元 1516 世紀時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逐漸成為海洋強權,並開拓海外殖民地,是
因為何種因素造成的? ()受到啟蒙運動的刺激 ()受到科學革命的影 ()因為支持海外
探險及貿易 ()要紓解人口過多的問題。
23. 2017
年我國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康逸雲博士獲得由我國科技部與法蘭西科學院合辦的臺法科技獎。請
問:下列有關該科學院的敘述,何者正確? ()由路易十四創辦 ()為了提升藝術風 ()
3 ,共 5
院址設在馬賽 ()是該時期唯一的科學研究機構。
24. )哥白尼革命代表著科學挑戰神學的例子,改變人類對自然的態度,最後逐漸建立起科學的世界觀。
請問:上述事情中何種觀點被提出 ()地球中心說 ()三大運動定 ()太陽中心說
()萬有引力學說。
25. ()葡萄牙征服了古老的阿茲提克與印加帝國 ()南美洲玉米、馬鈴薯作物傳入歐洲,成為世
各地重要的食物 ()引入美洲豐富的煤礦,加速其商業的繁榮與財富的累 ()歐洲國家追捕非
洲黑人至美洲為奴隸,為殖民地的拓展提供勞力。請問:上述歐洲海外征服與拓殖的敘述何者正
確? (A)甲乙 (B)甲丁 (C)乙丁 (D)丙丁。
26. 「立功異域,揚名海外」為人們所稱羨,附表人物與事蹟的配對,何錯誤 () ()
() ()丁。
人物
時間
事蹟
()鄭和
15
世紀
七次下西洋,遍歷東南亞,提高中
國人民向海外發展的興趣
()狄亞士
15
世紀
發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哥倫布
15
世紀
橫渡大西洋,抵達美洲
()達伽馬
16
世紀
首先完成了繞行地球一周的航海家
27. )怡欣在電視上看到巴西每年舉辦的嘉年華慶典活動頗為熱鬧,準備在隔年到里約熱內盧參加活動。
請問:她應該學習下列哪種語言以便與當地人溝通? ()西班牙文 ()葡萄牙文 ()
()荷蘭文。
28. )附圖(五)是阿茲提克人觀察星體的運行所制定曆法。一年有
18
個月,每月
20
日,年末
5
日為凶
日,一年總共
365
天,這套曆法主要用在農業上,標記雨季和旱季出現的時間,節慶的日期也配合
這套曆法。請問:阿茲提克人的曆法是根據下列哪一星體所制定? ()火星 ()木星 ()
()太陽
(圖五) (圖六)
29. )美洲的原住民在西元前就已經逐步發展出文明,這個古老文明在天文、數學等方面擁有極高成就,
但卻在西元
13
世紀之後逐漸衰微。上述這個古老文明位於附圖(六)中哪一地區? () ()
() ()丁。
30. )十六〜十七世紀,歐洲學者提出各種新的研究方法,以下為某個研究方法的舉例:
事例:小華為了考試而念書。
事例:小美為了考試而念書。
事例:小華和小美是臺灣學生。
通則:臺灣學生為了考試而念書。
請問:這種科學思考方式是由何人所提出? (A)哥白尼 (B)伽利略 (C)培根 (D)笛卡兒。
31. )冠宇正在做一份歷史課的報告,報告裡面的參考文獻是「巴達維亞城日記」、「熱蘭遮城日記」等
檔案,請問這份歷史報告的主題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 (A)西班牙經營亞洲貿易網絡始末 (B)
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從事東方貿易之研討 (C)英屬東印度公司取得印度經營權之探討 (D)葡萄牙勇
闖新航路之研究
32. )根據資料統計,目前澳洲的族群組成是白人 92%、亞裔 7%、毛利人和其他原住民 1%。請問:形成
人占多數的種族分布原因為何? (A)在十六世紀澳洲原住民遭到歐洲人屠殺,導致後來島上歐洲移
4 ,共 5
民占多數 (B)在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時,英國人運送大量犯人到澳洲,導致澳洲治安敗壞,原住民
無法生存 (C)在十七世紀西班牙人進入澳洲,帶來的天花等傳染病讓原住民死傷過 (D)在十八
世紀英國人佔領澳洲,原住民不敵英國的武力與帶來的疾病,最終使移民占了人數的優勢。
33. )有關啟蒙時代洛克的政治思想,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主張人生而平等,天賦人權等民主思
(B)與盧梭的政治思想完全背道而馳 (C)主張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以防止專制獨裁 (D)
他所著《論法的精神》一書中大加闡揚民主思想。
34. )上歷史課時老師要同學報告流行於
19
世紀的社會經濟學說,其中哪一位同學的說法為「自由放
任」的經濟觀點 (A)小恩:經濟活動受自然法則的支配,政府不應干預,干涉最少的政府才是最
好的政府(B)小娟: 為確保從海外市場獲得利潤,政府必須積極掌握對海外地區的貿易控制 (C)
小萱: 廢除私有財產,將重要財產如土地、礦產、機器等,改為社會全體所共有 (D)小華: 限制
外國商品的輸入,致力於發展國內工商業,反對國際的貿易往來。
35. )假使中古時代有線上自學課程,傳教士正透過網路直播教導民眾認識世界。為了提升直播收視率,
教會還推出「答對問題抽大獎」的活動。某位傳教士直播主問大家:「一人一句說出正確科
觀。」答對可獲得精美小禮。請問:下列何人所言最有可能獲獎? (A)阿喜:地球繞著太陽轉
(B)阿榮:太陽是宇宙的中心 (C)阿呆:地球是神所創造的 (D)阿土:人類由生物所演化。
36. )學者認為:「大航海時代衝擊了歐洲的經濟,科學革命則是衝擊了歐洲的價值觀。」有關科學革命
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培根提出歸納法,利用通則推理至個別事 (B)歐洲人在天文、物
理等方面有所創 (C)哥白尼發明了望遠鏡證實了伽利略的日心 (D)科學革命促使歐洲人放棄
天主教信仰,導致宗教改革。
37. ()鄭和()狄亞士()哥倫布()麥哲倫()達伽馬。請依照這些探險家向外航行的時間,照
間先後順序排列 ()甲乙丙丁 ()甲乙丙戊丁 ()丙甲乙戊丁 ()戊丁丙乙甲。
38. )啟蒙思想家提出許多新的思考,關於他們的思想,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勇於求知,倡導與中
古時期相同的宇宙觀 (B)提倡自由、平等、生命等人權的觀念 (C)認為萬物依循自然定律而運行
不息 (D)強調社會活動可以運用科學與理性的定律加以解釋。
39. )辰瑞在美國拍賣網上看到一枚 VOC 發行的硬幣,歷史老師告訴他,VOC 即是「荷蘭聯合東印度公
司」。請問,辰瑞在網路上看到有關這間公司的介紹中,何者有誤 (A)這間公司曾占領臺灣,並
在南部興建熱蘭遮城 (B)這是一間民營的特許公司,可以擁有武力 (C)這間公司擊退西班牙與英
國的勢力,拓展在東亞的貿易 (D)以印尼巴達維亞為亞洲營運總部。
凱恩暑假時想要體驗偉大航海家突破地圖界線的冒險精神,因此計畫參加旅行社所舉辦的「世紀探險─
─大航海時代之旅」,旅行社人員拿出
1516
世紀重要航行路線圖(如附圖七),來說明行程的規畫。請
根據此圖回答 40~42 題:
(圖七)
40. )凱恩一眼就發現丁路線非常不同,是唯一從中國沿海出發的。請問:關於丁路線的敘述,下列何者
正確? ()西班牙占領澳門後所開創的路 ()此次航行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與路
線乙一樣,皆到過非洲東岸 ()首次航行此路線的船隊是由哥倫布所率領。
41. )凱恩聽介紹:甲路線是一條白銀之路,這裡藏有無盡的寶物,發現國後來因此成為世界鉅富。請
問:下列關於航行甲路線的船隊,何者敘述正確? ()此船隊後來向西到達了印度 ()重大
的意義是發現了新大陸 ()是葡萄牙所組的船隊 ()此船隊是由達伽馬所率領。
42. )凱恩最後決定隨船隊依循著圖中丙路線探險。請問:關於丙路線的發展,下列何者正確? ()
5 ,共 5
隊會橫渡太平洋,最後在西班牙結 ()是麥哲倫帶領團員完成環繞世界一周的路線 ()應由
葡萄牙出發,繞過非洲東行 ()此路線繞過澳洲南端。
*附圖(八)為某時期歐洲國家對外貿易示意圖,當時這種海外拓殖的風潮,成為主導近代世界的力量。
請回答 43~45
(圖八)
43. )附圖(八)中的「丙」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地區? ()歐洲 ()亞洲 ()非洲 ()美洲。
44. 附圖(八)中的三邊貿易狀況與內容,至少要到幾世紀以後才會出現? ()
12
世紀 ()
14
世紀 ()
16
世紀 ()
18
世紀。
45. )當時在這樣的三邊貿易進行下「甲」地最可能出現下列何種社會狀況? ()原住民被大量屠殺
與奴役 ()拉伯人前往經商與貿易 ()主要為英國的海外殖民地 ()貿易路線被義大利人
掌控。
*法國巴黎的先賢祠,最初是路易十五為紀念生病痊癒所興建的教堂,但建好的那一年,法國大革命爆
發,於是這座教堂改為安葬「偉大的法國人」的陵墓,這裡面安葬不少法國知名歷史人物,也吸引眾多遊
客來此參觀。請回 46~48 題:
46. 先賢祠陵寢中,只有一位歷史人物擁有雕像。他一生反對君主制度、批判天主教會、主張言論自
由,故被後世尊敬為「法蘭西思想之父」或是「先賢祠中的精神王子」。這位法國思想家是下列何
者? (A)盧梭 (B)笛卡兒 (C)伏爾泰 (D)狄德羅。
47. )與上面思想家墓碑相對的,是另一位啟蒙運動的思想家。此人繼承了啟蒙運動的理性精神,因此寫
出《社會契約論》,強調人民擁有政府的主權。在晚年時走向浪漫主義,在《愛彌兒》一書中強調
不應讓孩童接受過多的教育。所以曾有人說:「此人開啟法蘭西另一個時代。」這位思想家是下列
何者? (A)盧梭 (B)笛卡兒 (C)爾泰 (D)狄德羅。
48. )承上題,這位思想家剛到巴黎時可謂窮途潦倒,這時有一位學者邀請他編輯《百科全書》中,有關
音樂知識的相關篇章,但兩人最終因為理念不合而在後半輩子彼此仇視。請問:主編《百科全書》
的學者是下列何人? (A)盧梭 (B)笛卡兒 (C)伏爾泰 (D)狄德羅
49. )某日,宇揚觀賞完有關西元 15 世紀大航海時代的影片,發現大航海時代的開啟與東西方貿易有很
大的關係。請問,下列何者為歐洲人開啟大航海時代的原因? ()對亞洲的香料絲綢等貴重物品的
需要()貿易路線被義大利商人及賽爾柱土耳其人所掌()王室的支持()航海知識及羅盤的使
()藉機會傳播伊斯蘭教的福音 ()甲乙戊 ()甲丙丁 ()乙丙戊 ()甲乙丁。
50. )關於澳洲澳大利亞日一直有兩派意見如下。請問:乙方是下列哪一個國家?()西班牙 ()葡萄
()英國 ()荷蘭。
甲方:我認為
1
26
日應該要訂為侵略日,從
1788
1
26
日升起國旗那一刻,我們就遭受到
不平等對待,飽受傳染病威脅,喪失自己的土地和文化
乙方:1
26
日是澳大利亞日,在
1788
1
26
日,艦隊首次抵達雪梨,升起國旗,澳洲成為
我國殖民地,我們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開墾、挖掘金礦、放牧綿羊獲得利益。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