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共 4頁
14. ( )為了解決學校放學交通壅塞的問題,潘帥與幾個同學決定集結各方意見,並反映給校方。請問:
下列何者屬於「蒐集相關資料」的階段? (A)確認交通壅塞這件事與大多數人相關 (B)訪問接送
家長與附近用路人的意見 (C)界定可能影響的人包含學生、接送的家長、教師與周邊鄰居 (D)設計
兩種不同的放學路線方案,經由學務處檢視後,再讓各班於班會決議。
15. ( )傳統農業社會的居民由於共同生活,而建立深厚的情感,對生長的土地產生認同,加上信仰、生
活習慣相接近,就形成了所謂的「鄰里意識」。而這種「鄰里意識」也就是今日構成社區不可或
缺的何種要素? (A)國家認同 (B)自我認同 (C)社區意識 (D)民族意識。
16. ( )社區的居民若是希望能提高社區生活品質,可以嘗試採取下列哪些做法? (甲)訂定生活規約
(乙)擬訂社區發展計畫 (丙)大量開發社區土地 (丁)成立社區管理組織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17. ( )「原本沒落的哆啦村,在村民主導及政府補助下,不但將發臭的河水整治得清澈見底,更整修荒
廢殘破的亭仔腳,成為帶有懷舊風味的老街,為哆啦村打造觀光景點,帶來新的生機。」上述
最能顯示下列何種概念? (A)社區永續發展 (B)社區治安的維護 (C)清官難斷家務事 (D)各
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18. ( )泰雅族黃榮全先生生前致力於口述泰雅族傳統知識、技藝與經驗,精通泰雅族傳統遷移史詩演唱
及說唱,為少數仍能吟唱Lmuhuw(一種口說藝術)的優秀文資保存者。請問:黃榮全先生的行為主
要目的為何? (甲)喚起族人對於泰雅族文化的重視 (乙)保存泰雅族在地特色與歷史傳統 (丙)增
進社會大眾對於泰雅族文化的認識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19. ( )日前新聞評論家提及「政府保障原住民在都市的工作權,使得部落青年外流,而部落祭典舉辦時
期,這些外流的人口因工作無法請假參與,導致部落文化的流失。」請問:政府的政策應該要聚
焦於哪方面,才能更具體解決上述問題? (A)促進在地就業機會 (B)加強凝聚部落共識 (C)培
養部落自治能力 (D)加強部落居民的宗教信仰。
20. ( )許多學生剛上國中,不曉得該如何面對課業壓力,初次用「劃卡」這種考試模式,也對時間掌握
不夠精確。沈老師利用自己的課餘時間提供找不到讀書方法的學生預約諮詢。請問:此一作法發
揮學校教育的何種功能?(A)發掘潛能以展現自我 (B)追求適性的學習方法(C)培養良善人際互動
能力 (D)學習參與公共事務知能。
21. ( )布農族的卡度部落召開部落會議,積極推動部落傳統領域的劃設工作,針對與邵族傳統領域出現
重疊爭議的土地,希望能提出新事證,以和平理性的方式進行協商、化解爭端。根據上述判斷,
對於原住民族而言,部落會議主要具備了何項功能?
(A)繼承土地劃分 (B)決定部落事務 (C)學習祖先智慧 (D)尋找文化根源。
22. ( )當大家正在討論「蟹堡王」下年度新產品的口味,蟹老闆卻突然為了章魚哥的墨汁噴到他而打了
起來,大家亂成一團,會議毫無秩序可言,為了保障其他人開會的權益,此時海綿寶寶可以提出
怎樣的問題來解決? (A)權宜問題 (B)秩序問題 (C)權益問題 (D)臨時動議。
23. ( )在學校中我們會透過班會來討論與決定班級的公共事務,下列有關班會進行方式的說明何者正
確?
(A)由導師宣布會議的開始及開會的目的 (B)會議之前提出動議並由一人以上附議
(C)表決採取先提名先表決及多數決原則 (D)討論事項完畢後交由導師報告及講評
24. ( )近日七年愛班有許多學生習慣性遲到,讓早上的打掃工作有所延誤,對整個班級影響甚大。因
此,該班學生決定召開班會,將遲到問題共同討論出明確的規範和處罰。請問:上述學生發揮了
學生到校的何種功能? (A)發覺潛能以展現自我 (B)追求適性的學習方法 (C)培養良善人際互
動能力 (D)學習參與公共事務知能。
25. ( )公民課老師請同學們針對「學生的權利及義務」發表看法。請問:下列四位同學何者說法最正
確?
(A)靜靜:學生享有受教權,故學生在上課時不得吵鬧影響其他人受教權
(B)喬喬:學生享有財產權,故無論任何情況,老師都不得沒收學生物品
(C)凱凱:學生享有身體自主權,故學校無法強迫學生到校上課接受教育
(D)安安:未成年的學生僅需享受權利,因年齡尚幼,故還不需要負擔義務。
26 . ( )法務部規劃將桃園、彰化兩間少年輔育院,改制為少年矯正學校,以提供誤入歧途的少年一個
教育資源更充沛、學習不中斷之環境,在籌備期間,除了增聘中等學校各科的師資,也會邀請
社會各界人士共同研議更周全的計畫。請問:法務部推動改制是為了維護少年的哪一種權利?
(A)人格權 (B) 財產權 (C) 受教權 (D)身體自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