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興國中108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三次段考 歷史科 一年級 班 號 姓名:
一、單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62分
( ) 1. 怡蓁要考查某村莊最早移民是潮州或漳州人。請問:她最有可能引用哪一項資料作為判斷
依據?
(A)戶籍上登記的出生地 (B)文獻記載最早的廟宇 (C)當地居民主要從事的產業
(D)當地居民目前使用的方言。
( )2. 柏翰到淡水河口眺望夕陽美景,想像著台灣開港通商後貨物進出口的盛況。下列哪一項商
品最不可能出現在開港通商後的淡水港?
(A)鴉片 (B)茶葉 (C)樟腦 (D)蔗糖。
( )3. 下列哪一事件後,清廷為證明能在番地行使主權,並開發山區產業,進而推行「開山撫番
」的工作? (A)林爽文事件 (B)加禮宛事件 (C)牡丹社事件 (D)大甲西社事件。
( )4.「逛九份老街吃芋圓」、「到七股鹽田吃鹹冰棒」。請問:「九份」「七股」地名的由來,反映
清帝國時期的何種現象?
(A)軍屯制度下的自耕自食 (B)漢人以武裝暴力搶奪原住民土地
(C)漢人採合股經營方式拓墾土地 (D)無需申請墾照,也能合法開墾
( ) 5.清領前期,因為「渡臺禁令」造成社會上男女人口比例懸殊。請問:下列哪句臺灣諺語反映
出當時的狀況? (A)六死三留一回頭 (B)有唐山公,無唐山媽 (C)輸人不輸陣,輸陣歹
看面 (D)仙拚仙,拚死猴齊天。
( ) 6.清領前期的分類械鬥主要以「閩、粵械鬥」與「漳、泉械鬥」較多。請問:這兩種械鬥的性
質屬於哪一類? (A)性別 (B)職業 (C)祖籍 (D)定居地點。
( )7.周杰倫執導的電影『不能說的秘密』,是在淡水地區「理學堂大書院」取景拍攝的,理學堂大
書院又名「牛津學堂」,是晚清時期由傳教士所創建。根據地緣關係判斷,這所學校的創辦人
應是下列何者? (A)沈光文 (B)馬偕 (C)馬雅各 (D)利瑪竇。
( )8.瑋仁是清帝國時期從大陸來台的漢人,若他想在今日台南地區進行拓墾,需要先通過下列哪
依程序,才能進行開墾? (A)經過原住民長老的同意 (B)必須先成為郊商的成員
(C)加入官方設立的開墾團體 (D)向官府申請開墾許可執。
( )9.北興微電影社要拍攝「1700年:一日清朝人」的體驗節目。請問:社團同學應該準備怎樣的
體驗活動,才符合史實? (A)跟原住民簽訂番仔契 (B)擔任台灣省巡撫
(C)開洋行當老闆 (D)從廈門搭輪船到打貓港口。
( )10.清領時期,臺灣社會逐漸由祭祀「唐山祖」轉為祭祀「開臺祖」。請問:此一轉變的意義為
何? (A)祖籍意識超越地方信仰 (B)不同祖籍的移民,供奉不同的神明
(C)來臺移民日久,子孫眾多,逐漸認同這塊土地 (D)開臺祖的重要性大於唐山祖。
( ) 11.清領時期,臺灣民間械鬥層出不窮,其產生的原因下列何者正確?
(A)移民為了爭奪田地或商業利益 (B)以不同信仰所導致的衝突最頻繁
(C)原住民與漢人,好勇鬥狠,聚眾滋事 (D)文教事業停滯,文化水準不高。
( ) 12.「少年若無一次憨,路邊哪有有應公」,這句臺灣俗諺反映出清領前期臺灣的何種現象?
(A)顯示出男多女少的社會狀態 (B)反映當時好巫信鬼的迷信風氣
(C)當時台灣社會生存艱辛、械鬥頻繁 (D)臺灣社會較為平等開放。
( ) 13.「林來生於雍正晚年至彰化二水一帶拓墾,死後留下公產5甲地,由他的兒子們輪流耕種,
每一年由輪到耕種公田的人負責當年的祭祀費用。每年清明節前後,林家後代都會擇日掃墳
,祭祀林來生。」請問:關於文中所述的林氏宗族,其祭祀組織模式應為下列何者?
(A)開臺祖 (B)唐山祖 (C)阿立祖 (D)鄉土神。
( ) 14.歷史課堂上,同學們正在發表對於「一府二鹿三艋舺」這句諺語的看法。甲:這能反映出
台灣發展方向是由西向東 乙:一府是指府城,二鹿是指鹿耳門 丙:這些港口主要貿易對象
是中國大陸沿海港口 丁:這些城市的興起之因,是當時開放的對渡港口使得商業展迅速。
請問:正確的有?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 (C)乙丙丁 (D)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