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北興國中 八年級 109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993.02 KB
頁數
4
作者
yushang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2-22,离现在 4 24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109 年級 姓名
2,共 100 分)
1. )西元
15
世紀末期歐洲發生了哪一件大事,促使歐洲商人陸續來到東方,與中國人接觸貿易?
()文藝復興 ()新航路的發現 ()工業革命 ()宗教改革
2. ( )在中國「甲」朝代中葉之後,美洲的白銀曾被歐洲人用來買中國的絲綢、瓷器因此大量湧入中國
但隨著時間演變,中國在「乙」朝代時因為對鴉片的依賴加深,不僅損害健康,導致白銀反而大量
流出中國請問上述「甲」「乙」兩朝代各指為何? () 「甲」:漢朝 「乙」元朝 ()
「甲」:漢朝 「乙」清朝 () 「甲」:唐朝 「乙」宋朝 () 「甲」:明朝 「乙」清朝
3. )安娜是在清末到中國觀光的英國女士,她開心的說道:「以往我來到中國都只能在沿海通商口岸一
帶遊覽中國壯麗美好的風光卻無法一飽眼福如今我終於達成心願可以盡情欣賞長江沿岸內地的
風光請問安娜可以享受中國內地的風光,應是什麼戰爭的結果? (A)甲午戰爭 (B)鴉片戰爭
(C)英法聯軍 (D)清法戰爭
4. ( ) 八國聯軍的成員正齊聚一堂,開會討論如何向中國提出戰敗賠償的問題。請問:下列何人是沒有
格參加這場會議的? ()德國人:漢斯 () 韓國人:秉憲()日本人:木村 () 美國人:
湯姆。
5. ( )清末,立憲派人士熱中於請願推廣立憲制度,但最後為何有許多立憲派人士改變初衷,轉而支持革
命? () 義和團事件後有感於清廷昏庸 () 因康有為的提倡,革命風潮日熾 ()族內閣
的出現,顯示清廷缺乏改革誠意 ()因革命派的利誘,使立憲派與革命派合流。
6. )上海西郊青浦區有個相當特別的地名叫做「跑馬地」,請問該名稱的由來,應該與下列何者有關?
(A)這個地方早期是游牧民族的牧馬場 (B) 這個地方是清朝騎兵的軍 (C)這個地方是清朝入
關時以騎兵鎮壓漢人的地點 (D) 這個地方是清末西洋人賽馬的地方。
7. ( ) 日本在《馬關條約》中取得可在中國通商口岸設廠的特權,其後列強也以「最惠國」為理由紛紛設
請問這會為中國帶來何種影響? (A)為中國帶來繁榮的經濟 (B)嚴重打擊中國正在萌芽的本
土工業及經濟發 (C)中國開始設立洋行 (D)清廷成立專責的總理衙門
8. ( ) 朝鮮內亂,中、日兩國各自派兵平亂,埋下日後哪一戰爭的火種 () 甲午戰爭 ()英法聯
() 鴉片戰爭 ()八國聯軍。
9. )中國通商口岸的開放,影響著外商在中國的貿易活動是否能順利進行,左圖與右圖是中國兩個不同
時期所開放的通商口岸,因為什麼樣的因素,讓原本只有一口通商的中國,接連開放五個通商口
岸? (A)簽訂《天津條約》 (B)簽訂《南京條約》 (C)簽訂《北京條約》 (D)簽訂《馬關條
約》。
10. )承上題,這五個通商口岸分別是:(甲)廣州(乙)上海(丙)福州(丁)寧波(戊)廈門?如果
依地理位置由北而南排列依序為何 (A)甲乙丙丁戊 (B)丁乙丙戊甲 (C)乙丁戊丙甲 (D)乙丁
丙戊甲。
11. )清末為推動自強運動,初期設立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此組織的功能類似現在哪一個政府的單
位? (A)財政部 (B)國防部 (C)外交 (D)經濟部。
12. )上海從近代以來就是一座高度發展的現代化都市,在這座都市之中,突顯出許多「摩登」的西方時
尚特色。請問:下列何者不適合用來形容上海的時尚特色? (A)有錢人享受吃西餐、喝咖啡的生活
(B)西服、洋裝成為流行服飾 (C)逛西式公園、看賽馬是重要的休閒活動 (D)一般民眾每天在茶樓
花錢買票聽著戲曲、吃著點心。
13. )秋瑾為近代女權運動家、革命志士,於西元 1907 1月在上海創辦《中國女報》,3月與徐錫麟
2
創辦明道女子學堂。由此可看出,秋瑾希望女子在社會上能扮演何種角色? (A)遵守傳統倫理觀念
(B)接受教育獨立自 (C)投身商賈賺取錢財 (D)進入軍旅抵抗外敵。
14. ( )中日兩國都曾經閉關自守—「鎖國」過,後來也都因著列強武力的威脅和侵逼而被迫開港通商。
問:關於中日這方面的歷史,下列的比較說明,何者敘述錯誤 ()國在外力的衝擊之下,開
港通商後均立即展開了變法圖強的改革 ()兩國被迫打開門戶的時間都是發生在
19
世紀中期左右
() 英國首先打開中國的門戶,而美國首先打開日本的門戶 ()中國第一個改革-自強運動,比
日本明治維新的改革時間要早。
15. ( )近來,逸豪靠著優異的成績得以進入□就讀,他的爺爺開心的說:「我孫子可是進了以前的京師大學
堂讀書呀!」請問:逸豪應該是錄取哪間學校了? ()臺灣大學 ()清華大學 () 北京大學
() 中央大學。
16. )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一直深受西方國家的喜愛,因此西方國家一直希望能與中國建立正常的貿
易管道,使中西方的貿易能夠更加順暢,英國為了打開中國的通商大門,在何時派遣使臣來華?
(A)十五世紀 (B)十六世紀 (C)十七世紀 (D)十八世紀。
17. ( )福澤諭吉身為日本
19
世紀末的新知識分子,他鼓吹維新政策,他寫過一篇《脫亞論》,認為日本應
該選離亞洲惡鄰,才能加入列強行列。請問:福澤諭吉的論點後來成為哪一個改革的推力之一?
()明治維新 ()大化革新 ()自強運動 ()百日維新。
18. ( )依中國干支紀年的史事,以下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排列為何?()戌變法()甲午戰()《辛
丑和約》()子拳亂(義和團事件) ()甲乙丙丁 ()乙甲丁丙 ()丙乙甲丁 ()丁乙
丙甲。
19. )發行於西元 1868 年的《萬國公報》與發行於西元 1902 年的《新民叢報》,是清末時期兩份相當重
要的報刊。請問:關於這兩份報刊特色的敘述,何者正確? (A) 兩份報刊皆有傳達西方知識 (B)
《新民叢報》屬於教會系統的報刊,為美國傳教士所辦理 (C)《新民叢報》的前身為《教會新報》
(D)《萬國公報》是梁啟超逃亡日本時所辦理的刊物。
20. )自乾隆 22 年起,此處為全國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使得國際知名度提高,可與北京、倫敦相提
論。請問:此都市位於圖(一)中何處? (A) (B) (C) (D)丁。
圖(一)
(二)
21. )上圖(二)是十九世紀中國與甲國的貿易圖,從圖中內容判斷,甲國應是下列何者 (A)法國
(B)英國 (C)美國 (D)俄國。
22. )老師在歷史課堂上,請同學們針對「晚清的城市風貌」此一主題進行討論,下列哪個同學的發表內
容明顯有誤 (A)軒又:在租界區內,中國傳統建築與西洋樓房並存 (B)雨欣:隨著都市經濟發
展,出現了許多新型態的娛樂 (C)瑞文:有清廷的官差到租界區抓外國犯 (D)宏燁:報紙、雜
誌成為城市居民獲取新知識和發表意見的管道。
23. )魏源是清末的知識分子,曾經在其著作《海國圖志》一書中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但一
直未受到重視。請問:他的主張到何時才被接納採用 (A)鴉片戰爭以後 (B)英法聯軍以後 (C)
八國聯軍以後 (D)甲午戰爭以後。
24. ( )西元
1905
年某中國報紙報導「這一場戰爭,是君主立憲戰勝君主專制的最佳寫照。我們的政府應
該也要仿行君主立憲的體制,讓國家富強。」根據上述內容,所指的應是下列哪一場戰爭? ()
鴉片戰爭 ()法聯軍 ()俄戰爭 ()八國聯軍。
25. )上海於西元 1886 年在租界區內出現了全中國第一座歐式公園。請問:關於這座公園的敘述,何者
正確? (A)這座公園應該是清政府下令建造的 (B)這座公園應該是生活在當地的西方僑民所建造
3
(C)為了維護治安,中國政府會派警察在公園巡邏 (D)當時的中國人把去「公園」遊憩視作低
俗媚外的行為。
26. ( )清末中國有一個打著「扶清滅洋」的民間宗教組織,吹噓具有「刀槍不入」的神奇氣功及神秘符
咒,讓慈禧太后認為「民氣可用,結果卻導致中國莫大的災難,請問:這是指下列哪一個組織?
()天地會 ()太平天國 ()拜上帝會 ()義和團
27. )裕鈞在報紙上看到如附圖(一)的報導。請問:圖中的報導所提到的賠款,是依據下列哪項條約的
規定? (A) 《辛丑條約》 (B)《馬關條約》 (C) 《南京條約》 (D)《北京條約》。
清華大學歡度百年校
慶,但許多人可能不知
道,與中華民國同壽的清
大,創校源自近代中國的
苦難歷史。滿清政府因八
國聯軍之役慘敗而有「庚
子賠款」清大就是運用美
國退還的庚子賠款而設
立;但這筆錢的利息一直
是臺灣清華獨享,北京清
華反而沒有。
(圖一) (圖二)
28. ( ) 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偕光緒皇帝倉皇出走。請問:附圖(二)中何處是他們出走所到之
地?() () () ()丁。
29. ( ) 有「中國鐵路之父」之稱的詹天佑,同時也是中國第一批前往外國留學的優秀學生之一。請問:根
據史實,詹天佑應該是前往哪個國家留學? ()英國 ()法國 ()美國 ()德國
30. 從清初以來整個清代的中國曾有高達百餘年實「禁教」「鎖國」政策致使外國與中國的互動
幾乎停擺不過在哪個條約簽訂之後,許多沿岸港口的開放,讓中外之間的互動又開始頻繁了起來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31. ( )老師上課要同學列舉清婦女應該有的形象。請問:下列何者描述不恰當 ()接受新式教育,
有機會留學 ()宣揚三從四德的觀念,振興女權 ()主張男女平等,地位逐漸提升 ()嘗試
戀愛結婚,勇敢追求愛情。
32. ( ) 王大同在甲午戰後曾經跟隨一群士人到京城抗議清廷戰敗,提出變法改革的要求。請問:針對這次
的變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屬於器物層面的改革 ()此次變法歷經三位皇帝 ()此變
法最後因為政變而失敗 ()主要倡導者為曾國藩、李鴻章等人
33. ( )下列關於近代中國的敘述,哪一項與史實不符合 ()西元
18
世紀,清廷限制廣州一口通商,
引起外商不滿 ()禁煙的衝突,是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鴉片戰爭使中國歷史轉入一個新階
()鴉片戰爭後與英國簽訂條約,割讓臺灣給英國。
34. )英國在十九世紀時將鴉片大量走私進入中國,以達成其商貿上的目的,當時英國進口鴉片到中國的
目的為何? (A)中國對鴉片有需求 (B)減少對華貿易的入超 (C)鴉片的關稅較低 (D)鴉片的
質良好,物美價廉。
35. 清末時期中國許多地方出現「租界區」「租界區」內出現許多特殊的現與其他多數地方差
別很大請問下列哪個現象會對當時的清朝政府造成最大的困擾? (A)自來水電話電燈等設
備的出現 (B)傳教士在此進行宣教 (C)各國辦理銀行,推動商業貿易 (D)中國在此無法有效管轄
外國
36. ( )有一位臣子上書給皇帝「鴉片流毒於天下,則危害甚巨,……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
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皇帝因而派他到廣州查禁鴉片。請問:上文應是哪一位臣子的上書?
()李鴻章 ()奕訢 ()林則 ()曾國藩。
37. ( )自強運動興起於西元
1860
年代,對亟欲改革的革新派而言,其實此次改革已經喪失先機了,而且至
少延誤了
20
年之久。請問:自強運動的產生是直接受到哪個刺激的驅使 ()流寇之亂 ()
片戰爭 ()法聯軍 ()清法戰爭。
38. )意涵是生活在清末的上海市民,她利用假日從事休閒活動。下列哪些活動是她可以選擇的?()
咖啡廳去喝咖啡()去卡拉
OK
唱歌()到跑馬場觀看賽馬()到戲院去欣賞電影()用手機聆聽音
4
()甲丙丁 ()乙丁戊 ()丙丁戊 ()甲乙戊。
39. )臺灣地區在□□以後,開放了四個通商口岸,使得貨物的進出口貿易更加繁盛,呈現出洋商、洋行
在通商口岸林立的景象。請問:□□指的是什麼? (A)鴉片戰爭 (B)清法戰爭 (C)牡丹社事
(D)英法聯軍。
40. ( )康有為曾上奏:「觀大地諸國,皆以變法而強,守舊而亡。……以皇上之明,觀萬國之勢,能變則
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請問:康有為所謂的「變」,是指在哪一方面的變革
()船堅炮利 ()宗教信仰 ()政教制度 ()思想文化。
41. )約翰是一位英國的商人,於道光 25 年來到中國經商,但與人發生衝突殺了一位中國人,按當時規
定,他不需要被押送到中國衙門接受審判,請問:這是根據當時哪一項特權? (A)協定關稅 (B)
駐外人員免責權 (C)片面最惠國待遇 (D)領事裁判權。
42. )純琪經常聽到古裝劇中對女性提出「三從四德(德顏容功)」的規範。對於這樣的觀念,下列的說明
何者為正確? (A) 三從四德主要是古代欲建立女子順從溫婉的形 (C)三從四德的概念一直到清
末都不曾被撼動 (D)三「從」之一指的是要遵循家中母親的指示 (B)婦功指的是女子生育的功
能。
43. ( ) 甲午戰爭失敗後,清廷在哪一個條約中,將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 ()《天津條約》 ()
《北京條約》 ()《馬關條約》 ()《辛丑和約》
44. )小恩某日閱讀一段歷史文章:「乾隆年間,英國派遣使臣來華,希望改善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但最
後任務卻失敗了。」請問:最後任未達成的原因為何 (A)朝貢物品不符中國需求 (B)跪拜禮
儀的爭議 (C)中國不願開放海禁政策 (D)中國需要西方的商品。
45. )清末以來,雜誌報紙成為中國境內流通廣泛且具有極重要意義的資訊來源。其所涉及的議題涵括中
外,也針對不同族群不同主張建立彼此共享發聲的平臺。關於報紙在清末的發展,下列何者有誤
(A)傳教士曾透過報紙傳教和傳遞西方知識 (B)知識分子透過報紙抒發立場,策動輿論 (C)官方透
過《新民叢報》宣揚立憲運動,影響民意 (D)報章流通海內外,戊戌政變後仍協助中國維新觀念傳
播。
46. ( )清末以來的數次改革的結果雖然失敗,但卻代表著中國在外力欺凌下現代化的過程。若比較清末的
自強運動與百日維新,兩者失敗的共同原因為何? ()政令不斷更改 ()保守人士的反對
()外國勢力的干涉 ()推動者剛愎自用。
47. )歷史老師以因果關係說明清末中國面臨戰爭後而加以應變的過程(如附表)。請問:如果以這樣的
因果關係詮釋,下列何者正確? () () () ()丁。
48. )清末明初許多新思想傳入,提倡中國女子要接受教育以喚起婦女的自主意識,帶來了女權意識的抬
頭,改變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請問:下列何者不符合中國在新思想下對女性的論述? (A)認為
國家積弱的根本,是因為中國婦女多半不受教育 (B) 女性應有參政及工作機會 (C)國之興亡,匹
婦亦應責無旁貸。不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是人皆有責! (D)男子有男子的天職,女子有女子
的天職,各職其職,各天其天,不相違反,是曰自由平等。
49. )八國聯軍時,中國東南各省免於戰禍的原因是什麼? (A)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 (B)日俄戰爭爆
(C)督撫和各國商議東南互保辦法 (D)列強在東南劃分勢力範圍。
50. ( ) 清末時出現一批受過新式教育的女子,她們自詡為新時代新女性。下列敘述何者不可能是她們的生
活情況? ()女兒纏足,以尋求未來嫁入好人家 ()和朋友上西式餐館吃西餐 ()公立
女學堂上課 ()抗拒媒妁之言,選擇自由戀愛。
戰爭
因應
鴉片戰爭
自強運動
英法聯軍
立憲運動
日俄戰爭
戊戌變法
八國聯軍
庚子後新政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