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第一學期九年級社會科第三次期中考考卷 班級: 座號: 姓名 :
1 背面仍有題目,請繼續作答
一、 單選題(每題 2分)
( )1.圖片為<康熙與路易十四特展>的海報,請問這兩位帝王
共同特徵為何?(A)都是當朝(國) 的開國君主(B)帶領
國家工業化走向富強 (C)展現君權神授說的中央集權
(D)都派使者出使宣揚國威。
( )2.基督教自中古世紀開始影響對歐洲的政治與社會影響
甚鉅,1517 年宗教改革震撼歐洲政治與社會一百餘年,
請問下列哪件事與宗教紛爭較無關? (A) 科學革命(B)
啟蒙運動 (C) 光榮革命 (D) 工業革命。
( )3.「O Liberty, liberty, how many crimes are committed
in the name!」(「自由,自由,多少的罪惡假你之名而
行!」)這是法國羅蘭(Roland)夫人在經歷法國大革命後
所留下的言論,這句話最適合說明法國大革命的哪一個
狀況? (A)三級會議改制為國民會議 (B)人民攻陷巴
士底監獄 (C)革命政府實施恐怖政治,屠殺反革命者
(D)拿破崙稱帝,建立獨裁統治。
( )4.孟德斯鳩是啟蒙時代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政治理論影響
到了後世的政治體制,請問在下列哪一個文件可看到孟
德斯鳩的理論 ?(A)權利法案 (B)美國憲法 (C) 人
權宣言(D) 拿破崙法典。
( )5. 科學實驗的論證方法為:「觀察→提出問題→假設→實
驗→ 得到結論」請問這一套科學驗證流程符合誰提出的
研究方法﹖(A)牛頓 (B)笛卡兒 (C)培根(D)亞當斯
密。
( )6. 《革命的年代》一書中指出:「 十八世紀英國開啟了工
業革命,創造了人類物質社會第二波的進展,也帶動領
了十九世紀新的革命思潮,影響了二十世紀的政治形勢」
請問文中所指的「十九世紀新的革命思潮」應是指哪一
種思想? (A) 社會主義 (B) 理性主義(C) 自由主
義 (D) 人文主義。
( )7. 人類對太陽系的理解如圖,請問此幅圖的畫製理論最
早應該由誰提出? (A)牛頓 (B)哥白尼 (C)伽利略
(D)笛卡兒。
( )8. 19 世紀中葉英國為了國內衰廢、新興市鎮議員席次分
配不均問題,提出了改革法案,請問英國市鎮的衰落與
興起與哪一事件有關?(A)清教徒為避免宗教迫害遠走
美洲(B)工業革命後,人口大量遷入都市,造成人口變
動(C)海外廣建殖民地,鼓勵人民移民,造成移民潮(D)
光榮革命後,荷蘭人隨國王移民英國集權。
( )9. 學者富蘭克林演說:「殖民地人民對母國的態度在
1763 年以前是世界上最良好的,所以要統治殖民地的
人,除了筆、紙和墨水以外,什麼都不需要。可是不到
三年,殖民地的人民卻有了不平的情緒,這是因為母國
國會漠視他們在法律上的權利,使他們受到傷害……」
其中「母國國會漠視他們在法律上的權利」,這是指英國
對殖民地的哪一項政令?(A) 未得殖民地人民同意而
開徵新稅 (B) 取消殖民地的地方自治議會 (C) 禁
止殖民地人民與歐洲大陸國家直接貿易 (D) 頒布殖
民禁令,限制英國移民至此地開發。
( )10.小天寫一篇有關於拿破崙一世報告,上網搜尋找到以
下資料,哪些資料正確可供參考?(甲)擊敗反法聯盟,
獲得人民擁戴,成為第一執政(乙)1804 年稱帝為「拿破
崙一世」(丙)頒行拿破崙法典,鼓吹自由、平等、博愛
精神(丁)攻打神聖羅馬帝國,慘遭敗績(A)甲乙丙 (B)
乙丙丁 (C)甲乙丁 (D)以上皆是。
( )11.清朝末年為了遼東半島割讓問題,引發了瓜分風潮,
但最後卻因美國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讓清國避免被
瓜分,美國在哪一個事件後開始向外擴張?(A)發表獨立
宣言 (B)波士頓茶葉事件 (C)北美七年戰爭 (D)南
北戰爭。
( )12.清朝末年為了遼東半島割讓問題,引發了瓜分風潮,
但最後卻因美國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讓清國避免被
瓜分,美國開始向外擴張建立殖民地是因為哪?(A) (B)
乙丙丁 (C)甲乙丁 (D)以上皆是。
( )13.十九世紀的英國在海外建立廣大殖民地,並成為日不
落國,而她的政治體制是歐洲、日本、清朝效法改革的
範本,請問:英國君主立憲體制確認於哪一個政治文件
後?(A)大憲章 (B)權利法案 (C)人權宣言 (D)權利
請願書。
二、 題組題(每小題 2分)
(一) 閱讀下列資料並回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