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市立大樹國民中學 109學年度第 2學期國文科九年級第 2次段考試題卷
九年___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國字注音:(每題 1分,10%)
1.靜「謐」: 2.窗「ㄌㄧㄥˊ」: 3.鬼「ㄙㄨㄟˋ」: 4.「ㄎㄨㄤˊ」騙: 5.嬌「冶」:
6.荒「瘠」: 7.負「ㄐㄧˊ」從師: 8.鬢髮斑「皤」: 9.憤「ㄎㄞˇ」: 10.「阿」諛:
二、單題:(每題 2分,60%)
1.下列「 」中的注音寫成國字,何組字形相同?
(A)清「ㄒㄧ」可見/白「ㄒㄧ」無暇 (B)海底電「ㄌㄢˇ」繩/招「ㄌㄢˇ」顧客
(C)放「ㄙˋ」荒唐/恣「ㄙˋ」任情 (D)鬼「ㄈㄨˇ」神工/破「ㄈㄨˇ」沉舟
2.下列「 」中的字,何組前後讀音不相同?
(A)「緋」聞不斷/待遇不「菲」 (B)「遴」選人才/波光「粼」粼
(C)衣衫襤「褸」/「縷」縷白煙 (D)祈寒「溽」暑/繁文「縟」節
3.下列各選項「 」中的字,何組解釋前後相同?
(A)無所「遁」形/倉皇「遁」逃 (B)有所「尤」也/「尤」覺非意所及
(C)綠草「盈」眼/熱淚「盈」眶 (D)自反而「縮」/節衣「縮」食
4.下列各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為人處世要尚實際、貴清白,並做到名付其實(B)她花費太凶,還不到月底生活費就已捉矜見肘了(C)準
備會考是一段堅辛的旅程,不過我們即將迎接努力過後的勝利(D)地震過後,居民死傷慘重,到處是斷垣殘
壁,真是令人驚心動魄。
5.古文中常會出現「通同字」,它們音相似、意思相同、字形相異,可以互換使用,意思不變。下列通同字
的替換,何者使用錯誤?
(A)亡鈇「意」鄰:臆 (B)翁「嚜」然:默 (C)其「嘗」所用不過三石:曾 (D)謂己能用「彊」弓也:強。
6.人間情分中,作者提到「有時候,承受陌生人的好意,也會忍不住自問,我曾經替不相干的旁人做過什麼
事?」此話和下列何者意思相近?
(A)友誼能倍增喜悅,分擔煩惱 (B)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C)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
少 (D) 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
7.鳳凰木:「鳳凰木是熱帶地區雨水嬌寵的植物,它無阻礙地伸展枝椏葉脈,給陽光、給雨水,給一碧如洗
的豔麗的藍天,而它,在享樂安逸中,也渾忘了憂患、災難。」這段話在說明什麼?
(A)寄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哲理 (B)暗示物盛必衰,此為天地的常理 (C)描寫鳳凰木恃寵而驕,超凡
世俗的姿態 (D)指陳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
8.大樹書局為了吸引讀者購買古籍,小編在書名前加上標題,但校對時,發現有一本古籍的標題,與該書的
內容性質不合;請問你也能找出錯誤處嗎?
(A)滿紙荒唐辛酸淚:紅樓夢 (B)魏晉人物寫真集:世說新語 (C)話鬼話狐話美學:聊齋誌異 (D)戰國
群雄爭霸錄:呂氏春秋。
9.下列五則廣告句 ──「天生超人氣,不該遭人棄」、「不在辦公室,也能辦公事」、「管他什麼垢,一
瓶就夠」、「一把抵兩把,何需瑪麗亞」、「好身體,沒人敢惹你」,它們共同的語言修飾特色為何?
(A)使用譬喻,幽默逗趣 (B)正話反說,引起注意 (C)刻意押韻,琅琅上口 (D)層層遞進,詳細介紹。
10.「朋友以誠摯相交,兩心相契,一切都順乎自然。因為友情也跟愛情一樣,不可強求。有的人,時常會
面,卻永遠生疏。話不投機,又何必虛與委蛇。有的人, ,爽朗明快,如長江大河,自然就成
了莫逆。」根據上下文意,所缺處插入哪一段文句,可使意旨完整?
(A)言之鑿鑿,信口開河 (B)木訥寡言,素昧平生 (C)點頭之交,雲淡風輕 (D)一見如故,相逢恨晚。
11.「激問法」是指某問句的答案在問題的反面,還明知故問的一種設問法。請問下列各選項何者不屬於激問
法?
(A)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 (B)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 (C)自顧行何如,毀譽安足論? (D)
宣王之情,所用不過三石,豈不悲哉?
12.呂不韋在趙都邯鄲做生意時,遇見在趙國充當人質的秦質子子楚,說:「此奇貨可居」。根據呂不韋話中的
意涵,他認為可以對子楚進行投資的理由是什麼?
(A)稀有物品 (B)政治商品 (C)曠世奇才 (D)獨特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