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  5/6       
 
24.我有一位同事,年紀不老小,酷嗜象棋,能不用棋盤和高手過招,如有得意之局必定在晚上「覆盤」登記在十行紙簿的
日記上,置在案頭供人閱覽。同嗜的人並不多,有興趣看而又能看得懂的人更少,只要肯表示一下驚訝讚嘆之意,日記的
主人便心滿意足了。 
針對此篇日記中所描述的這位酷嗜象棋的同事的心態,哪一句話適合用來贈送給他? 
(A)虛榮的人為智者所輕蔑,愚者所歎服,阿諛者所崇拜,而為自己的虛榮所奴役。 
(B)當我們在抱怨沒有鞋子,卻發現有些人沒有腳。 
(C)甘做平常人,常懷平常心。 
(D)好奇心會殺死一隻貓。 
 
25. 人們所謂的荒野, 
是人用有限的眼光,從短視的經濟角度來思量, 
所以它成了沒有價值的地方。 
荒野其實不荒,它蘊藏著無限生機, 
充滿著形形色色的物種,更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人應學習從生態的角度來看待它, 
那麼荒野不只有情,還藏有解開生命奧秘的智慧。 
總有一天人類會知道,荒野是我們能留給後代, 
最珍貴的遺產。 
閱讀完此段文字,依其文意,最適合用在哪一類型的廣告文案? 
(A)雙連埤濕地保護行動 (B)姑山鳳荔文化節 
(C)友善農耕──樂米農場    (D)精緻農業高峰論壇 
五、閱讀測驗:每題一分,共十分 
(甲) 
「北風與日爭權。試之路人,孰先褫其衣者勝。北風肆力以吹人,風力愈迅,而行人愈縮而兜其衣;風憊,讓日為之。日
光甫及,行人解衣。已莫勝熱,且盡去其下衣入水矣。故以壓力勝人者,恆不勝;不若令人自解之速也。」《林紓譯伊索寓
言》 
1.下列引號中的字,何者讀音與意義皆與其他三者不同? 
 (A)孰先褫其衣者「勝」      (B)已莫「勝」熱  (C)故以壓力「勝」人者      (D)恆不「勝」。 
2.「而行人愈縮而兜其衣」的「兜」,與下列「」中的哪一字詞性相同? 
(A)日光「甫」及 (B)行人「解」衣 (C)「北」風與日爭權 (D)讓日為「之」  . 
(乙) 
<關於迪士尼的花木蘭>  Wesley Ho 
 迪士尼的動畫家為了拍攝花木蘭這樣的「異國題材」(對他們而言),事實上也做過一番考究。親赴中國取景,蒐集了
豐富的資料,張振益、王穎光、駱世平等華人動畫家的參與,更給予本片許多寶貴的協助和引導,讓電影拍出來不會由於
根本文化上的差異,觸犯了古老民族的禁忌。 
 本片的製作上融入許多中國風味的畫風,例如:中國畫中講究的簡約,跟西方自文藝復興以後的精緻風格大不相同,
花木蘭一片中的背景,就如同一幅中國潑墨山水畫,若是把前面的人物角色拿掉,背景感覺就是一片霧濛濛的畫作,不求
精緻寫實,但求意境悠遠,此樣的風格在迪士尼動畫中也是從來沒有過的。另外,在線條上,花木蘭也融入中國繪畫上的
圓融筆觸,不管是人物造型、背景建築,就連煙霧的線條形狀,都有濃濃的中國風。 
 迪士尼版的花木蘭也跟流傳的木蘭詩有些不同,原本詩中的木蘭還有大姊、小弟,迪士尼則改編成木蘭是家中唯一兒
女。原本詩中木蘭從軍一去十二年,女扮男裝的身分並未被揭穿,直到功成返鄉,著了女裝出來見軍中夥伴,才讓同僚嚇
了一跳。但在迪士尼版本中,花木蘭從軍時間沒有那麼久,而且身為女子的真實身分在軍中就被揭露了。儘管有些許的改
編,但本質上木蘭代父從軍所被傳頌的基本孝道精神還是不變的。 
 花木蘭是迪士尼第一部以中國為背景的動畫電影,於一九九八年夏季上映,獲得不錯的票房佳績,木蘭代父從軍這個
中國人家喻戶曉的故事,也在迪士尼動畫的全新詮釋下,成了幾乎全世界都知道的不朽傳奇。 
3. 關於迪士尼電影花木蘭和原著木蘭詩的故事情節比較,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A)不管是詩中還是電影中,木蘭都有大姊、小弟。 
(B)電影中的木蘭,直至回到家鄉,才被軍中同袍發現自己身為女兒身。 
(C)詩中的木蘭是在軍中被揭露身為女子的真實身分。 
(D)電影花木蘭中歌頌了其代父從軍的孝道精神,與原本詩中的主旨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