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 頁/共4頁
12. ( )五柳先生傳一文最後以「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作結尾,其用意是什麼? (A)佩服無懷氏與葛天氏具
有民胞物與的胸襟 (B)感傷自己生不逢時,無法遇見無懷氏與葛天氏兩人 (C)暗喻自己逍遙自適,有如上古淳
樸社會的人 (D)嘲諷為官者不如無懷氏與葛天氏聖賢。
13. ( )「茲若人之儔乎」的「茲」和「若人」分別指的是誰? (A)黔婁、黔婁之妻 (B)無懷氏、葛天氏 (C)陶淵明、
五柳先生 (D)五柳先生、黔婁。
14. ( )「浪/不管是什麼風,都跟著起哄」,本詩句給人們的啟發為何? (A)識時務者為俊傑,人應通權達變 (B)人應
堅持立場,固守原則 (C)待人隨和,從善如流 (D)世事終將風流雲散,轉眼成空。
15. ( )下列各選項所歌詠的人物,何者是指陶潛? (A) 鶴愛孤松雲愛山,宦情微祿免相關。栽成五柳吟歸去,漉酒巾邊
伴菊閒 (B)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C) 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效顰莫笑東村
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D)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16. ( ) 「一間會呼吸的圖書館」使用了擬人修辭技巧,下列何者與之相同? (A)戶外的大榕樹巨大如屋 (B)下雨時分,
雨從屋頂落下之美,像支綠茶廣告 (C)它是親民的,是開放性的,是結合當地人文的 (D)返屋再和書相遇吧!
17. ( )「午後的陽光被裁切成幾何圖案,讀書人此時晒書也晒心。」這段文字中的「晒心」具有何種意義? (A)沐浴陽光
下,更覺心曠神怡 (B)徜徉大自然,找尋寫作題材 (C)從光影變幻,領略世事無常 (D)澄靜心靈後,才能有效
閱讀。
18. ( )「圖書館美則美矣,書卻顯得寂寞。」根據本文,作者說這句話的原因為何? (A)圖書館的外觀雖美,但館內的藏
書卻相當零散破舊 (B)圖書館規模雖大,但所有書籍皆不提供外借服務,十分可惜 (C) 許多前來的遊客僅是為
了拍攝圖書館,並不會進入館內 (D) 多數學生會帶著課本到圖書館寫作業,很少翻閱館內藏書。
19. ( )下列文句,何者的閱讀狀態與其他三者不同? (A)美麗的風景常讓我分心,因而忘書 (B)身處此幽雅長廊,
我常忘了我是來看書的 (C)這裡坐坐,那裡看看,讀書呢?倒常忘了 (D)我在此安安靜靜地食著字,且擁
抱陌生書魂。
20. ( )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者字形前後相同? (A)「ㄐㄩㄥˇ」異/「ㄐㄩㄥˇ ㄐㄩㄥˇ」有神 (B)閉
眼小「ㄑㄧˋ」/遊「ㄑㄧˋ」 (C)「ㄐㄩㄝˊ」類植物/一「ㄐㄩㄝˊ」不振 (D)灌「ㄍㄞˋ」/氣「ㄍ
ㄞˋ」。
21. ( )「多建一座圖書館,就可以少建一座監獄。」這句話的含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圖書館提供的閱覽室,亦
可限制人身自由 (B)設備先進的圖書館,可以完全取代監獄的功能 (C)圖書館內的藏書,可幫助許多囚犯
打發時間 (D)圖書館提供各類藏書,透過閱讀可以洗滌人心、啟發知識。
22. ( )「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這段文字的旨意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讀書容易讓人嚼舌根 (B)讀書是為了讓人具備思考的能力 (C)不要對書籍內容抱持懷疑態度 (D)
不應隨意駁斥書中理論。
23. ( )下列那一段話的意旨不符合「安貧樂道」? (A)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B)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C)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 (D)發
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24. ( )「 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是「有無句」。 下列文句何者也是「有無句」? (A)白雲深處有人家 (B)數大便是
美 (C)福人居福地 (D)擁有是一種負擔。
25. ( )「 山川壯麗」是「主語+表語」的表態句。下列文句,何者也是表態句? (A)我愛秋天 (B)書中自有顏如玉
(C)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 (D)他真是個風趣的紳士。
26. ( )下列選項,何者不屬於完整的句子? (A)人非聖賢 (B)風光秀麗的日月潭 (C)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D)
馨香盈懷袖
27. ( )下 列文句何者屬於「判斷句」? (A)我曾經有過許多紙船 (B)玉山是原住民布農族與鄒族人共同的聖山 (C)
窗上已撒滿了水珠 (D)此起彼落的叫賣聲就更加豐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