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3. 為學一首示子姪課文中提到「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
不 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此段含意與下列何者較接近?
(A)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B)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C)生而有涯,而知也無涯 (D)謂學不暇給者,雖暇亦不能學。
14. 以下四個選項中的「下」字,何者與其他三者不同?
(A)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 (B)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C)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D)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5. 為學一首示子姪,「首」是指詩文一篇;下列哪些單位詞的使用正確?
(甲)一 「 方 」 硯 台 (乙)一 「 副 」 對 聯 ( 丙)一「輪」新月 (丁)一「片」清煙 (戊)一 「 齣 」 戲 劇
(A)甲乙 戊 (B)乙丙 戊 (C)丙 丁 戊 (D)乙 丙 丁
16. 為學一首示子姪文中用「為之」與「不為」、「學之」與「不學」兩個相反的行為相對照,屬於
對比的寫作手法。請問以下何者不屬於對比的詞語?
(A)陽奉 陰 違 (B)貌合神離 (C)口 是心 非 (D)天 翻 地 覆
17. 以下皆是大明湖中描寫景色的文句,何者說明正確?
(A)「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寫初至濟南城所見的特殊景觀
(B)「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形容百花爭妍,美不勝收的景色
(C)「彷彿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十里長的屏風」比喻湖面遼闊,風景如畫
(D)「一片白花映著帶水氣的斜陽,好似一條粉紅絨毯」指荷花在湖面的倒影,被夕陽染紅的景
色。
18. 關於為學一首示子姪一文的說明,何者正確?
(A)是一篇採正反對比方式,層次分明的記敘文
(B)舉蜀鄙二僧之例是為強調「毅力、決心」是做事成敗的關鍵
(C)僧之富者代表「昏與庸,不可限也」、「為之,則難者亦易矣」
(D)「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採正面立說。
19. 「農曆正月倏忽將至,大啖青蔥的好時節又來了。」判斷以下詩句所表示的季節,何者最可能
是吃蔥的季節?
(A)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B)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B)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D)秋葉梧桐葉落時,西宮南苑多秋草。
20. 「萬物有定時,食亦應合時」,下列詩句提到的節日與其所搭配的食物何者有誤?
(A)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喝菊花酒
(B)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吃月餅、柚子
(C)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吃粽子 (D)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吃湯圓
21.古今用語大不同,例如:古代用語「酒錢」,指的就是現 今所稱的「小費」。下列古代用語
中,所對應的現今用語何者完全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