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C)我的怒中有「燧人氏」,淚中有大禹
(D)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 )11. 下列「」中的慣用語,何者使用最恰當?
(A)夜市的不肖攤販,看到外國遊客上門,就趁機「敲邊鼓」
(B)人生中的挫折,能否作為通往成功的「絆腳石」,端看你能否勇敢挑戰它
(C)只因為收受了敵國的賄賂,他甘願成為「傳聲筒」,昧著良心說著對方的好話
(D)因為幫助董事長當選,他如今得勢,進出辦公室如進「羅生門」一般自在。
( )12 「深夜的露水滴落在臉上,是香的。我張開嘴、伸出舌頭接著,貫穿喉嚨的露水,是甜的。」以上的句子使用了
嗅覺及味覺摹寫,請問下列選項的句子,何者也使用了相同的修辭?
(A)巧克力蛋糕上微苦的咖啡醬,搭配上濃郁酒香,聞著讓人微醺的黑櫻桃內餡,真是完美絕配
(B)空中飄著細細的太陽雨,一道彩虹跨越東方山嶺,雲後可見藍天
(C)那就折一張闊些的荷葉,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夾在唐詩裏,扁扁地,像壓過的相思
(D)院子裏風竹蕭疏,雨絲紛紛灑落在琉璃瓦上,發出叮咚之音,琉璃窗也砰砰作響
( )13.水神的指引一文中「來到這裡的人,才能喝到最甜、最有味道的水。唯有付出才能知道享用、受益的感覺。」此
句強調的是什麼?
(A)知足的人,永不會窮;不知足的人,永不會富 (B)唯有滴下辛勤的汗珠,才能拾起田中的麥穗
(C)香餌之下必有死魚,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D)我們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寬度
( )14.水神的指引一文中,作者說:「我能體會老獵人那種對自然恩典的感受,那種回應自然的真實和歸屬感。」關於這
段話的涵義,下列何者相去最遠?
(A)因為心存感恩,所以感受得到大自然對人類無私的奉獻
(B)作者懂得以謙卑的心面對大自然,珍惜大自然給予的一切
(C)塵歸塵,土歸土,人的生命最終要回歸到大自然的懷抱
(D)人應該要以真實的心回應自然,才能感受到自我真實的存在
( )15.描寫景物有如攝影機運鏡,隨著視線的移動而捕捉精采的畫面。如「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即是以由
上而下的運鏡方式寫景。下列各句,何者運用手法與之相同?
(A)我戰戰兢兢地踩著落花前進,唯恐腳印破壞這稀世白花地毯
(B)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C)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D)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 )16.湖心亭看雪一文所描寫的湖景意境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元稹 問劉十九)
(B)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 江雪)
(C)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 十二月十五夜)
(D)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宿建德江)
( )17.關於湖心亭看雪一文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透過視覺描寫西湖在隆冬大雪時的寂寥寧靜
(B)描寫湖中雪景時,作者巧用「痕、點、芥、粒」等數詞,產生滄海桑田,人海茫茫的效果
(C)作者「強飲三大白而別」是因巧遇故友,離情依依,故而借酒澆愁
(D)末段藉舟子喃喃自語,道出作者是個痴情山水的人
( )18.「林黛玉是貶落凡間的□□仙草,每天用□□眼淚澆灌,將生命唱成□□悽愴的小令。」
缺空中的量詞,依序應填入下列何者?
(A)一束、一把、一簇 (B) 一葉、一束、一首 (C) 一株、一把、一首 (D)一株、一簇、一葉
( )19.「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句中「客」由原來的名詞轉為動詞使用,解釋為「作客」的意思。
下列選項何者也是如此用法?
(A)白得「雪」白 (B) 「蠶」食鯨吞 (C)春風又「綠」江南岸 (D)願為 「市」鞍馬
( )20.寄弟墨書是封家書,若要符合傳統書信格式,下列何者正確﹖
(A)文首可加入稱謂、提稱語寫成「吾弟鈞鑒」 (B)文末祝福語可用 「敬請 大安」
(C)文末自稱署名、末啟詞可用「家兄板橋謹上」 (D)信封上中欄可寫「鄭墨先生敬啟」
( )21.關於麥琪的禮物內容的說明何者正確?
(A)所謂「愛情加上慷慨而造成的災害」指的是黛拉為買禮物把頭髮剪掉
(B)作者運用巧思,安排懸疑情節,文末以對話手法道出故事要旨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