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共 5 頁
110 學年度第一學期國文科九年級第三次定期考查
九年 班 號 姓名:
【請在電腦卡上作答。代號 01】
選擇題:(每題 2.5 分,共 100 分)
1.下列「 」中的字,何組讀音相同?(A) 滿街「踅」
了一趟/空谷「跫」音(B)「縹」緲/「漂」母進飯(C)
梵宇「僧」樓/面目可「憎」(D)「解」衣欲睡/押「解」
人犯。
2.下列「 」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者兩兩相同?(A)
「ㄌㄧㄠˊ」以慰藉/民不「ㄌㄧㄠˊ」生(B)戰功
「ㄅㄧㄠ」炳/「ㄅㄧㄠ」新立異(C)劍及「ㄌㄩˇ」
及/身無寸「ㄌㄩˇ」(D)「ㄏㄨㄥ」鬧/「ㄏㄨㄥ」
然巨響。
3.下列各組「」中的字義,何者相同?(A)安「步」當
車/相與「步」於中庭(B)頗不以為「然」/欣「然」
起行(C)力拔山河氣「蓋」世/「蓋」竹柏影也(D)
大義「凜」然/寒風「凜」冽。
4.依據大明湖一文,「」中詞語的解釋,何者錯誤?(A)
忽聽一聲「漁唱」:捕魚人的歌聲(B)復行「下船」:
離船登岸(C)開發車價「酒錢」:小費(D)明湖「業
已」澄淨得同鏡子一般:已經。
5.下列「」中的字,何者顏色前後不同?(A)朝如「青」
絲暮成雪/「黔」首黎民(B)白髮「朱」顏/「丹」
楓紅葉(C)「鶴」髮童顏/留蚊於「素」帳中(D)
「烏」雲蔽日/「蒼」松翠柏。
6.下列「 」中的成語,何者使用正確?(A)蘇東坡被貶
至黃州後,向朋友坦承:每天日用不得超過一百五十
錢,「縮衣節食」,力求家人溫飽。(B)那種「惜墨如
金」、不停地重複同一論調的文章,自然容易引起讀者
的厭煩。(C)伊凡卡夫妻與川普身處權力核心,卻沒有
為婦女墮胎的權利、氣候變化的環保議題發聲,被外界
評為「行不由徑」。(D) 他身為前社區主委,常常挺
身而出捍衛社區尊嚴,與包商「沆瀣一氣」,致力發展
社區總體營造,令人感佩。
7.下列皆為與「月」有關的詩詞,何者沒有運用對仗修辭
技巧?(A)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B)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C)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
明(D)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8. 所謂的並列複句,是指兩分句之間所表示的意思、事
件或動作是相互關聯的,沒有主次之分。下列選項何者
屬於並列關係?(A)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
奇(B)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C)人間
如夢,一尊還酹江月(D)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
宇,高處不勝寒。
9.下列與「交友」有關的諺語,何者解釋正確?(A)一
貴一賤,交情乃見:比喻雙方不在意身分地位懸殊,仍
然維持友情(B)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君子即使絕交,
也不說一句惡言(C)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來往清清
白白,像水一樣透明(D)人在人情在:只有親自見到
面,才會顧及到交情。
10.余秋雨的散文,遣詞造句精確傳神,下列□□中填入
哪一組語詞,最能表現出余氏的此種風格? (甲)京都
太嘈雜了,面壁十年的九州學子,都曾嚮往過這種嘈
雜。結果,滿腹經綸被車輪馬蹄□□,脆亮的吆喝填滿
了疏朗的胸襟。唯有在這裡,文采華章才從朝報奏摺中
抽出,重新凝入心靈,並蔚成方圓。(〈柳侯祠〉) (乙)
這裡的水卻不同,要說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疊疊都精
神煥發,合在一起比賽著飛奔的,□□著喧囂的生命。
(〈都江堰〉) (丙)這一切,使蘇東坡經歷了一次整
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也使他的藝術才情獲得了一次□
□和昇華,他,真正地成熟了。(〈蘇東坡突圍〉)(A)
踐踏/傳送/蒸餾(B)踐踏/訴說/超越(C)搗碎
/踴躍/蒸餾(D)輾平/踴躍/沉澱。
11.下列歌詠歷史人物的詩句,何者配對正確?(A)將
進酒 /醉死方休/ 忘卻我們身處的沙漏世界/萬物
的本質都是雲煙/ 剎那就百年:李白(B)安祿山踏
碎的山河/你要用格律來修補/家書無影,弟妹失蹤/
飲中八仙都驚醒成難民:白居易(C)你的瞳孔是一個
箭靶/昂貴無比、神奇無比/丘陵高山都是你/那怕一
卷春秋已斷爛/你永不哭泣:蘇軾(D)最遠的貶謫,遠
過賈誼/只當做乘興的壯遊,深入洪荒/獨啖滿島的荔
枝,絳圓無數/笑渴待的妃子凭欄在北方:杜甫
12.古代文人遭逢貶謫之後,或曠達超脫,或懷才不遇,
心境各有不同。下列選項文句呈現的心境何者與其他三
者相去較遠?(A)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
山北,憑軒涕泗流。(B)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C)回首向來蕭瑟
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D)了卻君王天下事,
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13.關於蘇東坡突圍一文各文句的詮釋,下列何者正確?
(A)「無一字見及,有書與之亦不答」,蘇軾寫這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