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中山國中 108學年度第二學期國文科八年級第三次定期考查 範圍:語文常識(二)-第十二課
科目代碼:01 年 班 號 姓名:
一、選擇題:(1~41 每題 2 分。42~47 每題 3 分)
1.下列「」中的字,何組讀音完全相同?
(A)兩軍對「峙」╱「恃」寵而驕╱「侍」奉雙親
(B)「屹」立不搖╱銀貨兩「訖」╱孜孜「矻」矻
(C)大安溪「畔」╱「絆」腳石╱攪「拌」均勻
(D)「倘」若如此╱淚「淌」衣襟╱橫「躺」豎臥。
2.下列「」中的注音,何者兩兩相同?
(A)「蟄」伏不出∕蜜蜂「螫」手 (B)「躐」等躁進∕
見「獵」心喜 (C)羽扇「綸」巾∕美「輪」美奐 (D)
「撫」掌大笑∕「嫵」媚。
3.下列「」中的字義,何者兩兩相同?
(A)司馬懿「乃」魏之名將∕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
(B)西蜀之「去」南海∕曾不吝情「去」留
(C)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二蟲盡「為」所吞
(D)孔明「故」作此態∕「故」人具雞黍。
4.請判斷下列「」中的字義,何組相同?
(A)粗「鄙」不堪╱蜀之「鄙」
(B)資質平「庸」╱無「庸」置疑
(C)不「逮」人也╱力有未「逮」
(D)「疾」風勁草╱積勞成「疾」。
5. 關於《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二書的比較,下列何
者正確? (A)前者以曹魏為正統,後者以蜀漢為正統
(B)前者作者羅貫中,後者作者陳壽
(C)前者為明代作品,後者為西晉作品
(D)前者為小說,後者是正史。
6.〈為學一首示子姪〉一文中「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貧者
至焉。」請問這段話的啟示,為下列何者?
(A)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B)在山腳徘徊的人,永遠到達不了山頂
(C)寧可光明的失敗,決不要不榮譽的成功
(D)崎嶇的道路,將通往光明璀璨的前程。
7.「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殆焉。」這句話的涵義,與下列
何者不相近? (A)譬如平地,雖覆一簀,進,吾往也
(B)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 (C)一勤天下無難事
(D)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8.關於「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自敗者也」此句,請判斷
彭端淑對天賦與後學所持的見解,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天生我才必有用,意味每個人都不應該妄自菲薄
(B)所謂天才,是指倚仗著天賦聰敏,可以坐享其成
(C)才能一旦被懶惰驕傲所支配,就注定一無所成
(D)既然已是天資聰敏,必然可以憑藉才智而立於不敗
9.請判斷關於「之」字在句中涵義,下列何組詞性不同?
(A)吾欲「之」南海╱送孟浩然「之」廣陵
(B)菊「之」愛╱何陋「之」有
(C)吾資「之」昏╱驅「之」別院
(D)旦旦而學「之」╱項為「之」強。
10.朱熹說:「大抵為學,雖有聰明之資,必須做遲鈍的工
夫」,請問句中「遲鈍的工夫」應為下列何種態度?
(A)刻苦勤學 (B)以退為進 (C)大智若愚 (D)不恥下問
11.林懷民:「世界上沒有靈感這回事,我是個工匠,藝術
的『術』是『技術』,是每天每天的工作,使手藝跟著慢
慢熟練起來。」此論點與下列何者選項最契合?
(A)智慧創造財富,創新改變未來
(B)走向成功的首要是對某事有興趣
(C)靈感不是成功的保證,努力才是基石
(D)命運的命是天注定,運卻掌握在自己手上。
12.下列各選項「」中的詞語,何者是該句的主語?
(A)「我們的夢想」便開始膨脹而且奇異起來
(B)誰也不知道「文明」怎麼闖進部落的
(C)泰雅的孩子從來沒有瘦得像「竹子般的手臂」
(D)答案彷彿如「疾風」的訕笑。
13.「那時候,我還是小松鼠般的年齡」,由此可知,當時
作者的年紀不可以用下列哪一個代稱?
(A)聚沙之年(B)始齔之年(C)弱冠之年(D)垂髫之年。
14.〈來到部落的文明〉一文中,部落的巴尚‧達努認為
「有了文明,並不需要忘了老泰雅啊!」,請判斷此段話
蘊藏有什麼意義?
(A)委婉責備泰雅族人忘記根本文化
(B)傳統文化才是泰雅族人應堅守的
(C)現代文明無法與泰雅傳統相比較
(D)現代文明其實可與傳統文化並行。
15.「文明的臉長什麼樣子,我們部落一直也沒認清楚它
的底細,總之是新奇的、進步的、享受的、偉大的、科
技的總稱吧!」此段話意謂為何?
(A)說明族人對日新月異的進步感到無比期待
(B)描述作者內心對文明所嚮往的的真實樣貌
(C)點出文明的特點幾乎只有優點,絲毫沒有壞處
(D)隱約暗示族人普遍對都市的文明認識不清。
16.下列哪一選項沒有錯別字?
(A)尖酸刻薄的人,無時無刻不以找機會調侃揶揄別人
為樂 (B)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本國的傳統文化日驅
勢微 (C)你應該遠離那些狐群狗黨,以免遭到所有人
的煽笑 (D)錢弊帶來更多的方便,大家彷彿都在歌誦
文明。 ※背面尚有試題,請翻面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