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惠鑒、如意、謹上 (B)膝下、大安、敬上
(C)知悉、近佳、手書 (D)膝下、福安、叩上。
13.「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
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引自李白〈將進
酒〉)關於此詩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運用誇飾法,描寫大唐江山景色壯麗(B)暗喻時間像
流水一樣一去不返,青春也像流水一樣容易消逝(C)用水
來比喻做學問的方法,指經常維持閱讀的習慣,才能博
知天文地理(D)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14.在徐仁修在〈森林最優美的一天〉這篇文章中,最美
最動人的場景是油桐花編織的地毯。為什麼他不專寫油
桐花,還要談上山後沿途所見的景物?
(A)這一天每項景物都值得描寫,也鋪陳最後寫到的油
桐花祕徑 (B)如果只寫油桐花略顯單薄,加入其他景
物作為油桐花的陪襯 (C)這一天讓作者回想起童年美
好時光,所有景物都成了相思物 (D)讓其他美景烘托
最美的油桐花,讓景物之間有著強烈的對比。
15.「只有像我這樣深入、珍惜大自然的人,才會受到邀
請,才能找到這條美麗的祕徑。」此段話的主要寓意為
何?
(A)自然界裡蘊藏著治療一切疾病的祕訣
(B)大自然到處充滿使人心平氣和的能量
(C)有心探索大自然的人,才能獲得特殊的美感體驗
(D)入山次數一多,受到大自然的歡迎程度也就加倍。
16.〈森林最優美的一天〉:「迎面拂來的微涼山風,飽含
著各種野花的甜美香氣,還帶著一股五月的陽光味
道。」以上的文字運用了哪些感官摹寫?
(A)味覺、聽覺 (B)聽覺、嗅覺
(C)觸覺、嗅覺 (D)視覺、味覺。
17.「保育團體——世界自然基金會則針對全球暖化對於
鳥類生態影響,公布新報告指稱,若不加速阻止全球暖
化,鳥類恐將面臨大浩劫,按區域、氣候情況和鳥類轉
移新棲地可能性,最高達 72%鳥類將會滅絕。報告指
稱,強力證據證明,氣候改變已經影響鳥類行為,……
。」這一段關於全球暖化議題的文章,文末的刪節號應
該填入下列哪一句子?
(A)有些候鳥甚至根本不再遷徙了 (B)暖化過於嚴重而
改變鳥的基因 (C)人類應對這情況負最大的責任
(D)環境將會反撲人類帶來大災難。
18.「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擔鬼著頭上,○
甲急持之,鬼大
呼,聲咋咋,○
乙索下,○
丙不復聽之。○
丁徑至宛市中,○
戊
著地化為一羊,○
己便賣之。」判斷以上所省略的主語,
有哪些是指「定伯」呢?
(A)甲乙丙戊 (B)甲丙丁己 (C)乙丁戊己 (D)丙丁戊己。
19.下列有關〈定伯賣鬼〉中人物角色的個性,何者的分
析錯誤?
(A)定伯→膽大心細,攻其不備 (B)定伯→臨危不亂,城
府甚深(C)鬼→輕信他人,警覺不足 (D)鬼→鬼頭鬼腦,
狡猾奸詐。
20.關於〈定伯賣鬼〉的敘述,何者正確?
(A)以定伯「第一人稱」敘述故事 (B)結尾敘述「當時有
言:『宗定伯賣鬼,得錢千五百。』」以此來增加故事的
可信度 (C)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獲得「白天不做虧心
事,半夜不怕鬼敲門」的啟示 (D)選自《世說新語》,其
書為魏晉志怪小說的代表。
21.張曼娟引用蘇軾〈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
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關於這闋詞的敘述,何者錯
誤? (A)表現出隨遇而安的情懷 (B)「煙雨」象徵人生
中的是非與困境 (C)張曼娟從中領悟到適時放下的人生
啟示 (D)憂國憂民的杜甫很能展現這闋詞的人生態度。
22.張曼娟說:「我們的欲想愈來愈多,我們的付出愈來
愈沉重,直到我們無法承受那一天。」這句話的意思,
不能用哪個成語來詮釋呢?
(A)臨淵羨魚 (B)得隴望蜀 (C)巴蛇吞象 (D)貪得無厭。
23.關於張曼娟〈人生需求愈少,負擔愈輕〉的敘述,何
者錯誤? (A)全文在闡述「寡欲心則輕」的道理(B)全文
用語淺顯,融入了古典詩詞來呼應文章主旨(C)文章用第
三人稱敘述,客觀易懂(D)以實例故事法開頭,讀來平易
親切。 ※尚有試題(p.3),請繼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