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15.下列關於「空城計」一文,下列何者正確?
(A)主旨記敘三國時魏將司馬懿足智多謀,使用高妙計謀退敵的故事(B)使司馬懿決定退兵的關鍵因素:聽從兒子司馬昭建議,因此決
定立刻退兵(C)司馬懿領十五萬精兵包圍西城,卻又下令「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其用意是改變進攻陣勢(D)寫作手法是透過
孔明與眾官對話,凸顯其慎謀能斷的特質。
( )16.誰能正確使用計謀成語呢?(A)智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將英法盟軍逼至法國港口敦克爾克。英國首相邱吉爾見戰況
不利,為了避免全軍覆沒,只好「借刀殺人」,命令軍隊進行史無前例的大撤退。(B)珍妮:蜀國丞相諸葛亮,為收服南蠻各族,刻意
「打草驚蛇」,七擒蠻王孟獲,又縱其歸家。最終感化孟獲,並且贏得南蠻族人的支持。(C)羅思:加高堤岸來防洪只是治標,唯有疏浚
河道才是「釜底抽薪」的治本之道。(D)麗莎:三國時代的赤壁之戰,吳軍都督周瑜利用曹操生性多疑之病,行使反間計「笑裡藏刀」,
殺了魏軍的名將蔡瑁、張允等人,使魏軍的水師戰力大為削弱。
( )17.關於本詩的敘述,下列哪一個有誤?(A)體裁是七言律詩,有兩聯對仗(B)詩中描寫的主人翁是蜀相諸葛亮(C)「兩朝開濟
老臣心」說出了諸葛亮感念君上知遇之恩(D)「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感慨劉備壯志未酬的惆悵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
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楊慎﹤臨江仙﹥)
( )18.關於「三國演義」卷頭詞內容,何者敘述正確?(A)「滾滾長江東逝水」意旨時間、空間轉換(B)「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
英雄。」吁嘆英雄懷才不遇(C)「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力勸人應即時行樂(D)本詩傳達:物是人非,笑對歷史興
衰的曠達胸懷。
【108 會考題】以下是兩篇內容相關的短文,請閱讀並回答問題:
【甲】
司馬昭專權,帝欲殺之,反為賈充、成濟所害。昭入殿中,召群臣會議。尚書左僕射陳泰不至,昭使其舅尚書荀顗召之,泰曰:「世
之論者以泰方於舅,今舅不如泰也。」子弟內外咸共逼之,乃入,見昭,悲慟,昭亦對之泣曰:「卿何以處我?」泰曰:「獨有斬賈充,
少可以謝天下耳。」昭久之曰:「卿更思其次。」泰曰:「惟有進於此,不知其次。」昭乃不復更言。
──改寫自《資治通鑑‧魏紀九》
【乙】
帝崩,內外喧譁。司馬昭問陳泰曰:「何以靜之?」泰云:「唯殺賈充以謝天下。」昭曰:「可復下此否?」對曰:「但見其上,未
見其下。」
──改寫自《世說新語‧方正》
( )19.關於甲篇中的人物,下列推論何者最恰當?(A)賈充是司馬昭陣營的人馬(B)陳泰為了救荀顗而見司馬昭(C)司馬昭與陳泰因權臣
橫行而對泣(D)眾人認為陳泰應比荀顗早一步進宮。
( )20.根據甲篇內容,可推測乙篇陳泰所言「但見其上,未見其下」的涵義最可能是下列何者?(A)指出賈充屢獲晉升卻未曾被貶官(B)
認為殺賈充是最起碼的處置方式(C)批評司馬昭遇事時未能顧及下屬(D)諷刺司馬昭只知媚上卻無法服眾
【108 會考題】( )21.兩軍交戰時,有一種策略是「先轉移敵人目標,使他們疏於防範,然後乘其不意,攻其不備,取得勝利」。這種
策略最適合用下列哪一個成語來形容?(A)拋磚引玉 (B)裡應外合 (C)趁火打劫 (D)聲東擊西
( )22. 在「飛魚」一文中,何項敘述不是在描寫飛魚的趨光性?(A)牠們翅翼斜展抖擻,圍住水下燈停止游進(B)吸飽了燈光後,
牠們便渾身是勁,瘋狂神經質地衝撞起來(C)舷牆上乒乒砰砰一陣機關槍掃射的中彈聲,有的凌空落在甲板上顫動(D)突出的下尾鰭
像一根電動搖槳,快捷地點撥水面,海面暈出一圈圈牠的漣漪
( )23. 「飛魚」一文中,有關「 」內詞義的解釋,下列何者有誤?(A)「窸窣」拍水聲:形容輕微細碎的聲音(B)魚群抖波「顫
起」海面:發抖(C)在臺灣沿岸漁撈日漸「式微」的今天:衰落、衰微(D)倒像是一群被燈光「懾怔」住的大型蜻蜓:指被嚇呆了
( )24.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有言:「『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也就是說這句最傳神的字眼是「鬧」字。下列各句
對字眼的分析,何者也有此文學效果?(A)「在外圍的飛魚又大批補進來光暈裡抖翼覓光」之「補」字(B)「船尖破浪如在耕犁海洋」之
「破」字(C)「突出的下尾鰭像一根電動搖槳,快捷地點撥水面,海面暈出一圈圈牠的漣漪」之「暈出」(D)「一種俗稱『深水烏』的飛魚
被船頭掘起」之「掘」字
( )25.廖鴻基先生蒞臨學校演講時,曾表示「藉著我的描寫,我當一座橋,讓岸上的朋友走過這座橋,看見海洋。」這段話的涵義,與
下列何者最接近?(A)這就是傳說中的「做人海派」,海邊住久了,個性也像海。(B)你不可能只是站著注視海水,就渡過了海洋(C)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