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田園之秋選>一文中,作者為何在最末段提到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第四樂章<牧羊人之歌>?
(A)以悠揚的樂聲刻畫雨過天青的平靜。
(B)透過宏偉的交響曲,強調西北雨的戲劇化過程。
(C)希望以動聽的音樂,呈現鄉居生活的悠閒情致。
(D)表露作者對貝多芬的崇拜之情
15 所謂「移覺」是運用人各種感覺(視、聽、嗅、味、觸)的相通,將某一感覺的主觀感受轉移到另一感覺上。陳冠學於文中言「一
片清新的空氣、鮮潔的色彩,彷彿聽見了貝多芬〈田園交響曲〉。」此句用聽覺印象表現視覺印象。與下列哪個選項相同?
(A) 啜飲一杯濃烈的茶,胃裡如成群野鹿在原野狂奔ˉ
(B) 山與山之間,由蟬鳴拉起的棧道,歌聲,如山花般爆燃
(C) 森林綠地都已成紀錄片,聽聞不到綠意盎然
(D) 秋天的月亮像酒/傍晚時被二大爺隨手掛在樹上/有些酸,還有些甜/盪在風裡。
16「抬頭一看,黑壓壓的,滿天烏雲,盤旋著……接著便是閃電纏身,霹靂壓頂……再接著便是大雨滂沱。」
這段文字是〈田園之秋選〉一文中,作者對西北雨的描述。下列對雨景的描寫,何者與這段文字的情境最接近?
(A)千萬條銀絲,蕩漾在半空中,迷迷漫漫的輕紗,披上了黑油油的田野
(B)外面依舊落著雨,弄堂裡很靜。石板地因下了雨變得滑腳了。雨點飄在我的臉上,打溼了我的眼鏡
(C)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二三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D)黑暗的天空,一下給閃電照亮了,跟著一下雷聲,把窗子都震得發抖。雨點從房檐上落下來,濺在地上,越發響得厲害。
17 陳冠學認為﹕文學非不能寫人世的黑暗,但少不得抹一絲指引的光,哪怕是一個五等光度的小星點也好;非不能寫人世的
卑陋,但至少得留一絲向上的仰角,哪怕只有一度也好。」這席話指出從事文學創作時,必須留意什麼?
(A)大膽地揭露人生的醜陋面 (B)在批判之餘也要加入希望(C)筆鋒愈是犀利愈有價值 (D)符合大眾口味才能永存。
18 中文的字義豐富,「準」本指測量水平的器具,「繩」本指木匠用以取直的工具,「準繩」兩字合用,引申為「權衡事物的
標準」將不同字組合在一起有時還能產生新的詞義,如:陶冶。下列何者用法亦同?
(A)騎馬最好配上「鞍韉」,以免受傷 (B)以良知為「圭臬」,就能夠俯仰無怍了
(C)重刑犯在押送時要戴上「鐐銬」,以策安全 (D)派對結束後,一片「杯盤」狼藉,收拾不易
19「堂堂正正的失敗,在本質上即是成功;而不清不白的成功,在本質上卻是失敗。」這句話強調什麼道理?
(A)勝敗乃兵家常事 (B)英雄不怕出身低 (C)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D)不以成敗論英雄
20〈運動家的風度〉引用許多名言佳句,來強調運動的道德意義並增強文章的深度。下列選項的說明,何者敘述錯誤?
(A) 「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說明了運動家在過程中展現依禮而爭的風度
(B) 「勝固欣然,敗亦可喜」──說明了有修養的運動家能跳脫輸贏勝負,達到得失無動於衷的境地
(C)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說明了運動家面對比賽輸的結果要能反求諸己,不責怪他人
(D) 「言必信,行必果」──說明運動家要有目空一切的自信,才能贏得美好的成功果實
21 日常的人際互動與書信往來時,須留意遣詞用語的「禮節」,比如同樣是指稱家人,稱呼對方與稱呼自己的用詞就不相同,
若使用不當,不僅貽笑大方,更是尷尬失禮。下列對話情境中,何者運用最適當?
(A)「你們蜜月旅行打算去哪兒?」/「我們賢伉儷要到日本賞櫻花,泡溫泉。」
(B)「令嬡于歸之日為何時﹖」/「小犬于歸之日仍未定奪」
(C)「爸爸,這個墓碑上寫的顯考是指誰呀?」/「是我的爸爸,你的爺爺呀!」
(D)「這是外子幫我準備的愛心午餐。」/「尊夫人的廚藝令人驚艷啊!」
22. 四位同學想寫信給娟娟老師,其中哪一個人的說明最正確?
(A)凱凱:寫信給老師,開頭稱謂要空兩格寫 (B)妍妍:信封上收信人的稱謂,是寄信人對收信人的稱呼
(C)鈞鈞:信末問候語可使用「敬請 道安」 (D)勛勛﹕信末的「自稱」,要「側書」,是將字寫小偏左。
23「 敬詞」是指語氣恭敬的詞語,用來表達對他人的敬意,請判斷下列文句何者沒有使用敬詞?
(A) 請問閣下今年貴庚? (B) 承蒙尊夫人照顧,改日再登門表達謝意
(C) 請與會的來賓移駕至餐廳,享用佳餚 (D) 在下才疏學淺,還需多多充備自己
24.以下是楊玥玥寫的信封,關於稱謂、啟封詞的寫法,何者用語正確?
(A)給爸爸:楊○○ 父親 安啟 (B)給表哥:吳○○ 先生 大啟
(C)給老師:王瑩瑩 老師 敬啟 (D)給同學:曾皓皓 同學 鈞啟。
25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 無施
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論語 公冶長)
由本文判斷,孔子與學生討論的主題是什麼?(A)討論國家政事 (B)說明交友原則 (C) 敘述個人志願(D) 表達自己喜好。
四、閱讀理解測驗:14%(每題 2分)
1.「王藍田性急。(甲)嘗食雞子,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乙)雞子於地圓轉未止,(丙)仍下地以屐齒
蹍之,又不得,瞋甚,(丁)復於地取內口中,齧破即吐之。」
以上的描述,何者無法看出王藍田個性急躁? (A)甲(B)乙(C)丙(D)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