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桃園市平南國中一一〇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國文科八年級題目卷
八年級 ___ 班 ___ 號姓名﹕_______
一、國字注音﹕請直接在答案卷上作答(每題1分,共10分)
二、注釋﹕請直接在答案卷上作答(1~5題每題1分,6~9題每題2分,共13分)
三、理解填充題﹕(每格1分,共11分)
1.依樣造句﹕請直接在答案卷上作答
2.請將下列四首古典詩的「風格特色」及「體例」,填入最相應的選項﹕
甲、充滿離情別愁和生命的哀傷與
苦悶,情感真摯。
乙、孔子評曰「思無邪」,多四言體。
丙、格律嚴謹,對仗工整 情景交融
之千古名詩。
丁、格律嚴謹,句數限制,充滿豪情
壯志的邊塞風格。
戊、古體詩
(古詩十九首)
己、近體詩(絕句)
庚、近體詩(律詩)
辛、詩經 (詩三百)
(2)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3)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4)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亭濁酒杯。
四、綜合測驗題(每題2分,共60分)
( )1、下列「 」中的字音,何者前後相同? (A)竹「籤」/「纖」塵不染 (B)飲「啄」/ 不容置「喙」 (C)雙頰
「緋」紅/「斐」然成章 (D)「佚」名/遺文「軼」事。
( )2、下列「」中的字形,何者前後相同?(A)鬆「ㄔˊ」有度/背道而「ㄔˊ」(B)「ㄗ」生蚊蟲/ 「ㄗ」事體大
(C)「ㄅㄧㄥˇ 」燭夜遊/「ㄅㄧㄥˇ」持良心 (D)魂牽夢「一ㄥˊ」/晶「一ㄥˊ」剔透。
( )3、有關歲月跟著一詩的說明,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作者為向陽,他擅長使用閩南語寫詩,本詩即為閩南語詩的
代表作之一(B)本詩共四節,每節四行,每行十字,是形式相當整齊的新詩(C)每節開頭皆為「歲月跟著」,予人
對時間之消逝有沉重之感(D)每節表現生命的不同階段,抒發人生無常之感慨。
( )4、歲月跟著一詩,採用層層遞進的寫作手法,請問本詩的層遞運用不包括下列何者?(A)馬蹄→犁耙→貓爪→永恆(B)
秒針→分針→時針→鐘面(C)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D)兒童→青壯年→老年→死亡。
( )5、有關歲月跟著一詩的分析,下列何者正確?(A)「馳過了兒童粲亮的眼睛」代表歲月飛快消逝,剝奪了童少時期的
歡愉時光(B)「翻閱著你我粗糙的掌紋」代表青壯年時期的辛勤奮鬥(C)「躡走了九月的天光雲影」其中天光雲影為
秋天常見景象外,也傳達了老年人對死亡的恐懼與擔憂(D)「歲月跟著永恆輪迴地繞」代表人們對長生不老之嚮往,
如同歲月永恆不停歇。
( )6、下列各選項皆為歲月跟著的詩句,請問哪一句最能傳達本詩的主旨? (A)躡走了老人眼角的水霧 (B)圓柔的
鐘面是生命的枷 (C)熟透的花果在十二月凋 (D)土底的種子正開始抽芽。
( )7、有關「古詩」和「近體詩」的比較,下列何者為是?(A)句數:古詩沒有要求,近體詩皆為八句(B)字數:古詩一
定是五言或七言,近體詩多為五言或七言(C)押韻:古詩要押韻,但可以換韻;近體詩必須一韻到底,不可換韻(D)
對仗:古詩不要求對仗,近體詩一定要對仗。
( )8、下列各選項關於古詩十九首的說明何者有誤?(A)此名稱最早見於南朝梁蕭統所編的昭明文選(B)內容多寫遊子懷
鄉、夫妻離散、朋友久別的離情別愁,以及文人失意憂悶的心情(C)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描寫生動,是西漢末年五
言詩的代表作(D)作者不詳,也沒有篇名,後人習慣以各首詩的第一句當作篇名。
( )9、有關生年不滿百詩句的分析,何者正確?(A)「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利用對比方式,表達一般人生命有限,
但常庸人自擾,憂愁無限(B)「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前者為倒裝句,原句為「晝長夜短苦」;後者用反詰語氣
表達作者積極把握有限的生命(C)「愚者愛惜費,但為後世嗤」鼓勵一般人要多累積財富,避免生活窮困潦倒,為
後世恥笑(D)「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為本詩主旨,表達作者對修道成仙之渴望。
( )10、針對四月十五夜鐵窗下作一詩的說明,何者不正確?(A)作者為日治時代的林幼春,主要在抒發對親人的思念(B)
「月夜不見月」為實景之描寫,同時也是作者思念的開端(C)從「別來已七旬,孤負三回明」二句可知,作者
與親人分別已達七十天之久(D)「舉頭望月輪,涕下如雨零」指作者看到滿月,引發思念妻兒之情,因而淚流滿面。
( )11、下列各選項的句子皆出自鳥一文,何者最能傳達作者的思鄉情懷?(A)胳膊上架著的鷹,有時頭上蒙著一塊皮子,
羽翮不整地蜷伏著不動,哪裡有半點瞵視昂藏的神氣(B)自從離開四川以後,不再容易看見那樣多型類的鳥的
跳盪,也不再容易聽到那樣悅耳的鳥鳴(C)再令人觸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見的囚在籠裡的小鳥兒了,但是我不忍看
(D)一直等到夜晚,才又聽到杜鵑叫,由遠叫到近,由近叫到遠,一聲急似一聲,竟是淒絕的哀樂。客夜聞此,
說不出的酸楚! (
請翻面繼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