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市立平南國民中學11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 八年級國文科試卷 頁 1 / 4
八年 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單一選擇題(每題二分,共44分)*提醒同學:第四大題國字注音及第五大題注釋請寫在答案卷上
( ) 1.下列「 」中,何者國字前後相同?
(A)「ㄈㄨˇ」底抽薪 - 班門弄「ㄈㄨˇ」 (B)棄如「ㄅ一ˋ」屣-思想「ㄅ一ˋ」塞
(C) 真知「ㄓㄨㄛˊ」見 - 「ㄓㄨㄛˊ」越不凡 (D)字字「ㄓㄨ」璣 / 買櫝還「ㄓㄨ」
( )2. 下列何者前後讀音相同?
(A)十字多了一「撇」/ 「撇」下不管 (B)把紫毛大衣「鋪」好 / 到錢「鋪」上班
(C)歷史記「載」/ 「載」歌載舞 (D)一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 / 釋之「為」廷尉
( ) 3. 下列何者「於」的用法前後解釋不相同?
(A)「不戚戚於貧賤」 /良藥苦口利 「於」病 (B) 「苛政猛於虎也」 /聊勝 「於」無 (C) 是法不信
「於」民也 / 自己實力不夠,只能受制「於」人 (D) 喜怒不形「於」色 /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 ) 4. 金庸 倚天屠龍記中有段關於「太極劍」的記載,:「張三豐傳給他(張無忌)的乃是『劍意』,而非『劍招』,
要他將所見到的劍招忘得半點不剩,才能得其神髓,臨敵時以意馭劍,千變萬化,無窮無盡。倘若尚有一兩招忘得
不乾淨,心有拘囿,劍法便不能純。」上述這段文字傳達的學習精神,和五柳先生傳的哪段文字可以互通? (A)不
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B)好讀書,不求甚解 (C)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 ) 5. 下列四位同學,只有一位同學對於借代法的了解與應用是完全正確的,請問是哪一位?
(A)小夫:「『黃湯』就是指『杜康』,都是『杯中物』」 (B)靜香:「五柳先生隱姓埋名,不為『阿堵物』汲汲
營營,只追求更多『孔方兄』」 (C)胖虎:「『桑麻』、『黃花』和『絲竹』都是指植物」 (D)大雄:「孔子曾
在杏林講學,所以『杏林』代表教育界」
( ) 6. 差不多先生的喪禮當天,不少人送上輓聯哀悼他,下列何者在差不多先生喪禮上會中看到的追思之詞?
(A) 福壽全歸 / 一朝千古 (B)範垂巾幗 / 駕鶴西歸
(C) 音容宛在 / 福壽無冥 (D)大德有年/ 之子于歸
( ) 7. 以下是〈五柳先生傳〉與〈差不多先生傳〉的比較,請問下列何者正確?
(A) 〈五柳先生傳〉是用了主觀者的立場來寫 /〈差不多先生傳〉是用了旁觀者的立場來寫
(B) 〈五柳先生傳〉作者是陶潛 /〈差不多先生傳〉作者是朱自清
(C) 〈五柳先生傳〉表達了隱居避世消極的生活態度 /〈差不多先生傳〉表達了敷衍隨便的生活態度
(D) 〈五柳先生傳〉作者對當時的政治有所不滿 /〈差不多先生傳〉作者對當時的社會風氣有所不滿
( ) 8. . 下列四位同學想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找出古人的歷史資料,但只有一人成功找到,請問誰能成功找到資料?
(A) 靜香:我要在史記的「本紀」裡找出孔子周遊列國的事蹟 (B) 胖虎:我想知道「荊軻刺秦王」的
故事,所以翻閱史記的「世家」找找看 (C) 大雄: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背景是因為「安史之
亂」而令作者逃難遠方,我要查一下史記中記載唐朝杜甫的生平,並了解一下「安史之亂」到底發生什麼事
(D) 小夫:今天上完國文成語課之後,我想更深入了解一下「負荊請罪」和「刎頸之交」和成語相關人物在春
秋時代的資料,我要在史記裡面找找看
( ) 9. 〈五柳先生傳〉:「曾不吝情去留」中的「去留」為偏義複詞, 下列何組「 」中的詞語全為偏義複詞?
(A)打開「窗戶」,看見滿天星斗/做人處事不能完全不顧他人「死活」 (B)這包零嘴「老少」咸宜/「兄弟」
之間何必為小事相爭 (C)他們彼此「恩怨」很深,一時難以化解/世態炎涼,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D)過去的美好回憶令他難以「忘懷」/他想要忘懷「得失」退隱山林
( )10. 下列句子中「」所用之敬詞,何者使用正確?
(A) 這是我第一次擔任班長,若有甚麼需要我幫忙或改進之處,請不吝「請教」! (B) 家長請注意:演講即將
開始,請家長們「移步」到體育館參加講座。 (C) 大雄到醫院探望小夫,把大家所寫的卡片送給生病的小夫,卡
片上寫著大家的祝福:祝福小夫早日康復,「玉體」平安! (D) 今天和您偶遇實在難得,卻因時間緊迫,不能和您
多聊,改天我一定要開車前往「令堂」,與您痛飲聊個暢快。
( )11. 關於差不多先生傳一文的敘述,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以「明貶暗褒」的方式,啟示我們要有實事求是的精神
(B)以設問法的「提問」開頭,用旁觀者的立場來描寫虛構人物
(C)全文採用漸進式的手法呈現事件,事件由重到輕,描述由詳至略
(D)全文用首尾呼應的方式,教導國人應學習有豁達的心胸
( )12. 下列四人的句子中,誰沒有錯字?
(A)小夫:「年青人若不努力充實自己,每天虛度光陰,最後只會一事無成。」 (B)靜香:「延著崎嶇的山路走,
終於找到水源了。」 (C)胖虎:「詭計多端的他收買警方,湮滅罪證,還敢逍遙法外。」 (D)大雄:「既使工作
再辛苦,回家看到孩子的笑臉,父母都會感到甘之如貽。」
( )13. 「上行,岀中渭橋,有一人從橋下走出,乘輿馬驚。」句中「一人」的「一」是實數,下列「 」中的數字,何
者依原典故而言不是全部實數?
(A)「三」姑「六」婆 (B)「三」從「四」德 (C)「九」烈「三」貞 (D)「三」教「九」流」
( )14. 差不多先生的行為不符合下列何種科學人生觀?
(A)求新 (B)求行 (C)求知 (D)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