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景優美、物產豐饒的島嶼。
5.( )下列選項「 」中連詞的使用,何者最正確? (A)「如果」經常逛布店的話,「不如」發現很少有一匹布沒有人
選購過 (B)「與其」埋怨自己資質不如人,「不如」痛下決心,努力用功 (C)多吃蔬菜、水果,「不必」有益健康,
「而且」可以養顏美容 (D)「雖然」事情不如預期中的順利,「況且」盡全力去完成。
6.( )下列文句「 」中的疊字詞,何者使用正確? (A)那個守財奴都病入膏肓了,還「密密」不忘黃金 (B)他
千里「渺渺」從國外來到臺灣拍攝灰面鷲過境的美景(C)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壞人總有伏法的一天 (D)這篇社論
寫得「鼎鼎」是道,令人讚賞不已。
7.( )下列何者能點出灰面鷲是候鳥的特性? (A)高高的緯度啊長長的風 (B)雲程迢迢是幾千里路呢 (C)但
願迎你的是美味的蜥蜴 (D)只為讓你/帶著溫暖的記憶回去。
8.( )下列何者最能表現猴子的動作與神態? (A)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 (B)我們今日趕
閒無事,順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耍子去耶 (C)容得千百口老小。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 (D)石猴卻
又瞑目蹲身,往裡一跳,叫道:「都隨我進來!進來!」。
9.( )「慈烏失其母」的傷痛之情,可用下列哪個詞語形容最恰當? (A)風木之思 (B)舐犢之愛 (C)西河之痛
(D)鼓盆之戚。
10.( )「古代希臘人以為『健全的心靈,寓於健全的身體』。」這句話強調下列何者的重要? (A)風度 (B)情趣
(C)精神 (D)健康。
11.( )關於庭中有奇樹一詩,下列何者說明最正確? (A)藉折花相送表達對遠方親友的思念 (B)花的香味是引起
思念的最主要因素 (C)全詩主旨寄寓在拉低枝條的動作中 (D)奇樹之花因路途遙遠而變得不珍貴。
12.( )下列文句,何者是採「正面論說」? (A)不能堅持的人,看不見光明的成果 (B)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C)自私的人,總抱怨別人不夠關心他 (D)學有所成,來自踏實、勤勉與苦讀。
13. ( )古詩十九首的思想感情複雜,有些會對人生易逝、節序如流,抒發感傷之情。下列何者即表達了對有限生命如恐
不及的憂慮? (A)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 (B)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
里,各在天一涯 (C)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D)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
道,努力加餐飯。
14.( )「到南方澳去/穿過原野耀目的水彩畫/經過半睡眠的山崗/去探初醒的海洋/去訪鯖魚與鰹魚族的家!」(蓉子
到南方澳去)關於這首詩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以「睡」和「醒」的對比,描繪南方澳的人情 (B)運用譬喻
修辭技巧,富含想像力 (C)點出南方澳的地景與特產。(D)描寫南方澳致力發展觀光的用心
15.( )「雖前山近在目前,而密樹障之,都不得見。惟有野猿跳躑上下,向人作聲,若老人欬(音ㄎㄞˋ,咳嗽);又有老
猿,如五尺童子,箕踞怒視。風度林杪(ㄇㄧㄠˇ,樹枝末端),作簌簌聲,肌骨欲寒。瀑流潺潺,尋之不得;而修蛇乃出踝
下,覺心怖,遂返。」(郁永河 裨海紀遊)關於上文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猴子模仿老人咳嗽,向作者示威
(B)沒看到瀑布,卻發現一條蛇,讓作者嚇一跳。 (C)有一小童怒目而視,令作者頗不自在 (D)作者此行有如探
險,讓他興奮異常
16. ( )「人生沒有跳不過的火焰山。」這句俗諺的含義與下列何者相近? (A)從錯誤中學習經驗 (B)夜即使再深
沉,只要堅持,黎明總有來到的一刻。 (C)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D)積極行動,把握機會
17. ( )「只有接受了失敗的磨難,最終獲得成功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下列選項,何者與這段話的含義最不相近?
(A)最偉大的勝利莫過於失敗(挪威 易卜生) (B)人最得意的時候,有最大的不幸光臨(古希臘 亞里斯多德)
(C)勝固欣然,敗亦可喜(蘇軾) (D)失敗為成功之母(俗諺)。
18.( )上過了古體詩課程後,大家分組討論,下列何人提出的見解錯誤? (A)曉彤:古體詩體制有別於唐代的近體詩
(B)小敏:所謂的「古」是相對於唐代的近體詩而言 (C)小風:每首詩的句數不限,不講求平仄、對仗,但押韻比較
嚴 (D)湘琴:以五言詩、七言詩居多。
19.( )下列詞語,何者兩字可以分開來表達意思? (A)蜜蜂 (B)玻璃 (C)螳螂 (D)蜻蜓。
20.( )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者詞性與其他三者不同? (A)攀條折「其」榮 (B)送孟浩然「之」廣陵
(C)「爾」獨哀怨深 (D)蹲「其」身,使與臺齊。
五、閱讀題組 10%:
(1) 那大聖趁著機會,滾下山崖,(甲)伏在那裡又變,變一座土地廟兒:大張著口,似個廟門;牙齒變做門扇;舌
頭變做菩薩;眼睛變做窗櫺;(乙)只有尾巴不好收拾,豎在後面,變做一根旗杆。真君趕到崖下,不見打倒的鴇
鳥,只有一間小廟。急睜鳳眼,仔細看之,見旗竿立在後面,笑道:「是這猢猻了,他今又在那裡哄我。我也曾見廟
宇,更不曾見一個旗杆豎在後面的。斷是這畜生弄諠(1)。他(丙)若哄我進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進去?等
我掣拳先搗窗櫺,後踢門扇。」大聖聽得,心驚道:「好狠,好狠!門扇是我牙齒,窗櫺是我眼睛,(丁)若打了
牙,搗了眼,卻怎麼是好?」撲的一個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