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桃園市立平南國中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三次段考國文科試題卷           8年  ___  班 座號:  ___ 姓名: __________ 
 出題範圍﹕康軒版第 3冊語文天地(下)、9—12 課、成語 17〜18 回   
一、基本讀解題:(每題 2分,共 80 分) 
 1.   ( )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者讀音說明正確?  
(A)服「膺」:ㄧㄢˋ (B)寡廉「鮮」恥:ㄒㄧㄢ (C)「慚」愧:ㄘㄢˊ (D)「僧」侶:ㄗㄥ。 
 2.   ( )下列各組相似字,何組字音完全相同?  
  (A)迄/訖/屹 (B)糯/懦/孺 (C)嬌/驕/矯 (D)邸/砥/詆。 
 3.   ( )下列四位同學所造的句子,何者敘述正確? (A)倞倞:孔子以松柏後凋於歲寒,象徵君子堅忍不屈的意志力 
(B)芝芝:屈原以蘭、芷等芳草,象徵自我人格的孤僻不馴 (C)宣宣:陶淵明以蘭的不畏風霜,表明自己的
高雅風骨 (D)騫騫:林和靖以梅的潔淨,代表自身謙虛不阿的人格特徵。 
 4.   ( )下列成語,何者用字正確? (A)宛轉有至 (B)抑陽頓挫 (C)根深柢固 (D)一塵不變。 
 5.   ( )「牡丹之愛」的「之」字是助詞,無義,表示賓語提前,原本應為「愛牡丹」。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者 
  不是這樣的用法?(A)何信義「之」有 (B)挑撥「是」非(C)父母唯其疾「之」憂(D)馬首「是」瞻。 
 6.   ( )下列「 」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者兩兩相同? (A)仗「ㄕˋ」欺人 /  有「ㄕˋ」無恐 (B)一見「ㄓㄨㄥ」情 
/  情有獨「ㄓㄨㄥ」 (C)「ㄒㄧㄝ ˋ」瀆侮慢 /  無「ㄒㄧㄝ ˋ」可擊 (D)大快朵「ㄧˊ」/  含「ㄧˊ」弄孫。 
 7.   ( )下列關於周敦頤的敘述,何者正確? (A)字茂叔,南宋人 (B)最愛蓮花,以「花之隱逸者」自比 
(C)胸襟坦蕩,如光風霽月,是宋代理學的開創者 (D)晚年隱居在華山,世稱靖節先生。 
 8.   ( )有關愛蓮說一文,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是一篇詠物言志、言簡意賅的記敘文 (B)是作者對於追求富貴之
人的嚴厲批判 (C)在隱逸與沉淪間,作者採中庸的態度 (D)運用映襯法,以凸顯菊花的高潔不凡   
 9.   ( )下列關於愛蓮說一文的文句,何者敘述有誤? 
  (A)「出淤泥而不染」指君子潔身自愛,不隨俗浮沉  (B)「濯清漣而不妖」指君子節操高雅,不逢迎諂媚  (C) 
「香遠益清,亭亭淨植」指君子品格高潔,美名遠播  (D)「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指君子虛懷若谷,凜然可畏。 
10.   ( )周敦頤發問:「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若將他的答案視為在問題的反面,也就是「同予者沒有多少人」或 
                  「同予者沒有人」,此則為「激問」。下列何者也是採用這樣的問法?   
                    (A)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B)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 
                    (C)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D)日籠鳥檻猿俱未死,人間相見是何年? 
11.  ( )下列四個與花有關的成語中,哪一個具有負面意思?  
  (A)妙筆生花 (B)花言巧語 (C)舌粲蓮花 (D)花容月貌。 
12.  ( )愛蓮說一文中,哪一句可用以象徵君子獨立自主,不攀附關係?  
  (A)不蔓不枝 (B)中通外直 (C)香遠益清 (D)亭亭淨植。 
13.  ( )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者音義說明皆正確? (A)力有未「逮」:ㄉㄞˇ,及、趕上 (B)吾材之
「庸」:ㄨㄥ,平庸 (C)「屏」棄而不用:ㄅㄧㄥˇ,排除 (D)蜀之「鄙」:ㄅㄧˇ,地勢低下的地方。 
14. ( )「吾資之聰,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昏與庸無以異也。」這段話可證明下列何者? 
(A)學思並重 (B)為學無難易 (C)聰敏不可恃 (D)昏庸不可限。 
15.  ( )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組讀音前後相同? (A)寒「傖」/悲「愴」 (B)「燴」飯/狡「獪」  
  (C)乾「癟」/「貶」低      (D)「濯」清漣 / 拔「擢」人才。 
16.  ( )關於為學一首示子姪的文句闡發,何者錯誤?    (A)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孜孜矻矻,勤學不倦 
                  (B)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 一勤天下無難事      (C)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凡事豫則
立,不豫則廢  (D)吾材之敏,倍人也,屏棄而不用,其昏與庸無以異也:聰明反被聰明誤   
17.    (      )下列「」中的字,何組意義前後相同? (A)陶淵明「獨」愛菊/爾「獨」哀怨深    (B)買舟而「下」/今既
「下」廷尉 (C)「顧」不如蜀鄙之僧/三「顧」茅廬 (D) 西蜀之「去」南海/曾不吝情「去」留。 
18.    (      )下列「」中的字,何者是第二人稱?     (A)「吾」欲之南海   (B)「子」何恃而往? 
   (C) 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矣        (D)「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19. ( )下列文句,何者用字遣詞完全正確?(A)市長因涉及貪瀆案而遭受媒體大肄砰擊 (B)聽到五月天要來桃園 
                  開演唱會,我不禁怦然心動(C)歡迎賢伉儷光臨貴府(D)媽媽將我穿不下的衣服整理給妹妹,讓她衣缽相傳。 
20.  ( )下列成語,何者不適合用來描述聲音? (A)人間天籟 (B)平板無奇 (C)具體而微 (D)清脆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