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自然課:探索水生動物奧祕

pdf
143.42 KB
2 頁
bobh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中正國小自然領域 (四上) 2-3 生動物
領域/科目
自然
設計者
江孟謙
實施年級
四年級
總節數
3 節,120 分鐘
單元名稱
第二單元 水域 3 水生動物
設計依據
學習表現
領域核心素養
-E-A1 能運用五官,敏銳的
觀察周遭環境,保持好奇心、想
像力持續探索自然。
-E-B1 能分析比較、製作圖
表、運用簡單數學等方法,整理
已有的自然科學資訊或數據,並
利用較簡單形式的口語、文字、
影像、繪圖或實物、科學名詞、
數學公式、模型等,表達探究之
過程、發現或成果。
-E-B2 能了解科技及媒體的
運用方式,並從學習活動、日常
經驗及科技運用、自然環境、書
刊及網路媒體等,察覺問題或獲
得有助於探究的資訊。
學習內容
實質內涵
【品德教育】 EJU1 尊重生命。
【環境教育】 E2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海洋教育】 E11 認識海洋生物與生態。
【資訊教育】
E2 使用資訊科技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E11 建立康健的數位使用習慣與態度。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理解要尊重世上不同的生命與環境,人類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引發環境大問題。
與其他領域/
目的連結
科技領域-科-J-A2 運用科技工具,理解與歸納問題,進而提出簡易的解決之道
摘要
1.
各種水域環境有不同的生物生存,為了適應環境演化出各種型態。
2.
在水中生存的重點有二,一是能在水中呼吸;二是能夠躲避天敵(移動方式)
3.
魚和蝦和蟹各自的移動方式都不同,呼吸都是透過腮。
4.
魚類的身體特徵,1.呼吸- 2.體型-流線型 3.各部位的魚鰭-游動
學習目標
1. 探討不同水域環境與出現的生物,能理解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生物生存。
2. 認識水中動物的呼吸構造與運動方式。
教材來源
翰林版自然領域第三冊(四上) 3
教學設備/資源
翰林版電子書、魚類構造、生態相關素材、網路連線載具
網路平台:google-classroompadletyoutube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
(
)
引起動機:
請學生使用google搜尋『鯊魚』利用iPad使用3D檢視模式可觀察完整的鯊魚。
(
)
發展活動
1.教師發下魚的布偶,引導學生思考昨天課前觀賞的影片(自學)-魚類如何在水中生活。
2.小組針對下列提問進行討論,根據教師所提供的網站資源、布偶,將小組討論結果分享在
Padlet上。(共學)
問題1:魚的身體有什麼樣的特徵? -口、鱗、流線型的身體、腮以及功能各有不同的鰭
問題2:魚如何在水中呼吸?-
問題3:魚怎麼游泳-魚鰭
教師說明各組討論時間並將結果放上Padlet
3.小組分享各自的發現,藉此相互補充不足之處(互學)
教師運用Padlet簡報功能讓學生分組說明。
4.老師說明魚腮的呼吸方式以及魚鰭各部位名稱和功能。(導學)
(
)
統整:wordwall進行遊戲評量。(評量)
教師引導學生魚類身體構造能夠適應水域環境,找出以鰓呼吸、魚鰭的部位功能名稱重點,並呈
現於Padlet上,截圖以完成本節教學。
教學提醒
配合習作 2-3 水生動物
網站資源
1.
Padlet
https://padlet.com/
2.
「魚知識+」科普網站
https://fishdb.sinica.edu.tw/knowledge_home
3.
Youtube
國家地理- https://www.youtube.com/@Ngtaiwan
Feng- https://www.youtube.com/@Feng-sx5rp
我們的島- https://www.youtube.com/@ourislandTAIWAN
4.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B1%BC
關鍵
魚、構造魚鰭腮、蝦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