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教大附小102學年度三年級資優資源班課程計畫
領域:自然【D】
設計者:柳品伃
一、課程設計理念
中年級的小朋友對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因此本課程設計以兒童的學習興趣為中心,連結三年級自然生活科技領域課程做充實的規劃,分別為「大放異彩的食蟲植物」、「動物大觀園」、「小小氣象家」、「科普書籍閱讀」。其中「大放異彩的食蟲植物」、「動物大觀園」、「小小氣象家」是配合學過的小園丁學種菜、認識動物、天氣與生活,為培養學生對於自然生物的觀察力與好奇心,藉由了解自然生物對於環境的重要性進而關懷我們所在的土地和生態。另外,「科普書籍閱讀」是透過資訊媒體、結合生活時事、讓學生從閱讀中發現問題並實際驗證,不僅讓教學更添豐富色彩,也能有效提升學生創造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內容及評量方式
教學單元
分段能力指標
教學目標
評量方式
大放異彩的食蟲植物
【1過程技能】
~觀察
1-2-1-1
【2科學與技術認知】
~認識植物生長2-2-2-1
【5科學態度】
~發現樂趣
-5-1-1、5-5-1-2
認識常見的食蟲植物。
理解食蟲植物的定義與分類方式。
栽種食蟲植物並進行觀察活動。
認識食蟲植物的構造及生長。
透過觀察記錄與資料蒐集, 理解食蟲植物的捕蟲機制。
6.製作食蟲植物標本書籤。
口頭發表
實作評量
資料蒐集
學習單
動物大觀園
【1過程技能】
~觀察 1-2-1-1
~比較與分類 1-2-2-1
~歸納與推斷 1-2-4-1
~傳達 1-2-5-1
【2科學與技術認知】
~認知層次 2-2-1-1
~認識動物、植物生長 2-2-2-2
【5科學態度】
~發現樂趣 5-2-1-1、5-2-1-2
【6思考智能】
~批判思考 6-2-1-1
認識自己所飼養動物的外觀與型態。
透過蒐集自己所飼養動物的資料與瞭解飼養動物生長的環境。
瞭解動物在自然環境中的角色。
製作寵物小書分享與發表。飼養紀錄。
口頭發表
實作評量
資料蒐集
作品呈現
學習單
小小氣象專家
【2科學與技術認知】
~認識環境
2-2-4-1
【3科學本質】
3-2-0-3
【5科學態度】
~發現樂趣
5-2-1-2
1.觀察天氣的變化。
2.認識「氣象報告」,並加以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3.能利用書籍、網路等資源,蒐集有關天氣變化的訊息。
4.認識附小的「校園氣象台」。
5.能嘗試扮演「我是氣象主播」的角色,播報氣象。
口頭發表
實作評量
資料蒐集
學習單
指間有深意,
「紋」一之十
【1過程技能】
~觀察
1-2-1-1
~比較與分類
1-2-2-4
~傳達
1-2-5-2
【2科學與技術認知】
~認知層次
2-2-2-1
2-2-2-2
【4科技的發展】
~科技的本質
4-2-1-1
4-2-1-2
【5科學態度】
~發現樂趣
5-2-1-1
5-2-1-3
能觀察生活中存在的指紋及指紋的應用。
能從指紋的應用進一步歸納指紋特性。
能瞭解指紋採集的方式,並進行採集。
能創作指紋畫,並分享作品。
口頭發表
實作評量
學習單
科普書籍閱讀
【1過程技能】
歸納與推斷1-2-4-1
【2.科學與技術認知】~
認知層次2-2-1-1
【5.科學態度】~發現樂趣5-2-1-2, 5-2-1-3
1.能閱讀科普書籍。
2.能從科普書籍內搜集有興趣之資料。。
3.能熟知實驗流程並準備實驗器材。
4.能操作實驗流程並歸納其發現。
口頭發表
實作評量
資料蒐集
學習單
備註:
授課期間:103年2月至103年6月止,自然正課抽離一節、週五下午留校課程
Email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