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0
,离现在 3
年 7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低年級ㄅㄆㄇ綜合教學分享
宜 小 國 輔 導 團
力 行 國 小 張 如 婷
幼小課程銜接
幼兒園教保活動 課程目標
(教育部2017)
5-6歲學習指標
語-大-1-1-4
理解互動對象間接的請求與拒絕
語-大-1-2-3
知道本土語言和外國語是不同的語言
語-大-1-4-1
以生活環境中的線索詮釋符號的意義
語-大-1-5-2
語-大-1-5-3
理解故事的角色、情節與主題
辨認與欣賞創作者的圖像細節與風格
語-大-1-6-2
語-大-1-6-4
知道華文的閱讀方向
從不同語文的書面文字中辨認出華文
語-大-1-7-1
從生活環境中認出常見的文字
語-大-2-2-1
語-大-2-2-2
語-大-2-2-3
適當使用音量聲調和肢體語言
針對談話內容表達疑問或看法
在團體互動情境中參與討論
語-大-2-3-1
語-大-2-3-3
語-大-2-3-4
建構包含事件開端過程結局與個人觀點的經驗交流
依據聽眾的角度修改或補充敘說內容
以不同的話語語氣和聲調描述生活經驗中的對話
語-大-2-4-1
看圖片或圖畫書敘說有主題的故事
語-大-2-5-3
語-大-2-5-4
運用圖像符號規劃行動
運用訊息類文本解決問題
語-大-2-6-1
說出畫出或演出敘事文本的不同結局
語-大-2-7-1
語-大-2-7-2
在扮演情境中依據角色特質說話語互動
創作圖畫書
幼兒園教保活動 學習指標
(教育部2017)
的方式
幼兒園教保活動 課程目標
(幼兒園課程綱要 教育部2017)
語1-6 熟悉閱讀華文的方式
語1-7 理解文字的功能
語2-5 運用圖像符號
1.透過對環境語圖畫書的閱讀,產生對文字探索的興趣,
認識華文
一字一音的對應
關係,熟悉華文閱讀方向
2.理解文字具有標示備忘提醒以及把想法
具象化
的功能
運用
圖像符號表達
想法與情感,並能標示紀錄與規畫行動。
教室佈置多一些圖像標示
體驗語文與圖像的趣味性
歸納教學掌握的具體要點
(教育部2017)
讓閱讀成為生活習慣
教師活潑且具豐富的肢體動作
無差別幼小學習銜接
標音符號與
運用
3-Ⅰ-1
正確認念、拼讀
及書寫注音符號。
3-Ⅰ-2 運用注音符號
輔助識字
,也能利用國字鞏固注音符號的學習。
3-Ⅰ-3 運用注音符號
表達想法,記錄訊息
。
3-Ⅰ-4 利用注音讀物,學習閱讀,享受閱讀樂趣。
第一學習階段 學習重點
1.學習表現
十二年國教國語文領域課程綱要
(教育部)
註:幼小相呼應指標
標音符號
Aa-I-1
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
和寫法。
Aa-I-2 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Aa-I-3
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
和書寫。
Aa-I-4
結合韻的拼讀
和書寫。
Aa-I-5 標注注音符號的
各類文本
。
2.學習內容
第一學習階段 學習重點
《幼兒園教保活動 課程大綱
注音符號
&
國字教學
國語課的異同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混合教學
概覽主題
1.經驗交流
2.看圖說話
3.朗讀課文
隨文識詞
1.分段概說
2.字詞識寫
3.習作指導
內容深究
1.段落大意
2.關鍵語句
3.習作指導
形式深究
1.取材組織
2.寫作特色
3.習作指導
統整練習
1.延伸補充
2.習作指導
3.寫作練習
閱讀策略
推論/
連結
自我提問/
六何
理解監控
識字
流暢
詞彙/
單
、
擴
自我提問
詞彙/
上下文
課文大意/
重述、摘要
推論/
因果
自我提問
詞彙/
擴展
課文大意/
文
章結構
推論/
觀點
自我提問
理解監控
其他閱讀策
略應用
國語文混合教學各節次內容建議
素養導向國語文教學設計實務 許育健著
綜合
綜合
分析
ㄅㄆㄇ的綜合教學
1.說話教學
6.練習拼音
5.分析符號
習寫符號
3.分析語詞
2.認識語句
7.綜合活動(複習)
4.分析單字
8.形成性評量
9.校正活動
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 羅秋昭
ㄅㄆㄇ的教學活動
(
綜合
—分析—綜合
)
隨文識字
ㄅㄆㄇ的教學活動 (
綜合
—分析—綜合
)
1.說話教學
朗讀
範讀、指讀、跟讀、指讀
看圖說話
情境圖的提問與發表
聆聽
課文內容引導
2.語句認識
ㄅㄆㄇ的教學活動
(
語句
--語詞--單字--符號--聲調)
運用閃示卡
運用直觀教學
ㄅㄆㄇ的教學活動
(
綜合—
分析
—綜合
)
ㄅㄆㄇ的教學活動
(語句--
語詞
--
單字
--符號--聲調)
ㄅㄆㄇ的教學活動
(語句--語詞--單字--
符號
--聲調)
ㄅㄆㄇ的教學活動
(語句--語詞--單字--
符號
--聲調)
ㄅㄆㄇ的教學活動
(語句--語詞--單字--符號--聲調)
施枝芳2016
助拼
暗拼
正拼
ㄌ+ㄚ=拉
反拼
拉=ㄌ+ㄚ
直接拼音指導
ㄅㄆㄇ的教學活動 (
綜合—
分析
—
綜合
)
分析詞、字、符號
1.觀察法
2.比較法
3.引導法
4.演示法
5.影像法
(施枝芳2016)
聲母
(符)
21
37個注音符號正確發音
與書寫
聲調
韻母
(符)
16
1.單韻符
ㄚㄛㄜㄝ ㄧㄨㄩ
2.複韻符
ㄞㄟㄠㄡ
3.聲隨韻符 ㄢㄣㄤㄥ
4.卷舌韻符 ㄦ
5.結合韻
易混淆與易出錯發音
二、三聲與變調
聲符
易混淆與易出錯發音
(聲母)
1. ㄐㄑㄒ氣音多
雙唇拉直,頭稍後仰
2. ㄓㄔㄕㄖ ㄗㄘㄙ傻傻念不清楚
橫放一枝筆在兩齒間
3. ㄅㄆㄇㄈ跟ㄛ書寫易混淆
因是雙唇音,雙脣打開來要接著念ㄛ的時候以自然發出淡淡的ㄨ聲,
和介符的ㄨ發音不同,所以此處不加ㄨ
4. ㄅㄆㄇㄈ跟ㄥ書寫易混淆
念ㄅ時迅速接ㄥ唇形保持扁的即可
ㄠㄡ
易混淆與易出錯發音
(韻母1)
1.複韻符
ㄞㄟㄠㄡ
ㄞ = ㄚ……ㄧ……
ㄟ = ㄝ……ㄧ……
ㄠ = ㄚ……ㄨ……
ㄡ = ㄛ……ㄨ ……
ㄢㄣㄤㄥ
2.聲隨韻符 ㄢㄣㄤㄥ
易混淆與易出錯發音
(韻母2)
ㄢ = ㄚ……ㄋ……
(僅舌尖碰上顎即可)
ㄣ = ㄜ……ㄋ……
ㄤ = ㄚ……⺎……
(收後鼻音)
ㄥ = ㄛ……⺎ ……
聲調
輕聲
ㄧ七八不 & 上聲變調
兒化韻
1.語言富節奏感
3.辨別字音相同但字義不同的語詞
馬頭 vs 碼頭
朱子 vs 珠子
2.辨別詞義
如:東西(指物品而非西邊) 、 先生、木頭
變調
唸唸看:一會兒
ㄧ㇔
ㄏㄨㄟѵㄦ
ㄅㄆㄇ的教學活動 (
綜合—
分析
—
綜合
)
練習拼音
1.直拼法
直接讀出字音
或先讀韻聲
再讀字音
2.運用教具
3.多念、多聽
多寫、多練習
《幼兒園教保活動 課程大綱
應用與評量
(
綜合—分析—
綜合
)
ㄅㄆㄇ的教學活動
ㄅㄆㄇ的教學活動 (
綜合—分析—
綜合
)
1.加強應用練習
矯正發音
擴充詞彙
提供補充教材
遊戲教學豐富
趣味與記憶
大量閱讀
提早寫作
2.看圖說話/寫作
(施枝芳2016)
我是小羊波波,我的教室裡,除了蠟筆,還有好多物品喔
……
找一找,什麼圓圓在客廳,什麼大大掛牆壁
?
除了操場,雨絲還可以撒在什麼地方呢
?……
想一想,我今天在學校做了哪些事呢
?
一、從說話入手
注音符號教學法
國語科教材教法 羅秋昭
二、注音符號的
發音準確
四、多念多聽多寫
三、直拼法
五、教具的使用
六、善用教學法
故事書遊戲兒歌圖形……
願大家收穫滿滿、開學順利﹗
1.教材的編寫應配合閱讀理解策略的認識與運用
第一學習階段強調
口語表達
與
識字
2.注音符號的教學應顧及母語差異
對於注音符號發音與學習的影響
貼心小叮嚀
感謝聆聽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