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8
,离现在 3
年 27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三歲小孩擰抹布
臺北市向陽非營利幼兒園
陳家瑩
【臺北市幼兒園運算思維取向教學示例】
學習指標:
身-小-2-2-2 操作與運用抓、握、扭轉的精細動作
身-小-2-3-2 參與日常生活的健康行為
認-小-3-1-1 探索解決問題的可能方法
探索階段
拿老師擰好的抹布
擦桌子,再洗擰乾
淨給同學使用
操作體驗
自己將抹布洗擰
乾淨再擦桌子
發現問題
抹布和桌子都很濕
嘗試解決
1.探討為什麼抹布和桌子會很濕
2.探討可以將抹布擰較乾的方式
3.探討不同大小抹布的影響
形成共識
1.轉的方式比捏的方式乾
2.小抹布擰得比大抹布乾
3.大的抹布要折一折再擰
延伸探究
與孩子進一步討論轉抹布
時,握抹布的姿勢
教學示例大綱
•
依照上學期的舊經驗,大部分孩子都能在飯
後自行整理桌面(撿拾飯菜與擦桌子),不
過因為同桌共用抹布,有些孩子發現抹布髒
了再繼續擦桌子會更髒,而老師在幫孩子洗
抹布時,也有不少孩子好奇地湊近觀看,並
表示想嘗試自己洗抹布,因此下學期規劃讓
孩子擦完桌子後練習自己洗、擰抹布。
小班20人
緣起
拿老師洗好的抹布
擦桌子
將抹布洗、擰乾淨
探索階段:擦桌子後,練習洗、擰抹布
吃完飯
自己將抹布用濕
洗抹布
擰抹布
擦桌子
操作體驗:自己洗、擰抹布後擦桌子
狀況2:學習區時間,孩子在
桌面上操作,發現桌面是濕的
C16:老師桌子還濕濕的!
C19:我畫畫的紙濕掉了!
C20:我的七巧板濕掉了!
狀況1:孩子觀察老師整理他們洗
過的抹布時,不夠乾,發現老師
會幫忙將他們的抹布擰乾、再晾
C13:抹布還有好多水喔~
老師幫忙擰乾抹布後的水量
孩子擦完桌子後留下的水漬
發現問題:抹布和桌子都很濕
T:你們有發現有一些人說的很像嗎?
C20:C7和C19一樣,都說力氣
T:對耶,沒有用力跟力氣很小,都跟手的力氣有關
C15:C16和C1的很像,有轉和甩
T:你覺得用轉的跟用甩的,都是跟擰的方式有關,是嗎?
C15:對
T:最後,C20和C5說的抹布太大,是和抹布的大小有關
手的力氣
擰的方式
抹布
大小
探討為什麼抹布和桌子會很濕
抹布會濕的
可能原因
嘗試解決:抹布和桌子都很濕的問題
T:我們知道抹布很濕可能有三個原因,
要用什麼方法才可以知道抹布比較乾?
C16:直接擦在桌子上看,水比較多抹布
比較濕,水比較少抹布比較乾
確認以幼兒所提方法嘗試:擦桌後再觀察水漬的量
結果發現:
抹布較乾,桌子水漬較少;抹布較濕,桌子水漬較多。
嘗試解決:抹布和桌子都很濕的問題
探討可以將抹布擰較乾的方式
1.雙手捏抹布
2.雙手握住抹布再轉
3.攤開來甩一甩
■ 邀請孩子示範擰抹布的方式
發現:有人用捏的,有人用轉的,有人用甩的
到底哪一種方式可以把抹布擰得比較乾呢?
嘗試解決:抹布和桌子都很濕的問題
用「捏」「轉」兩種擰法抹布擦拭桌子
用捏好的抹布擦1號桌
用轉好的抹布擦2號桌
邀請一位孩子用捏的擰抹布,一位孩子用轉的擰抹布,並將兩位孩子的抹布分別擦在兩張桌面上
用捏的方式擰抹布
用轉的方式擰抹布
探討可以將抹布擰較乾的方式
嘗試解決:抹布和桌子都很濕的問題
T:你們看看哪張桌子水漬比較少呢?
C15、C20、C10、C7:2號桌比較少,比較乾
C16:2號桌都沒水了
C14:用轉的抹布比較乾
C13:用轉的比較乾,而且要用力轉!
整理抹布可以擰較乾的方式
嘗試解決:抹布和桌子都很濕的問題
探討不同大小抹布的影響
■ 孩子們雖用力轉抹布,但發現桌子還是濕濕的,根據先前孩子說過抹布太大
的因素,老師
提供
小尺寸(原1/4,約孩子兩手掌大)的抹布讓孩子練習
■ 邀請孩子用轉的方式分別擰大、小抹布
「轉」「小」抹布
「轉」「大」抹布
嘗試解決:抹布和桌子都很濕的問題
T:大抹布擦桌子比較乾?還是小抹布擦桌子比較乾呢?
C:小抹布!
T:為什麼用小抹布擦桌子會比較乾?
C20:很輕鬆,不用很用力
C2:可以讓我扭很多水出來
C1:比較小
C16:不用折就可以轉
C20:大的一定要折才可以轉
孩子觀察同樣的擰法、不同大小抹布擦在桌面上的結果
探討不同大小抹布的影響
嘗試解決:抹布和桌子都很濕的問題
1.轉的方式比捏的方式乾
2.小抹布擰得比大抹布乾
3.大的抹布要折一折再擰
形成共識:擰乾抹布的技巧
可再與孩子進一步討論轉抹布時,握抹布的姿勢
T:你們有發現剛剛他擰抹布的姿勢和其他人有哪裡不一樣嗎?
延伸探究:擰抹布姿勢
運算思維概念
單元名稱
三歲小孩擰抹布
V
V
東門國小蔡明佑老師
單元與運算思維概念對應表
單元運算思維概念解析
1. 單元內容與運算思維概念的對應關係
在這個教學單元中,幼兒利用擰的過程,想出可以讓抹布擰乾的方法,在不斷嘗試不同方式之後,探索並嘗試解決,藉由擦過的桌子
上濕的程度了解抹布有沒有擰乾。在活動中,幼兒先藉著自己擰完抹布擦完的桌子影響到的生活情境,去理解抹布沒有擰乾會產生的後果
與現象,接著透過幼兒個人經驗的陳述,找出可能讓抹布還是濕的原因進行「問題的拆解」,老師透過與幼兒討論實際的理解情況,嘗試
讓幼兒做「模式識別」的訓練,將抹布沒有擰乾的狀況分類為「手的力氣」、「抹布大小」與「擰的方式」。
2.教學時要如何引導以利培養運算思維概念
由於在此單元教學歷程中,抹布是否擰乾的狀況是抽象的,幼兒難以具體理解抹布擰乾的程度,需要透過較具體的測量或觀察模式才
能得知,而觀察擦過的桌面上水漬的情況是很好的觀察測量方式。當然如果老師力氣夠大,透過大人協助擰乾抹布再用電子秤測量擰出水
的重量也是一個可以觀測的模式。幼兒利用擰完抹布並擦完自己桌面的情況,探索要如何將抹布擰的更乾,因於必須從自己與同學的經驗
中,訓練將表達內容「拆解」為統一能理解的關鍵詞彙,接著彼此分享自己擰抹布的方法,嘗試從眾多資訊中聚焦去解決想擰乾抹布的問
題。從大家分享的結果中,老師可以引導幼兒去找出某些關鍵字,再去做歸類分類。將大家使用的詞語去做轉換,慢慢轉換成使用統一表
達擰抹布擰不乾的原因,如此一來也能建立「模式識別」的觀念,以利幼兒生活經驗深化情境描述的概念和培養分析歸納原因的能力。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