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30
,离现在 6
年 26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1
教案名稱 蘿蔔好好玩
學習階段
低年級
學習領域 綜合活動
時間
40 分鐘/1 節
班級
人數
28 人
活動及課程
之設計主軸
利用圖畫繪本、影片動畫,讓小朋
友認識生活中經常食用的蔬菜,及
在學校菜園中栽種的蘿蔔
食農教育
學習內容
認識食物
單元設計
理念
1.認識蘿蔔及其他常見蔬菜
2.藉由繪本及動畫影片,提升學童興趣
九年一貫
能力指標
綜 5-1-2 體驗各種色彩、圖像、聲音、旋律、姿態、表情動作的美感,並
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綜 7-1-10 嘗試由別人對事物特徵的描述,知曉事物
綜 7-1-6 將對情境的多樣觀察,組合完成一個有意義的事件(如風太大了
葉子掉滿地,木板吹倒了
…)
議題融入
環 1-1-1 能運用五官觀察、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家 1-1-1 認識常見的食物
單元目標
1.認識蘿蔔及其他常見蔬菜
2.了解蘿蔔收成方式
學習目標
1-1 能說出蘿蔔的外型與特
徵
1-2 能說出其他常見蔬菜的
名字
2-1 能了解蘿蔔的成長及收
成方式
2-2 能參與討論並回問題
學生學習
條件分析
低年級學生對於蘿蔔完整型態及生長收成方式較無概念
教學前
準備
老師準備:
「蔬菜運動會」繪本,2013,石津千
尋、林真美、山村浩二,維京出版社
學生準備:
快樂的學習心
2
教學計畫
時間
學習
目標
教學流程/教學內容
教學
資源
5 分鐘
10 分鐘
10 分鐘
10 分鐘
5 分鐘
1-2
1-1
2-1
2-2
一、準備活動
教師提問:平常最喜歡吃的蔬菜是甚麼?
(請學生描述形狀、顏色、味道
……)
二、發展活動
(一)全班共讀「蔬菜運動會」繪本。
(二)教師提問繪本內問題,讓學生回答。
(三)觀賞文建會兒童文化館-「拔啊,拔啊,拔蘿蔔」影片
https://children.moc.gov.tw/book/214950
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建會兒童文化館
並與學生討論影片內容。
三、總結活動
透過繪本故事與動畫影片,讓小朋友更了解蘿蔔及認識其他蔬
菜,鼓勵多吃蔬菜,讓身體更健康。
蔬菜運動
會繪本
3
教案名稱 柯南眼裡的蘿蔔
學習階段
低年級
學習領域 生活
時間
40 分鐘/1 節
班級
人數
28 人
活動及課程
之設計主軸
學校準備進行蘿蔔的種植,因此首
先讓學生了解蘿蔔的構造、生長的
季節以及對人體的功用
食農教育
學習內容
認識食物
生命發展階段與營養
單元設計
理念
透過教材的設計,讓學生了解蘿蔔的樣貌、對人身體的幫助以及種植蘿蔔
的季節,讓學生了解當季食材
九年一貫
能力指標
生 7-3-1-4 運用五官觀察物體的特徵(如顏色、敲擊聲、氣味、輕重…)
生 7-3-4-7 比較一些圖或實物中,辨識相異處,說出共同處(如兩棵樹雖大
小不同,但同屬一種)
生 8-3-3-1 選定某一類植物和動物作持續性的觀察、描繪。察覺植物會成
長,知道植物各有特徵,可資辨認
單元目標
1.認識蘿蔔的樣貌
2.喜好蘿蔔
3.了解蘿蔔的種植方式
學習目標
1-1 能夠說出蘿蔔的各部分
構造
1-2 能夠說出蘿蔔適宜生長
的季節
2-1 能夠說出蘿蔔的營養成
份以及對人身體的助益
學生學習
條件分析
學生了解蘿蔔的一般樣貌,也品嘗過蘿蔔的滋味,對蘿蔔並不陌生。
教學前
準備
老師準備:
1.白蘿蔔教學簡報
2.腸道排毒自然養生法。2010,莊
福仁,康鑑文化出版社。
3.學習單
學生準備:
1.紙
2.筆
4
教學計畫
時間
學習
目標
教學流程/教學內容
教學
資源
40 分鐘
1-1
1-2
2-1
一、準備活動
(一)呈現各種蘿蔔的照片,請小朋友指出最常吃的蘿蔔是哪一種?
(二)詢問學生是否看過整株的蘿蔔?整株蘿蔔的樣貌?蘿蔔長在哪
裡?是地底下、還是地面上、還是樹上?
二、發展活動
(一)呈現完整蘿蔔的照片,先讓學生發表所看到的蘿蔔樣貌。
(二)介紹蘿蔔的根、莖、葉所在位置。
(三)介紹食用的部分為根。
(四)請學生回憶甚麼時間可以吃到白玉蘿蔔?
(五)介紹白玉蘿蔔的生長過程。
(六)詢問學生,夏天可以吃到蘿蔔嗎?為什麼?
(七)介紹蘿蔔的重要性:
「冬吃蘿蔔夏吃薑,一年四季保健康」
、
在民間有「小人參」之美稱。
(八)介紹白蘿蔔的營養成分。
(九)蘿蔔的功用:美容護膚、幫助消化、化痰作用。
三、總結活動
(一)教學簡報最後一頁老師念題目(如下),讓學生翻答案卡,發
表對本節教學獲得的感想。
題目:
1.蘿蔔的根?
2.蘿蔔的莖?
3.蘿蔔的葉?
4.美濃白玉蘿蔔生長的月份?
5.在民間,蘿蔔的另一個稱呼是?
6.白蘿蔔的功效是什麼?
7.蘿蔔的營養成分是?
(二)填寫學習單
白蘿蔔教
學簡報
參 考 資
料:腸道
排毒自然
養生法。
2010,莊
福仁,康
鑑文化出
版社
學習單
紙
筆
5
教案名稱 蘿蔔變變變
學習階段
低年級
學習領域 健康與體育領域
時間
120 分鐘/3 節
班級
人數
28 人
活動及課程
之設計主軸
藉由實際的農事體驗,讓學生學習
愛護環境,珍惜食物
食農教育
學習內容
農業生產方法
農業生產與環境
單元設計
理念
了解農產品的生產方式,描述農民如何利用土地種植作物
九年一貫
能力指標
2-1-1 體會食物在生理及心理需求上的重要性
2-1-2 了解環境因素如何影響到食物的質與量並探討影響飲食習慣的因素
2-1-3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6-2-3 參與團體活動,體察人我互動的因素及增進方法
單元目標
1.經由實際種植,體驗植物成長的喜
悅。
2.培養愛護環境,與地球共榮共存的
理念。
學習目標
1-1 了解蘿蔔種植方法
1-2 能實際種植蘿蔔
1-3 能與同學互助合作
1-4 能分享經驗與感想
2-1 能愛護環境珍惜資源
學生學習
條件分析
1.能用尺量長度
2.能互助合作
3.能用剷子挖土
教學前
準備
老師準備:
1.蘿蔔種子
2.紀錄表
3.水桶
4.籃子
5.有機肥料
學生準備:
1.15 公分直尺
2.橡皮擦
3.小鏟子
4.澆水器
6
教學計畫
時間
學習
目標
教學流程/教學內容
教學
資源
5 分鐘
25 分鐘
10 分鐘
13 分鐘
25 分鐘
2 分鐘
5 分鐘
30 分鐘
5 分鐘
1-1
1-4
1-1
1-3
1-1
1-1
1-3
1-2
1-3
1-1
1-3
1-1
1-2
1-3
1-4
2-1
一、準備活動
(一)詢問學生有照顧弟弟妹妹或寵物的經驗?
(二)詢問學生種蘿蔔之前要先準備什麼?
二、發展活動
(一)學生分組競賽,用直尺及橡皮擦在地上接龍,直尺代表
蘿蔔的種植間距,橡皮擦代表蘿蔔種子。擺得快又直的小
組獲勝。
(二)教導學生填寫觀察紀錄表(每週記錄一次)
。
(三)教導學生除草、澆水和施肥。
三、總結活動
(一)蘿蔔的種植間距要 15 公分,不能太擠。
(二)老師複習如何除草、澆水和施肥的重點。
~第一節完~
一、準備活動
(一)複習種植間距。
(二)說明種植方法:鬆土手指挖洞大約 1 指節放種子
覆土
澆水器澆水。
(三)學生 4~5 人一組,分配照顧菜圃職責。澆水 2 人、除
草 2 人、抓蟲 1 人、施肥 5 人。可以互相支援,一週輪流
更換。
二、發展活動
到菜圃實際種植蘿蔔。
三、總結活動
叮嚀學生每天晨光時間需到菜圃觀察、除草、澆水。
~第二節完~
一、準備活動
依照蘿蔔實際生長情況,決定上課日期。
(一)暖身活動:蘿蔔蹲。
(二)說明拔蘿蔔的方法:雙手握住蘿蔔冒出土的根部把土
搖鬆
往上拔起。
二、發展活動
(一)到菜圃實際拔蘿蔔。
(二)將用具和手清裡乾淨。
三、總結活動
學生分享拔蘿蔔的體驗感想。
~第三節完~
15 公分
直尺
橡皮擦
紀錄表
蘿蔔種
子
有機肥
料
澆水器
水桶
籃子
小鏟子
紀錄表
7
教案名稱 蘿蔔好好吃
學習階段 低年級
學習領域 生活
時間
80 分鐘/2 節
班級
人數
28
人
活動及課
程之設計
主軸
1.讓學生了解並學習白蘿蔔具有
怎樣的食療效果
2.品嘗蘿蔔糕
3.讓學生學習白蘿蔔的簡易料理
食農教育
學習內容
飲食與疾病
愉悅的進食
單元設計
理念
1.說明食物具備的相關療效
2.品嘗白蘿蔔的製品
3.學習如何醃製白蘿蔔
4.可以和家人一同分享所學並動手嘗試
九年一貫
能力指標
7-1-1 運用五官觀察物體的特徵(如顏色、敲擊聲、氣味、輕重…)
8-1-1 運用五官觀察自然現象,察覺各種自然現象的狀態與狀態變化,用
適當的語彙來描述所見所聞。運用現成的表格、圖表來表達觀察的資
料
9-1-4 養成動手做的習慣,察覺自己也可以處理很多事
9-1-5 學習安排工作步驟 9-1-6 學習如何分配工作,如何與人合作完成一
件事。
9-1-10 喜歡將自己的構想,動手實作出來,以成品來表現
單元目標
1.介紹白蘿蔔的特性及食用白蘿蔔
的好處。
2.淨手並品嘗蘿蔔糕。
3.學習老師切蘿蔔並調製醃蘿蔔的
過程
4.記錄醃製白蘿蔔的過程。
5.於週二午餐時間能享用蘿蔔醃製
品
學習目標
1-1 說明「冬吃蘿蔔夏吃
薑,不用醫生開藥方」
,
白蘿蔔作為冬季養生的
常用食材。
1-2 白蘿蔔性平微寒,具
有清熱解毒、健胃消
食、化痰止咳等作用。
2-1 餐前淨手並品嘗
3-1 能觀察蘿蔔切塊及切
片的方法
3-2 能記錄醃製白蘿蔔的
過程
學生學習
條件分析
學生曾見過或食用過白蘿蔔的製品(如蘿蔔糕、蘿蔔湯)但並未動手做過
教學前
準備
老師準備:
1.蘿蔔糕
2.白蘿蔔
3.糖、鹽、柳橙汁、醋、開水
4.透明玻璃保鮮盒
5.學習單
學生準備:
1.鉛筆
2.著色用具
3.餐具
8
教學計畫
時間
學習
目標
教學流程/教學內容
教學
資源
40 分鐘
40 分鐘
1-1
1-2
2-1
2-1
3-1
3-2
一、準備活動
(一)詢問學生吃過的白蘿蔔製品?(老師把這些名稱寫在黑板)
(二)白蘿蔔的生長季節是?
(三)為什麼白蘿蔔會在冬季長得較好?
二、發展活動
(一)讓學生摸一摸白蘿蔔並聞聞它的氣味。
(二)說明白蘿蔔在冬天食用的好處。
三、總結活動
洗手並品嘗蘿蔔糕。
~第一節結束~
一、準備活動
討論分享曾經吃過醃製蘿蔔的經驗
二、發展活動
(一)老師說明做菜應有的衛生習慣(洗手)
(二)老師示範醃製蘿蔔的步驟
1.將蘿蔔洗淨並切成適當大小
2.用鹽先把蘿蔔切片抓一抓(瀝乾)
3.糖 50 克+柳橙汁 100 毫升+醋 100 毫升+開水 200 毫升,
將這些材料攪拌均勻
4.把瀝乾的蘿蔔放入玻璃保鮮盒並加入步驟 3.材料
5.完成後先放入冰箱醃製 3 天
6.從冰箱取出可於午餐時當成開胃菜品嚐
三、總結活動
(一)把醃製蘿蔔的步驟記錄在學習單
(二)與家人分享如何醃製蘿蔔
~第二節結束~
白蘿蔔
蘿蔔糕
餐具
糖
鹽
柳橙汁
醋
開水
透明玻璃
保鮮盒
學習單
鉛筆
著色用具
學習單
9
教案名稱
餐桌上的好彩頭
學習階段
低年級
學習領域
綜合
時間
40 分鐘 /1 節
班級人
數
28 人
活動及課程
之設計主軸
以食物的吉祥話為主軸,了解傳統
文化意涵
食農教育
學習內容
在地飲食特色
飲食與文化的傳承
單元設計
理念
本單元主題藉由新年傳統飲食與吉祥話的關聯,來探討飲食習慣與其文
化的關聯性
九年一貫
能力指標
1-1-1 探索並分享對自己以及與自己相關人事物的感受
3-1-4 欣賞身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4-1-4 體會環境保護與自己的關係,並主動實踐
議題融入 家政教育 1-1-3 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所喜歡的食物
單元目標
讓學生從食物的吉祥話了解我國文
化的意涵
學習目標
1-1 認識各式的蘿蔔的製
品
1-2 認識各種食物所代表
的吉祥話
學生學習
條件分析
新年的傳統飲食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而吉祥話的傳統在節慶及媒
體中亦不少見,對學生而言很容易與自身的經驗結合。
教學前
準備
老師準備:
1.年菜及蘿蔔料理圖片
2.學習單
學生準備:
收集與美食相關的吉祥話
10
教學計畫
時間
學習
目標
教學流程/教學內容
教學資源
6 分鐘
24 分鐘
10 分鐘
1-1
1-2
一、準備活動:引起動機─客家美食
觀看影片:紀錄台灣 客家美味老蘿蔔醃製陳香二十年(2012.12.1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gNsziwSX_0
資料來源:中天電視,YouTube
二、發展活動:找尋台灣的在地美味與文化
(一)教師詢問
1.吃過哪些蘿蔔料理呢?
2.知道蘿蔔有其它的稱呼嗎?
(二)教師引導
藉由蘿蔔的吉祥話,引導學生思考好彩頭在台灣的文化上的特別
意涵與應用。
(三)教師提問
1.你還知道哪些食物也有吉祥的意思呢?
2.教師提問:過新年時我們也會吃一些討吉利的食物,有注意你家
過年一定會吃的食物嗎?
(四)教師統整:食物與生活息息相關,藉由食物與語言的關聯,發
展出特有的餐桌上的吉祥話,都是我國的飲食文化。
三、綜合活動:完成〈餐桌上的吉祥話〉學習單
年菜及蘿蔔
料理圖片
與美食相關
的吉祥話
學習單
11
教案名稱 蔬果大風吹
學習階段
低年級
學習領域 生活
時間 80 分鐘/2 節
班級
人數
28 人
活動及課
程之設計
主軸
此單元設計引入以農忙及農家生活為
主題的畫作,之後欣賞蔬果畫家的作
品,再讓學生進行蔬果的拼湊練習
食農教育
學習內容
分享與感恩
單元設計
理念
此單元設計乃引入農民畫家-米勒的〈拾穗〉以及梵谷的〈吃馬鈴薯的人〉
等畫作,感受畫中農民們自食其力和勤儉、惜物,感恩土地給予的恩賜!之
後藝術欣賞部分,帶入蔬果畫家阿爾欽伯多的蔬果藝術繪畫,感受一下蔬果
的拼湊趣味,之後讓學生進行創作體驗,讓學生仿藝術家阿爾欽伯多的藝術
創作手法,將當令蔬果依其形態以趣味化方式拼組成一個臉部形象,引領孩
子進入藝術家的想像世界!
九年一貫
能力指標
4-1-1 嘗試各種媒體,喚起豐富的想像力,以從事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
活動,感受創作的喜樂與滿足
5-1-1 接觸各種自然物、人造物與藝術作品,建立初步的審美經驗
5-1-4 欣賞生活周遭與不同族群之藝術創作,感受多樣文化的特質,並尊重
藝術創作者的表達方式
單元目標
1 觀賞米勒〈拾穗〉
2.觀賞梵谷〈吃馬鈴薯的人〉
3.認識藝術家-阿爾欽伯多的蔬果畫作及創
作手法
4.運用拼貼手法加以創作
5.觀賞藝術家及同學的作品,並從藝術欣
賞與表現活動當中,感受創作的認識日常
蔬果的喜悅與樂趣
學習目標
1-1 能觀賞米勒
〈拾穗〉
2-1 能觀賞梵谷的
〈吃馬鈴薯的人〉
3-1 能觀賞阿爾欽
伯多的蔬果畫作
3-2 能知道阿爾欽伯
多的創作手法
4-1 能運用拼貼手法
來拼組出人臉作品
5-1 能欣賞藝術家作
品,並說出自己看到
的東西及想法
5-2 能欣賞同學的作
品,並說出自己看到
的東西及想法
12
學生學習
條件分析
1.學生已學會常見蔬果的形狀及顏色
2.學生熟悉分組討論及創作方式
教學前
準備
老師準備:
1.〈拾穗〉
、
〈吃馬鈴薯的人〉畫作圖片
2.蔬果藝術家-阿爾欽伯多作品簡報
3.當令蔬果(5-6 份)
學生準備:
教學計畫
時間
學習
目標
教學流程/教學內容
教學資源
5 分鐘
10 分鐘
10 分鐘
15 分鐘
30 分鐘
10 分鐘
1-1
2-1
3-1
5-1
3-2
4-1
5-2
一、準備活動
老師在張貼〈拾穗〉
、
〈吃馬鈴薯的人〉以及蔬果藝術家-阿
爾欽伯多蔬果畫作等複製畫,讓學生下課觀賞,以引起學
生好奇及興趣。
二、發展活動
老師於課堂上詢問學生,你曾經看過哪些藝術作品是以農
夫生活為主題?請學生發表。
(一)老師展示米勒的〈拾穗〉一作,詢問學生看到什麼以
及感覺。接著教師介紹畫作內容。
(二)教師展示梵谷的<吃馬鈴薯的人>一作,詢問學生看到
什麼以及感覺。接著教師介紹畫作內容。
(三)藝術欣賞:教師介紹藝術家阿爾欽伯多的蔬果繪畫作
品,讓學生小組討論這些畫的主題,以及從圖畫裡看出了
幾種蔬果。讓學生發表這些蔬果的外型以及較適合做哪個
部份的五官。
~第一節 結束~
(四)創作活動:教師展示一籃蔬果,事先將學生進行分組
(分 5-6 組,一組約 5-6 人)請學生分組集思廣益,仿阿爾
欽伯多手法,運用蔬果型態拼組出人臉圖像。教師發給各
組學生一籃當令蔬果,請各組學生排列拼組出人物頭像。
三、總結活動
請各組學生展示蔬果創作作品及分享,台下學生可給予回
饋,由老師總結回饋,明信片拍照紀錄集錦。活動最後,
彙整二年級各班學生票選的作品照片集錦,製成明信片。
~第 二 節 結束~
~本單元結束~
〈拾穗〉
、
〈吃
馬鈴薯的人〉
畫作圖片
蔬果藝術家-
阿 爾 欽 伯 多
作品簡報
當令蔬果(5-
6 份)
13
( )年( )班 姓名:
又到了蘿蔔的生產季節囉!你有真正的體驗過蘿蔔的樣貌嗎?讓我們用五種不
同的方式感受一下白蘿蔔吧!
白
蘿
蔔
14
______年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__
※栽種日期: 年 月 日
※請把觀察的結果畫下來。
年
月
日
星
期
※葉子( )公分 ※根長出地面( )公分
年
月
日
星
期
※葉子( )公分 ※根長出地面( )公分
15
班級: 姓名:
1.「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白蘿蔔作為( )季養生的常用
食材。
2.白蘿蔔性平微寒,具有清熱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等作用。
小朋友請寫出兩樣你曾吃過的白蘿蔔製品:(1) (2)
3.學習老師醃製白蘿蔔的過程:把材料及製作過程記下來
☆材料:
(1)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
☆製作過程:(文字說明+手繪)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4.學會這道簡單的白蘿蔔料理,回家之後,你可以和家人分享:在課堂中所
學到的知識及印象深刻的感覺。請寫下你印象深刻的部分或感覺。
蘿 蔔 好 好 吃
16
班級: 姓名:
親愛的小朋友,你知道這些吉祥話的意思嗎? 請為這些吉祥話在餐盤上畫
出它代表的美食吧!
年年有餘
平平安安
大吉大利
好彩頭
17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