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昌幼兒園:種洛神花與芋頭,體驗共生農耕樂

pdf
3.86 MB
32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右昌非營利幼兒園藉由「食物從哪裡來?」之議題,引發幼兒對種植
產生興趣。教師與幼兒透過栽種洛神花與嘗試種植芋頭之經驗,一起
認識作物所需要的生長環境;利用校地「右昌一畝田」從傳統土耕,
進一步學習蚓菜共生、魚菜共生的系統。幼兒們當起小農夫,觀察植
物的生長歷程與循環農業之奧秘,從中感受大自然的共生,體驗食物
得來不易,學會珍惜食物以及我們擁有的資源。
除了耕作體驗之外,教師結合主題作物帶領幼兒一同設計洛神花與芋
頭食譜,製作果醬、簡易的蔬菜料理,期待解決少數幼兒挑食的問
題。此外,更利用物產之特性發展拓印、染布手作課程,培養幼兒進
行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創作。
製作洛神花料理 觀察芋頭植株教學照片
紅寶石與你相芋在右昌
幼兒園組
2
語文、認知、社會、情緒、
身體動作與健康、美感
洛神花、芋頭幼兒園混齡
每日晨光時間
440 分鐘
魏淑燕、吳羚緁、
胡慧珍、劉慧君、
徐漫罄、廖敏君、
施喻涵
1-1-4 食物與營養
1-2-1 了解農業耕作與食物生產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4-2-1 體會食農系統的永續與互助 ( 生命教育 ) 意涵
4-2-2 在生活中具體實踐永續食農
循環農業與零廢棄
幼兒園組
3
1. 校內一畝田「幸福農場」曾進行洛神花栽種,由右昌的志工
媽媽實務耕作指導,讓幼兒親自種植食材,實際參與食農教育種
、烹調的樂趣及家長的協同教學,融入生活與主題達到共學的
成效。
2. 本園位於高雄市楠梓區,右昌早期這一帶盛行種芋頭,然而現
今的右昌已少見芋頭作物,因此藉由師生校園踏查活動,和幼兒
探討在地物產與幼兒生活結合,並與當地社區長輩交流,一起認
識右昌這塊土地。
單元一 食在好神奇:洛神花及芋頭的物產知識
單元二 食在好健康:洛神花及芋頭的營養價值及種植體驗
單元三 食在好運用:認識加工品及敲印染實作
單元四 食在好料理:製作洛神花及芋頭的相關料理
單元五 食在好味道:蔬菜料理及品嚐創意美食大餐
1. 合宜參與日常社會互動情境
2. 慣於敘說經驗與編織故事
1. 擁有主動探索的習慣
2. 展現有系統思考的能力
3. 樂於與他人溝通並共同合作解決問題
幼兒園組
4
1. 樂於與他人相處並展現友愛情懷
2. 親近自然並尊重生命
1. 靈活展現基本動作技能並能維護自身安全
2. 擁有健康的身體及良好的生活習慣
1. 喜歡探索事物的美
2. 享受美感經驗與藝術創作
3. 展現豐富的想像力
-1-3 覺察與模仿健康行為及安全的動作
-2-2 熟練各種用具的操作
-1-2 蒐集自然現象的訊息
-2-2 整理自然現象訊息間的關係
-1-2 理解歌謠和口語的音韻特性
-2-2 以口語參與互動
-2-5 運用圖像符號
-2-1 發展自我概念
-3-6 關懷生活環境,尊重生命
-2-1 合宜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2-2 適當地表達生活環境中他人和擬人化物件的情緒
-1-2 運用五官感受生活環境中各種形式的美
-2-2 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進行創作
-3-1 樂於接觸多元的藝術創作,回應個人的感受
幼兒園組
5
- -1-2-1 覺察各種用具安全的操作技能
- -1-3-2 辨識食物的安全,並選擇均衡營養的飲食
- -2-2-1 平穩使用各種素材、工具或器材
- -1-2-1 觀察動植物的生長變化
- -1-2-2 觀察自然現象特徵的變化
- -2-2-1 依據動植物的特徵歸類
- -2-2-3 與他人討論動植物與生活的關係
- -2-1-3 根據自己的想法做選擇
- -2-3-3 與他人共同訂定活動規則,遵守共同協議
- - - -2-1-1 嘗試表達自己的情緒
- -2-2-1 適時地使用語言或非語言的形式表達生活環境中
- - - -1-2-3 覺察並回應日常生活中各種感官經驗
- -2-1-1 玩索各種藝術媒介,發揮想像並享受自我表現
- -2-2-1 運用各種視覺藝術素材與工具,進行創作
環境教育
繪本 :《踩一踩,有土真好》、《班班愛漢堡》、
《好難養的芋頭》、《蔬菜運動會》、《過年》
種苗、種植工具、繪本、電腦、教學電視 ( 投影機 )、
簡易料理廚具、料理食材、海報掛圖
幼兒園組
6
幼兒園組
7
食在好神奇
洛神花、芋頭、砂糖橘、柿子、蓮藕、菱角、
社區志工農夫媽媽及農夫爺爺、學習單。
(1) 延續上學期的經驗,老師請幼童回憶之前討論過的問題,包含「食
物是怎麼來的?」、「蔬菜又是哪裡來的呢?」
(2) 與幼童討論蔬菜種植的條件及方法,並請有種過菜或看過種菜的幼
童分享經驗。例如:種菜的方法、準備的工具、如何照顧等等。
(1) 參觀右昌國中校園植物以及植物教材園。
(2) 觀察右昌的菜園目前種植的蔬菜有哪些?
(3) 觀察校園內種植的洛神花與展示洛神花的所在位置及種植的方式。
(4) 認識與觀察洛神花的特徵與構造。
(5) 邀請社區志工農夫媽媽,介紹農田耕作內容、程序,以及與幼兒討
論秋冬季節適合種植的蔬果,使幼兒了解蔬果符合季節種植,才可減少
蟲害與促進生長。
(6) 藉由校外教學,參訪社區陳爺爺的菜園,訪問農夫爺爺種植、照顧
蔬菜與洛神花的技巧,透過經驗分享,帶領幼童實際體驗種植、學習種
植的技巧。
花非花~紅寶石在右昌
幼兒園組
8
(1) 與幼童討論右昌這塊土地的在地作物為何?
(2) 教師請幼童訪問家中長輩,一起搜尋資料,認識這塊土地早期盛行
的作物「芋頭」,所需要的生長條件是什麼?
設計「蔬菜的家」學習單,請幼童分享先前的經驗,以及自己所知道的
蔬菜來源,並將自己喜歡的蔬菜畫出來或以廣告 DM 剪貼呈現。
右昌地區一帶盛行種芋頭和菱角
「右昌菱」香脆甜美「右昌芋」
也很有名,與「內惟芋」和高雄甲
仙區的「甲仙芋」合稱三大名芋
現今因為都市規劃的緣故,政府將
土地回收右昌已不復見芋田地。 右昌舊事記
幼兒園組
9
教學資源:認識芋頭 -
(1) 認識芋頭的構造,並運用感官探索,看一看、摸一摸、聞
一聞芋頭的味道。
(2) 認識芋頭的生長環境。
(3) 比較洛神花和芋頭生長位置的不同,以及食用部位為何?
(1) 豐富幼兒生活經驗 - 品嚐當季蔬果
(2) 教師帶來砂糖橘、柿子、蓮藕及菱角等當季蔬果,請幼童用五感觀
察教師帶來的當季蔬果,並分享自己的感受。
(3) 藉由這個活動讓幼童了解自己吃的是蔬果的哪個部位,蔬果哪裡可
以吃。
(4) 設計「蔬菜可以吃的部位?」學習單,請幼童依照根、莖、花、果實,
進行配對。
觀察洛神花教學照片
幼兒園組
10
食在好神奇
鏟子、芋頭走莖苗、洛神花幼苗、量尺、學習單、
繪本《班班愛漢堡》及《踩一踩,有土真好》、
我的餐盤教具、思源生態農場農民老師、蚓菜共生設備、
自製圖卡。
(1) 教師運用繪本《踩一踩,有土真好》與幼兒討論為何有泥土真
好?泥土可以用來做什麼?
(2) 哪些小動物把泥土當成家?哪些動物會用泥土洗澡?
(3) 利用手摸或抓的方式接觸泥土,體驗觸摸泥土的感受,並聞聞泥
土的味道。
(1) 一起來整地,進行鬆土 ( 鏟子的使用方式介紹 )、撿拾石頭、拔
草活動。
(2) 比較鬆土前後泥土摸起來的感覺如何?
(3) 進行洛神花、芋頭種植、照顧工作 ( 鬆土→施肥→種植→澆水→
除草 )。
(4) 教師準備蔬菜種子與菜苗、洛神花幼苗、芋頭走莖苗,讓幼童依
照討論的內容進行種植。
(5) 提供觀察記錄表,讓幼兒運用符號圖像來記錄,並製作蔬菜身高
尺,紀錄蔬菜的高度與葉片數。
(6) 持續觀察生長情形,最後進行收成、曝曬。
教育體驗
幼兒園組
11
(1) 問題探究:芋頭的小常識
與幼童討論「為什麼切芋頭手會癢」和「怎麼挑選芋頭」讓幼
童能試著在生活經驗中,實際認識芋頭的特性。
(2) 問題探究:洛神花的小秘密
與幼童討論「為什麼洛神花的汁液是紅色」和「生活中有許多天
然色素的來源」,例如洛神花可萃取出花青素,讓幼童能試著在生活經
驗中,實際認識洛神花的特性。
洛神花花青素含量高:花青素是一種天然的水溶性植物色
素,使得我們看到的植物和水果呈現不同深淺的顏色。
教學資源:
1. 又被芋頭弄得手好癢?教你如何避免「咬手」!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臉書分享 )
2. 富含花青素的洛神花,植物界的紅寶石
( 成就希望工程 )
幼兒園組
12
教學資源:
(1) 分享故事繪本:《班班愛漢堡》,讓幼童試著描述出繪本中的故
事情節。
(2) 教師引導幼童回顧並說說看班班遇到了哪些困難?
(3) 如果你是班班,你會怎麼做呢?
(1) 介紹國健署 - 我的餐盤教具,讓小朋友將食物分類成六大類,請
幼兒說說看,可以怎麼分類呢?
(2) 介紹洛神花和芋頭的營養價值。
洛神花芋你好健康
1. 抗氧化、調血壓,芋頭的四大營養好處!
(Heho 健康 )
2. 洛神花的營養價值
( 漫漫健康 )
講解洛神花的構造及營養價值
幼兒園組
13
(1) 透過繪本讓幼童了解到偏食與挑食都會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請
幼童說說看什麼是健康飲食呢?
(2) 你們都喜歡吃哪些東西呢?
(3) 請幼童將自己喜歡吃的食物畫下來。
(4) 請幼童上台分享自己喜歡吃的食物,並一起來討論哪些食物是比較
健康的?那些食物要少吃呢?為什麼?
引發探究活動:認識不同的種植方法
(1) 請幼童回憶並說說看,園所外面的藍色桶子是做什麼的?。
(2) 知道桶子裡面有什麼嗎?
(3) 運用蚯蚓桶進行種植。
蚓菜共生零廢棄
(1) 運用繪本、影片一起來認識蚯蚓,了解蚯蚓的習性。
(2) 邀請思原生態農場的農民老師介紹蚯蚓桶後,由園內教師將所了解
到的蚓菜共生系統原理,介紹給幼童了解。
(3) 購買蚯蚓與觀察箱,進行簡單的觀察。
(4) 介紹蚯蚓桶中間灰色圓柱的功用,並讓幼童實際觀察。
(5) 請幼童親自採收蔬菜後,初步挑選菜葉,並將不要的根和菜葉放入
灰色圓柱內供蚯蚓食用。
幼兒園組
14
(1) 請幼童聆聽《鑽土的小蚯蚓》兒歌後,說說自己聽到了什麼?
(2) 讓幼童進行當蚯蚓在土中斷成兩截的扮演,來體會蚯蚓的情緒,再
試著表達蚯蚓的感受。
(3) 請幼童扮演蚯蚓躺在墊子上,另一位幼童扮演挖土的人,在蚯蚓旁
做出翻土動作,請幼童試著說一說蚯蚓會有什麼感覺 ?
幼童將菜葉放入灰色圓柱內供蚯蚓食用
幼童觀察蚓菜共生
幼兒園組
15
食在好運用
洛神花萼片、染布、鍋子、橡皮筋、束帶、芋頭葉、鎚子、
塑膠刀子、小帆布袋。
回顧先前與幼童討論「為什麼洛神花的汁液是紅色」和「生活中
有許多天然色素的來源」,例如:洛神花可萃取出花青素,讓幼童
能試著在生活經驗中,實際認識洛神花的特性。
(1) 介紹洛神花植物染所需材料及操作步驟。
清洗洛神花→洛神花煮滾→綁布→將布放入鍋中熬煮 30 分鐘後起鍋
(2) 介紹綁染與紮染的技巧與方法
(3) 將洛神花清洗乾淨放進鍋子裡熬煮
(4) 引導幼童將布用橡皮筋或束帶進行綁或紮的動作。
(5) 將布放進過子裡持續熬煮,並且按壓布幫助染色均勻。
(6) 取出布進行定色的動作後晾乾。
洛神花染布趣
請幼童分享綁法並欣賞自己與他人染布的成果。
幼兒園組
16
洛神花染布教學成果
幼兒園組
17
(1) 回顧之前種植洛神花、芋頭的生長過程。
(2) 詢問幼童洛神花和芋頭可以用來做什麼?吃起來的味道?外觀
顏色?染布的效果?
(3) 洛神花、芋頭和我們右昌有什麼關係?
(1) 小組進行芋頭葉、洛神花敲印染活動。
(2) 介紹敲印染的操作步驟以及工具使用方式。
(3) 進行芋葉與洛神花鋪排。
(4) 實際進行敲印活動,教師在旁協助與引導。
洛神花敲敲與你相芋 -
敲印染
進行作品展示與分享,邀請幼童
上台分享自己的想法,並用口述
的方式表達個人感受。
洛神花為 108 年右昌非營利幼兒園種植非常成功的作物
之一、芋頭為右昌在地作物。
敲印染教學照片
18
幼兒園組
19
食在好料理
洛神花料理製作原料、洛神花茶、果醬吐司、芋圓原料、
芋頭圖卡、繪本《好難養的芋頭》。
(1) 菜園裡的洛神花成熟了,教師詢問幼童有吃過哪些洛神花料理?
(2) 最喜歡哪一種洛神花料理?以及討論想動手做的料理有哪些?
(1) 回顧洛神花的植物構造,並介紹各種洛神花料理的製作過程,與
幼童一起動手製作各種洛神花料理,透過感官的體驗,享受酸甜的
滋味,讓幼童感受更加深刻。
(2) 製作洛神花料理:洛神花蜜餞、洛神花果醬、洛神花茶、洛神花
果凍、洛神花果醬吐司、洛神花果醬派、洛神花愛玉、洛神花爆米
花、洛神花饅頭、洛神花飯糰、洛神花米糕、洛神花餅乾。
(1) 引導幼童進行料理分享,邀請園長媽咪、各班老師一起來品嚐洛
神花料理。
(2) 繪製洛神花圖示,設計洛神花果醬瓶的 LOGO。
酸甘甜仔酸甘甜-
紅寶石好料理
幼兒園組
20
烹飪區開麥拉
(1) 教師逐步開放烹飪區,輪流帶領幼童熟悉果醬吐司與洛神花茶的製
作方法及器具使用、收拾及安全注意事項。
(2) 等全部幼童皆有製作果醬吐司與泡製洛神花茶經驗後,再開放幼童
選擇烹飪區。
(3) 同批幼童進入烹飪區時,教師逐步退出引導,讓幼童獨立操作。
21
22
幼兒園組
23
(1) 分享故事繪本《好難養的芋頭》,藉由繪本與幼童互動,引發幼
童對芋頭的生長過程與環境產生興趣。
(2) 回顧先前觀察芋頭外觀特徵與種植的經驗,並與繪本中的情節連
結,邀請幼童表達個人觀點與感受。
冬至芋圓甜蜜蜜
(1) 教師拿出芋頭構造圖,回顧芋頭的外觀特徵與各部位的名稱。
(2) 介紹芋頭母株苗與走莖苗的不同。
(3) 拿出芋頭生長過程圖,並帶領幼童實際到右昌一畝田,觀察芋頭
生長現況,再請幼童與圖片相互比對。
•教學資源:
芋頭種植後週數與生長狀態
(1) 進行冬至搓芋圓料理活動。
(2) 教師進行食材與製作流程介
,並將幼童分組,請幼童輪流
至烹飪區進行芋圓原料製作與塑
形。
(3) 烹飪後鼓勵幼童分享品嚐的
口感,並回應個人喜好。
幼童搓湯圓教學照片
幼兒園組
24
食在好味道
繪本《蔬菜運動會》及《過年》、蔬菜料理食材、粉漿、
鍋鏟、鍋子、芋頭、發糕食材、圖卡。
(1) 分享故事繪本《蔬菜運動會》,引發幼兒對於蔬菜產生興趣。
(2) 教師提問:請幼童回憶「今天的餐點裡有哪些蔬菜呢?」及「吃
起來的味道怎麼樣,並拿出餐點的蔬菜原型與幼童進行觀察與
討論。
品嚐蔬菜料理:川燙蔬菜、蔬菜煎餅之教學步驟
(1) 清洗菜葉,並在清洗的過程中再次挑選菜葉。
(2) 教師示範川燙蔬菜的方法、技巧與注意事項。
(3) 幼兒觀察水煮沸的現象,並分享自己的發現,幼童川燙蔬菜後並
享用。
(4) 教師介紹蔬菜煎餅所使用的材料與器具,並提醒安全注意事項。
(5) 依照幼童的意願分組 - 清洗蔬菜、切碎蔬菜、調製蔬菜粉漿。
(6) 依照幼童的能力或意願分成使用鬆餅機製作蔬菜煎餅以及使用鍋
鏟製作蔬菜煎餅 2 組。
(7) 享用自己製作的蔬菜煎餅。
菜園裡的美食大餐
幼兒園組
25
(1) 活動前教師與幼童事前討論,共創洛神花與芋頭的創意料理,烹
煮料理後一起品嚐共享。
(2) 配合過年吃發糕的節慶習俗,請師生一起創作美味佳餚-洛神芋
見幸福發糕。
(3) 回顧芋頭的外觀特徵與構造(地下球莖)與生長方式(地下)
洛神花(地上),並以肢體呈現。
(1) 教師詢問幼童最喜歡哪一道
? 進行票選,了解班級幼童的
味覺喜好。
(2) 請幼童分享喜歡的原因。
幼童製作蔬菜料理
(1) 分享故事繪本《過年》,讓幼童認識節日的緣由和演變,過年和
家人團聚,傳承過年圍爐的習俗。
(2) 介紹新年應景食物以及物品所代表的涵義。
(3) 唸唱甜粿過年的兒歌唸謠:甜粿過年,發粿發錢,包仔包金,菜
頭粿吃點心。
洛神芋見幸福發糕
幼兒園組
26
(4) 介紹發糕需要食用的食材,並讓幼童以感官體驗食物的原味,再
以圖示讓幼童理解製作流程,練習備料、測量、烹飪食物。
(5) 幼童分組操作,輪流製作洛神芋見幸福發糕,體驗烹飪的樂趣。
(6) 品嚐洛神芋見幸福發糕,分享品嚐後味道與個人喜好。
採收菜園裡的蔬菜,並邀請家長
一同分享美味佳餚,進行圍爐活
動,增加年節氣氛與互動。
洛神花芋見幸福發糕教學照片
27
28
29
30
31
32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