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環境:自然篇與藝術表現

格式
pdf
大小
174.73 KB
頁數
4
作者
李孟瑤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2-04,离现在 4 26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領域 

社會領域、視覺藝術 

版本冊別 

康軒版第三冊 

單元 

社會領域第一單元第一課-家鄉的環境 

設計者 

施 俊 

單元名稱 

家鄉的環境:自然篇 

時間 

4 節課 

教學 

目標 

1 認識家鄉的自然環境 

2 認識家鄉先民活動的場所 

3 認識家鄉早期的建築物 

4 認識視覺藝術之「線條」表現 

5 認識視覺藝術之「顏色」表現 

6 認識視覺藝術之「表現方式」 

7 認識台灣藝術家作品 

能力 

指標 

1-2-1 描述地方或區域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1-2-6 覺察聚落的形成在於符應人類聚居生活的需求 

1-2-7 說出鄉土的交通狀況,並說明這些交通狀況與生活的關係。 

教學活動 

資源 

教學重點/注意事項 教學目標 能力指標 

評量  時間 

 

活動一【地形與河川】 

(一)家鄉環境大家談 

  1 先讓學生自由發表對家鄉

的認識。 

  2 讓學生發表「花蓮行政區

像什麼」的看法。 

  3 讓學生透過台灣地形圖的

觀察,提出花蓮主要地形

有哪些。 

  4 教師將學生對花蓮地形的

描述,作一整理、歸納。 

 

(二)美麗的花蓮地形線條 

  1 展示中央山脈的照片,讓

學生在螢幕前,用手指描

繪出山脈所呈現之線條。 

  2 展示海岸山脈的照片,讓

學生在螢幕前,用手指描
繪出山脈所呈現之線條。 

  3 展示花東縱谷(油菜田與

茶葉園)的照片,讓學生

在螢幕前,用手指描繪出

地形所呈現之線條。 

 

 

ppt1-4 

 

 

 

 

 

 

 

 

 

 

 

ppt5-12 

 

 

 

 
 
 

 

 

 

 

 

1 讓學生對家鄉的 

名詞界定有所認識 

2 運用圖片對照,讓 

學生記住花蓮縣的 

行政區樣貌 

3 學生必須對各地 

形的名詞界定有所 

了解,之後再藉由地 

形圖來認識花蓮三 

大主要地形 

 

 

讓學生藉由各地形

所呈現之不同線 

條,來體會花蓮三大 

地形的特色,並讓其 

了解不同之線條表 
現,將會傳達出不同 
的視覺效果 

 

 

 

 

 

1 認識家

鄉的自然

環境 

 

 

 

 

 

 

 

 

 

1 認識家

鄉的自然

環境 

2 認識視

覺藝術之
「線條」
表現 

 

 

 

 

 

1-2-1 

 

 

 

 

 

 

 

 

 

 

 

1-2-1 

 

 

 

 
 
 

 

 

 

 

 

1 能畫出

花蓮縣行

政區外貌

及了解花

蓮鄰近縣

市 

2 能說明

花蓮主要

地形、特

色及所在

位置 

 

1 能觀察

指出各地

形所呈現

的不同線

條 
 
 

 

 

 

 

 

15’ 

 

 

 

 

 

 

 

 

 

 

 

20’ 

 

 

 

 
 
 

 

 

 

background image

         教學活動 

 

4 各組派一位代表用身體的曲 

線來扮演油菜田中的稻草 
人姿態。 

 

(三)誰是河川老大 

  1 藉由台灣河川分布圖,讓

學生提出台灣前三條最

長的河流。並從圖中探討

東西河川的差異處。 

  2 教師從河川分布圖,指出

花蓮主要河川位置。 

  3 展示太魯閣峽谷形成圖,

讓學生就圖發表峽谷的

形成原因。 

 

(四)大家來欣賞 

  1 藉由 8 件台灣藝術家太魯

閣峽谷作品欣賞,讓學生

發表其所觀察到作品中

之峽谷顏色呈現。 

  2 讓學生指出這些作品,哪

些是雕塑?哪些是繪畫? 

  3 展示藝術家所描繪的峽谷

道路作品,讓學生藉由觀

察,提出畫面中道路的特

徵(線條/平坦或陡峭) 

4 讓學生從作品中,找出畫

中潛藏的道路。 

  5 展示形似人頭的岩石,引

導學生藉由觀察,找出人

頭上之眼 、鼻、嘴、頭飾。 

6 展示峽谷溪流作品及實物

照片,引導學生藉由觀

察,從影像中判斷溪流速

度的緩急、流向。 

 

資源 

 

 

 
 

 

 

ppt13-14 

 

 

 

 

 

 

 

 

 

 

ppt15-26 

 

 

 

 

 

ppt27 

 

 

 

ppt28-31 

 

ppt32 

 

 
ppt33-35 
 

 

 

 

教學重點/注意事項 

 

 

 
 

 

 

教師銜接之前對中

央山脈的介紹,讓學

生發現中央山脈為

台灣河川的主要發

源地及影響東西河

川長短不同的因素 

 

 

 

 

 

1 讓學生體會同樣的

景物,會因時間 、藝

術家心境、角度的不

同,而有不同顏色的

詮釋。 

2 讓學生去分辨視作

品之表現方式,並請

其說明分辨的依據 

3 藉由影像內容找找

看的活動及溪流流

速、方向、溪水顏色

的判斷,來引導學生

培養觀察的能力。 

 

 
 
 

 

 

 

教學目標 

 

 

 
 

 

 

1 認識家

鄉的自然

環境 

 

 

 

 

 

 

 

 

1 認識家

鄉的自然

環境 

2 認識

「線條」

「顏色」

「表現方

式」 

3 認識台

灣藝術家

作品 

 

 

 

 
 
 

 

 

 

能力指標 

 

 

 
 

 

 

1-2-1 

 

 

 

 

 

 

 

 

 

 

1-2-1 

描述地方

或區域的

自然與人

文特性 

 

 

 

 

 

 

 

 

 

 
 
 

 

 

 

評量 

 

 

 
 

1 能說出

台灣前三

大河川及

位置 

2 能說出

及指出花

蓮主要河

川名稱及

位置 

3 能從圖

中說明峽

谷形成原

因 

 

1 能分辨

雕塑與繪

畫呈現的

差別 

2 能指出

不同時

間、位置

會影響景

色顏色的

變化 

3 能從作

品中指出

峽谷地形

特色 
 
 

 

 

 

時間 

 

 

 
 

 

 

20’ 

 

 

 

 

 

 

 

 

 

 

45’ 

 

 

 

 

 

 

 

 

 

 

 

 

 

 
 
 

 

 

 

background image

教學活動 

 

7 引導學生觀察沙卡噹溪的 

顏色。 

 

(五)家鄉地形線條 

 運用線條來描繪家鄉的地形

環境,並說出所繪地形的名

稱。 

 

活動二【氣候】 

(一)下雨了 

  1 讓學生就自己的經驗來說

明對家鄉四季的認識(雨

量/氣溫)。 

  2 提供東、西、南、北台灣

雨量分布圖,讓學生猜猜

看該圖欲呈現的訊息,於

後再公佈圖之功能。 

3 教導學生學習讀取圖表內

容,並從中讓其比較台灣

各地的雨量分布差異。 

  4 待學生發現各地雨量差異

後,讓其分組討論產生差

異的被原因,於後再公佈

解答。 

 

(二)氣候的描繪 

  1 讓學生自由發表心中四季

的顏色 

  2 展示夏季主題作品,引導

學生經由觀察,判斷作品

所描繪的季節 

  3 展示下雨為主題的作品,

引導學生藉由觀察,判斷

畫中的天氣,讓學生體會

藝術家描繪雨天的方式。 

   

資源 

 

 

 
 

 

 

 

 

 

 

 

ppt36-38 

 

 

 

 

 

 

 

 

 

 

 

 

 

 

 

ppt39-42 

 

 

 

 
 
 

 

 

 

教學重點/注意事項 

 

 

 
 

 

 

 

 

 

 

 

1 讓學生認識雨量分

布圖及讀圖的方式 

2 理解各地雨量差異

的原因 

 

提供以季節、氣候為

主題的藝術創作,讓

學生藉  由觀賞 ,體
會藝術家表現季

節、氣候的手法 
 

 

 

 

 

 

運用藝術作品及實

際照片,讓學生認識

土石流所造成的災

害及檳榔樹與土石

流間的關係。 
 
 

 

 

 

教學目標 

 

 

 
 

 

 

 

 

 

 

 

1 認識家

鄉的自然

環境 

 

 

 

 

 

 

 

 

 

 

 

 

 

1 認識家

鄉的自然

環境 

2 認識

「顏色」 
3 認識台
灣藝術家

作品 

 

 

能力指標 

 

 

 
 

 

 

 

 

 

 

 

1-2-1 

 

 

 

 

 

 

 

 

 

 

 

 

 

 

 

1-2-1 

 

 

 

 
 
 

 

 

 

評量 

 

 

 
 

 

 

 

 

 

 

 

1 會閱讀

雨量分布

圖 

2 能說出

各地區雨

量分部的

差異情況 

 

 

 

 

 

 

 

 

 

1 能從圖

中指出作

品所呈現

的季節描

繪 
 
 

 

 

 

時間 

 

 

 
 

5’ 

 

 

 

 

 

 

20’ 

 

 

 

 

 

 

 

 

 

 

 

 

 

 

 

10’ 

 

 

 

 
 
 

 

 

 

background image

教學活動 

 

4 展示秋季主題作品,引導

學生觀察藝術家如何運
用顏色來描繪秋天的樹

葉。 

  

(三)土石流與檳榔樹 

  1 展示檳榔樹作品,請學生

發表畫中樹的名稱。 

  2 同時展示土石流與檳榔樹

作品,讓學生藉由觀察,

發表其看法。 

 

活動三【家鄉的所在位置】 

(一)家鄉的位置 

  1 展示聚落鳥瞰圖,請學生

先發表先民選擇建立家

鄉位置的決定因素。於

後,教師再進行歸納。 

 

(二)老建築面面觀 

  1 展示不同類型功能的老建

築,讓學生藉由觀察,試

著說明各建築的功能。 

  2 展示現代建築,提供學生

進行比較老舊建築之差

別,提出自己的想法。 

 

資源 

 

 

 
 

 

 

 

ppt43-47 

 

 

 

 

 

 

 

ppt48 

 

 

 

 

 

ppt49-51 

 

 

 

 

教學重點/注意事項 

 

 

 
 

 

 

 

 

 

 

 

 

 

 

 

鳥瞰圖的內容有河

川及稻田,教師可引

導學生藉由這兩項

要素,提出 先民選擇

建立家鄉位置的決

定因素。 

 

讓學生瀏覽各功能

之老建築,以作為後

續上課內容的暖身。 

教學目標 

 

 

 
 

 

 

 

1 認識家

鄉的自然

環境 

2 認識台

灣藝術家

作品 

 

 

1 認識家

鄉先民活

動的場所 

 

 

 

1 認識家

鄉早期的

建築物 

 

 

 

 

 

能力指標 

 

 

 
 

 

 

 

1-2-1 

 

 

 

 

 

 

 

1-2-6 

1-2-7  

 

 

 

 

1-2-6 

 

評量 

 

 

 
 

 

 

 

1 能說出

檳榔樹與

土石流的

關係 

 

 

 

 

1 能說出

部落選擇

地點的考

量 

 

 

1 能察覺

老房子依

功能而有

不同的樣

貌 

2 能發表

對新舊建

築的看法 

時間 

 

 

 
 

 

 

 

5’ 

 

 

 

 

 

 

 

10’ 

 

 

 

 

 

10’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