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計理念:
結構、功能與設計:橋樑讓人類的陸上交通更為順暢。藉著「請到我的家鄉來」一文,從文中各國,聚焦至家鄉之河後勁溪,透過文本閱讀,讓孩子理解工程科學的基礎,學習運用語言、文字等進行記錄,探討橋樑結構及創意美感,以達到STEAM各大領域的能力。
二、教學活動設計
領域名稱 (統整領域) | 語文、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 | 設計者 | 四年級團隊 | |||||
實施年級 | 四下 | 總節數 | 18節+(2節作文) | |||||
主題名稱 | 請到我的家鄉來--家鄉的橋 | |||||||
設計依據 | ||||||||
核心素養 | ||||||||
總綱核心素養 | 領綱核心素養 | |||||||
A2 B3 | 國-E-A2 國-E-B3 自-E-A2能運用好奇心及想像能力,從觀察、閱讀、思考所得的資訊或數據 中,提出適合科學探究的問題或解釋資料,並能依據已知的科學知 識、科學概念及探索科學的方法去想像可能發生的事情,以及理解科 學事實會有不同的論點、證據或解釋方式。 藝-E-A2 藝-E-B3 | |||||||
核心素養呼應說明 | ||||||||
| ||||||||
課程架構 | 導引問題 | |||||||
| ||||||||
學習 重點 | 學習表現 | 國語文 5-Ⅱ-6運用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略,擷取大意。 自然 po-Ⅱ-1能從日常經驗、學習活動、自然環境,進行觀察,進而能察覺問題。 po-Ⅱ-2能依據觀察、蒐集資料、閱讀、思考、討論等,提出問題。。 藝術與人文 2-II-2
能發現生活中的視覺元素,並表達自己的情感。 | 學習內容 | 國語文 Bc-Ⅱ-1 具邏輯、客觀、理性的說明,如科學知識、產品、環境等文本。 Bc-Ⅱ-3數據、圖表、圖片、工具列等輔助說明。 自然 INd-Ⅱ-9施力可能會使物體改變 運動情形或形狀;當物體受力變形時,有的可恢復原狀,有的不能恢復原狀。 藝術與人文 視 E-II-1 色彩感知、造形與空間的探索。 視 A-Ⅱ-1視覺元素、生活之美、視覺聯想。 | ||||
議題 融入 | 所融入之學習重點 | 人 B3能欣賞、理解與人權相關之藝術、音樂、戲劇等創作,並能透過藝術或 人文作品表達人性尊嚴之價值。 閱 E3 熟悉與學科學習相關的文本閱讀策略。 科 E2 了解動手實作的重要性。 科 E5 繪製簡單草圖以呈現設計構想。 環 B3能欣賞、創作與環境相關的藝術與文化,體會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之 美,豐富美感體驗。 | ||||||
教材來源 | 康軒、自製、繪本「驚奇工程繪本4世界橋樑」 | |||||||
教學資源 | 網路、ppt、繪本 | |||||||
學習目標 | ||||||||
一、運用科技網路蒐集橋樑相關資料,並解讀判斷。 二、覺察橋樑設計的問題與要素,分組合作繪製設計草圖並動手操作。 三、記錄實作過程,發表實驗結果,並表達對各組作品的美感鑑賞。 |
教學活動設計 | |||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 時間 | 教學資源 | 評量 |
壹、教學前準備 一、教師事前準備許多後勁溪(學區附近下游段)不同景觀照片包含街景與橋樑,利用投影機隨機展示,引導學生欣賞。 二、教師準備益群橋竣工通車的網路相關報導。 三、世界各國橋樑的圖片、繪本或製作成ppt。 貳、正式教學 【單元一】閱讀文本(2節) 「學習目標」:運用科技網路蒐集橋樑相關資料,並解讀判斷。 引起動機-
教學活動
第二節
1.教師利用 poewrpoint 「各種河川及橋樑的圖片」介紹:橋樑有什麼功用?哪些地方會有橋?橋樑有哪些形式? (導引問題1) 2.你能說出益群橋在哪裡嗎?它連接了哪些地方? 3.益群橋在什麼時候建造?什麼時候完工通車? 4.小組討論完成學習單。 【單元二】橋樑實驗(6節) 「學習目標」:覺察橋樑設計的問題與要素並分組合作繪製設計草圖並動手操作。 第一、二節 橋樑知多少(橋的家族)
橋樑有很多形式,有的強壯,有的省錢,有的美輪美奐,各有其優缺點。橋樑形式的選擇,取決於地質、位置、環境、經費甚至當地的人文。
請學生課前先上網利用搜尋引擎以關鍵字尋找台灣或其他地區各種橋樑形式。
1.常見的橋樑有哪些形式? 2.益群橋是屬於什麼形式? 3.一座好的橋樑應該具備什麼條件?(導引問題2) 4.各組討論及推派報告人員報告小組結論 第三、四、五、六節 紙橋
通常結構由一組的元件結合而成的,稱為結構元件,結構強度受元件強弱的影響很大,而元件的強弱,則受控於材料強度與元件受力的方式。受拉、受壓、受彎是常桿元件常見的受力方式。 2.學生閱讀繪本「驚奇工程繪本4世界橋樑」
1.分組(約4~5人) ,或依原組別。 2.發下A4影印紙數張(各組張數相同) 3.小組討論與實驗(橫與豎/褶皺與平滑)哪種較堅固? 4.發表小組結論 三、紙橋(橋的力) 1.每組發下A4影印紙 2.教師說明製作方法與比賽規則 3.分組用A4影印紙製作各式強度不同的橋身。 【單元三】實驗記錄(3節) 「學習目標」:記錄實作過程,發表實驗結果 第一節 強度測試比賽: 1.在各組完成紙橋作品後,要來進行強度測試,老師講解自變項、應變項(摺數、砝碼數)並預測改變時可能的影響和進行適當次數測試的意義。 第二、三節 紀錄單 1.各組規劃設計紀錄單(二維表格的設計、實驗步驟、待解決問題、心得) (導引問題3) 2.組內討論及完成記錄 3.小組發表 4.老師講評 【單元四】義大利麵橋(6節) 「學習目標」:創作發表,並表達對各組作品美感的鑑賞。 第一節 橋樑的力與美 1.老師以ppt介紹世界著名鐵橋、鐵塔,解說橋樑除了有實用功能,亦有美學價值。讓學生欣賞並體驗建築的美感。學生閱讀繪本「驚奇工程繪本4世界橋樑」。 2.再想想看,如果指定用義大利麵做為橋樑材料,你會把它做成什麼樣子? 3.老師以ppt展示各種義大利麵橋的範例(網路照片) 第二、三、四節 製作義大利麵橋 1.老師發下材料及講解製作方法(黏著劑:白膠、保麗龍膠) 2.各組討論及草稿設計(導引問題4) 3.小組進行製作 第五、六節 義大利麵橋作品展示 1.小組展示義大利麵橋作品及發表設計理念 2.小組互評 3.老師講評 4.各組製作解說牌 5.校園公開展示 | 10分鐘 30分鐘 40分鐘 30分鐘 5分鐘 25分鐘 20分鐘 20分鐘 20分鐘 40分鐘 40分鐘 40分鐘 40分鐘 30分鐘 20分鐘 20分鐘 10分鐘 40分鐘 120分鐘 80分鐘 | 橋樑相關資料及照片 橋樑相關資料及照片 | 學習單 橋的家族學習單 發表小組結論 完成各小組紙橋橋身製作 實驗紀錄單 義大利麵橋作品 作品特色解說牌 |
附錄(一)學習目標、表現任務與評量方式表
主題名稱 | 學習目標 | 表現任務 | 評量方式 | 學習紀錄/評量工具 |
請到我的家鄉來--「家鄉的橋」 | 運用科技網路蒐集橋樑相關資料,並解讀判斷。 | 完成橋梁家族學習單。 | 紙筆測驗及表單 | 學習單 |
覺察橋樑設計的問題與要素,分組合作繪製設計草圖並動手操作。 | 製作紙橋、義大利麵橋、解說牌 | 作品實作 | 書面報告 作品實作 口頭報告 | |
記錄實作過程,發表實驗結果,並表達對各組作品的美感鑑賞 | 製作紙橋、義大利麵橋、解說牌 | 實作評量 | 作品實作 口頭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