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木山巡禮:探索家鄉海洋風情與文化記憶

格式
docx
大小
27.72 KB
頁數
5
上傳者
Administrato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5-02,离现在 1 17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12學年度海洋育課程方案表

課程方案

名稱

家鄉風情話—外木山巡禮

課程類別

統整性主題/議題/專題探究

社團活動或技藝教育部定課程

其他

課程說明

校本課程即學校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自主的精神,依據學生需求、學校條件與社區特性,為學生建構有意義且適切的課程。德和國小座落於基隆市郊區,依山傍海,不僅學生、家長受到在地文化的薰陶,擁有豐富的海洋經驗,學校教師亦致力於海洋議題的探究,並利用課餘時間至海洋相關系所進修,希冀能整合本校人力與在地資源,針對各年級不同領域,設計出兼顧橫向與縱向連結的課程。

  由於三年級學生的學習重點為發覺生活經驗與領域知識內容的關係,以及培養探究生活事物的熱忱,因此,第一學期規劃[家鄉風情畫],引領孩子實地觀察學校附近的外木山海域,再運用多元素材紀錄自己的觀察心得。

實施年級

三年級

節數

上、下學期各10

設計理念

本校座落於基隆市郊區,鄰近外木山海濱,依山傍海,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若能整合本校人力與在地資源,結合相關課程學習,將可增進學生對家鄉的進一步認識,進而培養愛鄉土的情懷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E-A2
敏覺居住地方的社會、自然與人文環境變遷,關注生活問題及其影響,並思考解決方法。

-E-B3
善用多元感官,察覺感知藝術與生活關聯,以豐富美感經驗。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2a-Ⅱ-1關注居住地方社會事物與環境的互動、差異與變遷等問題。

2a-Ⅱ-2表達對居住地方社會事物與環境的關懷。

1-Ⅱ-6能使用視覺元素與想像力,豐富創作主題。

學習內容

Ab-Ⅱ-1居住的生活方式與空間利用,和其居住地方的自然、人文環境相互影響。

Ab-Ⅱ-2自然環境會影響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也會改變自然環境。

E-Ⅱ-1色彩感知、造形與空間的探索。

課程目標

1. 藉由社區漁村參訪關注居住地方社會事物與環境的互動。

2.能為不同對象、空間或情境,選擇色彩、場景,以豐富美感經驗。

表現任務

(總結性評量)

1.作品評量

2.學習單

學習進度週次/節次

單元/子題

單元學習內容(學習歷程)

檢核點(形成性評量)

第一學期

5-6

家鄉風情話-外木山巡禮

先在視聽教室內欣賞「基隆外木山漁港」、「外木山協安宮海上王爺祭」和「外木山空拍」影片,對外木山地形與景觀有初步了解,再進行實地踏查。

學習單

口頭回答

7-8

家鄉風情話-外木山巡禮

1步行前往外木山協和社區,沿路欣賞外木山風光,展現德和兒童的健康與活力。

2事先與當地耆老聯繫,請他介紹協安宮的歷史文化,並說明文物館內館藏來源及其珍貴意義,讓學生更加了解漁村文化的特色與歷史變遷,進一步珍惜與關懷今日所能擁有之一切。

3學生運用手機、平板或畫紙進一步勾勒外木山美景。

口頭回答

9-10

家鄉風情話-小小畫家-彩繪外木山

學生將上週外木山巡禮記錄的資料取出,除了耆老所訴、自己看到的之外,結合手機平板所拍的照片,還可以上網找尋資料,對外木山的人、事、物、景有更全面性的了解之後,繪製出自己心中的外木山圖像。

參與實踐

態度評量

11-12

家鄉風情話-小小畫家-彩繪外木山

運用多方面蒐集到的資料,加入自己的想像與創意,以不同的形式、素材描繪出來的外木山更能看出孩子著重的重點不同,展現不同孩子的自我意識與其嚮往的境界。

參與實踐

態度評量

13-14

家鄉風情話-小小畫家-彩繪外木山

1展現孩子的作品,請孩子說出其作品想表現的內涵與想法。

2老師對於孩子的作品一律給予肯定,進一步引導孩子找出作品中的主題元素,例如環境保護、人文關懷、運動休閒…,進一步為自己的作品命名。

作品評量

口頭回答

第二學期

1-2

海底大搜尋—常見的海洋魚類

1觀看「【外木山自潛】一起看魚去」、「外木山—浮潛—餵魚」【曦遊紀露#4】基隆|超級適合新手學游泳的海邊!外木山海興游泳池!等剪輯影片,了解外木山海域生態資源。

2有相關浮潛經驗的同學可發表自己的心得。

口頭回答

4-5

海底大搜尋—常見的海洋魚類

觀看「有趣的海洋魚類(1)(2)集」,引發學生對海洋魚類的興趣,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

口頭回答

6-7

海底大搜尋—常見的海洋魚類

1利用【台灣海鮮選擇指南】介紹常見的海洋魚類,認識海鮮挑選原則,鼓勵學生買對魚,吃對魚、才能年年有魚-一起為海洋保育盡一份力。

2請孩子回家後找尋相關的資料(網路、書籍、報章雜誌……),可帶到學校與同學、老師分享。

學習單

8-9

海底大搜尋—常見的海洋魚類

1繪製海洋生物沙畫。

2了解自然界的物體、生物、環境間常會互相影響,人類的行為對大自然的影響尤其深遠,身為地球村的一份子,該如何盡力保護生態平衡、保護地球。

海洋生物砂畫

10-11

海底大搜尋—常見的海洋魚類

專注聆聽同學報告,提出疑問或意見。並能對探究方法、過程或結果,進行檢討。

口頭回答問題

議題融入實施內涵

E3具備從事多元水域休閒活動的知識與技能。

E4認識家鄉或鄰近的水域環境與產業。

E9透過肢體、聲音、圖像及道具等,進行以海洋為主題之藝術表現。

E11認識海洋生物與生態。

E15認識家鄉常見的河流與海洋資源並珍惜自然資源。

評量規劃

參與實踐

態度評量

口頭回答

作品評量

環境與教學設備需求

  • 環境:外木山漁村、youtube影音、PPT

  • 教學設備:電視、電腦、相機、相關影片

學生先備基礎:一、二年級時曾走訪探索外木山協和社區,對外木山漁村社區有初步認識。

教材來源

youtube影音

教學影片

學生自備

師資來源

本校教師

備註



填表說明:可依各校需求自行增刪

素養導向教學的設計與實施,四項基本原則:

1)關照知識、能力與態 度的整合;(2)情境脈絡化的學習;(3)強調學習歷程、學習方法及策略(學會學習);(4)在生活及情境中整合活用、實踐力行。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