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學年度海洋教育課程方案表
課程方案 名稱 | 家鄉風情話—外木山巡禮 | 課程類別 | ■統整性主題/議題/專題探究 □社團活動或技藝教育部定課程 □其他 | ||||||
課程說明 | 校本課程即學校教師發揮教育專業自主的精神,依據學生需求、學校條件與社區特性,為學生建構有意義且適切的課程。德和國小座落於基隆市郊區,依山傍海,不僅學生、家長受到在地文化的薰陶,擁有豐富的海洋經驗,學校教師亦致力於海洋議題的探究,並利用課餘時間至海洋相關系所進修,希冀能整合本校人力與在地資源,針對各年級不同領域,設計出兼顧橫向與縱向連結的課程。 由於三年級學生的學習重點為發覺生活經驗與領域知識內容的關係,以及培養探究生活事物的熱忱,因此,第一學期規劃[家鄉風情畫],引領孩子實地觀察學校附近的外木山海域,再運用多元素材紀錄自己的觀察心得。 | ||||||||
實施年級 | 三年級 | 節數 | 上、下學期各10節 | ||||||
設計理念 | 本校座落於基隆市郊區,鄰近外木山海濱,依山傍海,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若能整合本校人力與在地資源,結合相關課程學習,將可增進學生對家鄉的進一步認識,進而培養愛鄉土的情懷。 | ||||||||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 社-E-A2
藝-E-B3
| ||||||||
學習重點 | 學習表現 | 2a-Ⅱ-1關注居住地方社會事物與環境的互動、差異與變遷等問題。 2a-Ⅱ-2表達對居住地方社會事物與環境的關懷。 1-Ⅱ-6能使用視覺元素與想像力,豐富創作主題。 | |||||||
學習內容 | Ab-Ⅱ-1居住的生活方式與空間利用,和其居住地方的自然、人文環境相互影響。 Ab-Ⅱ-2自然環境會影響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也會改變自然環境。 視E-Ⅱ-1色彩感知、造形與空間的探索。 | ||||||||
課程目標 | 1. 藉由社區漁村參訪關注居住地方社會事物與環境的互動。 2.能為不同對象、空間或情境,選擇色彩、場景,以豐富美感經驗。 | ||||||||
表現任務 (總結性評量) | 1.作品評量 2.學習單 | ||||||||
學習進度週次/節次 | 單元/子題 | 單元學習內容(學習歷程) | 檢核點(形成性評量) | ||||||
第一學期 | 第5-6週 | 家鄉風情話-外木山巡禮 | 先在視聽教室內欣賞「基隆外木山漁港」、「外木山協安宮海上王爺祭」和「外木山空拍」影片,對外木山地形與景觀有初步了解,再進行實地踏查。 | 學習單 口頭回答 | |||||
第7-8週 | 家鄉風情話-外木山巡禮 | 1步行前往外木山協和社區,沿路欣賞外木山風光,展現德和兒童的健康與活力。 2事先與當地耆老聯繫,請他介紹協安宮的歷史文化,並說明文物館內館藏來源及其珍貴意義,讓學生更加了解漁村文化的特色與歷史變遷,進一步珍惜與關懷今日所能擁有之一切。 3學生運用手機、平板或畫紙進一步勾勒外木山美景。 | 口頭回答 | ||||||
第9-10週 | 家鄉風情話-小小畫家-彩繪外木山 | 學生將上週外木山巡禮記錄的資料取出,除了耆老所訴、自己看到的之外,結合手機平板所拍的照片,還可以上網找尋資料,對外木山的人、事、物、景有更全面性的了解之後,繪製出自己心中的外木山圖像。 | 參與實踐 態度評量 | ||||||
第11-12週 | 家鄉風情話-小小畫家-彩繪外木山 | 運用多方面蒐集到的資料,加入自己的想像與創意,以不同的形式、素材描繪出來的外木山更能看出孩子著重的重點不同,展現不同孩子的自我意識與其嚮往的境界。 | 參與實踐 態度評量 | ||||||
第13-14週 | 家鄉風情話-小小畫家-彩繪外木山 | 1展現孩子的作品,請孩子說出其作品想表現的內涵與想法。 2老師對於孩子的作品一律給予肯定,進一步引導孩子找出作品中的主題元素,例如環境保護、人文關懷、運動休閒…,進一步為自己的作品命名。 | 作品評量 口頭回答 | ||||||
第二學期 | 第1-2週 | 海底大搜尋—常見的海洋魚類 | 1觀看「【外木山自潛】一起看魚去」、「外木山—浮潛—餵魚」【曦遊紀露#4】基隆|超級適合新手學游泳的海邊!外木山海興游泳池!等剪輯影片,了解外木山海域生態資源。 2有相關浮潛經驗的同學可發表自己的心得。 | 口頭回答 | |||||
第4-5週 | 海底大搜尋—常見的海洋魚類 | 觀看「有趣的海洋魚類(1)(2)集」,引發學生對海洋魚類的興趣,培養科學探究的興趣。 | 口頭回答 | ||||||
第6-7週 | 海底大搜尋—常見的海洋魚類 | 1利用【台灣海鮮選擇指南】介紹常見的海洋魚類,認識海鮮挑選原則,鼓勵學生買對魚,吃對魚、才能年年有魚-一起為海洋保育盡一份力。 2請孩子回家後找尋相關的資料(網路、書籍、報章雜誌……),可帶到學校與同學、老師分享。 | 學習單 | ||||||
第8-9週 | 海底大搜尋—常見的海洋魚類 | 1繪製海洋生物沙畫。 2了解自然界的物體、生物、環境間常會互相影響,人類的行為對大自然的影響尤其深遠,身為地球村的一份子,該如何盡力保護生態平衡、保護地球。 | 海洋生物砂畫 | ||||||
第10-11週 | 海底大搜尋—常見的海洋魚類 | 專注聆聽同學報告,提出疑問或意見。並能對探究方法、過程或結果,進行檢討。 | 口頭回答問題 | ||||||
議題融入實施內涵 | 海E3具備從事多元水域休閒活動的知識與技能。 海E4認識家鄉或鄰近的水域環境與產業。 海E9透過肢體、聲音、圖像及道具等,進行以海洋為主題之藝術表現。 海E11認識海洋生物與生態。 海E15認識家鄉常見的河流與海洋資源並珍惜自然資源。 | ||||||||
評量規劃 | 參與實踐 態度評量 口頭回答 作品評量 | ||||||||
環境與教學設備需求 |
學生先備基礎:一、二年級時曾走訪探索外木山協和社區,對外木山漁村社區有初步認識。 | ||||||||
教材來源 | youtube影音 教學影片 學生自備 | 師資來源 | 本校教師 | ||||||
備註 |
填表說明:可依各校需求自行增刪
素養導向教學的設計與實施,四項基本原則:
(1)關照知識、能力與態 度的整合;(2)情境脈絡化的學習;(3)強調學習歷程、學習方法及策略(學會學習);(4)在生活及情境中整合活用、實踐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