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學期教學重點及評量方式說明 | ||||||
課程方案 | 教學重點 | 評量方式 | 總節數 | |||
海洋教育- 外木山巡禮 | 1.步行前往外木山協和社區,展現德和兒童的健康與活力。 2.參觀外木山漁村裡的協安宮、文物收藏館,了解漁村的歷史變遷與文化特色,進一步珍惜與關懷所擁有的一切。 3.透過在地巡禮、耆老說明、主動學習,結合先備知識繪出每個人心中的外木山。 | 發表討論 學習單 口頭回答問題 彩繪外木山 | 10 | |||
戶外教育 | 1.透過學習場域延伸,帶領學生走出校園,連結書本與實際生活經驗 2.加強學生對萬物之觀察力,豐富學生自然文史知識、經濟活動與生活經驗 | 學習單 口頭回答問題 | 7 | |||
防震防災 | 1建立學生正確的防災概念及知識 2藉由實際演練了解防震防災基本動作。 3.藉由實際演練了解防震防災逃生動線。 | 發表討論 實際演練 | 2 | |||
歲末活動 | 1.藉由好物市集活動了解惜物愛物觀念。 2.關心週遭人事物,學會感恩惜福。 | 活動參與 | 4 | |||
路跑活動 | 1.從路跑活動中考驗耐力,挑戰自我能力。 2.藉由路跑活動強健體魄、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健康。 | 技能評量 活動參與 | 4 | |||
主題閱讀 | 1.閱讀與海洋主題有關的書籍。 2.書寫閱讀學習單。 | 發表討論 學習單 | 4 | |||
團體跳繩 | 1.能在活動中培養團隊合作及互相溝通的能力。 2.從跳繩活動中強健體魄、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健康。 | 技能評量 活動參與 | 2 | |||
補救教學 | 1.提升低成就學生學習能力與效果。 2.彌平學習落差,確保學生學力。 | 紙筆測驗 電腦化適性測驗 | 3 | |||
性平教育 | 1.察覺生活中性別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 2.維護自我與尊重他人身體自主權 | 發表討論 學習單 | 2 | |||
家庭教育 | 了解自己在家庭的責任並關心家庭成員 | 口頭發表 分組討論 | 2 | |||
各週教學進度 | ||||||
教學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單元學習內容 | |||
第4週 | 09/18-9/24 | 防震防災 | 1 建立學生正確的防災概念及知識 2藉由實際演練了解防震防災基本動作。 3.藉由實際演練了解防震防災逃生動線。 | |||
第5-14週 | 09/25-12/03 | 海洋教育- 外木山巡禮 | 1.從影片欣賞中了解外木山之美。 2.參觀外木山漁村、經由當地耆老的介紹說明進一步了解外木山文化,進而關心居住地方事物與環境的互動。 3.能在參觀完外木山後,啟發了解外木山的動機,進而主動蒐集外木山資料,畫出所看到、所感受到的外木山之美。 | |||
第6-7週 | 10/02-10/15 | 主題閱讀 | 1.閱讀與海洋主題有關的書籍。 2.書寫閱讀學習單。 | |||
第17-18週 | 12/18-12/31 | 補救教學 | 1.提升低成就學生學習能力與效果。 2.彌平學習落差,確保學生學力。 | |||
第8-9週 | 10/16-10/29 | 路跑活動 | 1.從路跑活動中考驗耐力,挑戰自我能力。 2.藉由路跑活動強健體魄、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健康。 | |||
第11週 | 11/06-11/12 | 性平教育 | 1.察覺生活中性別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 2.維護自我與尊重他人身體自主權 | |||
第12週 | 11/13-11/19 | 戶外教育 | 1.透過學習場域延伸,帶領學生走出校園,連結書本與實際生活經驗 2.加強學生對萬物之觀察力,豐富學生自然文史知識、經濟活動與生活經驗 | |||
第17週 | 12/18-12/24 | 期末感恩 | 1 藉由好物市集活動了解惜物愛物觀念。 2關心週遭人事物,學會感恩惜福。 | |||
第19週 | 01/01-01/07 | 家庭教育 | 了解自己在家庭的責任並關心家庭成員 | |||
第20週 | 01/08-01/14 | 團體跳繩 | 1.能在活動中培養團隊合作及互相溝通的能力。 2.從跳繩活動中強健體魄、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健康。 |
全學期教學重點及評量方式說明 | ||||||
課程方案 | 教學重點 | 評量方式 | 總節數 | |||
海洋教育- 海底大搜尋 | 1.觀看相關影片,了解外木山海域生態資源。 2.讓孩童發表浮潛、戲水、踏潮…等相關經驗心得。 3.了解魚類資源的枯竭現況及保育的重要,進一步思索自己能為生態保育做些什麼。 | 發表討論 學習單 口頭回答問題 | 10 | |||
防震防災 | 1.建立學生正確的防災知識與概念。 2.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防災態度與價值觀,並能關懷身邊的家人及同伴。 3.訓練學生避難求生的能力及協助部分防災工作的能力。 | 發表討論 實際演練 | 2 | |||
校慶運動會 | 1.促進身心平衡發展,努力參與各項活動。 2.學習同儕互助與合作。 | 活動參與 | 7 | |||
主題閱讀 | 1.閱讀與海洋主題有關的書籍。 2.書寫閱讀學習單。 | 發表討論 學習單 | 6 | |||
母親節活動 | 1.了解母親及家人(照顧者)的辛勞並感謝母親及家人(照顧者)的付出。 2.能將對母親及家人(照顧者)的感謝表達出來。 | 口頭發表 分組討論 | 4 | |||
補救教學 | 1.提升低成就學生學習能力與效果。 2.彌平學習落差,確保學生學力。 | 紙筆測驗 電腦化適性測驗 | 2 | |||
性平教育 | 1.察覺生活中性別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 2.維護自我與尊重他人身體自主權 | 發表討論 學習單 | 3 | |||
家庭教育 | 1.關心和愛護家庭成員 2.參與家庭活動 | 口頭發表 分組討論 | 2 | |||
基隆歷史巡禮 | 1.藉由實際踏查來了解家鄉歷史文化。 2.能關心家鄉和愛護建築文物及古蹟。 | 活動參與 口頭發表 | 4 | |||
各週教學進度 | ||||||
教學週次 | 日期 | 單元主題 | 單元學習內容 | |||
第1週 | 02/12-02/18 | 校園反霸凌 | 1.能分辨霸凌的種類、角色與求助方式。 2.建構友善校園。 | |||
第1-11週 | 02/12-04/28 | 海洋教育- 海底大搜尋 | 1.認識常見的海洋魚類、外木山生態資源。 2.引發孩童對海洋生物的興趣,進一步搜尋資料(上網、書籍、報章雜誌)主動了解自己有興趣的海洋生物。 3.了解魚類資源的枯竭現況及保育的重要,反思人類能做些什麼以維持生態平衡。 | |||
第2-3週 | 02/19-03/03 | 防震防災 | 1 建立學生正確的防災概念及知識。 2藉由實際演練了解防震防災基本動作。 3.藉由實際演練了解防震防災逃生動線。 | |||
第5週 | 03/11-03/17 | 性平教育 | 1.察覺生活中性別刻板印象、偏見與歧視。 2.維護自我與尊重他人身體自主權。 | |||
第2-6週 | 02/19-03/24 | 主題閱讀 | 1.閱讀與海洋主題有關的書籍。 2.書寫閱讀學習單。 | |||
第7週 | 03/25-03/31 | 家庭教育 | 1.關心和愛護家庭成員。 2.參與家庭活動。 | |||
第7-8週 | 03/25-04/07 | 基隆歷史巡禮 | 1.藉由實際踏查來了解家鄉歷史文化。 2.能關心家鄉和愛護建築文物及古蹟。 | |||
第10週 | 04/15-04/21 | 校慶運動會 | 1.促進身心平衡發展,努力參與各項活動。 2.學習同儕互助與合作。 | |||
第11-12週 | 04/22-05/05 | 母親節活動 | 1.了解母親及家人(照顧者)的辛勞並感謝母親及家人(照顧者)的付出。 2.能將對母親及家人(照顧者)的感謝表達出來。 | |||
第17-18週 | 06/03-06/16 | 補救教學 | 1.提升低成就學生學習能力與效果。 2.彌平學習落差,確保學生學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