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品格教育的實踐與反思——以臺北市私立三民幼兒園為例

格式
pdf
大小
864.79 KB
頁數
8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3-01-30,离现在 12 26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兒童照顧與教育》

第二期,

2012年9月,頁   -53

47

品格教育之實踐與省思—以臺北市私立三民幼兒園為例

游玉燕

 

*

      

三民實施「繪本品格教學」從民國

96 年至今邁向第六個年頭,欣逢幼托整合啟動,幼兒

教育議題備受幼教界及社會大眾廣泛討論與關注;有關幼兒教育課程之研修,也伴隨著各項新

政策議題而展現新的風貌;以幼兒真實生活脈絡為中心,打破課程領域界線,統整各領域教學

內容的新課綱也將在今年八月上路。在這個時候以一個園長的角色省思課程之實踐,實為一個

符合園務發展與社會期許回顧的好契機。過程中感謝許碧勳教授的鼓勵與催生,讓筆者有勇氣

回過頭把這幾年來藉由繪本實踐品格教育的歷程,進行回顧與耙梳,期望能看見品格教育之於

課程發展的意涵,落實品格教育之實踐。

  游玉燕,台北市私立三民幼兒園園長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background image

.品格教育之實踐與省思—以臺北市私立三民幼兒園為例.

48

頁 

  -53

壹、實施品格教育之緣起

一、生態衝擊

本園成立於民國

72 年,設有六班。因位居文教社區,創園之始便以「幼兒為本位」之啟

發式角落教學,吸引有共識的家長一起為幼兒教育努力,隨後也推展混齡教學及方案主題課

程,教學成果頗獲家長肯定。然而當「經濟不景氣」、「全美語教學」的浪潮,以排山倒海之

勢而來,三民領受前所未有的招生衝擊,繼而受「少子化」的影響,招生每況愈下。心想如果

三民想要突破現況,必須回到—教育是教育未來孩子的理念,並營造團隊追求變革的熱誠,為

此我們展開了園本課程經營的討論,透過

SWOTS 分析,邀請園內教師和家長一起重塑教育願

景及課程發展。

 

二、品格奠基之重要

三民深信幼兒時期是品格最佳的形成階段,其間幼兒受到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

育的影響,是奠定一生品格養成的重要基礎。另外從教育的長遠觀點看「長大後的幼兒及未來

的社會」,深深感受幼兒的成長是「無法重新來過」的教育事業,如何能「培養幼兒具備正確

的品格與態度,增進幼兒對自己、對眾人、以及對大自然正確的價值觀,以建立將來一個自我

負責、相互尊重與信賴的社會。」當是目前重要的教育目標。

三、研究注入新力量

民國

93 年筆者參與「台北市民權國小」以培基教材為主的品格教育推廣課程,深切體認

到「品格是要教育的」;期間也曾努力思考如何在學前階段將品格自然且有系統地融入幼兒的

學習與生活中,尋尋覓覓卻總礙於「課程教材」的適切性,一直沒有跨出新的步伐。因緣際會

園內楊淑禎教師於、民國

95 年間,在班上進行了一場「以尊重及關懷幼兒圖畫書進行品格教

育之行動研究」實施效果卓著,於是開啟三民推動品格教育的序幕。有了典範,且延續這樣的

成效與機緣,便在期末教學總檢討會時提出實施草案,繼而配合園務發展計畫逐步落實執行,

以教育願景為藍圖,從各種不同角度探討品格教育在三民實施的可行性,並逐步進行。

貳、品格課程發展目標

三民在幼兒品格教育的實踐,主要培養幼兒正確的價值觀,鼓勵幼兒尊重、分享、服務的

態度,滋養幼兒愛與關懷、負責、勇氣、信心、合作等品格。品格教育之計畫目標,符應教育

局推動之品格教育和行動實踐,並以學校願景—「情緒、專注、獨立、快樂」為核心,以三年

學程品格課程發展並融入各領域教學,透過繪本為媒介,期能培育「完整的個人」以及「良性

的社會成員」。推動品格教育之實施,並落實於日常及家庭中,其目標如下:

(1) 營造有利幼兒品格發展與溫暖關懷的學習環境。
(2) 提昇幼兒正確的價值觀及品格的實踐力。
(3) 強化教師品格教學能力,提升品格教育實施成效。

background image

《兒童照顧與教育》

第二期,

2012年9月,頁   -53

49

(4) 凝聚親、師、生及社區力量,促進「品格園本文化營造」。
(5) 增進幼兒對品格核心價值的認識,促使家庭與學校、社區教育能相得益彰。

參、品格課程發展歷程

課程是達到教育目標的指針,課程設計與教學是實現教育目標的手段,而省思教學則是促

使教學活化的重要歷程。以下嘗試從課程的發展歷程看教學的問題與轉化。

一、準備與體驗階段(民國

96 年 -97 年)

發現問題:沒受過專業訓練、個人信念不穩固、為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

解決策略:凝聚共識、聚焦問題、勇敢嘗試

確定在園內實施品格教育後,首要工作便是建立教師們的共識,除了透過文獻的閱讀及課

程規劃的討論,進入初步的探討與分析;在確保以幼兒為中心的課程架構下,決定以幼兒最愛

的繪本為教學的媒介,並採用美國瑞安教授的五

E 教學法,進一步掌握教學的內容及方法。同

步進入教學體驗期,嘗試不同年齡不同的核心價值的體驗課程,深信唯有勇敢行動才能在實踐

中看見幼兒的品格學習及合宜的方法。

學習要點:此階段的重點主要確立品格的核心問題~何謂品格教育?要怎麼教?要使用教

材嗎?使用什麼教學法?另一關鍵重點則是強化教師對品格教育實施之信念與體驗教學。

二、發展階段(民國

97 年 -99 年)

發現問題:無法掌握教學法的內涵、學期核心項目太多、品格價值體系待建構。

解決策略:參加研習、從組織經驗發展可行方案、建立信心

嘗試了半年以繪本為主軸的品格教育後,正式進入三年學程的規劃與執行,並從前半年的

體驗中歸類出以下幾個實施要點。經由實做體驗→觀察→發現問題→分享→討論→修正→實做

的循環歷程,強化教師的課程設計並透過不斷的對話機制,具體化課程進行的方案,增進教師

品格實踐的能力與信心。

(一)確定三年學程的核心價值(附件

1)

以做為現代公民應培養的基礎品格特質

--「品格的六大支柱 -- 尊重、責任、公平、值得信

賴、關懷、公民責任」作為基礎,選擇適合在生活中呈顯的品格及現階段幼兒需培養的品格特

質,發展出三年的品格核心,期使透過核心價值對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表現能產生有利的

影響。

(二)定義每一個核心價值的意義

( 附件 2)

有了核心價值,接著必須要釐清核心概念,才能掌握明確的教學目標。因此針對每一個核

心開會討論,透過想法激盪、意涵澄清、理解與驗證來達成共通的意念,在一次又一次的會議

中,完成核心價值的定義作業。如:尊重是欣賞和接納彼此的不同。並針對品格核心從認知

( 道

德認知

)、情意 ( 道德情感 ) 及技能 ( 道德行動 ) 等三方面擬訂教學目標,與品格繪本之教育核

心聯結。

background image

.品格教育之實踐與省思—以臺北市私立三民幼兒園為例.

50

頁 

  -53

(三)繪本的選擇要點

確定核心價值並定義後,接下來就得面對繪本的選擇。一開始教師們各自展開繪本的探

索歷程,除了考量富有品格核心的意涵,領域的廣度還要合適幼兒年齡能理解的內容。完成各

自的篩選後,即開會分享各自的觀點並進行交互討論(說明選擇的原因?看見核心價值在哪

裡?

......);在探索與分享後,根據核心價值、及課程目標票選學期品格繪本。

(四)繪本內容的分析

確定繪本後,進一步進行繪本內容分析。每一本繪本,每個教師都可能有不同的解讀因而

產生不同的意義和感受,所以每位教師都先提列其中隱含的核心價值,以利於教學的設計與討

論。初期教師們還不太熟悉繪本分析,因此透過教學研討,先從畫面的文字的解讀開始,進行

內容的初步分析;並依據五

E 的教學向度(榜樣、解釋、勸勉、環境、體驗),逐一探討內涵

的意義及可行的活動方案,透過團隊的力量補個人之不足。藉由一次又一次的循環歷程,成就

教師的分析及課程設計能力。

(五)品格教學的分享與討論

各班教師必須配合幼兒興趣、需求和能力,各自調整內容的深淺及探究的重點,如大班可

以營造道德兩難的討論,小班則在於正向榜樣的討論。結束一本繪本的教學後,便會再次展開

討論,分享實施的心得及面臨的困難,還有幼兒及家長的回應。

學習要點:此階段重點在於深入教學法內涵的探討、建構品格教學的價值系統,期望能培

養出真正懂得分辨與思考,擁有正向行為表現及良好人際互動讀的孩子。

三、實施階段(民國

99 年迄今∼) 

發現問題:固著於繪本中的核心價值、生活的連結不足、教師主導性高。

解決策略:減少繪本量、延長核心進行時間、增加幼兒的生活經驗

園內採用自編的課程教材,提供多元型態的活動,幫助幼兒能實際地去認識、感受、操作、

尤其偏重討論、體驗與分享,如:妮妮是個什麼樣的孩子?結果如何?如果是你會怎麼解決,

以引導幼兒了解品格的涵義並加深幼兒的印象。實施中卻發現過於強調核心價值的討論,促使

課程傾向教師主導的比重過高,較少出現幼兒自主的課程,缺少教師與幼兒的交互作用,容易

形成幼兒的被動學習,同時幼兒在能力的展現上相對缺乏。為了減少教師的主導性,第一要務

就是延長品格核心的時間,且減少核心繪本的數量,如把一學期的三個核心,調整為二個核心;

繼而把一核心三繪本,轉而變成每一個核心使用二本繪本,藉以緩和教學步調,讓教學更落實

在師生的交互中,增進教師與幼兒間有意義的學習。

學習要點:此階段不斷透過課程活動的回顧,探究品格繪本實施的本質及其盲點。在建構

繪本中的品格及多元領域的面向上,也盡量考量到幼兒經驗的多寡,讓課程、教師與幼兒、同

儕都能發生有效的交互學習。

background image

《兒童照顧與教育》

第二期,

2012年9月,頁   -53

51

肆、品格課程實施分享

一、體驗美好

教師是落實品格教育的關鍵人物:在實施品格教育的歷程中,發現教師是影響品格教育的

關鍵人物,除了身教的影響,如何將教室內外的事件隨機轉換為品格核心的題材;配合主題課

程引導幼兒體驗、實作與分享,將可促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有良好品格的展現。因此,教師的

信念及專業知能的建構,愈顯得舉足輕重。

繪本是增進品格價值澄清的好幫手:以繪本作為品格教育課程設計的教材,課程富趣味性,

能吸引幼兒的興趣,加上配合品格核心所能運用的繪本多且廣,完全能快速分享品格的核心概

念,增進幼兒對核心價值的建構。又可以運用繪本的不同屬性,從自己開始,推己及人到社會、

大自然等,將故事融合於生活中達到較大的教學效益,且資源的收集方便,的確是培養幼兒品

格的好幫手。

家長是落實品格教育的最佳推手~品格是內隱式學習,幼兒的行為大都是學習而來,家

庭、學校、同儕等言行,對品格形塑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親師的合作關係將攸關品格教育

的成功與否,品格教育的實施過程,教師必須注重與家長間的情感與觀念交流,因為品格的實

踐即是一種價值的澄清,而家長的觀念就如同一面鏡子反應出家長的價值觀,在三民除了邀請

家長融入課程的參與,進行觀念的了解與溝通;藉由親子互動學習單,了解幼兒學習品格教育

的內容,利用家園心橋分享幼兒品格成長的點滴及品格教學中的相關對話…等;也常透過講座、

親師座談及讀書會的方式進一步了解品格教育的內涵,讓家長做幼兒的好榜樣,扮演傳遞正確

價值觀與累積美好品格經驗的重要角色。

二、學習改變

教學的反省與修正是精進教學的重要歷程,教師們雖未以行動研究為導向,但大家緊密相

扣的討論與分享隨著教學的進行持續推動,除了反省教學活動展現的成效,也在教學省思中慢

慢釐清自己的個人信念及因應之道。在實施、觀察討論、反省及修正的歷程中,教師們有了一

些重要的改變(一)繪本的多元層次,從人我→學校→社區→大自然。(二)加入相關核心的

繪本,提供幼兒更多元的發現、思考並釐清其價值觀。(三)融入更多生活中的經驗及榜樣人

物,連結幼兒的生活,促進新舊經驗的調適與同化。(四)透過不同管道,如:講座、閱讀、

學習單、時論探討、活動等大力邀請家長一起投入品格教育的實踐,活化品格教學的推展。

三、重視生活連結

有效的品格教育不能只是單向的訊息傳遞,也不能以說大道理的方式進行。未來必須多安

排教學觀摩增加教師間的深度對話,促進理念與實務的交相互動;學習把重點放在教師與課程

間的關連性

( 如身教、價值觀 ),課程與幼兒間的交互作用 ( 如生活經驗、價值澄清 ),並觀察

幼兒的行為表現,作為課程修正的依據元素,期使品格與生活有更佳的連結。

重視幼兒的體會與感受,強調從生活中的踐行活動來經驗,如:感恩,把吹氣的汽球放在

孩子的肚子,當有些幼兒坐下吃飯時,會覺得很不舒服而想要拿走汽球,也就表示孩子已有感

受到懷孕的不便與不舒服,因而懂得感謝媽媽的辛苦。同時也強調與家長的溝通與互動,經由

background image

.品格教育之實踐與省思—以臺北市私立三民幼兒園為例.

52

頁 

  -53

各種管道了解孩子回家後的行為表現

( 如學習單、對談 ),從中觀察孩子是否實踐活動中的核

心價值,作為教學評鑑的依據之一。

四、發現困難

品格教學的內涵廣,認知、技能、情意的評量又難以量化(如:尊重、關懷、負責、合

作……),教學成果及幼兒的品格踐行,除了可以從生活觀察中獲得資訊外,其他只能從直覺

感受回應可能的效果,所以很難評估教學的成效為何?雖然透過多元活動與家長互動(如:學

習單、親職講座、教學觀摩、體驗活動……),還是缺乏家長提供幼兒學習回饋的訊息,很難

看見品格教學的具體成效。因此除了教師專業技能的再精進外,如何活化教學的評量機制,將

是未來的大考驗。

五、突破與創新

面對新課綱的實施,如何以「幼兒為主體」時時回顧,省思教學的過程中到底給了幼兒

什麼?幼兒又從中獲取什麼樣的滋養?教師必須透過不斷的在職進修,增進自己專業知能與技

能;多閱讀多觀摩並且不斷進行專業對話。在不斷的省思及拓展中,促使教師敏感於生活中人、

事、物與品格的關聯,將生活中所接觸的轉為品格教育活動;重視幼兒品格教育在遊戲中學習

的價值,配合不同的課程取向,提供幼兒更多自主探索、學習的活動,幫助品格教育的實踐。

品格教育乃動態歷程,須不斷發展與更新。實施多年的品格教育,再一次回顧更堅定品格

在幼兒生活中的重要,為了增進品格力行,將透過「模仿與示範」強化及發展幼兒的品格體驗;

並將五

E 提升為教育部品格促進方案中的六 E,加入正向期許(Expectation),透過獎勵與表揚,

協助孩子能自我激勵,不斷追求成長。最終期盼三民能真正做到「重視品格教育,善用繪本引

導幼兒喜愛閱讀,培養品格力、生活力、學習力與美力」的優質學園,並得以永續成長。

伍、備註

附件 1. 三民品格教育「三年學程」規劃

                   班別
           核心

年度

 

上學期

下學期
小班下

下學期
中班下

下學期
大班下

95 學年

品格核心

(體驗期)

未進行

關懷

愛心

分享

勇氣

信心

誠實

負責

專注

服從

96 學年

快樂、恆心、感恩

獨立、信賴、合作

97 學年

關懷、勇氣、信心

負責、誠實

98 學年

尊重、關懷

專注、公平

99 學年

獨立、合作

感恩、恆心

100 學年

勇氣、信心

負責、誠實

101 學年

尊重、關懷

專注、服從

background image

《兒童照顧與教育》

第二期,

2012年9月,頁   -53

53

附件 2. 由團隊激盪出各個品格核心的定義:

關懷

用愛關心付諸行動

獨立

有能力自己完成,不依賴他人

愛心

樂於付出,快樂知足並珍惜擁有

信賴

彼此相信,相互依賴

分享

懂得主動付出,樂於共享

合作

結合團體的力量,朝共同目標努力

快樂

以正面的態度,看待人事物

負責

確實做到自己應該做的事

恆心

持續不斷的努力,堅持到底

誠實

真實描述事實的真相

感恩

心存感謝,珍惜所有

尊重

欣賞接納彼此的不同

勇氣

面對問題,勇於克服並努力完成

公平

平等無私的心對待人事物

信心

相信自己的能力,並勇於表現

誠實

用適切的態度,表達事實的真相

專注

專心一意,全心投入

服從

能夠遵從規範,尊重他人

background image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