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9
,离现在 1
年 27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1
臺南
400主題優良教案甄選
一、教案名稱:臺南四百,無限精采
二、設計理念:
臺南,一座由歷史與故事堆疊而成的古都。四百年的綿遠悠長綻放出屬於這座城市
的璀璨絢爛:是先民的篳路藍縷、辛勤開墾,使瘴癘之地搖身一變成為文化古都;是前
賢的高瞻遠矚使得這座城市早早地沉浸於琅琅讀書聲之中;是前人的殫精竭慮才有了鳳
凰古城涅槃新生的文明進步,而這一切,都是來自先祖汗水的澆灌而茁壯出城市的文明
精采。
稚子潔白如紙,這所有的燦爛文明合該由他們的雙眼去發現、藉由他們的身心去體
認、沉浸之中;而教師便是其中的觸媒——把各個時期的文化樣貌緩緩攤開,將這交融
後的景象重新梳理,回到歷史的長流中,領略古都的變遷與翻新。透過一系列的課程灌
溉滋養學生心靈,讓他們在其中思考,將臺南豐厚的人文底蘊種入學子心中,以史為
根,立足現代、並眺望未來。
課程融入數位科技並搭配「自主學習」的課堂組織,透過學生自學、組內共學、組
間互學、教師導學四步驟的相互扣連、逐步遞進,培養學生關懷周遭、認識傳統、設計
實踐的能力;並融入雙素養閱讀教學,培植學生資料查找與評估訊息的能力,落實
12年
國教「自發、互動、共好」的精神。
課程第一單元【古今交融】
:藉由臺南特色文創商品呈現歷史與現代的碰撞,以
T 表
策略作為認識古蹟的開端;再經由地圖協作更進一步挖掘地理位置與文化的關聯,藉由
這些活動帶領學生認識傳統,進而珍視自己的文化;第二單元【遠近馳名】
:藉由前一單
元所學的知識轉化成具有臺南特色的明信片文創品:摘取資料中重點訊息並轉化成設計
元素,透過平板設計將明信片數位化,讓臺南的文化透過現代方式發揚光大,將有形無
形的文化資產推廣出去;第三單元【融會貫通】
:在第一單元的基礎上,配合資料查閱、
篩選、刪減,以及探討何謂「有意義的問題」
,引導學生設計出與古蹟有關的解謎活動,
並實地進行小組戶外闖關,讓知識不只停在書本與網頁中,更是自己與同儕的一步一腳
印;第四單元【以文會友】
:讓學生透過書寫明信片短文來回顧課程及分享對臺南文化的
想法,並勾勒對這座城市未來的憧憬與期盼。課程的最後,將數位明信片寄給姊妹校學
生,不僅促進兩校交流,更是讓國際筆友慢慢認識臺南——「一起臺南,世界交陪」!
2
臺南四百,無限精采
教案名稱
單元名稱
臺南400
核心價值
12年國教
核心素養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學習目標
教學步驟
學習方式
表現任務
教材文本
科技應用
節次時間
學生自學
教師
導學
組內共學
教師
導學
組內共學
教師
導學
組間互學
教師
導學
自學:溫故
知新、疑難、探問
共學:解難、核對、商議、修正
導學:檢視、引入、疏解、總結
互學:展示
匯報、互評、整合
C
|
Care for
關懷同理
S
|
Share with
分享表達
H
|
Hear from
習得知識
E
|
Experience practice
體驗實踐
三、設計架構:含學習目標概念分析與架構圖
古今交融
遠近馳名
融會貫通
以文會友
珍視傳統
開創當代
開創當代
展望未來
第1-2節80分鐘
第3節40分鐘
第4-5節80分鐘
第6節40分鐘
C3 多元文化與
國際理解
B3 藝術涵養與
美感素養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社1b-Ⅲ-3
、
社2b-Ⅲ-2
社3d-Ⅲ-3
藝1-Ⅲ-2
國5-Ⅲ-6
社1b-Ⅲ-3
、
社3c-Ⅲ-2
國5-Ⅲ-6
社2c-Ⅲ-3
國6-Ⅲ-3
T 表摘要臺南文化資
產的發展脈絡和特
色,操作 TGOS 地圖
協作平臺連結地理位
置與歷史文化的關
聯,珍視城市記憶與
文化底蘊的多元性。
提取文化資產的獨特
價值並轉化成明信片
的標語與元素,設計
臺南獨有的魅力明信
片,願意開創專屬於
自己的當代文創品。
識別有意義的問題,
挑選古蹟的歷史文化
資訊後規劃解謎活
動,實地闖關中體認
到團隊合作的重要
性,銘刻關於這片土
地的重要記憶。
列舉在課程中的所見
所聞,運用五感摹寫
撰寫短文,與國際筆
友分享自己對臺南的
感覺、文化資產的深
刻印象,以及城市未
來的樣貌。
T 表摘要
TGOS 地圖協作
標語構思
明信片創作
解謎設計
實地闖關
五感摹寫短文
國際筆友
「臺南400 - 一起臺南 世界交陪」官網、文化部 iCulture、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古蹟營運科、國家文化資產…等
網……2
LearnMode 學習吧
Google、TGOS
LearnMode 學習吧
Keynote、Canva
LearnMode 學習吧
Keynote、Google
LearnMode 學習吧
GoodNotes、Email
社 Cb-Ⅲ-2各種文化
隨著時代變遷,都在
臺灣留下有形與無形
的文化資產,並於生
活中展現特色。
視藝 E-Ⅲ-1視覺元
素、色彩與構成要素
的辨識與溝通。
國 Bb-Ⅲ-3對物或自
然的感悟。
社 Bc-Ⅲ-1族群或地
區的文化特色,各有
其產生的背景因素,
因而形塑臺灣多元豐
富的文化內涵。
社 Ba-Ⅲ-1個人不同
的背景與經驗,使其
觀點感受產生差異。
國 Bb-Ⅲ-1自我情感
的表達。
3
四、教學活動設計:
實施年級
六年級
總節數
共六節,
240分鐘。
實施人數
28人,約6人/組。
核心素養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學
習
重
點
學習表現
社
1b-Ⅲ-3解析特定人物、族群與事件在所處時間、空間脈絡中的位置與意
義。
社
2b-Ⅲ-2理解不同文化的特色,欣賞並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社
2c-Ⅲ-3澄清及珍視自己的公民身分,並具備對國家及文化的認同感。
社
3c-Ⅲ-2發揮各人不同的專長,透過分工進行團隊合作。
社
3d-Ⅲ-3分享學習主題、社會議題探究的發現或執行經驗,並運用回饋資
訊進行省思,尋求調整與創新。
國
5-Ⅲ-6熟習適合學習階段的摘要策略,擷取大意。
國
6-Ⅲ-3掌握寫作步驟,寫出表達清楚、段落分明、符合主題的作品。
藝
1-III-2能使用視覺元素和構成要素,探索創作歷程。
議題
學習主題
閱讀素養教育-閱讀的歷程
多元文化教育-我族文化的認同
實質內涵
閱
E5發展檢索資訊、獲得資訊、整合資訊的數位閱讀能力。
多
E2建立自己的文化認同與意識。
臺南
400
珍視傳統、開創當代、展望未來、一起臺南,世界交陪!
所融入之
學習重點
⚫ 珍視傳統-重新梳理臺南400年來之重要歷史脈絡與文化價值,並對
臺南的城市記憶、文化底蘊進行提取與轉化。(單元
1:古今交融)
⚫ 開創當代-在歷史悠久、文化豐沛的城市中,提取其有別於其他城市
的獨特當代價值,整合與精煉臺南獨有的當代魅力。(單元
2-3:遠近
馳名、融會貫通)
⚫
展望未來-融合傳統文化底蘊與未來的趨勢科技,將創造出新型態的
人文智慧城市,下一個
400年,臺南又將呈現什麼樣嶄新的城市價值
與樣貌呢?(單元
4:以文會友)
與其他領域
/
科目的連結
社會、國語、藝術
教材來源
⚫ 文化部 iCulture。
⚫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古蹟營運科。
https://historic.tainan.gov.tw/
⚫ 國家文化資產網。
…等,詳如參考資料。
教學設備
/資源
平板、網際網路、
Google、TGOS、Keynote、Canva、GoodNotes、Email
LearnMode 學習吧(自編教材):
4
學習目標
1.
T 表摘要臺南文化資產的發展脈絡和特色,操作地圖協作平臺連結地
理位置與歷史文化的關聯,珍視城市記憶與文化底蘊的多元性。
2.
提取文化資產的獨特價值並轉化成明信片的標語與元素,設計臺南獨
有的魅力明信片,願意開創專屬於自己的當代文創品。
3.
識別有意義的問題,挑選古蹟的歷史文化資訊後規劃解謎活動,在實
地闖關中體認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銘刻關於這片土地的重要記憶。
4.
列舉在課程中的所見所聞,運用五感摹寫撰寫短文,與國際筆友分享
自己對臺南的感覺、文化資產的深刻印象,以及城市未來的樣貌。
教學型態
■ 個別班級教學 ■ 戶外教學 □ 其他
教學
活動
(單元
/
節次)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實施
時間
單元
1
古今
交融
第一節
一、準備活動
(一) 【學生自學】臺南400精采開展。
1.
知新:學生瀏覽〔學習吧〕中的影片「臺南
400熱蘭遮博物館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V3fOABzkiY
2.
探問:關鍵提問思考答案並尋求相關資料及其他人的幫助。
(1) 臺南400是以哪個時間點為參照?為什麼選用這個時間點?
學生擬答:
1624年荷蘭人自臺南安平登陸。這是臺南第一
次登上國際的視野之中,開始了多元文化的交流。
(2) 影片中看到哪些臺南的自然環境、人文活動、名勝古蹟?
學生擬答:
⚫ 自然環境—四草綠色隧道、濕地、魚塭、……等
⚫ 人文活動—吉貝耍夜祭、鹽水蜂炮、王船祭、……等
⚫ 名勝古蹟—赤崁樓、祀典大天后宮、熱蘭遮堡、……等
3.
總結:介紹臺南
400的由來、標誌、標準色、圖樣和標準字等。
(二) 【學生自學】古蹟猜猜樂。
1.
疑難:學生至〔學習吧〕中下載學習單,上網搜尋資料解決任
務難題,並在小組內討論古蹟照片所對應的名稱。
〔學習單〕古蹟名稱配對學習單
10分鐘
5
2.
溫故:鼓勵同學分享對臺南古蹟相關的先備知識及既有經驗。
二、發展活動
(三) 【組內共學】文創商品與古蹟配對。
1.
解難:學生至〔學習吧〕中下載學習單,查閱資料並在小組內
討論,將文創商品與古蹟配對,並完成古蹟主題人物介紹。
〔學習單〕文創商品與古蹟配對學習單
2.
核對:組內核對比較各組員對問題的理解及初步答案。可至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古蹟營運科網站
https://historic.tainan.gov.tw/
或其他網站查閱資料來釐清與整理資料。
3.
商議:有步驟的討論各組員的不同答案及尋求共識。
(四) 【組間互學】古蹟主題人物介紹。
1.
匯報:小組上臺分享文創商品與古蹟之配對結果,並向全班說
明配對原因,以及該小組分配到的古蹟主題人物介紹。
學生擬答〔文創商品人物之介紹〕
(1)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配對「熱蘭遮堡」
:是荷蘭
17世紀著
名畫家維梅爾的畫作,畫中少女眼神似乎在召喚觀賞人。
(2) 「鄭成功」配對「延平郡王祠」
:明朝皇帝對鄭成功賞識有
加,賜國姓「朱」並改名「成功」
,受封為「延平郡王」
。
(3) 「孔子」配對「全臺首學」
:孔子是儒家學說代表,《論
語》是記錄其與弟子的對話,明鄭時期建聖廟立學校。
(4) 「月老」配對「祀典武廟」
:祀典武廟《月老尊者》為府城
四大月老之一,是非常靈驗求取姻緣的婚姻之神。
(5) 「魁星爺」配對「赤崁樓」
:赤崁樓文昌閣有祭拜魁星爺,
傳說是文曲星轉世,為讀書士子的守護神。
(6) 「天后(媽祖)
」配對「祀典大天后宮」:媽祖本名林默,
因是女性稱默娘,清代被敕封為天后,為航海的守護神。
(7) 「林百貨娃娃」配對「林百貨」
:林百貨娃娃為當時林百貨
的櫃姐所設計,且娃娃身穿洋裝,代表日本的西化政策。
2.
互評:對於其他組的匯報答案作出評估,並給予回饋意見。
20分鐘
6
三、綜合活動
(五) 【教師導學】
:標記古蹟時期。
1.
檢視:簡要說明臺南的歷史發展—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清領
時期、日治時期、現今。
2.
引入:引導學生至〔學習吧〕中下載學習單,討論思考或查閱
資料,將七個古蹟的起源時間點標記在發展時間軸簡報中。
〔學習單〕古蹟的發展時間軸學習單
3.
疏解:教師抽點小組利用平板分享螢幕畫面並發表成果。發表
完後,再請答案不同的小組一同投影並發表,讓小組間比較分
析和優化整合答案。
4.
師生總結:簡要各古蹟在不同時期的發展、演變與其意義。
〔學習單參考答案〕古蹟的發展時間軸學習單
〔補充資料〕歷史沿革(教師視學生反應與時間補充說明)
(六) 作業繳交:請學生將古蹟配對、文創商品配對與古蹟發展時間軸的
討論結果(學習單檔案)上傳至〔學習吧〕。
10分鐘
單元
1
古今
交融
第二節
一、準備活動
(一) 【教師導學】TGOS 地圖協作平臺。
1.
引入:介紹〔地圖協作平臺〕,是一種地理資訊系統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能讓學生在線上多人協作,將古蹟查詢的
資料記錄在雲端,整合線上與線下資訊,同時也分享自身數位記
5分鐘
7
憶與記錄,成為課堂學習歷程紀錄和數位說故事的素材。
〔平臺網址〕
2.
疏解:引導學生練習操作〔地圖協作平臺〕
,熟悉新增、編輯、
刪除資料項,設定主題資料屬性欄位、……等基本操作。
二、發展活動
(二) 【組內共學】古蹟故事的 T 表摘要。
1.
解難:合作查閱與摘要古蹟資訊。運用教師提供的網站或自行查
詢資料後,進行
T 表摘要,透過刪除、歸納和主題句的方式簡要
介紹古蹟。〔教材簡報〕
項目
古蹟說明
人
重要人物
事
列點呈現荷西、明鄭、清領、日治等時期大事。
時
西元年/時期
地
古蹟所在地
物
該古蹟的價值、特色
照片
昔日照片:查找老照片(可附上圖名、時間)
今日照片:透過街景功能截圖該古蹟的正面
資料來源
網站名稱、網址連結。
2.
核對:組內核對比較各組員對問題的理解及初步答案。
3.
商議:有步驟的討論各組員的不同答案及尋求共識。
4.
修正:修正組員的初步答案而得出小組最好答案。
項目
熱蘭遮堡(學生詳細答案)
人
荷蘭人、鄭成功、臺人、施琅、清兵、沈葆楨、日人。
事
1.
荷西時期:荷蘭東印度公司積極發展海外貿易,
1624 年
占領今日安平,並建熱蘭遮城為重要的防禦據點。
2.
明鄭時期:鄭成功的住處,為王城。
3.
清領時期:失去軍事價值,變為億載金城之材料。
4.
日治時期:在殘蹟上建造安平海關宿舍。
5.
現今:為國定古蹟,
「熱蘭遮城」修正為「熱蘭遮堡」。
時
建於
1624年、荷西時期
地
臺南市安平區國勝路
82號及其周圍共39筆土地
物
1.
遺構: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安平古堡殘蹟。
2.
當時距離荷蘭航程最遠的軍事或國防上的重要據點。
照片
1920 年代熱蘭遮城
2017 街景地圖熱蘭遮堡遺構
資料來源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古蹟營運科
&臺南研究資料庫、臺灣記憶
20分鐘
8
三、綜合活動
(三) 【組間互學】古蹟故事的地圖協作。
1.
匯報:學生運用〔地圖協作平臺〕新增圖徵標記各組負責古蹟的
地理位置,並將古蹟
T 表摘要的資料(人、事、時、地、物、今
昔照片等)彙整在該古蹟的雲端資料表格中,將古蹟的地理位置
與歷史文化資訊做連結,作為課堂記錄和發表內容。
2.
展示:各組發表,運用〔地圖協作平臺〕簡介古蹟的歷史文化。
3.
互評:個別組別對於其他組的匯報答案作評估。
4.
整合:其他組別或教師進行提問回饋,小組再依照回饋優化答案。
5.
師生總結:珍視臺南
400年來之城市記憶與文化底蘊的多元性。
15分鐘
單元
2
遠近
馳名
第三節
一、準備活動
(一) 【教師導學】明信片的基本要素。
1.
引入:讓學生了解明信片的基本要素,呈現〔明信片範本〕
。
shopping GO | 古都風華明信片-單張 (tainan.gov.tw)
2.
疏解:關鍵提問,請學生思考明信片間的相同處(基本要素)
。
學生擬答:古蹟圖片、古蹟名稱、古蹟年代(重要資訊)。
3.
疏解:教師展示〔自製明信片範本〕
,再次進行關鍵提問,除了
5分鐘
9
三個基本要素以外,還看到了什麼?
學生擬答:一句話、標語/slogan。
〔教師自製明信片範本〕
二、發展活動
(二) 【組內共學】明信片草稿設計。
1.
商議:複習如何進行重點摘要後,讓學生在組內用上堂課的資
料進行摘要,並有步驟的討論各組員的不同答案及尋求共識。
2.
修正:修正組員的初步答案得出小組最好答案。引導學生自已
運用關鍵提問來摘要明信片的【重要資訊】。
(1) 自我問答:這是搜尋「大天后宮」所查到的資料,若現在
要用一句簡短的話介紹大天后宮,可以怎麼說?(若學生
回答不出來,教師可以再追加引導)
(2) 自我問答:可以將句子哪些部份做保留/刪減?為什麼?
刪減示範
保留,因為:
「唯一」是它的特色。
臺南祀典大天后宮是臺灣最早,也是唯一官建、列入官方祀典的媽祖
廟,明萬曆
10年(公元1583年)臺南地區已有奉祀媽祖的天妃廟,明
朝末年永曆
17年(公元1663年),明朝寧靖王和其家眷來臺,入住建於
天妃廟後方的寧靖王府,後來天妃廟擴建,前祀媽祖、後祀觀音大
士,廟名東寧天妃宮。
刪除,因為太繁瑣。
3.
教師呈現〔版面設計草稿範本〕,引導學生思考草稿的用途與意
義,認識明信片的版面配置與顏色設計。鼓勵學生運用臺南
400
標準色,當作明信片的底圖色。
學生擬答:先畫草稿反覆構思內容與版面配置,確認後再製
作,草稿能讓我們在做明信片時更有方向、逐步完善。
25分鐘
10
4.
解難:學生至〔學習吧〕中下載學習單,並將重點摘要繕打至
學習單的「重要資訊」,完成〔明信片草稿學習單〕
。
介紹主題
古蹟名稱
版面配置
/顏色設計 草稿圖
重要資訊
(主題內容)
提取古蹟的文化或
歷史之獨特價值
版面:置中、上下
/左右、對角
線、三等份、留白、大小對比
底 圖 色 ( 擇一種臺南
400標準
色):武廟牆紅、藍晒圖藍、鳳
凰花橘、鯤鯓沙白。
標語
連結臺南當代魅力
設計理念
上臺發表要講的重
點、自己的創意
(三) 【組內共學】文創品製作—明信片。
1.
解難:操作
Keynote,利用去背、繪圖、圖片搜尋等功能完成專
屬於自己的當代文創品—明信片。
2.
核對:引導學生運用關鍵提問來搜尋明信片背景。
(1) 自我問答:如果我想製作出這樣(簡報中呈現)的明信片
背景,我可以用什麼詞去做搜尋?
(2) 自我問答:山水 背景、山 背景、古代 背景。
三、綜合活動
(四) 【組間互學】文創品發表—明信片
1.
匯報:小組發表分享明信片作品的主題、重要資訊、標語意義
和設計理念,說明文創品與臺南獨特價值的連結。
學生擬答:
(1) 我們把媽祖放大,建築物放較小,是因為我們覺得媽祖才
是我們這個主題的重點。
(2) 我們用這個背景的原因是,媽祖感覺跟海較相關。
(3) 標語的含意是「拜媽祖的話,祂會保佑我們一切平安」
。
2.
互評:其他組別學生根據分享表現給出回饋,評估同儕作品的
優缺點與待改進之處。
3.
整合:各組依據同儕評估意見優化作品後上傳〔學習吧〕
。
10分鐘
單元
3
融會
貫通
第四節
一、準備活動
(一) 【教師導學】如何設計「有意義的題目」
1.
引入:教師呈現圖片,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設計古蹟闖關題目。
〔題目示範〕
題目:這是哪一個古蹟?
回答:赤崁樓。
10分鐘
11
2.
疏解:將圖片的部分遮住,並示範「有意義」和「無意義」兩
種提問(題目)
,藉此讓學生思考如何製作「有意義的題目」
。
〔題目示範〕有意義
建築前有哪一種御碑?
原因:贔屭碑為赤崁樓的特色
〔題目示範〕無意義
碑前有什麼樹?
原因:樹非赤崁樓的特色
3.
引入:學生出題目時,引導學生自我進行關鍵提問來思考「回
答完這個題目並得到答案後,我能收穫到有意義的資訊嗎?」
4.
總結:
「有意義的題目」能幫助找出古蹟特色有關的重要資訊。
二、發展活動
(二) 【組內共學】古蹟闖關題目設計
1.
解難: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前三節做出的古蹟資料「重點摘要」
設計闖關題目。將句子中的重點圈出,並藉著將重點去掉後
(如準備活動中將照片部分「部分遮住」的動作)
,把剩下的內
容重整為語句通順的問句,完成〔闖關謎題設計學習單〕
。
第一題
寫下重點摘要,並將重要資訊圈起來
把圈出的重點刪掉後,將剩下的句子寫下
將句子修改為問句的形式
2.
核對:比較各組員對「有意義的題目」的理解及初步設計。
三、綜合活動
(三) 【組內共學】闖關題目挑選。
1.
商議:各組學生在小組內,從組員想出的所有題目中,共同討
論哪些適合作為謎題(有意義的提問)
、哪些須刪減或修改。
2.
修正:小組成員共同決定六題謎題,將選出的題目繕打到學習
單後繳交至〔學習吧〕作業區。〔闖關謎題設計範例〕
20分鐘
10分鐘
12
單元
3
融會
貫通
第五節
一、準備活動
(一) 闖關遊戲規則:教師將學生帶到闖關地點並說明闖關流程。闖關時
間
25 分鐘,小組依照闖關單上的解謎提示在古蹟中找尋答案,並完
成學習單。
(二) 任務分工
1.
小組團隊合作進行闖關解謎行動,並進行組員分工。
2.
選出組長負責指揮、副組長點名、記錄員填寫學習單……等。
3.
各組協調闖關動線,避免單一地點過多小組而互相干擾。
4.
約定集合時間與地點。
二、發展活動
(三) 【組內共學】實地闖關。
1.
解難:各組依照闖關單上的線索在古蹟中尋找學習單答案。
〔闖關單學習單-孔廟篇(學生作品)
〕
Q1 這片文字牆是位
在哪個建築物內?
Q2 這 些 匾 額 是 位 在
哪個建築物內?
Q3 這 塊 石 雕 位 於 哪
棟建築物外?
A1:
明倫堂
A2:
大成殿
A3:
大成殿
Q4請問孔廟入口的
這個匾額題了什麼
字?
Q5這一座位在孔廟
東北角的三層樓的建
築名稱是什麼?
Q6入德之門東邊額
題「
」,西邊題
「
」,請問和
分別題了什麼
字?
A4:
全臺首學
A5:
文昌閣
A6:
聖域、賢關
2.
核對:比較各組員對問題的理解及初步答案。
3.
商議:有步驟的討論各組員的不同答案及尋求共識。
4.
修正:共同討論答案而得出小組最好答案。
三、綜合活動
(四) 【組間互學】揭曉闖關謎底。
1.
匯報:學生集合後各組輪流展示學習單答案與發表闖關心得。
2.
整合:比較分析各組的答案,師生思考是否有找不到答案的題
目,並讓各組間相互討論、優化答案與同儕回饋。
3.
學生回到學校並將闖關單上傳〔學習吧〕作業區。
5分鐘
25分鐘
10分鐘
13
單元
4
以文
會友
第六節
一、準備活動
(一) 【教師導學】課程回顧。
1.
檢視:回顧學習歷程,引導學生說出對臺南的看法。
2.
疏解:請學生配對相互運用關鍵提問進行問答。
(1) 互問:在前幾節課我們一起經歷了哪些活動?
互答:認識臺南歷史人物和古蹟、設計闖關和明信片、解
謎……。
(2) 互問:在這些活動中,你覺得臺南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
互答:很多故事、有多元的文化、古蹟豐富。
二、發展活動
(二) 【教師導學】運用「五感摹寫」描寫課程中印象最深刻部分。
1.
引入:說明摹寫修辭,五感是人類的感官,包含視、聽、嗅、味
覺、觸等五種感覺。鼓勵學生運用感官去感受外界,記錄感受。
2.
疏解:關鍵提問,學生至〔學習吧〕下載並完成〔五感學習單〕
。
(1) 請你寫下課程中的文化活動、歷史人物、名勝古蹟,哪個
最令你印象深刻?為什麼?
(2) 在這著個深刻的事件中,你運用了什麼感官?(看/聽/
聞/嚐/觸,五感中請挑選
1~2 項)
(3) 這個事件帶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三) 【學生自學】五感摹寫學習單
1.
溫故:回憶並在學習單寫下印象最深刻的活動。〔教師範文〕
2.
知新:請學生運用關鍵提問找出活動歷程中的五感。想一想,
在印象最深刻的活動中,我運用五感感覺到了哪些東西?
學生擬答:看到自己完成明信片、看到以前的學校、聽到解
說、交談聲、嚐到文創零食、摸到解說牌。〔教師範文〕
4.
疑難:請學生修改/加長句子,把意思表達的更清楚。
〔教師範文〕
修改前原句
修改後後語句
以前沒有特別注意魁星爺腳下的
動物,突然看見了不一樣的地
方,非常驚訝。
在聽同學說明魁星爺與鰲的關係
並連結到「獨占鰲頭」時,我震驚
地下巴都要掉下來了。原來我們常
5分鐘
10分鐘
14
用的成語就藏在我的生活之中,我
卻一直都沒有發現!
5.
探問:請學生對比思考前後的差異。〔教師範文〕
修改前
修改後
非常驚訝
震驚地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突然看見了不一樣的地方
原來我們常用的成語就藏在我的生活
之中,我卻一直都沒有發現!
三、綜合活動
(四) 【學生自學】五感摹寫短文書寫。
1.
學生運用〔五感摹寫學習單〕材料,構思短文寫作內容。
2.
參考教師範文與結構說明,撰寫
150 字小短文。學生先將對臺
南的感覺寫下來,接著將五感的內容稍加潤飾並串聯,寫下在
課程中的所見、所感,最後描述關於臺南未來的期盼。
段落
說明
範文
首段 破題。
說明臺南在你心
中是一座什麼樣
的城市。
修辭【引用】
錢鍾書先生曾經說過:「旅行是一場
豔遇,最後我們遇見自己。」在課堂中,
我發現臺南是一座有很多故事、容納多元
文化的城市。在探索它的過程中,我挖掘
到許多不曾見到的驚喜。
中間 說明課程中印象
最深刻文化資產
(文化活動、歷
史人物、名勝古
蹟)擴寫學習單
問題
1、2、3。
修辭【摹寫】
而這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古蹟與
文創商品的配對。這是我第一次注意到魁
星爺腳下的那隻動物,原來祂長的是這麼
奇特。在聽同學說明魁星爺與鰲的關係並
連結到「獨占鰲頭」時,我震驚地下巴都
要掉下來了。原來我們常用的成語就藏在
我的生活之中,我卻一直都沒有發現!
結尾 寫下對臺南這座
城市未來的期盼
或展望。
透過這個課程,我發現臺南的角落中
處處有驚喜,但我常常視而不見。在接下
來的日子,希望在臺南蓬勃發展的同時,
我們要正視並珍惜這些文化,發現藏在現
代生活中,我們的根。
(五) 【作品發表與交流】國際筆友交流。
1.
優良作品發表,同儕給予評估意見與回饋。
2.
參考評估意見後修改文章,將短文複製後貼上,整合在明信片
背面(第三節課作品)
,作品上傳〔學習吧〕。
3.
學生通過
email 將親自完成的〔臺南 400 的數位明信片〕寄給國
際姊妹校夥伴,向國際筆友介紹臺南的文化之美與未來樣貌。
25分鐘
15
五、教學成果與省思:
節次
(一)學生學習歷程照片
單元
1
古今
交融
認識臺南
400
認識臺南文創商品
古蹟發展時間軸實作
古蹟發展時間軸發表
T 表摘要古蹟資訊
TGOS 地圖協作發表
單元
2
遠近
馳名
明信片要素介紹
明信片草稿構思
學生創作明信片
學生利用
AI 輔助創作
文創品明信片發表
手繪版明信片創作
單元
3
融會
貫通
解謎題目設計教學
學生設計解謎題目
實地闖關解謎-赤崁樓
實地闖關解謎-孔廟
實地闖關合影-赤崁樓
實地闖關合影-孔廟
16
單元
4
以文
會友
五感摹寫短文寫作教學
學生撰寫五感摹寫短文
學生上臺分享短文
節次
(二)學生學習成果與作品
單元
1
古今
交融
學生成果:
T 表整理文化資產
學生成果:
TGOS 地圖協作
單元
2
遠近
馳名
學生作品:文創品—電子化明信片
1
學生作品:文創品—電子化明信片
2
學生作品:文創品—手繪版明信片
1
學生作品:文創品—手繪版明信片
2
17
單元
3
融會
貫通
學生成果:古蹟解謎題目設計
學生成果:
「孔廟」解謎闖關單作品
1
學生成果:
「赤崁樓」解謎闖關單作品
2
單元
4
以文
會友
學生作品:臺南
400五感摹寫學習單1
學生作品:臺南
400五感摹寫學習單2
18
最後
成品
學生設計專屬文創品:國際筆友明信片成果
1(正反面)
學生設計專屬文創品:國際筆友明信片成果
2(正反面)
(三)教學者/觀課者/學生心得
一、單元
1【古今交融】:認識文創商品之人物背景與古蹟沿革(第一、二節)
(一) 教學者與觀課者:在教學之前,以為學生只會知道課本中的知識,但在介紹臺南
四百的主視覺時,學生一眼就看出其中「城牆」部份的設計,讓人不得不驚嘆學
生的「觀察」能力。在過程中,學生偶爾也能說出一些教師沒聽過軼事傳聞,甚
至懂得用平板「查證」資訊、證實自己的想法,教他們使用工具並且保持開放心
態真的能看見學童的靈性,更能達到教學相長!
(二) 學生心得:
二、單元
2【遠近馳名】:文創品—明信片創作(第三節)
(一) 教學者與觀課者:讓學生實際設計明信片前,教師只教了一些基本功能,但在行
間巡視時,發現很多學生用了教師沒教過的功能,深刻感知到學生的「探索」能
力」真的無可限量,同時我也反思自己教學的充實性,期望自己未來在教學時,可
以教更多的功能,讓學生的創作能力不受限制。此外,在小組創作明信片時,發現
學生利用「
AI 工具」輔助自己想主題標語,也懂得智慧財產權的限制,加以修改、
整合成自己的標語,讓明信片標語畫龍點睛。有的學生擅長操作平板製作明信片,
有的學生擅長手繪,因此落實差異化教學,尊重每個學生選擇的創作方式。
(二) 學生心得:
19
三、單元
3【融會貫通】:闖關活動設計與體驗(第四、五節)
(一) 教學者與觀課者:帶學生設計題目時,有學生能舉一反三,超乎我的想像。例如,
我讓學生將一句話的重點遮住,並加以重組、變成問句,但學生可以利用一句話,
想出三個問句。所以,未來在設計題目時,可以因材施教,多準備一些挑戰題題目
設計教學,才不會讓高成就的學生感到無聊。
(二) 學生心得:
四、單元
4【以文會友】:五感摹寫短文創作(第六節)
(一) 教學者與觀課者:寫短文一向是學生頭痛的活動,但或許是因為在課程中學生真
的有所感,再加上「語詞百寶箱」的加持,學生雖然頻頻舉手詢問,但內容大多
是「這個語詞怎麼用」
、
「這樣的句子是合理的嗎?」。寫作畢竟是抒發情感的管
道,讓學生有所感,並提供適當的輔助(如:語詞百寶箱)
,多數學生都能完成
文章,且其中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呢!
(二) 學生心得:
六、參考資料:
1.
中華民國內政部
(2024)。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https://taiwangods.moi.gov.tw/
2.
內政部資訊服務司
(2024)。地圖協作平臺。
https://www.tgos.tw/MapSites/Web/MS_Home.aspx
3.
文化部
(2017)。國家文化資產網。
4.
文化部
(2024)。國家文化資料庫。
https://nrch.culture.tw/about.aspx
5.
文化部
iCulture (2012)。文化資產。
6.
文化銀行
(2024)。段洪坤暢談西拉雅族服飾回憶錄。
https://bankofculture.com/archives/4010
7.
麦间久里代
(2024)。中國風古代水墨山水背景。
https://images.app.goo.gl/DqvuW2WxaCFbvLSw6
8.
祀典大天后宮善心團隊
(2021)。祀典大天后宮。
https://www.gtainanmazu.org.tw/
9.
財團法人臺南市孔廟文化基金會
(2022)。臺南孔子廟。
https://www.tn-confucius.org.tw/
10. 國家圖書館(2023)。臺灣記憶。
11. 郭伯臣、曹傑如、何世敏等(2023)。科技輔助自主學習理論與應用:
「自學
共學 互學
導學」教師行動指南。臺北:五南。
12. 臺南古蹟 shopping GO(2024)。文創紀念商品。
https://shoppinggo.tainan.gov.tw/
13. 臺南市中西區公所(2024)。人文風情。
https://web.tainan.gov.tw/tnwcdo/Default.aspx
14.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2023)。文化資產查詢。
https://nchdb.boch.gov.tw/city/TN
15. 臺南市政府(2023)。臺南400。
20
16. 臺南市政府(2024)。臺南400 - 一起臺南 世界交陪。
17. 臺南市政府(2024)。歷史沿革。
https://www.tainan.gov.tw/cp.aspx?n=13291
18.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8)。臺南研究資料庫-歷史場域。
https://trd.culture.tw/home/zh-tw
19.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古蹟營運科(2018)。古蹟。
https://historic.tainan.gov.tw/
20.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2018)。臺南旅遊網。
21. 臺灣祀典武廟管理委員會(2021)。臺灣祀典武廟。
https://www.twsdwumiao.org.tw/
22. 翰林雲端學院(2013)。國中歷史。
https://www.ehanlin.com.tw/app/index.html
七、附錄:列出與本教案有關之補充說明或資料:學習單、教學簡報……等。
單元
1:古今交融
〔學習單〕古蹟名稱配對
〔學習單〕文創商品與古蹟配對
〔教學簡報〕古蹟名稱配對
〔教學簡報〕文創商品與古蹟配對
〔補充資料〕文創商品人物之介紹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配對「熱蘭遮堡」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荷蘭
17世紀著名
畫家維梅爾的畫作,畫中少女眼神似乎在召
喚觀賞人,臉部特寫和柔和色調深受到眾人
推崇。
「天后(媽祖)
」配對「祀典大天后宮」:
媽祖是傳統信仰神祇之一,而媽祖本名
林默,因是女性所以稱為默娘,出生於福建
莆田湄洲嶼,應是漁村之女。多次獲得封號,
而在清代被敕封為天后,為航海的守護神。
「孔子」配對「孔廟」
:
後世尊稱孔子為「至聖先師」,孔子是
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並秉持著「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的精神,讓平民也能接受教育,
《論語》便是孔子弟子記錄其思想的書籍。
「月老」配對「祀典武廟」:
月老手拄柺杖、長相慈祥和藹,且擁有
耳厚與闊嘴,是說媒牽線特別有一套的闊嘴
月老。和大天后宮、重慶寺、大觀音亭的月
老並稱為府城四大月老。
21
「魁星爺」配對「赤崁樓」:
魁星爺是五位文昌帝君之一,傳說是文
曲星轉世,為讀書士子的守護神,而後人為
方便祭祀,以「魁」字造像,腳踢斗,手持
硃筆,腳踏鰲魚,故有「獨占鰲頭」
、
「魁星
點狀元」等說法。
「鄭成功」配對「延平郡王祠」:
鄭成功出生於日本,幼年回福建居住,
21歲時,明朝皇帝對他賞識有加,賜國姓
「朱」
,並改名「成功」
,後來又受封為「延
平郡王」
,因此後人常用「成功」
、
「延平」與
「國姓爺」來稱呼或代表他。鄭成功建立臺
灣第一個漢人政權,因此有些人稱他為「開
山王」或「開臺聖王」
。
「林百貨娃娃」配對「林百貨」:
這個文創商品上的小女孩是林娃娃,是來自
1930年代(日治時期),有一位櫃姐為展
示童裝,親手描繪的娃娃木牌,這個小女孩穿的不是傳統的和服或是臺灣服,因為當時
日本在進行西化政策,穿著西裝或洋裝的人也越來越多,林娃娃便是穿著洋裝。
〔學習單〕古蹟發展時間軸
〔教學簡報〕古蹟發展時間軸
〔補充資料〕歷史沿革
在
17世紀大航海時代以前,平埔族和西
拉雅族已經居住在臺灣,並以漁獵和農耕為
生。
1624年,荷蘭人來到臺南,建立了熱蘭遮
城和普羅民遮城(赤崁樓)
,成為貿易據點和
行政中心。
1661年,鄭成功攻占臺灣,使荷蘭投降,
臺灣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在明鄭時期,孔
廟和開山王廟(延平郡王祠)建立,而武廟和
大天后宮的前身是寧靖王府邸。
1683年,清
政府攻打臺灣,鄭軍大敗,臺灣成為清帝國
的一部分,武廟和大天后宮成為官方祭祀廟
宇(祀典)
。
1894年,清朝與日本發生「甲午戰爭」,
清國戰敗,將臺灣割讓給日本,進入日治時
期。林百貨在此時期建造。這些古蹟建造在
臺灣的各個時期,包括荷西時期、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和日治時期,並留存至今。
〔教學簡報〕古蹟
T 表摘要說明
〔學習單〕古蹟
T 表摘要
22
單元
2:遠近馳名
〔教學簡報〕明信片範本
1
▲簡報中應用臺南
400
標準色-四色皆用
〔教學簡報〕明信片範本
2
▲簡報中應用臺南
400
標準色-四色皆用
〔教學簡報〕版面設計教學
▲簡報中應用臺南
400
標準色-藍晒圖藍
〔學習單〕明信片草稿
〔教學簡報〕明信片草稿
單元
3:融會貫通
〔教學簡報〕闖關謎題設計步驟一:全貌
〔教學簡報〕闖關謎題設計步驟二:部分遮住
23
〔學習單〕闖關謎題設計
〔教學簡報〕闖關謎題設計
〔學習單〕解謎題目闖關單
〔教學簡報〕闖關謎題設計
單元
4:以文會友
〔教學簡報〕寫作說明
〔教學簡報〕寫作參考詞語
〔教學簡報〕範文講解
▲簡報中應用臺南
400標準色-武廟牆紅
〔學習單〕明信片背面模板
▲明信片應用臺南
400標準色-四色皆用
▲仿畫西拉雅刺繡圖騰
24
〔學習單〕
「臺南四百,無限精采」短文引導
〔教學簡報〕
「臺南四百,無限精采」短文範本
▲學習單底色應用臺南
400標準色-鯤鯓沙白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