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98年7月2日台人(二)字第0980106780號函核定
壹、依據:
教
育部為提升本部暨所屬機關學校公務人員人文法治素養,提供所屬機關學校推動實施之參考,參酌「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及所屬機關提升人文素養試辦要點」及「臺灣有品運動」訂定本方案,俾帶動組織變革創新,促使所屬公務人員於公務處理過程能從人文法治角度考量,進而提升行政服務品質。
貳、實施目標:
一、提升公務人員人文素養,擴展公務人員文化視野及涵養,培養人文關懷情操,提升行政服務品質,型塑優質組織文化,培育卓越公務人力。
二、推動各類藝文教育、活動、參訪及展演欣賞,以創意、智慧、親和方式,實踐公務美學。
三、藉由推展品德教育、藝術扎根、終身閱讀及環境永續,帶動公務人員品德、品味及品質。
四、強化公務人員法治觀念,落實公務人員依法行政,推動機關廉能法治。
參、辦理單位:
一、主辦單位:教育部
二、承辦單位:國立中正大學
三、協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等部屬機關學校(如後附權責分工表)
肆、實施對象:
依「行政院所屬機關學校推動公務人員終身學習實施要點」規定之適用及準用人員:
一、依法任用、派用之有給專任人員。
二、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聘用之聘用人員。
三、依「行政院暨所屬機關約僱人員僱用辦法」僱用之約僱人員。
四、公務人員考試錄取人員。
五、依「現職雇員管理要點」雇用之僱員。
伍、推動策略及實施方式:
策略一:由公務人員工作面向,以下列實施方式營造人文法治素養。
一、推動公務美學:
(一)推動公務禮儀:包括公文寫作、製作、電話禮貌及服務之應對進退。
(
二)有關書籍出版、政策文宣、公務名片、機關簡介、業務簡報、獎座設計、獎狀製作及教材編印等應重視美學,型塑美學文化。
(三)網站重視藝術功能及視覺美感,以提升瀏覽使用率。
(四)服務場所及辦公用品重視舒適美感。
二、營造美感氛圍:
(一)利用適當空間發揮藝文功能,形成美好的工作環境,並於辦公空間放置優質藝文作品及知識性書刊,促使美感與工作生活自然融合。
(二)善用植栽綠化、擺設藝術品、展覽書畫及定時播放優美音樂(注意版權問題),營造美感氛圍。
(三)舉辦相關活動時融入人文法治元素,以收潛移默化陶冶內在涵養之效。
三、培育人文法治關懷種子:
(一)成立工作圈及辦理人文法治關懷種子訓練。
(二)提供多元化人文關懷服務。
(三)參與公益基金會、藝文社團所辦理之相關活動。
四、訂定員工激勵措施:如設計藝文卡供單位中績優公務人員免費藝文觀賞;或供員工優惠欣賞。
五、蓄養執行公務之基本能量:
(一)在工作中,實踐公務人員「從公奉獻」的公益精神與「廉正自持」的品德操守。
(二)在工作中,培養「幽默感」與「親和力」的服務態度。
(三)在工作中,蓄養「處事能力」與「創造能力」。
策略二:由公務人員訓練面向,以下列實施方式培育人文法治素養。
一、建立人文法治素養網絡:
(
一)資源整合化:建立資源分享網路平台,整合本部所屬機關學校藝文、法治學習訊息,並連結法務部、文建會、故宮e學園、藝術校院及藝術機構館所等人文法治學習訊息,並開設提供作藝文展示及交流討論之園地。
(二)學習主題化:建置藝文大觀園,提供符合個人興趣之學習主題及共同耕耘與分享的園地。
(三)美學在地化:因應各校特有組織文化的地緣與條件,推動美學在地、藝術扎根活動。
二、提升人文素養與數位學習:
(一)辦理數位學習宣傳活動。
(二)發展數位課程。
(三)薦送屬員參與其他學習機構之數位學習人才培訓專班:推
薦或指派人員參加其他機關(構)開設與人文法治素養業
務性質相關之專業訓練課程或取得相關證照,並適時協助
推動。
(四)舉辦學習人才培訓研習活動。
(五)上傳數位課程資料至公務人員終身學習入口網站。
(六)辦理人文素養專題演講:擇定與強化法治教育及人文素養
業務性質相關且具探討性議題,邀請專家學者或政府機關
具有行政經驗之人員專題演講。
(七)辦理教育部通識講座:由本部邀請國內各領域傑出人士定
期來部演講,營造終身學習之環境,協助同仁心靈成長並
開拓視野。
(八)辦理人文素養學習體驗活動:積極辦理人文素養與自然環
境績優單位之標竿學習,舉辦企業觀摩、藝術校院、藝術
機構館所及自然生態環境等參訪。
(九)辦理閱讀人文素養相關專書心得分享活動。
三、推動法治教育訓練:
(一)辦理法治教育訓練,其課程分類如下:
1.基礎性課程:以公務員與國家之權利義務關係為主。
2.一般性課程:以公務員所須具備之基本法律概念為主。
3.專業性課程:以公務員所須具備之專業法律知識為主。
4.各機關辦理法治教育訓練,其基礎性及一般性課程之內容,
由行政院人事行政局訂之;專業性課程由各機關學校依業務
需要自行訂之。
(二)宣傳提升公務人員法治素養。
(三)以專班訓練或隨班訓練、數位學習、講演座談等方式實施
法治教育訓練。
(四)鼓勵以公餘時間進修或部分辦公時間進修方式取得相關法
治課程學分。
(五)各機關學校於辦理年度訓練計劃時,應將公務人員法治教
育納入,並得訂定補充規定。
四、營造人文法治素養環境:
(一)加強與大學校院法律系、所、院或民間專業機構合作,在
不影響課程進行,並徵得學校及系所同意下,開放人員至
人文通識及法律相關課程旁聽,並建立機關內部法律意見
諮詢機制,以提升公務人員人文法治素養。
(二)在不影響會議進行,並經主辦單位同意下,開放法規研修
會議、公聽會等相關活動列席旁聽,提供參與法制實務教
育機制。
五、鼓勵自發性參與:
(一)鼓勵參加相關人文藝術系列課程或演講(如文學、哲學、
美術、雕刻、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及書法等),
提供優惠措施,以擴大參與。
(二)鼓勵參與機關學校、社區藝文活動,認識周遭環境,體會
藝術與生活的關聯性,達致「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
之境界。
(三)鼓勵多元進修,隨時吸取新知,增進創意能力與提升藝術
修為。
(四)因應知識經濟時代,鼓勵自發性學習電腦相關研習,以提
昇資訊應用之知能。
(五)鼓勵同仁如利用公餘、休假或假日參觀部屬社教藝文機構
展覽、欣賞音樂會或戲劇表演等人文素養活動,可由人事
機構憑票根登入其人文素養學習時數。
策略三:由公務人員生活面向,以下列實施方式提升人文法治素養。
一、攜手社團:
(一)鼓勵成立及參加藝文社團,藉由社團學習活動陶冶心性,
從「美」中學習「愛」,從「愛」中學習「關懷」,建立人
文關懷真、善、美的環境,進而於工作中實踐。
(二)成立「法律服務社」或「法律研習社」,提供法律服務,
普及法律常識,提昇公務人員法治觀念。
二、社區營造:積極與社區文教基金會、傳統藝術中心、地方文化
館所、文化中心及博物館建立夥伴關係。
三、讀書會多元化:鼓勵閱讀專家學者推薦經典名著及文官培訓所
介紹之專書閱讀,另可增加人文法治素養系列電影,提供電影
導讀技巧或電影賞析讀書會,藉由影片議題探討方式,以紮根
深化教育效果。
四、弱勢關懷:鼓勵社團辦理送暖活動,宣導鼓勵採購弱勢團體或
滯銷之農產品,響應捐血活動或發動捐款活動,協助貧困學生
營養午餐。
陸
、98年人文素養及法治教育列為各機關學校推動終身學習之重點,公務人員每人每年最低學習時數40小時,其中數位學習時數不得低於5小時,人文素養學習時數不得低於2小時,另各機關學校公務人員參與基礎性或一般性法治教育課程人數佔總人數50%,參與專業性法治教育課程人數佔總人數50%。
柒、教育部暨所屬機關學校推動公務人員提升人文法治素養事項權責詳如附表。
捌、教育部暨所屬機關學校辦理各項有關人文法治素養活動(不限人事單位辦理),得邀請相關人員觀摩,並廣為週知,以擴大實施成效。
玖、各機關學校得視業務性質及資源,選定符合組織特性之實施方式辦理。
拾、經費:由本部經費項下支應,俟活動辦理完竣,經本部依行政程序審查通過後,請國立中正大學檢據1次撥付,應按計畫規定內容動支經費。經費之支用及憑證保存管理,應依會計程序及相關規定處理,原始憑證應專冊裝訂,並至遲應於計畫核定執行期間屆滿後一個月內,檢附成果報告、本部計畫項目經費核定文件、本部經費收支結算表及應繳回之計畫款項,計畫結餘款以納入基金方式處理,但未執行項目之經費,應全數繳回。另本案經費若有不足,請自行吸收。
拾壹、其他
一、有關每年度法治教育訓練情形,應依另行規定之期限報送本部。
本方案辦理情形列入各機關學校之人事業務績效考核之參考,
著有績效之單位與人員,得依相關規定予以獎勵。
二、本方案得視實際需要隨時修正之。
附表:「教育部暨所屬機關學校提升人文法治素養」權責分工表
推動策略 | 負責單位 | 備註 |
策略一:工作面向 一、推動公務美學 二、營造美感氛圍 三、培育人文法治關懷種子 四、訂定員工激勵措施 | 教育部暨所屬機關學校 教育部暨所屬機關學校 教育部暨所屬機關學校 教育部暨所屬機關學校 | |
策略二:訓練面向 一、建立人文法治素養網絡 二、提升人文素養與數位學習 ( (二)發展數位課程 (三)辦理數位學習人才培訓研習活動 (四)薦送屬員參與其他學習機構之數位學習人才培訓專班 (五)上傳數位課程資料至公務人員終身學習入口網站 | 教育部 教育部暨所屬機關學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 中技術學院、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國立高雄大學/部屬機關學校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家圖書館、 國立臺中圖書館、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部屬機關學校 國立嘉義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部屬機關學校 教育部暨所屬機關學校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家圖書館、 國立臺中圖書館、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部屬機關學校 | 至少5場 至少3門 |
附表:「教育部暨所屬機關學校提升人文法治素養」權責分工表
推動策略 | 負責單位 | 備註 |
(六)辦理人文素養專題演講 (七)辦理人文素養學習體驗活動 (八)辦理閱讀人文素養相關 專書心得分享活動 三 (一)宣導提升公務人員法治素養 (二)以專班訓練或隨班訓練、數位學習、演講座談等方式實施法治教育訓練 四、營造人文法治素養環境 五、鼓勵自發性參與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部屬機關學校 國立中興大學、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部屬機關學校 國立臺中護理專科學校/部屬機關學校 教育部暨所屬機關學校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國立中正大學/部屬機關學校 教育部暨所屬機關學校 教育部暨所屬機關學校 | 至少3場 至少3場 |
策略三:生活面向 一、攜手社團 二、社區營造 三、讀書會多元化 四、弱勢關懷 | 教育部暨所屬機關學校 教育部暨所屬機關學校 教育部暨所屬機關學校 教育部暨所屬機關學校 |
一、各項推動策略主政單位請辦理教育部及所屬機關學校公務人員共同參加之活動,活動名稱並請以「教育部及所屬機關學校○○○○○○」呈現,例如:「教育部及所屬機關學校人文素養專題演講」。其他部屬機關學校請辦理機關學校內部同仁參與之相關推動策略。
二、辦理時程:98年6月至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