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雄市樹德家商九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
特
殊教育教師宣導資料
學習障礙名人的認識-省話一哥:蕭敬騰
輔導室
向來因為話不多、而被封為「省話一哥」的蕭敬騰,先前就曾因為與阿妹同時受訪時,因半天吐不出個字來,甚至面對記者訪談時表露不專心,差點惹惱阿妹,常常協助蕭敬騰密集上通告的工作人員更發現,蕭敬騰在「閱讀」狀況上頻頻突槌,吞吐的程度一度還讓工作人員誤以為:「他是文盲嗎?」 打從展開宣傳工作以來,光是錄製給各大電台的ID(電台節目開場的問候語),就令工作人員錄到人仰馬翻,工作人員按照慣例,將所有的ID打成文稿,讓蕭敬騰照著唸,但照著文稿唸出來的,卻是「大—家—好,我—是—蕭—敬—騰…」一再重來的結果,吞吐的程度卻始終沒有改善,後來工作人員只好改變方式,唸一句給他聽,讓他照著講一次,竟然卻能一次OK。
此外,拍攝MV或是上節目錄歌時,即便為他準備了大字報,他仍然頻頻忘詞,有了先前經驗的工作人員,馬上改以躲在鏡頭拍不到的地方,幫他提詞,果然順利很多。而先前客串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時,和阮經天對戲的蕭敬騰,雖然從頭到尾只有四句台詞,也是得靠人用「唸」的讓他背,不過,一旦沒有人在旁邊提詞時,蕭敬騰又會回復到吞吞吐吐的狀態。像是先前媒體試聽會上,他為了向媒體介紹新專輯的曲風,還偷帶小抄登場,卻因他為了偷看小抄,加上閱讀緩慢,當他一字一句地「慢慢」講完後,還有記者開玩笑嗆說:「還不如把那張小抄拿出來印給大家就好了呀!」
而
放眼年底的演唱會,因為蕭敬騰有閱讀障礙,認識的詞彙不多,也無法一次牢記太多文字,想要背熟歌詞,就必須靠手抄、牢記旋律練唱,連現場準備的題詞機對他幫助也不大。因此,他聽從經紀人的建議,開始練習戴耳機,果然對他的幫助提升很多。
學習障礙需要多給予鼓勵,老師不妨多給他們表現的機會, 營造成功的情境,避免過度挫折的經驗,增加他們的自信心。
二、學習障礙可以改變嗎?Q&A
(1)
學習障礙是不是智能障礙?不是。
「智力正常或正常程度以上者」是鑑定學習障礙的基準之一,因此,如果是因為智力較低,以至於各方面的學習都比同年齡的孩子慢,並不能稱他為學習障礙。不過不可諱言的,有些智商處於臨界的個案(如:七十左右)是較模糊難辨的,需要參考其他資料。
(2)
學習障礙是不是因為孩子不用功,或是老師教學無方才會這樣?不是。
目前學者專家對學習障礙成因的推測,認為它主要導因於大腦皮質層細部架構錯亂,以至於個體在注意、記憶、理解、表達、知覺或知覺動作協調等能力,有顯著問題,例如:對語音分辨能力不佳,記憶短暫,容易遺忘等,換言之,這群學生和多數人一樣接受一般教育,老師教學很認真,學生也努力學習,但進步仍然很緩慢者,我們才會懷疑他有學習障礙。
(3)
學習障礙是不是只有學科學習困難?不是。
學習障礙是個異質性大的群體,它並不是一種單一類別的障礙。在學習障礙的大框框下有各種類型的障礙。學習障礙者中有為數不少的人屬於閱讀障礙者(如:湯姆克魯斯、李光耀),或併有書寫障礙(如:安徒生),這些人的讀寫能力低於同年齡的閱讀水準許多,閱讀十分吃力和緩慢。另外,有些學習障礙是算數方面的障礙,即便是簡單的數數或加減,都得用數手指頭的方式作幫助運算。
除此之外,還有一小部分的學習障礙者的問題不在學科學習,而是空間、知覺、動作協調等。例如:即便很大了還是左右分不清,沒有空間觀念常迷路,或是對社交人際互動的察覺力很低,不清楚別人情緒的變化。所以,不是只有學科學習有問題才是學習障礙,它也可能包括非學科的障礙。
(4)
學習障礙者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學習障礙者比較明顯特徵是內在差異大。
跟視障、聽障、智障,或是肢體障礙者相比,學習障礙者算十分「隱密」的一種障礙,一般人很難從外觀看出,可是相處久了,就發現他們有不少難以理解的矛盾現象。例如:有的孩子操作能力明顯優於語文能力,讓他動手做會比說的好;有的孩子語文能力和數學能力差了十萬八千里;有的孩子聽題目做答與紙筆測驗結果,會有懸殊的差異,紙筆測驗時多空白或是錯誤連連,好像什麼都不懂,可是同樣的試卷,若是念題目讓他作答,又能答得頭頭是道。
也正因為這樣難以理解的顯著差異,讓有學習障礙的孩子常遭受不白之冤,許多大人認為他們是不為而非不能也,不斷要孩子以勤補拙,殊不知沒頭沒腦的重複練習,只會消耗孩子的精神,無助於學習。
(5)孩子看來只是比較晚熟,長大了會好嗎?不會唷!
每個孩子都會隨成長而能力增加,學障兒童某些能力也會隨著成長而逐漸提昇,但
其障礙卻可能伴隨終身,和一般認為的晚熟不同,父母不應等待,應及早給孩子好的學習環境。學障孩子能找到其他能力替代。
三、他們不是沒有能力-而是能力不同:學習障礙學生的教學策略
遊戲式教學 | 採取寓教於樂的方式,例如教導數學,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環境之中,瞭解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進一步在反覆的遊戲活動中熟練數學的方法。 |
教導記憶策略 | 不要只是告訴學生要背什麼,而是教導他要怎麼背,學習障礙學生經過研究指出,教導他合適的學習策略是可以增進其記憶的,例如:關鍵字記憶、歌訣記憶、諧音記憶…等方法,但不同學生其優勢記憶方法並不相同,需要老師耐心去找出。 |
重點步驟分析 | 將學習的教材使用學習步驟分析的方法,使不同程度的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 起點學習能力及方法。或是由老師協助幫忙畫記重點,讓學生一眼就可以看出重點在哪裡,減少不必要的訊息干擾。 |
圖解法 | 使用大量的圖片與圖形分解以協助學生理解題意,其用意在於藉助圖形與圖形分解以提昇學習動機與效果。 |
多感官學習 (視、聽、動、觸法) | 在各種的遊戲之中大量使用到學生的視、聽、動、觸能力,使學生能經由不同的感官管道學習。傳統教學較著重在視聽覺的學習,尤其年級愈高,視覺學習 (閱讀) 愈顯得重要,對於有接收視覺訊息困難的學障學生,則無法接收該學習的內容。多感官學習強調運用各種感官,如視、聽、觸和運動覺,甚至嗅覺和味覺互補不足之處,讓訊習的接收和學習更暢通和更完整。 |
說明法 | 是指教師的引導式說明與學生的表達說明。教師的說明能幫助學生理解,也是學生學習如何說明的重要部分;而學生的自我表達說明除了可以讓我們瞭解學生的學習程度之外,更能幫助學生藉此檢核自己的認知理解與別人的想法和作法。 |
練習法 | 透過半具體物的操作練習、小白板的練習、作業單練習,並針對需要加強部份增加練習以增強能力,協助改善理解、記憶、推理……等相關能力,針對學習障礙學生過度的練習是必須的,可以幫助他們記住不少知識或技能。 |
設計規律的環境 | 對 |
四、普通班導師扮演的重要角色
這些教學方法除了運用在特殊班的教學外,普通班的教師若能配合
採用當然更好。因為國內大多學障的學生仍留在普通班,所以,普通班教師對於學障學生的學習仍有很大之影響。教導學障學生除了可運用上述教學方法外,更要把握下列原則:
(一)勤能補拙
學障學生因有儲存學習內容困難,所以需要更多的練習,過度學習和精熟學習是學障學生克服學習困難的重要要素。然,對於學障學生一再的練習宜採不同方式的變化,例如發現學生在某一方式學不來,不妨換另一種方式,或者增加學習管道,如視、聽、運動覺等並用。對於學障學生之教學不宜固定某一種模式,徒增練習次數一成不變也是無效的。
(二)取長補短
學障學生多數的學習缺陷是不能治療的,教師不宜期待教學可治療他們的缺陷,否則易造成挫折感影響教學熱忱。學障學生雖有不能治療之缺陷,但也具有易被忽略的長處,教師需要去發現學障學生的長處,並教導學生如何運用自己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學習弱點,必要時,在教材教法或評量方式都可作修正,以因應學生的學習特質。教師只要把握學習重點,其他方面可保持彈性,千萬別為了小地方的要求,例如要求字跡端正而讓學障學生因花太多時間去達到這個要求,產生挫折而對學習失去信心和興趣。
(三)回歸特殊教育需求
不
管學生是否被鑑定為學習障礙,老師一定要把握住學生是否有特教需求的原則,經過評估學生若確實有特殊教育需求,那麼就應該適時的給予協助做課程和評量上的調整,因為即使學生並沒有被鑑定出來,透過老師細心的觀察亦可能發現隱藏的個案,記住唷,學習障礙不一定是成績落後;成績落後也不代表他就是學習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