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100年度藝術教育教材教案設計
領域名稱 | 藝術與人文領域 | 活動名稱 | 想像力開花(發) | |||||||
教學單元 | 一、這是誰的腳踏車 二、看圖說故事 三、圓的聯想 四、圓來如此 | |||||||||
教學節數 | 七節 | 教材來源 | 自編 | |||||||
服務學校 | 龍安國小 | 設計者 | 劉怡婷 | |||||||
設計起源 | 長 的教育方式容易讓孩子的思考僵化、創 意的種子被掩蓋,所以這次我想要突破 我慣用的思考模式,先開發出一種全新的繪本發想方式,再 倒回去思考要如何引導,主軸 就是要找出一個元素,是平易近人容易發揮而且孩子能取用的元素夠足夠,而當中也有連貫性的,因而創作出了「圓來 如此」繪本,再以此延伸了其它的引導活動。 全部的活動就只有一個主軸:活化孩子的想像力。 如果想像力活化了,孩子的創意不受限,而且是在某些條件下進行思考,那想像力開花(發)也就是很自然而然的事,除了可以看到透過學生思維而生的豐碩果實,更能看到孩子發現自己的潛能時,眼中露出的喜悅光芒。 | |||||||||
教學目標 | 1、能說出並比較繪本中腳踏車設計不同的地方與原因。 →要讓孩子利用他們的「觀察力」去發現和分析,看到平面或立體的物品能看得出它的設計特色和用途,進而才能思考符合自我需求的設計。 2、能畫出符合自己需求的腳踏車。 →繪畫能力不是重點,自己的需求是什麼才重要,不可以腦袋一片空白,要有能力說出自己想要的設計,想打電動、想吃冰淇淋都可以。 3、將色紙組合出來的圖形,描述出合理的情節。 →用形狀加以「聯想」,運用自己的舊經驗去做聯結。 4、能畫出不同類型的圓形造型。 →讓學生具備擴散性的「變通力」,而且要同時能判斷和分析,要不同種類的物品,利用「屬性」來規範孩子的想象,可以天馬行空,不可以沒有方向。 5、運用創意將不同的圓形圖案連結出合理的情節。 →先單頁單頁的設計適合的圖形,再將資訊加以串連,除了文句的聯結練習外,「創造力」的養成才是這本繪本的製作重點。 「觀察力」、「執行力」、「聯想力」、「變通力」、「創造力」是這五個單元的最主要預期成效,而且不是用分數或次數或問卷來評量成果,是要看它作品內容的呈現,多元性、獨特性是教學者要一直引導的方向,學生有恰當的引導就會有很出色驚人的表現。 | |||||||||
教學資源 | 1、這是誰的腳踏車:這是誰的腳踏車ppt、繪本36本、我的腳踏車學習單 2、看圖說故事:每生色紙一張、8開圖畫紙一張、黏貼用具 3、圓的聯想:圓的聯想學習單、剪刀、膠水 4、圓來如此:圓來如此繪本成品、有色A4紙每生10色各1張、草稿紙每生一張生→美工刀、厚紙板、包裝紙、黏貼用具 | |||||||||
能力指標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藝1-3-1
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 1、能說出並比較繪本中腳踏車設計不同的地方與原因。 2、能畫出符合自己需求的腳踏車。 3、將色紙組合出來的圖形,描述出合理的情節。 4、能畫出不同類型的圓形造型。 5、運用創意將不同的圓形圖案連結出合理的情節。 | 1-1能專注聆聽故事簡報 1-2明確說出腳踏車的設計 2-1能說出自己想要的腳踏車 2-2能用文字和圖畫表達自己的設計 3-1能將色紙裁切出形狀 3-2利用色塊設計具體的事物 3-3能說出自己的構想 4-1能畫出不同種類的圓形事物聯想 5-1能正確使用圓規、美工刀 5-2能割出由大到到小的圓 5-3能設計不同的圓形圖案 5-4能設計通順的文句 5-5能分享並說明自己的創意作品 | ||||||||
教 學 簡案 | ||||||||||
能力 指標 | 具體目標 | 教 學 活 動 | 教學資源 | 時間 | 效果評量 | |||||
藝1-3-3 藝2-3-8 藝1-3-2 藝1-3-1 藝1-3-3 綜1-3-5 綜1-3-3 藝1-3-1 綜1-3-1 藝1-3-2 藝1-3-3藝2-3-8 藝2-3-8 藝1-3-3 綜1-3-1 | 1-1 1-2 2-1 2-2 3-1 3-2 3-3 4-1 5-1 5-2 5-3 5-4 5-5 | 第一節 教學者介紹「這是誰的腳踏車」,利用簡報檔說故事,並在換頁時,讓學生猜出這腳踏車是適合誰的,為什麼?答案揭曉後,教師提問:「這個設計還可以加上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設計?」 發下班書每人一本與學習單,讓學生先想自己想要的腳踏車 先請幾位同學發表自己的想法,然後讓學生自由創作。 (教師只鼓勵和引導,不批評) (未完成的部分可成為回家功課) 第二節 發下所需材料,教學生利用圓規和剪刀,剪出一個圓形 教師示範可以剪出一棵樹,就可以呈現出兩棵樹,利用剪下來的部分做聯想,讓學生舉手發言,說出自己想要剪的東西,並鼓勵具創意的答案 圖形剪貼完成後,讓學生利用簡單通順的文句加以描述,使其圖文並茂。小組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 第三節 教師先以生活用品的當作引導,掃把如果不是掃把,它像什麼?包容學生的多元答案,並鼓勵具創意的想法 發下圓的聯想學習單,並說明畫的規則,如果已經畫了荷包蛋就不要再畫食物類、已經畫成籃球就不可以再畫球類。越特別的答案越好,要學生努力想出別人想不到但符合標準的圖形 學習單完成後放到教室公布欄讓全班觀摩、學習 第四節 發下材料,先教美工刀的正確使用方法 (刀口對外、手放刀前、紙壓穩) 利用草稿紙著色,決定10種顏色的層疊順序。用圓規畫出第一個圓,半徑再縮小0.5公分,依次割出九個圓 第五、六節 利用割下來的紙做裝飾,每一頁設計一個物品或造型(鼓勵具創意的設計,一開始的想法都較具體,給線索讓學生想出抽象或角度獨特的答案,例:具體→棒棒糖;抽象→發暈的眼神) 再將上下兩頁的圖做聯結,一頁連一頁,每頁只設計一句話,將故事做一個結合,想不出來時可以問同學的意見 第七節 讓學生設計一個有「諧音」趣味的繪本題目,教師將博士膜切好讓學生黏貼(黏貼方法需加張指導,兩人一組,一人貼一人壓就會較易成功) 時間足夠則可每人上台分享並發表自己的故事,並讓台下的同學給予正向回饋 | 簡報檔 班書 學習單 著色用具 每生8開圖畫紙、色紙一張、學習單、剪貼工具 圓的聯想學習單 每人10張10色A4美術紙、切割用具、草稿紙 教師的作品範本 博士膜 | 17 3 20 5 10 25 5 35 5 15 20 60 20 40 | 能專注聆聽簡報 能明確說出個人的想法 能設計適合自己的腳踏車 能正確割出圓形 能說出自己的想法 能用文句描述圖片 能主動思考 能想出多元的圓形 能欣賞他人作品 正確使用刀具 完成九個圓的切割 設計不同的圓形圖案 寫出順暢句子 完成諧音故事名稱 |
流程說明 | ※這是誰的腳踏車: 老師先利用簡報說「這是誰的腳踏車」故事,每到下一輛不同設計的腳踏車時便停留一些時間,讓學生猜這是誰的腳踏車,並說明原因,更重要的是分析每種腳踏車的設計。故事說完了再發下班書與學習單,讓學生仔細去看作者的巧思和創意,接著要讓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一開始學生的想象還是十分制式、僵化的,先不要考慮真實世界中存不存在,重要的是有哪些設計和功能是你需要的、想要的,不用把腳踏車細部的零件畫出來,重要的是這輛車和別輛車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 學生的想像力很快就會被喚醒,畫出來的腳踏車真的都十分「不一樣」。 ※看圖說故事: 每位學生發下一張色紙,剪出一個圓形,然後開始想象,不要拘束顏色,都市的小孩往往都習慣紅色是太陽、黃色是香蕉,不是不好,而是缺乏挑戰色彩的勇氣。先讓學生說出一些奇怪的答案,紫色的車子、紅色的兔子、黑色的花…先打破慣用的色彩習慣,接著讓學生不浪費色塊的開始拚貼,不可以多要紙,也不可以丟掉剪出來的紙,只要有第一個學生發現了樂趣,很快的,就像浪潮一樣,到處都可以聽到學生的驚呼聲:「哇!好有趣哦!」。 把握這想像力熱絡的幾分鐘,讓孩子編出30字以內的情節,字數多寡不重要,情節合理最重要。 ※圓的聯想: 教學者先用長方形、三角形等常見幾何圖形進行發想,要讓學生在縱向、橫向上做思考,想像力不是亂想、創造力也不是特立獨行,給孩子一些線索和規範,才能讓他的思考更有條理、更清晰。 發下圓的聯想學習單,並鼓勵具有創意的答案,同類型的不可以重覆,比如:圓形畫成一個餅乾,那就不可以再畫食物類的。用這種方式來刺激學生的思考力,畫得漂不漂亮不重要,能夠想出別人想不到的才是出色! ※圓來如此: COSCO有賣一大包的有色紙,一張平均0.2元,很適合讓學生進行創作,先發一人十種顏色,光是學生拿到十種顏色的紙,每個人都好興奮! 利用草稿紙讓學生有具體概念,層層相疊顏色可以自由搭配! 美工刀的使用是重點,拿法要指導,刀的方向永遠要在手的前面。 一層一層割下去,就要學生一層一層的想出適合的圖案或形狀。 利用割下來的圓形剪貼出自己的想要的圖形。 把想好的劇情台詞寫下來,可以手寫也可以打字,再黏貼上去。 教學者把博士膜割好,教學生貼,學生其實很厲害,一學就會。 書的名字也是創意的表現之一,就這樣一頁一頁的完成了這本「圓」的繪本。 學生的成就感和喜悅都寫在臉上,他們最多人問的就是:「老師,我沒想到我竟然可以想出一個故事,還完成了一本書,你確定?」 |
創意特色 | 創意本來就無法去定義或給標準的,我想要給孩子的是一種「可能」,可能是可以自己創造的,用引導和鼓勵讓孩子感受想像力的美妙和趣味。這次不先想內容大綱,也不用定題目,先暖身,把腦中的想像力全部喚醒過來,我們倒過來,先做繪本,邊做邊想,不知不覺就會完成這獨一無二的創意繪本,也成功的活化了自己想像力和創意。 ※這是誰的腳踏車:想要突破思維就要先用淺顯易懂的材料來重新加熱孩 子腦中的想像力,而「這是誰的腳踏車」這本書基本上是適合低年級閱讀的書目,所以我就反其道而行讓高年級的孩子看這本書,這次不是看文字、不是看圖畫,要看的是「創意」。 →創意特色:不是看文字、不是看圖畫,要看的是「創意」。 ※看圖說故事:圓形只能是圓形嗎?去割一割、拚一拚、湊一湊,圓形就不只是圓形了。小時候大家都玩過看圖說故事的遊戲,這個遊戲其實是最能激發孩子在文句連貫的創意,這次,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個情節,要越不一樣越好,越有創意的情節越出色。 →創意特色:去割一割、拚一拚、湊一湊,圓形就不只是圓形了。 ※圓的聯想:在創造力量測量表中有類似的測驗,給孩子不完整的線條,讓孩子去完成圖形,越不常見的答案得分越高,以此為設計的源軸來設計此一活動。當孩子已經開始放開自己的想像力了,讓孩子在某種特定條件下去聯想,讓經驗加以聯結,並鼓勵極具特色的答案。 →創意特色:讓孩子在某種特定條件下去聯想,讓經驗加以聯結。 ※圓來如此:秉持「從做中學」的理念,帶著孩子完成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本繪本。先選顏色順序,再割出尺寸不一的圓形,然後開始想出適合的圖案,邊做邊想故事,從構圖到內容,順序倒過來,反而很快就想出了一個故事,就這樣,想像力開花了,開出一本本美麗的圓的繪本故事。 →創意特色:從構圖到內容,順序倒過來,反而很快就想出了一個故事。 |
教學省思 | 提升孩子的想像力和創意是我一直在努力的,不論是用什麼方法、融合什麼課程,只要能帶給孩子一些可能我都願意去試,而且其實都是用一整個學期去推行,因為想像力的引導本來就不是一個適合短期看到成效的,它必須融入在整個學習的範疇,任何一個科目、任何一個活動都可能觸發孩子的創意和想像力。平日的對話是最好的練習,有人會誤會是讓學生說一些無厘頭或搞笑、沒大沒小的言語,其實應是在日常生話的對話中,多提供「開放式」的問答,而且學生要能聽清楚問題的需求來做回答,比如說:「23」會想到什麼?學生的答案可能是:同學的座號、2*3=6、鞋號、喬丹、質數…,這樣的發想對學生是很有幫助的。 這次的設計活動中,使用學習單的次數滿多,但是進行的過程中學生不會覺得寫得痛苦,反而還一直問我說:「老師,還有沒有,我還想畫!」,可見「愛畫畫」的天性還存在,只是沒有被開發罷了!而且學生學得很快樂,所以不會抱怨,看到成果後,也更能感受創作的喜悅。在教學者的部分,最最挑戰也最最辛苦的部分其實是繪本的開發,現在世面上的繪本教學書籍非常多,如何用自己的角度設計適合學生的教材真的不容易,而且要「一直引導」,因為答案已經在學生的腦袋瓜中了,所以老師的角色很重要,給予適當的線索和合理的引導,答案就會像雨後春筍般的湧現。 這 做為成果,因為創意是可以 轉換、進化、回歸的,而 且比較特別的是,經過這些想像力開發練習的孩子,通常比較活潑但卻不會失去規矩,比較容易變 通而不會死守一些規 定,我最感動的是 期末的直笛曲目表 演,它可以是個很平凡無奇的表 演,但經過孩子「主動」的討論,設計「創意」 的情節,具有「想像力」的呈現,果然得到一片好評,好 多老師看完後和我說:「你們班怎麼這麼有創意!」那種喜悅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是很激動、很難描述。 「用創意來用心帶孩子,用創意來激發更多的創意」這已是我的教學座右銘,我會秉持「具有創造力的老師,才有創造力的孩子」的信念,繼續絞盡腦汁、繼續督促自己、繼續帶著孩子揮灑自己的想象與活力。 |
附件一、這是誰的腳踏車繪本PPT
龍安國民小學
五 年 五 班學習檔案用紙 科目:想像力開發-3
日期:
座號: 姓名:
「這是誰的腳踏車?」雖然是一本淺顯易懂的圖書,不過全能頭目卻相當喜愛這本書。各位全能小子,現在輪到你來設計屬於你的、獨一無二的腳踏車,並把設計的特色和功用寫出來,let’s go!
特
色1.
特色2.
特色3.
特色4.
特色5.
有沒有一種被學生打敗的喜悅和「成就感」!
孩子的想像力是源源不絕的,正確的引導很重要。
這個單元的每個作品 都讓人有想落淚的感動 原來創作可以 這麼簡單、這麼動人
龍安國民小學
五 年 五 班學習檔案用紙 科目:想像力開發-2
日期:
座號: 姓名:
各位全能小子,請發揮你豐富的想像力,給予這些圓形一些不同的樣貌,種類不要重複哦!(比如畫了男生,就不可以再畫人嘍!)優異章個數: 已換算:
1 | 4 |
2 | 5 |
3 | 6 |
越不一樣的答案越好,一直引導,畫出來的就十分引人注目 這個超有創意!
1 | 5 |
2 | 6 |
3 | 7 |
4 | 8 |
相信創意的種子已在學生心中萌芽、開花、綻放
--想像力開花(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