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北區文元國小106學年度六年級健康促進教案「青春啟航」
課程目標
1、認知:學生能明白課程中所學到的信念。
2、情意:學生願意從現在開始預備自己,發展成熟的全人。
3、行為:學生能夠為自己的美好未來立下承諾。
設計理念:
青春期是個體從童年期跨向成年期的一個交接歷程,內心常在依賴與獨立之間徘徊,加上在意自我形象及賀爾蒙影響,情緒極不穩定;又因身心的巨大轉變,而對性開始產生好奇與幻想;為了得到認同,容易被同儕影響,也容易受到誘惑,沾染不好的習性,甚至做出阻礙夢想實現、破壞美好人生的事。
因此,這堂課將複習與整理前面十一堂課中學習到的重要信念,並幫助學生願意簽下立約卡,以等待的心預約未來幸福的婚姻與人生。
(三)教案設計
教學流程 | 活動內容 | 實施時間 |
一、暖身活動 青春馬卡龍 | 一、教學準備:骰子、磁鐵、歡樂一把抓點心盒、遊戲地圖、航行日誌 二、進行方式 1引導語 2說明「青春馬卡龍」活動規則: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 (2)各組先派出一人來擲骰子,以點數的大小來決定優先順序。 (3)各組輪流派出代表來擲骰子,並根據格子上的指令進行活動。若走到機會或命運時由學生抽一張卡片,機會卡上的題目由老師念出,請學生回答 (4)活動時間10分鐘,走到目的地或離目的地最近的組別可以進行歡樂一把抓活動。 3、活動結束之後,請學生翻開航行日誌的藏寶圖,檢視自己得到了哪些寶物。 4、請所有學生看著航行日誌,一起念出十個通關密語。 | 15分 |
二、別急著吃棉花糖 | 一、進行方式 1、引導語 2、講述〈別急著吃棉花糖〉故事。 3、帶領延伸討論: (1)史丹佛的研究發現,「急著把棉花糖吃掉的小孩」與「等研究人員回來再吃糖的小孩」未來有什麼差異? (2)能耐心等待而不急著吃糖需要哪些能力或品格呢? (3)現實生活中有哪些事物類似實驗中的棉花糖,需要忍耐不能立即去做呢? (4)聽完故事後,未來你會在哪些事情忍耐與等待呢? 4、結語:生活中每天都會遇到許多選擇,而面對的選擇並非都對我們有益處,例如:沉溺電玩、抽菸、喝酒等;也有一些事物雖很美好,但不能立即享受或擁有,因它不是現階段適合去做的,例如:戀愛、婚前性行為,可能會阻礙了目前應完成的任務,甚至會影響人生夢想的實現。所以,在人生過程中,有些事需要用忍耐、毅力來等待,讓他在最適當的時候發生,最後必會嘗到美好的果實。希望我們都能為幸福的人生努力並學習等待。 | 14分 |
三、預約幸福真愛 | 一、教學準備:真愛手環(每位學生一份)、預約幸福真愛卡(每位學生一份)。 二、進行方式 1、引導語 2、發給每一個學生一份真愛小禮。引導學生念出手環上的字,並解釋它的意義。 3、進行立約儀式。 4、結語。 | 6分 |
(四)教學成果照片
成果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