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社區山城傳情˙遇見幸福
苗栗縣竹南鎮聖福社區發展協會辦理
102年度全國社區發展福利社區化觀摩會計畫書
一、計畫緣起
社區不僅僅是居民生活的空間,更是聯絡感情與社會參與的網絡,社區發展是一項整體、綜合、多元、多目標的發展工作,內容包含有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的發展策略,在發展過程中也特別強調經濟與社會、文化與景觀、都市與鄉村,協調支援與平衡發展,尤其注重強化社區福利服務功能,除提昇民眾自治精神與互助力量的發揮,更透過民眾之社區教育和參與,啟發社區自助功能及社區意識建構社區能量,促進社區永續發展。
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環境的轉變在全球化與在地化等不同階段性的衝擊下,本縣一直朝著激發社區居民的參與、增進社區居民共同解決社區問題的能力,致力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質與促進地區的發展和諧等多重目標。輔導各社區依個別需求及特色,激發多元性思考與創意,找出社區特有風格,經由本府各局處及各鄉鎮市公所、各社區發展協會及志願服務團體積極努力下,略有績效。
為使社區服務功能,強化社區照顧、關懷弱勢族群的工作目標與過程做一徹底檢視,擬藉由辦理全國性福利社區化觀摩會,汲取社區菁英的建議,作為社區營造更上一層樓的學習。
二、計畫目的
提供績優社區的社區照顧、社區關懷經驗學習,減少摸索時間。
社區發展工作常需因時因地制宜,經由已發展工作內容,激盪創新靈感。
激發公民意識,彰顯志願服務精神,照顧弱勢族群。
經由全國性的觀摩,彼此鼓舞士氣,願意繼續投入社區工作。
三、辦理單位:
指導單位:內政部。
輔導單位:苗栗縣政府、苗栗縣竹南鎮公所。
主辦單位:苗栗縣竹南鎮聖福社區發展協會。
協辦單位:本縣各鄉鎮市公所、竹南鎮公館社區發展協會、苗栗市新英社區發展協會、苑裡鎮山柑社區發展協會、頭屋鄉獅潭社區發展協會、公館鄉石墻社區發展協會、三灣鄉銅鏡社區發展協會、頭份鎮流東社區發展協會。
四、辦理日期:
民國102年11月15日(星期五)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
五、辦理地點:
苗栗縣苗北藝文中心(苗栗縣350竹南鎮公園路206號)
六、參加名額及對象:
(一)、參加名額:1,500名
(二)、參加對象:
中央相關單位代表,約計10人。
全國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區公所推行社區工作及社會福利相關業務人員,約計400人。
全國各推行社區發展暨社會福利社區化工作之社會福利機構或社區發展協會主要幹部或工作人員,約計700人。
本縣各推行社會福利社區化工作之社區發展協會及相關資源團體之主要幹部或工作人員,約計200人。
觀摩會工作人員及各參訪地點工作人員,約計190人。
七、辦理項目及內容:
(ㄧ)活動主題
本活動係以展現民間團體投入社區照顧、社區關懷的活力為主軸,呈現服務的多元樣貌及影響:
照顧關懷面:鼓勵社區媽媽協力合作,提供社區內之托育照顧服務及兒童課後輔導,營造溫馨成長環境。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使得生活照顧及長期照護服務等工作可以就近社區化。
文化傳承面:鼓勵社區建立終身學習,發展社區多元族群文化,開發利用社區人力資源,加強社區營造人才培育工作,鼓勵青少年參與社區志工服務,活絡社區青少年組織,培養社區營造生力軍。另透過社區藝文活動之辦理,凝聚居民情感及共識,奠定社區發展之基礎。
健康促進面:宣導國民運動健身觀念,並激發民眾對健康的關心與認知,自發性參與或結合衛生醫療專業性團體,藉由社區互助方式,共同營造健康社區。
環境美化面:鼓勵社區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透過居民參與模式,自力營造景觀特色及環境美化等工作。
治安維護面:鼓勵社區繪製安全檢測地圖,找出治安死角,並透過社區安全會議之討論,尋求解決方案,例如加裝路燈或監視器、加強守望相助巡守工作等等。
環保生態面:鼓勵社區成立環保志工隊,進行環境整理及綠美化工作,宣導社區資源回收再利用觀念,教育居民進行零廢棄及全分類等基礎工作。
(二)活動內容及辦理方式
為提高觀摩成效,以動、靜態方式展現:
社區民俗才藝組曲:社區班隊以具地方特色的才藝串聯本縣鄉鎮市的民俗風情,社區營造成果,引領觀摩會與會者對本縣有更深刻認識。
靜態展示:
將本縣社區發展概況、推展原則及未來遠景等議題製成看板,作為觀摩大會入口處。
次依本活動主軸分六區(照顧關懷區、文化傳承區、健康促進區、環境美化區、治安維護區、環保生態區)展出看板、活動影帶、書面資料、實物等。
最後加強觀摩人員的社區印象,實地體驗社區的成果,展出實物成品。
社區參訪:依福利服務供給取向分成7組參訪,由解說人員帶領觀摩人員實地參觀,了解福利社區化實施現況及願景;與當地志願服務人員面對面溝通,分享服務甘苦、服務意義及影響,堅定服務信念。
4.活動流程:
時間 | 項目 | 地點 | 內容說明 |
09:00~09:30 | 報到 | 苗栗縣 苗北藝文中心 | 各單位報到 |
09:30~09:40 | 開幕迎賓表演 | (研議中) | |
09:40~10:00 | 開幕式 | 長官及來賓致詞 | |
10:00~10:50 | 專題演講 | (主講人及題目另訂) | |
10:50~11:00 | 各路線集合上車 | 搭車 | |
11:00~13:30 | 午餐(含車程) | 各參訪地點 | 參訪地點用餐 (特色風味餐) |
13:30~17:00 | 實地社區參訪 | 如參訪路線 說明 | 分7條路線參訪 |
17:00 | 賦歸 |
5.參訪路線說明:為呈現本縣多元福利社區特色,分7條路線。
路線別 | 內容 |
1線: 竹南鎮公館社區 | 1.社區故事志工團隊全方位服務社區。2.社區照顧關懷據點。3.社區自創產業馬賽克磁磚拼貼。4.農村再生環境綠美化計畫社區。 |
2線: 苗栗市新英社區 | 1、農村再生計畫社區。 2、設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3、長青氣功班、土風舞等研習課程。 4、結合功維敘隧道景點。 |
3線: 苑裡鎮山柑社區 | 1. 八大旗艦計畫總體營造,多元活力示範社區。 2. 「資源回收、垃圾減量」已融入山柑里居民的生活環境保護模範社區。 3. 教育及學習多元友善高齡社區。 |
4線: 頭屋鄉獅潭社區 |
4. 農村再生計劃特優社區、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
5線: 公館鄉石墻社區 | 1.典型客家農村文化產業特色社區,以紅棗及芋頭為其特色產品。 2.福利社區化成立社區關懷據點、DOC數位學習中心。 3.獲國家永續獎以推動健康友善社區為目標。 |
6線: 三灣鄉銅鏡社區 | 1、設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2、社區綠美化、環保義工隊、社區巡守隊 3、文化保存與活用 |
7線: 頭份鎮流東社區 | 1.有形、無形及人文生態產業豐富。 2.傳統技藝傳統建築工法、在地素材運用、耆老傳承技藝。 3.社區福利融合在地生活不過度依賴的政府資源。 |
第